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二极管及整流电路、晶体管及放大电路、反馈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本教材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教科书。
|
目錄:
|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本书常用符号表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1.1 电路与电路图1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3
1.2.1 电流3
1.2.2 电压3
1.2.3 电位4
1.2.4 电动势5
1.2.5 电能与电功率5
1.3 电路元件6
1.3.1 电阻与电导6
1.3.2 电感元件7
1.3.3 电容元件8
1.3.4 电压源10
1.3.5 电流源10
1.3.6 电源的等效互换11
1.4 电路的基本定律14
1.4.1 欧姆定律14
1.4.2 基尔霍夫定律15
1.5 电路的工作状态17
1.6 元件的串联与并联19
1.6.1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9
1.6.2 电感的串联与并联20
1.6.3 电容的串联与并联20
1.7 电位的计算21
本章小结23
习题1 24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7
2.1 支路电流法27
2.2 节点电位法29
2.2.1 两节点电路29
2.2.2 三节点及三节点以上电路30
2.3 叠加原理32
2.4 等效电源定理33
2.4.1 二端网络34
2.4.2 戴维南定理34
2.4.3 诺顿定理36
2.5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37
2.6 非线性电阻电路39
本章小结40
习题2 41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44
3.1 正弦电压与电流44
3.1.1 频率与周期44
3.1.2 幅值与有效值45
3.1.3 相位与相位差45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6
3.2.1 旋转矢量的建立47
3.2.2 矢量的复数表示47
3.2.3 相量与相量图48
3.3 R、L、C元件正弦交流电路50
3.3.1 R元件正弦交流电路50
3.3.2 L元件正弦交流电路51
3.3.3 C元件正弦交流电路52
3.4 R、L、C元件串联正弦交流电路54
3.4.1 电压三角形55
3.4.2 阻抗三角形56
3.4.3 功率三角形57
3.4.4 R、L、C并联电路58
3.4.5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59
3.5 谐振61
3.5.1 串联谐振62
3.5.2 并联谐振64
3.6 功率因数的提高65
本章小结67
习题3 68
第4章 三相电路71
4.1 三相电压71
4.1.1 三相感应电动势71
4.1.2 三相供电系统72
4.2 三相电路参数的计算73
4.2.1 负载星形联结三相电路74
4.2.2 无中性线不对称负载星形联结三相电路75
4.2.3 负载三角形联结三相电路77
4.3 三相功率78
本章小结79
习题4 80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82
·Ⅵ· 电路与电子技术 第2版
5.1 换路定律82
5.2 RC电路的暂态分析84
5.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4
5.2.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6
5.2.3 RC电路的全响应88
5.3 三要素分析法89
5.4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91
5.4.1 微分电路92
5.4.2 积分电路92
5.5 RL电路的暂态分析93
本章小结95
习题5 95
第6章 二极管及整流电路99
6.1 半导体基础99
6.1.1 半导体99
6.1.2 本征半导体100
6.1.3 杂质半导体100
6.2 PN结101
6.2.1 PN结的形成101
6.2.2 PN结的特性102
6.3 半导体二极管105
6.3.1 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105
6.3.2 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06
6.3.3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06
6.3.4 半导体二极管的等效电路106
6.3.5 二极管应用电路108
6.4 单相整流电路111
6.4.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11
6.4.2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112
6.5 滤波电路115
6.5.1 电容滤波电路115
6.5.2 电感滤波电路116
6.5.3 滤波器网络116
6.6 稳压管及稳压电路117
6.6.1 稳压二极管117
6.6.2 稳压管稳压电路118
6.6.3 直流稳压电路119
本章小结120
习题6 121
第7章 晶体管及交流放大电路124
7.1 双极型晶体管124
7.1.1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原理124
7.1.2 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126
目录·Ⅶ
7.1.3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129
7.2 基本放大电路131
7.2.1 放大电路的组成131
7.2.2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133
7.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34
7.3.1 静态分析134
7.3.2 动态分析135
7.3.3 非线性失真138
7.4 放大电路的估算分析方法140
7.4.1 静态分析140
7.4.2 动态分析141
7.5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45
7.5.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145
7.5.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146
7.6 射极输出器147
7.6.1 静态分析148
7.6.2 动态分析148
7.7 多级放大电路151
7.7.1 级间耦合方式151
7.7.2 电路分析153
7.7.3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53
7.8 差动放大电路156
7.8.1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156
7.8.2 长尾差动放大电路158
7.8.3 共模抑制比161
7.9 功率放大电路162
7.9.1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163
7.9.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63
7.9.3 复合管165
7.10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166
7.10.1 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166
7.10.2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170
本章小结172
习题7 173
第8章 反馈放大电路177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177
8.2 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178
8.2.1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别179
8.2.2 并联反馈与串联反馈的判别180
8.2.3 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别181
8.3 几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182
8.3.1 电流串联负反馈182
8.3.2 电压并联负反馈183
·Ⅷ· 电路与电子技术 第2版
8.3.3 其他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184
8.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85
8.5 振荡电路187
8.5.1 自激振荡的建立187
8.5.2 LC振荡电路189
8.5.3 RC振荡电路191
本章小结192
习题8 193
第9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96
9.1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196
9.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运算198
9.2.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198
9.2.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200
9.2.3 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202
9.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信号处理203
9.3.1 有源滤波器204
9.3.2 电压比较器206
9.4 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208
本章小结209
习题9 210
第10章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213
10.1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213
10.1.1 常用数制213
10.1.2 数制的转换214
10.2 逻辑代数215
10.2.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215
10.2.2 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218
10.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219
10.3.1 常用表示方法219
10.3.2 最小项和最小项表示式219
10.4 逻辑函数的化简220
10.4.1 公式化简法220
10.4.2 卡诺图化简法221
10.5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223
10.6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24
10.7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226
10.7.1 加法器226
10.7.2 编码器227
10.7.3 译码器228
10.7.4 数据选择器230
10.8 应用举例231
本章小结233
习题10 233
目录·Ⅸ
第11章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236
11.1 双稳态触发器236
11.1.1 基本RS触发器236
11.1.2 同步RS触发器238
11.1.3 主从JK触发器240
11.1.4 维持阻塞D触发器241
11.1.5 T触发器和T′触发器242
11.1.6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243
11.2 寄存器245
11.2.1 数码寄存器245
11.2.2 移位寄存器246
11.3 计数器247
11.3.1 二进制计数器247
11.3.2 十进制计数器248
11.3.3 N进制计数器250
11.4 555定时器253
11.4.1 555定时器的内部结构253
11.4.2 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254
11.4.3 555定时器的应用254
11.5 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257
11.5.1 D/A转换257
11.5.2 A/D转换258
11.6 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举例259
本章小结262
习题11 263
第12章 异步电动机267
12.1 交流铁心线圈267
12.1.1 铁心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267
12.1.2 铁心线圈的功率损耗268
12.1.3 铁心线圈的等效电路268
12.2 变压器269
12.2.1 变压器的电磁关系269
12.2.2 变压器的电压变换269
12.2.3 变压器的电流变换270
12.2.4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271
12.
|
內容試閱:
|
本书第1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出版以来一直服务于普通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参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征求对第1版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本书保持了第1版的特色,注重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介绍,强调电工电子理论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应用性,注重讲解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之间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第1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改正。
本次修订,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编排、深度以及书中的部分例题与习题,增加了数/模转换的内容,增强了电工电子理论应用方面的介绍,改进了教学内容的讲述方式,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理论的应用。
本次修订由北京印刷学院董毅负责第1、2、7、8、12、13章的修订,李负责第5、6、9章的修订,西安科技大学张文负责第3、4章的修订,成都大学赵静负责第10、11章的修订,书中的习题由董毅、李、张文、赵静编写,董毅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吴宁教授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向吴宁教授和对本书第1版提出修改意见的教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其他读者积极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以便今后修改提高。
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欢迎选用本书作教材的教师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或发邮件到xufan666@163com索取。
编 者第1版前言本书作为服务于普通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以国家颁布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基础课程“电工技术(电工学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电子技术(电工学Ⅱ)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作为编写依据,在满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内容进行编写。在教材编写中注重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性和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保证基础理论扎实的前提下,强调了知识的运用,力求处理好电路理论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关系。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及控制电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4大部分,由于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电路与电子技术” 课程的授课学时数均较少,一般在70~90学时,所以本书在保证基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授课内容进行了精简。在课程讲授时以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为重点讲授内容,数字电子技术与电机及控制电路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学时选讲,本书内容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与电机及控制电路4个部分,全书内容划分为13章。
为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在电路分析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强调了基础理论的严谨性与系统性,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加强了相量运算方法的介绍,删去了二阶电路与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对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等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部分小节作为选讲内容以号标注。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删去了分立元器件电路,直接介绍集成电路模块的使用。在电机与控制电路部分,主要讲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与继电接触控制系统,教材内容的安排对少学时非电类专业的授课更为适用。
本书由北京印刷学院董毅编写第1、2、7、8、12、13章,王平编写第10、11章及绘出12、13章的部分图稿,李编写第5、6、9章,西安科技大学张文编写第3、4章,书中的习题由董毅、李、王平、蔡睿直编写,董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吸收了很多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和成果。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闫相国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李邓化教授担任主审,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仔细、认真地审阅了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对提高教材的质量有很大帮助,谨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及电路教研室的许多教师的关心与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的学识与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部分内容的编排亦可能不够妥善,望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读者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提高。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请选用本书授课的教师访问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