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和争论,不仅关系到对这一理论本身的评价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阐释和中国史观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晚年的东方社会思想,中国的历史发展模式和现实发展经验,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启的 俄国道路及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嬗变,这三方面所形成的中国合题,就是我们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视角,也是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
|
關於作者: |
涂成林,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1978年起,先后进入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5年进入中共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工作。1991年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1993年获评聘为副研究员,1998年获评聘为研究员。1992年担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院科研开发处副处长。1993-2002年任《开放时代》杂志社副社长,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2003-2010年任软科学研究所所长。2010年6月调入广州大学,担任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曾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政策、文化软实力以及西方哲学、唯物史观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及省、市各类研究课题共计60余项。获得国家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