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特色是以大众耳熟能详的节气为纽带,深入解析了传统节气修身明德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将农事与修身进行对照,将身内之国与身外之自然界进行辟喻,详细讲解了修身明德过程中的相应重要规矩法度,以及修身的重点领域和方法要领。
|
內容簡介: |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增订本)一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学术性专著之一。本书将春季立春、启蛰、古雨水、春分、古谷雨和古清明六个节气以及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和清明节四个节日的天文、历法、农事、民俗、养生、文学等知识,与传统修身文化相结合,揭示节气文化的深层内涵,并给出可以致用的修身、养生、治事方法体系。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而且紧扣当前国人文化和生活需求,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本书将每个节气的内容分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养生篇民俗篇四部分,节日部分则单独列一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点,而以文化将其融贯成为一个整体。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书籍的一个重要旨趣,在于将节气的修身内涵,以其本来面貌呈现给现代读者,帮助广大修身养生爱好者,顺四时之度,掌握健康和智慧的主动权,并以此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在此基础上,本书还重点梳理了古人总结出的春季每个节气里居家、出行、办事的准则性内容,总结了每个节气的养生要点,介绍了古人具有代表性的节气养生方法,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讲解了节气饮食知识,附以特色养生食谱。另外,还汇集了全国各地春时各个节气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动和节气谚语,简要分析了一些特色活动的文化内涵。
|
關於作者: |
熊春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称号。2014年,先后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等机构主办的第十一届教育家大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2014中国教育家年会授予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和2014年度中国教育领袖人物荣誉称号。
主要著作:帛书《老子德道经》校注、帛书《黄帝四经》(注音版)、《简帛释解》、《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东方治理学》、《中华国学道德根》、《国学道德经典导读》、《道德复兴论修身》、《道德教育贵修身》、《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医学》、《太极修身》、《幼儿教育概论》等专著,以及《黄帝四经道法》、《老子思想在当代》、《五德益智养生》等音像作品。
主编著作:《德道行天下》(丛书)、《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小篆入门指导》《小学经典读本6+1》、《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幼儿经典读本》、《中华德慧智经典楷篆对照本》,中华德慧智教育经典读本系列等。
|
目錄:
|
目 录
总序
概述
立春
文化篇
一、立春简述 011
(一)立春的时与度 011
(二)立春天气气候 012
二、立春的寻根探源 014
(一)立的字源与字义 016
(二)春的字源与字义 020
(三)立春的词义 022
三、立春的天文内涵 023
(一)天文古籍 023
(二)立春物候 029
修身篇
一、立春修身顺四时 034
(一)立春的能量卦象 034
(二)立春农事与龙事修身 040
二、身国内的立春修身 044
治事养生篇
一、立春运气与治事 049
(一)运气古籍 049
(二)立春全息兆象 050
(三)立春治事 053
二、立春的正善治养生 057
(一)立春养生要点 062
(二)身识养生 066
(三)口识养生 068
三、立春治事养生宜忌 071
(一)治事养生之宜 071
(二)治事养生之忌 072
四、立春采药与制药 073
(一)采药 073
(二)制药 075
民俗篇
一、立春的民俗文化 079
(一)立春文化历史与民俗演变 079
(二)感恩祭祀 080
(三)民俗活动 082
二、立春农谚 086
春 节
一、春节简述 087
(一)春节的时与度 088
(二)春节探源 088
二、春节的修身内涵 089
三、春节的文化内涵 092
(一)备年货 092
(二)过年关 094
(三)复兴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核 095
四、春节民俗 097
(一)年的传说 098
(二)过年的礼仪程序 099
元 宵 节
一、元宵节的时与度 113
二、元宵节的寻根探源 114
(一)元宵的本义 114
(二)元宵节本即上元节 115
三、元宵节的修身内涵 116
(一)元宵节元之明三 116
(二)三元之节的道德内涵 118
(三)元宵节的修身重点 120
(四)元明于身国 122
四、元宵节民俗 123
(一)元宵节特色活动 124
(二)元宵时节话六艺 126
附录: 立春古籍参考 130
启蛰
文化篇
一、启蛰简述 135
(一)启蛰的时与度 135
(二)启蛰天气气候 137
二、启蛰的寻根探源 137
(一)启的字源与字义 141
(二)惊的字源与字义 141
(三)蛰的字源与字义 142
三、启蛰的天文内涵 143
(一)天文古籍 143
(二)启蛰物候 144
修身篇
一、启蛰修身顺四时 146
(一)启蛰的能量卦象 147
(二)启蛰农事与龙事修身 149
二、身国内的启蛰修身 152
(一)潜龙启蛰顺天时 152
(二)响应身国之龙的苏醒 153
(三)把握信、智、礼三本 155
治事养生篇
一、启蛰运气与治事 160
(一)运气古籍 160
(二)启蛰全息兆象 161
(三)启蛰治事 162
二、启蛰的正善治养生 164
(一)身识养生 164
(二)口识养生 166
三、启蛰治事养生宜忌 169
(一)治事养生之宜 169
(二)治事养生之忌 171
四、启蛰采药与制药 171
(一)采药 171
(二)制药 173
民俗篇
一、启蛰的民俗文化 174
二、启蛰农谚 176
附录: 启蛰古籍参考 177
古雨水
文化篇
一、古雨水简述 181
(一)古雨水的时与度 181
(二)古雨水天气气候 182
二、古雨水的寻根探源 184
(一)雨的字源与字义 184
(二)水的字源与字义 186
(三)古雨水的词义 188
三、古雨水的天文内涵 189
(一)天文古籍 189
(二)古雨水物候 190
修身篇
一、古雨水修身顺四时 193
(一)古雨水的能量卦象 194
(二)古雨水农事与龙事修身 198
二、身国内的古雨水修身 202
(一)身国内的春耕和水土治理 202
(二)古雨水修身论水火 204
(三)应泰卦修身进火 206
治事养生篇
一、古雨水运气与治事 209
(一)运气古籍 209
(二)古雨水全息兆象 211
(三)古雨水治事 212
二、古雨水的正善治养生 213
(一)身识养生 215
(二)口识养生 217
三、古雨水治事养生宜忌 219
(一)治事养生之宜 219
(二)治事养生之忌 219
四、古雨水采药与制药 220
(一)采药 220
(二)制药 222
民俗篇
一、古雨水的民俗文化 223
二、古雨水农谚 225
二月二龙抬头
一、龙抬头日的度与数 226
二、龙抬头日解谜龙文化 227
(一)龙文化产生与失落的原因 227
(二)天地人三才的本质结构 229
三、龙在天地人三才之中的功用 235
(一)修身再造性命得一聚能之龙 236
二龙抬头日身国龙腾飞 237
四、二月二的运气与治事 239
(一)春耕生产拉开序幕 239
(二)把握时机驱虫预防疾病虫害 240
(三)治事宜忌 241
(四)二月二制药 241
五、二月二民俗文化 242
(一)二月二剃龙头 242
(二)龙抬头的饮食民俗 242
(三)二月二与寒食 242
附录: 古雨水古籍参考 245
春分
文化篇
一、春分简述 249
(一)春分的时与度 249
(二)春分天气气候 250
二、春分的寻根探源 252
(一)春的字源与字义 252
(二)分的字源与字义 252
(三)春分的词义 254
三、春分的天文内涵 255
(一)天文古籍 255
(二)春分物候 257
(三)春分是地球村文化 259
(四)春分龙象 259
修身篇
一、春分修身顺四时 262
(一)春分的能量卦象 263
(二)春分农事与龙事修身 265
二、身国内的春分修身 268
(一)心肾能量的升降 270
(二)圣人贵精 272
(三)脊柱上的春分 273
(四)春分之中的奥秘 275
治事养生篇
一、春分运气与治事 280
(一)运气古籍 280
(二)春分全息兆象 282
(三)春分治事 283
二、春分的正善治养生 284
(一)身识养生 285
(二)口识养生 287
三、春分治事养生宜忌 290
(一)治事养生之宜 290
(二)治事养生之忌 290
四、春分采药与制药 291
(一)采药 291
(二)制药 293
民俗篇
一、春分的民俗文化 295
(一)感恩祭祀 295
(二)民俗活动 296
二、春分农谚 298
附录: 春分古籍参考 299
古谷雨
文化篇
一、古谷雨简述 309
(一)古谷雨的时与度 309
(二)谷雨清明时序考 310
(三)古谷雨天气气候 314
二、古谷雨的寻根探源 314
(一)谷的字源与字义 314
(二)雨的字源与字义 317
(三)谷雨的词义 318
三、古谷雨的天文内涵 319
(一)天文古籍 319
(二)古谷雨物候 320
修身篇
一、古谷雨修身顺四时 323
(一)古谷雨的能量卦象 324
(二)古谷雨农事与龙事修身 326
二、身国内的古谷雨修身 328
(一)古谷雨时节修身火候 330
(二)古谷雨的核心是水 331
(三)掌握浴得一以盈的能量沐浴 331
(四)打开身表之谷主动沐浴 332
(五)古谷雨之水灌心身 334
治事养生篇
一、古谷雨运气与治事 335
(一)运气古籍 336
(二)古谷雨全息兆象 336
(三)古谷雨治事 336
二、古谷雨的正善治养生 339
(一)身识养生 341
(二)口识养生 343
三、古谷雨治事养生宜忌 345
(一)治事养生之宜 345
(二)治事养生之忌 346
四、古谷雨采药与制药 347
(一)采药 347
(二)制药 349
民俗篇
一、上巳节民俗 353
二、古谷雨民俗 355
三、古谷雨农谚 356
清 明 节
一、清明节简述 358
(一)清明节的度与数 358
(二)清明节探源 359
(三)清明节与介子推的故事 360
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361
(一)清明节与感恩祭祀文化 363
(二)清明节与寒食节 369
三、清明节民俗 372
附录: 古谷雨古籍参考 375
古清明
文化篇
一、古清明简述 379
(一)古清明的时与度 379
(二)古清明天气气候 380
二、古清明的寻根探源 381
(一)清的字源与字义 381
(二)明的字源与字义 384
(三)清明的词义 388
三、古清明的天文内涵 389
(一)天文古籍 389
(二)古清明物候 390
修身篇
一、古清明修身顺四时 393
(一)古清明能量卦象 394
(二)古清明农事与龙事修身 398
二、身国内的古清明修身 401
(一)内雨生成涤心身 401
(二)阳水与阳土促进心火光明 402
治事养生篇
一、古清明运气与治事 404
(一)运气古籍 404
(二)古清明全息兆象 406
(三)古清明治事 406
二、古清明的正善治养生 408
(一)身识养生 408
(二)口识养生 411
三、古清明治事养生宜忌 412
四、古清明采药与制药 413
(一)采药 413
(二)制药 415
民俗篇
一、古清明的民俗文化 416
(一)感恩祭祀 416
(二)民俗活动 419
二、古清明农谚 421
附录: 古清明古籍参考 422
参考文献424
后记432
|
內容試閱:
|
总 序
春启雨春谷清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一首《节气歌》,五十六个字,将时间之数与空间之度以及曲韵动态之信高度浓缩,隐藏着二十四个节气的信息。世界上用如此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来记录一年的变化、解读天地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是中国人。
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现代人提起二十四节气,都知道与气候、农业生产,或者起居、饮食、生活等诸多方面有关。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尤其是重视修身养生的人,就不能不掌握古人创立节气文化的意义。所理解的意义不同,则对于节气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应用方法,亦将随之不同。就节气本身而言,在中国古代是与历法紧密结合,渗透在中国人文化、政治、军事、经济、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节气文化的本来意义,只注重在某一方面来研究节气文化的应用,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将历史流变中的错误当作效法的对象。倘若由此产生了差池,人们反倒会将帽子扣到节气文化甚至传统文化的头上,这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利,而且也辜负了祖先创立这一文化时寄予子孙后代的殷忱之意。
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这里所引用的《节气歌》,第一句与大家所熟知的版本有很大不同。这一句里,启是指启蛰,是惊蛰这个节气的本名,汉代为避汉景帝讳被改称惊蛰。启蛰原本在雨水前面,但是在东汉时却被调整到了雨水之后。谷雨和清明这两个节气的顺序,原本是谷雨在前,清明在后,其顺序的颠倒也发生在东汉。中国人历来重视历法,节气是历法的重要内容,对于节气名称和顺序的更改,是文化生活中的大事,背后必有重大原因。本书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还原节气修身文化的本来面貌,因而为节气正名正位,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书籍,其基础是熊春锦先生自2013年冬至到2015年古清明(即现代的谷雨节气)期间所做的30余次讲座。熊先生选择从冬至开始讲授,是为了让大家从起步时,即了解节气文化的本来意义。
节气与修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一阳来复在冬至,心礼火发在小寒,五运六炁(气)大寒始。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角度来看,冬至实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阳初动的地炁能量在这一天发动。祖先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体之内同样也有一番天地,称之为内天地。内天地与外天地,遵循着相同的自然法则,原本是天然的同频共率状态。但就现代人而言,除了儿童和婴幼儿,绝大部分成年人的身心由于后天意识非善非正的形成与固化,都已经失去了与天地同频的素质,而处在错时乱日之中。以身心之乱对抗自然的节律,这就是现代人亚健康和各种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与生存压力、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相比,这是影响健康的更根本性的因素。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进入大寒节气点的时候,天地之间能量升降的动机产生,古人将这种运动总结为五运六炁(气)。人体内的天地之间,也同样从大寒之日起,开始新一轮天德之炁下降、地慈之炁生升的交汇流布,新的一年中是否能够实现生命体内的风调雨顺、春华秋实,也就要看体内五运六炁(气)与天地自然同步的状况了。因此,《黄帝四经》中指出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
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研究认识到,人类要想实现与天地主动且充分地同步,而不是被自然拖着勉强蹒跚前进,甚至是远远落在自然节律的脚步后面,就必须进行以德修身的实践。祖先们还认识到,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处在不断的进化之中,这种进化并不同于西方现代进化论的理论概念,而是一种在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总规律下的不断升华。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本身具备通过以德修身自我提升而进化的基因,这是人类最宝贵的优势。修身而进化,也必然要因地而生,顺天而成,更不能背离自然运转的节律。
由此可见,节气文化与修身之间有着甚深的渊源。节气就相当于人类应用五运六炁(气)进行修身养生治事的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古人创立节气文化,首先是用来指导内在的修身,让人们把握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的原则,明明白白、健健康康地活在天地之间,并通过以德修身来提升自己的品格、品质与品行;同时也用来指导外在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因此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农业,也懂得了对矿石进行炼制加工。可惜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变迁,导致了人们对节气文化指导内在修身这一部分内容的疏离和陌生,在历史上也就发生了颠倒节气顺序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只有将节气这个坐标系统调校准确了,我们才能在修身、养生、治事中真正做到顺四时之度,这是不言而喻的前提。
在将讲课录音整理编纂成这一系列书籍时,本系列书籍以四时之春、夏、秋、冬进行分册,并将共性内容归辑为一本《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简称《要略》),一共五本书。
古人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称为四立,可见四时的概念与节气密不可分。在地球上,尤其是中国的中原地区,四季分明,景象各异,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中国古人的智慧就在于不仅仅研究表面的现象,而且还要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按照内取诸身,外证诸物的路径,通过内外一致的研究来确认节气的时间节点。天地之间的阳气从冬至开始萌发生成后,并不具备生发万物的条件,需要经过冬至、小寒到大寒三个节气的积蓄,方能达到一个变化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立春。从立春开始,五运六炁(气)中的仁德木炁能量开始广为输布,带来万物新一轮的生、长、收、成过程。就像人们习惯于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记录他的一生,以四时来为本系列书籍分册,符合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特点,也是为了便于现代读者把握和应用。
《要略》主要讲解了节气修身文化的系统观和基础知识,其中包括节气文化的诞生与传承,易理在节气修身文化中的应用,修身求真的系统观、重点领域、主要概念、基础方法,以及节气养生的重要原则等;四时之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分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养生篇民俗篇四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点,而以文化将其融贯成为一个整体。
文化篇首先从寻根探源入手,通过对每个节气名称的咬文嚼字、天文和物候现象的介绍分析,来揭示节气的特征和能量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养生、治事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厘清历史上节气名称和排序变化的脉络,为被错误改变名称和位置的节气正名正位,以使人们能够按照正确的时序调整自己的行为。
修身篇将农事与修身进行对照,将身内之国与身外之自然界进行譬喻,详细讲解了每个节气的五运六炁(气)特点和修身的重点领域以及方法要领。
治事养生篇重点梳理了古人总结出的每个节气里居家、出行、办事的准则性内容。人不能脱离天地而存在,人体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经络窍穴等机能活动,无一不受节气变化的影响。只有不违天时,顺道而行,才能保证有好运相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在养生方面,本书总结了每个节气的养生要点,介绍了古人具有代表性的节气养生方法,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讲解了节气饮食知识,附以特色养生食谱。
民俗篇汇集了全国各地二十四节气里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动和节气谚语。自古以来,人们根据节气来治人事天,形成了传统民俗活动,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本书除了介绍民俗活动的特点,还简要分析了一些特色活动的文化内涵。
春、夏、秋、冬四时,各有其整体性特点,同时每一个季节内的六个节气,又各有其不同特征。从全年来看,四时又构成了年度周期律的稳定性。掌握的关键,是要在四时的系统中了解每一个节气的运气变化、修身重点、治事要点;进而掌握这种变化是如何在四时之中进行更大变化的;再回归到年度周期律这个大系统上,掌握一年中诸项的完整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上升到更大的系统中,在年与年之间,甚至更广阔的时空系统中,去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书籍的一个重要旨趣,在于将节气的修身内涵,以其本来面貌呈现给现代读者。何谓修身?修身不是文字或口头上往来的空言大道,也不是仅仅伦理教化上的陶冶规范,而是要在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的方法,在自己的生命体内进行一番净化、改造、提升和再造的工程。譬如,首先需从体内的水土治理、大气污染防控开始;具备一定基础后,再从一名农夫做起,在内丹田里精耕细作;进而再学习工人,在体内的鼎炉内进行冶炼生产,以提高生命体这个小国家的文明程度。老子用十二个字对修身实践的要旨进行了概括,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并告诉人们要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层级,实现修之身,其德乃真。
在春秋战国以前,中国社会主流文化是幾学之道的修身之法,是内求法的守一法;春秋战国乱悠悠,幾学的修身文化也从此历经沧桑,守一法隐,而在唐宋之际金丹学现。守一或丹道,因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而有异,但都是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之学。当今时代,比之唐宋又有不同,修身学正在向守一法幾学回归,回归的方法,熊先生将其提炼为得一法。得一法融守一法的基础理论与丹道学为一炉,与节气文化水乳交融,幾学结合现代科学语境进行表述,幾学与科学圆融合一,很便于现代人理解和应用。
关于节气所涉及的天文、历法、农事、养生、民俗等内容,现代学者都有所研究,但从修身入手,揭示节气文化本身渊源及其对于人的最根本用途的,却鲜能见之。读者若能始终不忘修身二字来阅读本系列书籍,自将可见中华文化实则是一部幾学内文明的生命文化,在农事、养生、民俗等等各项内容的背后,都有天人合一的修身文化背景。对于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自会形成更加清晰的见识。
本系列书籍介绍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目的不是复古,而是传承和创新。
节气者,时空也;时空者,文明的立根之所和成长之机也。我们都知道,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陷入了被侵略被奴役的百年屈辱时期。孰不知这场战争其实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在文化界拉开了序幕。1811年,嘉庆皇帝严行禁止宗教,西方传教士认识到,要想在中国传教,首先非打破中国的天下中心观和夷夏观不可,要用西方的历法代替中国的干支纪年、六十甲子,也就是要打破中国人的时空观。为此,传教士们通过在南洋办报刊,暗地运回中国发行等手段,做了大量的文化宣传工作,主要内容就是介绍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传播西方的时空观念。这场起于时空观的文化战争最终落实为现实时空中的军事战争。西方人自信地宣布:我们现在作这个试验,是在把天朝带进与世界文明各国联盟的一切努力失败之后,天朝是否会在智力的炮弹前让步,给知识以胜利的橄榄枝我们欢呼这项事业的开始,并欣然参与这一场战争。我们必定是胜利者,而被征服者遇到的只能是共同的雀跃与欢乐。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情况人们大都有所了解,随着领土上沦为半殖民地,文化上的全盘西化时代也终于来临。虽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在国家层面站起来了,但是文化全盘西化的恶果,直到今天才得以充分体现。这期间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谓刻骨铭心。
那么,我们的时空观为什么没有抵挡住西方时空观以坚船利炮开路的进攻?关键问题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出在文化的传承上。在中国五千年有文字记录的文明史中,自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起,文化的取向就开始从以修身内求内文明指导外向发展外文明,转向丢失内文明而单纯发展外文明。内文明的幾学全面被抛弃,外文明的科学却长期未能建立。这种外向发展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再次发生变异,不仅修身明德的文化灵魂被抛弃,外向物质文明创新发展的空间也被严重挤压,节气文化作为中国时空观的最现实化、生活化的载体,必然越来越空壳化,失去生机活力。只是这种变化过程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很少有人能关注到它的严重程度。
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节气修身的文化知识,蕴藏在浩瀚如星海般的传统文化海洋里,距离今日已然遥远,若无向导,很难准确而系统地搜寻到关键性内容。节气知识在经史子集中都有记载,如在《周礼》《左传》《大戴礼记》《礼记月令》《史记》《汉书》《白虎通义》等历史著作中,以及《管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中,记录都颇为丰富。汉代以后有《淮南子》《周髀算经》《通典》《荆楚岁时记》《演繁露》《蠡海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十四番花信风》《广群芳谱》等,也都记载了节气文化的内容。而与节气修身有关的内容,则大部分记录在《道藏》中收录的道家典籍中。只有两相结合,我们才能明白节气文化的整体系统。为了利于修身爱好者们及时查阅,本系列书籍将相关古籍经典内容进行了整合,择重点略作解析,大部分则原文附录,留予读者思悟空间。相信修身爱好者们能够以本系列书籍为星槎,通过自己的解读,畅享游弋星海之乐。
文化的传承,不仅要传承方法和技术,关键是要有道。如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或缺的三个层级,其中道是生命力的源泉。通过道理的探索,我们才能知道这一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从而明白我们该如何进行传承和创新,做得比古人更好。
人类能够顶天立地而与天地并称三才,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自然造化的精华,是自然规律的精微载体。要想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更加健康长久,学习的最佳榜样,一是天地,再一便是我们的生命本身。节气修身文化,便是华夏祖先向天地和生命学习而诞生的智慧结晶。这一智慧结晶作为文化基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因而才能历经劫难而未消亡,激活它也并不困难。
诗仙李白曾经天才地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宋代陆游也曾在《读老子》诗中曰: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凡有关修身二字,都贵在身体力行。读者若能在读书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应用实践,则自然成为这一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人之一生,就像天地之一年,也有四时之春夏秋冬。不负年复一年的四时二十四个节气,使我们的生命状态都能够从春暖花开起步,结出金秋的累累硕果,这是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书籍寄予每一位读者的美好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