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模式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命题或概念。至今为止,很多人不赞成这种提法,主张用中国道路或者中国经验。但是,面对国外对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热烈讨论,中国人也应该做出自己的解释,这是中国学者的责任所在。中国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如何从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又不会有所偏颇,是我面临的一个难题。从博士学习到参加工作,一直在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研究有幸能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这给予我巨大的研究动力。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我的书稿终于杀青。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属于综合性研究,这个宏大的命题涉及中国发展道路的方方面面,完稿之后总是感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中,继续深入研究。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学者和同人批评指正。
书稿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沈云锁教授,是他**我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道路。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期间,他对我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创造各种机会让我参与课题以提高我的科研水平,使我在专业学习上受益匪浅。在我心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他谦逊的为人、和蔼的气度、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学习的楷模,师恩似海,难以言谢,唯有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诚实做人,认真做事,以报答导师的教诲。
|
目錄:
|
绪论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及其概念解释
一、中国模式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模式的概念及其历史方位
第二章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模式的渊源
二、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
三、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四、中国模式的新的发展和完善
五、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
第三章 中国模式的特点
一、渐进式的改革方式
二、政治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稳步推动政治发展
三、经济方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
四、文化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五、社会建设方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
七、外交方面: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建和谐世界
第四章 中国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模式与俄罗斯模式:走出苏联模式
二、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典型比较
三、中国模式与拉美模式: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的比较
第五章 对中国模式的反思
一、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模式的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