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NT$
340.0
《
思考的框架3 巴菲特芒格马斯克推崇的思维方式 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沙恩·帕里什 著
》
售價:NT$
295.0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編輯推薦: |
人类文明不仅包含大陆文明,而且还包含海洋文明。在过去,大陆文明是学者研究的焦点,海洋文明相对不那么热。但对于拥有着近两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来说,海洋文化的发展丝毫不逊色于大陆文化,而且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悠久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在海洋文化发展上的独特轨迹,这条轨迹同时也折射出上海的历史变迁。
|
內容簡介: |
《海洋文化:逻辑关系的视角》是一部阐述上海海洋文化社会发展历程的学术性著作。本书从海洋文化的视角切入,通过回顾海洋文化的孕育、发展直至海洋社会的形成过程,折射出上海在整个时间脉络中的发展情况,以及上海特有的精神品格。
|
關於作者: |
宁波,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馆长、副研究员,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历史,尤其专注于海洋社会发展史、海洋民俗、海洋民间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
目錄:
|
第一部分 渔文化:海洋文化的缘起
第一章 渔文化的起源
第二章 渔文化的历史演化
第三章 影响渔文化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渔文化与水产业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渔文化的发展前景与社会功能
第六章 文化水产业略论
第二部分 海洋文化:历久弥新的文化
第一章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
第二章 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系
第三章 海洋文化战略
第四章 海洋文化产业
第五章 海上丝路即品牌之路
第三部分 海洋社会:海洋文化的归宿
第一章 海洋社会
第二章 海洋社会学体系建构
第三章 海洋社会互动
第四章 海洋社会建设
第五章 上海海洋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海洋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意识范畴、文化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海洋文化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成果,表现为人们面向海洋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表现为人们关于海洋的创造力想象和格局预设。
海洋文化是一个逐步被认知和明确的过程。它是一个知识体系的划分,却更是一个渗透人类文明进程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类智慧的外化过程。海洋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有人类生存、发展和创造的直接诱因,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懵懂的时间酝酿。如今一论及海洋文化,所指似乎更强调海洋文化这一概念本身的意义,而忽视或有意淡化了其元文化的历史存在,其实海洋文化缘起于人类渔猎时代所创造的渔文化。不仅如此,渔文化至今依然是海洋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从元文化角度讲,渔文化对海洋文化具有基本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意义。故本书首先对渔文化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海洋文化起源于渔文化,并逐渐超越渔文化,而具有更加广泛的内在张力。在人类发展面临粮食、资源、能源等危机之际,海洋文化提供了一种希望视角,指引人们面向海洋开拓创新,并为人们的海洋实践提供了意识和精神层面的意义。海洋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因。海洋文化是一种人们有关海洋的精神关怀,却又以海洋文化产业形式具有融入海洋经济发展潮流的经济意义。海洋文化不仅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具体实践范畴。
海洋文化直指人们的精神需要,却又饱含着一种终极关怀,在海洋社会建设中寻找一种互动领域和归宿。海洋文化不仅为海洋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层面的形态和生态,而且通过海洋社会不断走向深入、创新和多元,甚至升华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因此,探讨海洋文化,繁荣海洋文化,会逻辑性地指向海洋社会建设,为海洋社会建设提供思想、理论、观点、形式等方面的价值意义和实践途径,并通过海洋社会建设实现自我更新和超越。所以,海洋社会是海洋文化的内在归宿,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外在表现。
从渔文化、海洋文化到海洋社会,看似一个相关性不大的知识范畴,却存在一个联系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它们三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概念体系,而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实践体系。这也是本书在有限篇幅里,着眼渔文化、海洋文化和海洋社会,试图从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视角,抛砖引玉地阐述海洋文化的缘起、自身特征与目标归宿的初衷。这是一个有些复杂的命题,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因此本书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初步尝试。
本书是对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迄今部分个人研究成果的结构化梳理,也是重新整合后的系统性阐释,试图构建一种有关海洋文化与海洋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然而,限于经验和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待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在此,衷心感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感谢给予本人关心和指导的叶骏、周应祺、潘迎捷、黄硕琳、黄晞建、陶思炎、施志仪、高健、李柏林、张乐天、徐华龙、韩兴勇、曲金良、张开城、崔凤、王颖等诸位领导和专家,同时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周峥、沈骁驰的精心编辑。正是这些阳光雨露般的支持,为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提供了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和智慧之源。
著者于上海
2017年10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