|
編輯推薦: |
幸福不能脱开认知、行为和情绪,不能仅仅局限于资源*配置这种经济学框架范围内进行讨论。正如天气需要借助温度、湿度、风力、气压等几重具体指标测量,幸福也必须借助情绪认知行为讨论才有意义。本书主要分为三篇,共九章内容,从对认知的重要性的描述、到对行为之根本仁爱和正义内涵的阐述、再到对人的情绪的控制方式、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名望与幸福的关系以及健康、人际交往等与幸福的关系的描写,内容全面,语言精炼,体例灵活,书中配有小案例,让全书更加生动、易懂。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分为三篇, 共九章内容, 从对认知的重要性的描述、到对行为之根本 仁爱和正义内涵的阐述、再到对人的情绪的控制方式、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名望与幸福的关系以及健康、人际交往等与幸福的关系的描写。
|
關於作者: |
倪志良,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系系主任。研究方向:政府预算、税收与公共支出管理、居民幸福与财税责任。
|
目錄:
|
第一篇幸福――知行感合一
篇首语
第一章认知:至简?至上?至真!
一、认知之重要――思之重要,心之重要
二、至简
三、至上
四、至真
五、判断力很重要
六、要逻辑完美还是要现实判断力
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八、重复、重复、再重复――存养正念的必由之路.
九、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第二章行为:至利?至义?至善!
一、至利?至义?
二、干中学
三、惟精惟一
四、行之根本――仁爱
五、顺势
六、合赋
七、习惯养成与例行公事
第三章情绪:至乐?至安?至美!
一、现代人情绪问题普遍而严重
二、认知影响情绪
三、情绪过了会导致麻烦,情绪缺失会更加麻烦
四、情贵于心,情贵适度
五、至乐?至安?
六、四药方与七药方
七、静思能否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篇尾语知行感合一,幸福方能真实持久
第二篇幸福――生命资源的最优配置
篇首语
第四章收入、物质财富与幸福
一、经济学对利的关注与幸福悖论
二、收入与物质财富的正面作用
三、物质财富的副作用
四、国宝尚多厄运,家宝岂能永传
五、人类对物质财富为何如此着迷
六、物质财富影响幸福的三个非物质效应
第五章名望与幸福
一、虚名易逝
二、真名不朽
三、立志与目标
四、立乎上
五、有意义感的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可安享
六、能受天磨真铁汉
第六章健康与幸福
一、睡眠与健康
二、运动与健康
三、释怨
四、忘忧
第七章人际与幸福
一、人际很重要
二、论诚
三、论恕
四、感恩
五、孝亲――上孝养志,中孝养色,下孝养体
六、和谐人际中的误解与障碍
七、知己难,知人不易
八、掂量好无价的社会价值
篇尾语生命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三篇民生幸福与财税作为
篇首语
第八章公共支出优化理论
一、引入公共产品后资源最优配置理论
二、公共支出的决定与归宿理论
第九章税收归宿及其分配效应
一、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二、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篇尾语道远可期:财政作为与民生幸福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