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形式句法对语言的描写有诸多优势。很多读者,特别是看不懂英语句法学原著或对形式句法缺乏深入了解的人,对语言学不同流派对语言的描述感到困惑。本书从形式句法的角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对英语、汉语的句法进行描述与分析,展示两种语言的共性与特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有如下特点:吸收了英、汉句法研究的新成果来分析英语、汉语句法,藉此为语言研究者提供新视野;形式句法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如国外,而形式句法对语言的描述与传统句法对语言的描述大相径庭,本书帮助读者在理解传统语法的基础上,理解形式句法;本书内容简繁得当,易为英语、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大学教师所接受,可提高其语言类型学的素养与科研水平。
|
目錄:
|
第1章句法学主要流派1
1.1传统语法1
1.1.1英语的词类2
1.1.2英语的句子成分2
1.1.3英语的短语3
1.1.4英语的句子与句子种类4
1.1.5英语的基本句法结构5
1.1.6英语的性、数、格5
1.1.7英语词类、句子成分的关系与语序6
1.1.8汉语的词类6
1.1.9汉语的句子成分7
1.1.10汉语的短语7
1.1.11汉语的句子与句子种类8
1.1.12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9
1.1.13汉语的性、数、格9
1.1.14汉语词类、句子成分的关系与语序10
1.2认知语言学10
1.2.1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假设10
1.2.2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0
1.3小结11
第2章形式句法13
2.1形式句法概述13
2.2形式句法对语言的假设15
2.2.1语言习得研究15
2.3形式句法的方法论19
2.4形式句法的操作系统20
2.5形式句法的理论原则24
2.5.1X-标杠模式24
2.5.2题元原则26
2.5.3格理论26
2.5.4约束条件27
2.5.5整体诠释原则27
2.5.6经济原则27
2.5.7相面豁免条件27
2.6评判语法的标准28
2.7小结29
第3章词库30
3.1英语词库的构成30
3.1.1词根30
3.1.2派生词30
3.1.3复合词32
3.1.4屈折词33
3.1.5其他构词法34
3.1.6实词与虚词34
3.2汉语词库的构成34
3.2.1词根34
3.2.2派生词35
3.2.3合成复合词36
3.2.4重叠词39
3.2.5屈折词39
3.3题元关系40
3.4回环构词40
3.5小结41
第4章短语42
4.1语类42
4.2划分语类的标准42
4.2.1语类的次类44
4.2.2词汇语类与功能语类44
4.2.3语类的区别45
4.3短语标记45
4.3.1短语标记的生成47
4.3.2限制短语标记48
4.4成分统制49
4.5名词短语50
4.5.1英语名词短语50
4.5.2英语名词的限定词、附加语、补足语52
4.5.3汉语名词53
4.5.4英汉语名词的格54
4.6形容词与副词短语55
4.6.1英语形容词与副词短语55
4.6.2汉语形容词与副词短语56
4.7介词短语57
4.7.1英语介词短语57
4.7.2汉语介词短语57
4.8助词短语59
4.9限定词短语59
4.9.1限定词短语假设59
4.9.2英语限定词60
4.9.3汉语限定词61
4.9.4名物化62
4.9.5零限定词63
4.10数量词短语64
4.11连词短语65
4.11.1英语连词65
4.11.2汉语连词65
4.12广义短语规则66
4.13语法范畴短语66
4.14小结68
第5章动词短语69
5.1动词分类的方式69
5.1.1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69
5.1.2动词的动作、过程、状态70
5.1.3动词的自主与非自主状态70
5.2英语动词的类别71
5.3汉语动词的类别71
5.4轻动词71
5.4.1汉语轻动词与介词73
5.4.2汉语轻动词与代体结构74
5.4.3英汉介词、轻动词和动词的等级序列75
5.5一元动词76
5.5.1英语一元动词76
5.5.2英语作格动词76
5.5.3英语作格动词与中动句76
5.5.4英语非作格动词77
5.5.5英语非作格动词与非宾格动词的区别79
5.5.6汉语一元动词79
5.6二元动词81
5.6.1英语二元动词81
5.6.2汉语二元动词82
5.6.3英汉桥式动词82
5.6.4汉语兼语动词83
5.7三元动词83
5.7.1英语三元动词83
5.7.2汉语三元动词84
5.7.3英汉双宾结构的分析86
5.7.4英汉双宾语结构的语义表达87
5.7.5动词类别对句式选择的限制89
5.7.6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异同91
5.7.7英汉单、双宾结构的话题化移位92
5.7.8名词性短语的语义因素对句式选择的影响92
5.8动词的补足语与附加语94
5.8.1英语动词的补足语与附加语94
5.8.2汉语动词的补足语、附加语97
5.9汉语特殊动词结构99
5.9.1体貌式99
5.9.2动趋式99
5.9.3能愿式100
5.10动词短语中的题元关系100
5.11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动词101
5.11.1划分限定性动词与非限定性动词的依据102
5.11.2汉语的限定性动词103
5.11.3汉语的非限定性动词103
5.12小结103
第6章单句与复句105
6.1单句结构概述105
6.2单句与小句106
6.2.1英语限定与非限定句子106
6.2.2英语主句单句结构107
6.2.3英语特殊句(Exceptional Clauses)107
6.2.4英语小句108
6.2.5英语限定与非限定句内的语法范畴词109
6.2.6汉语单句与小句110
6.2.7英汉简单句类别对比示意图英汉单句111
6.3从属复句111
6.3.1从属复句111
6.3.2英语补足语宾语从句111
6.3.3英语附加语定语从句中的WH-移位111
6.3.4英语附加语状语从句112
6.3.5汉语句子性主语112
6.3.6汉语句子性补足语宾语113
6.3.7汉语句子性附加语定语113
6.3.8汉语句子性状语与话题113
6.4并列复句114
6.4.1英语并列复句114
6.4.2汉语并列复句114
6.5小结115
第7章疑问句116
7.1英语疑问句116
7.1.1英语疑问句的种类116
7.1.2疑问句标记117
7.1.3疑问句的提问方式与所受的制约117
7.1.4疑问句的结构117
7.1.5特指问句中疑问词的辖域117
7.1.6算子移位118
7.2汉语疑问句122
7.2.1汉语疑问句的种类122
7.2.2汉语疑问句的标记122
7.2.3汉语疑问句的提问方式122
7.2.4汉语疑问句的结构123
7.3英汉疑问句的类别对比示意图124
7.4英汉疑问词及其位置124
7.5英汉特指问句中的孤岛效应125
7.6英汉疑问句中的阻隔效应126
7.7对疑问词的核查126
7.8小结127
第8章移位、语迹与语链、呼应128
8.1对移位的认识128
8.2移位的经济原则128
8.3语迹与语链130
8.3.1语迹130
8.3.2语链130
8.4WH-移位131
8.5中心语移位(助动词移位)133
8.6英语A移位(名词性移位)135
8.7汉语A移位(名词性移性)136
8.8限定性动词移位与核查137
8.9呼应语结构投射138
8.10汉语句法中的呼应关系140
8.11小结141
第9章空语类、代名词和照应语142
9.1语迹142
9.2自由空语类142
9.2.1自由空语类机制143
9.2.2空语类143
9.3零代词与虚代词144
9.3.1英语里的零代词与虚代词144
9.3.2汉语里的零代词与虚代词144
9.3.3显性与隐性的选择145
9.4零限定词150
9.5约束三原则150
9.6代名词、照应语和指称语150
9.6.1英语里的代名词与照应语的先行语151
9.6.2汉语里的代名词与照应语的先行语152
9.6.3汉语自己的长距离约束153
9.7小结155
第10章多重特征核查156
10.1最简方案关于特征核查理论的新观点156
10.2有关特征核查的术语156
10.3简单特征核查与多重特征核查157
10.3.1理论依据157
10.3.2形式特征及其核查158
10.3.3多重特征核查159
10.3.4阶段性派生159
10.4关于多重特征核查理论的假设161
10.4.1语义主语与句法主语164
10.4.2指示语和主语的区别165
10.5汉语的双重指示语构式167
10.6英汉双重主语句168
10.6.1英语双重主语句168
10.6.2汉语双重主语句168
10.7动词拷贝句中的多重特征核查169
10.8多重特征核查带来的句法后果171
10.8.1语法功能分裂的类型之一:双重指示语的语法功能分裂172
10.8.2语法功能分裂的类型之二:语法功能的假叠置173
10.8.3多重特征核查与特征丛分裂移位174
10.9小结174
第11章语义与逻辑形式175
11.1语义与逻辑形式的关系175
11.2逻辑形式175
11.3逻辑形式移位176
11.4疑问成分的作用范畴与逻辑形式的结构位置176
11.5英语疑问成分在逻辑形式中的移位177
11.6汉语疑问成分在逻辑形式中的移位177
11.7疑问词移位与A不A移位178
11.7.1简单句中的情况178
11.7.2内嵌句中的情况180
11.8论元移位与附加语移位181
11.8.1多重疑问句中的情况181
11.8.2简单匹配句182
11.9合成复合词的逻辑形式183
11.9.1英语合成复合词183
11.9.2汉语合成复合词183
11.10小结185
第12章定指与不定指、话题、语序186
12.1定指与不定指186
12.1.1英语定指186
12.1.2英语不定指187
12.1.3冠词的作用188
12.1.4汉语定指189
12.1.5汉语不定指189
12.1.6英汉定指与不定指的相同之处190
12.2话题190
12.2.1英语话题190
12.2.2汉语话题191
12.2.3汉语的话题结构191
12.3语序的排列方式193
12.3.1英语语序的排列方式193
12.3.2汉语语序的排列方式194
12.4焦点句194
12.4.1已知信息与新信息194
12.4.2焦点195
12.4.3英语焦点句195
12.4.4汉语焦点句196
12.5汉语语序的指定效应200
12.5.1表不定指的频率状语和时段短语200
12.5.2表定指的频率状语和时段短语201
12.6小结203
第13章特殊句式204
13.1英汉存现句204
13.1.1英语存现句结构204
13.1.2汉语存现句结构205
13.1.3英汉存现句的使用特点206
13.2英汉被动句207
13.2.1英语被动句的结构207
13.2.2汉语被动句的结构208
13.2.3英汉被动句的使用特点209
13.2.4英汉被动动词句213
13.3汉语把字句213
13.3.1把字句的结构214
13.3.2把字句的特点215
13.3.3把字句所受到的制约215
13.4小结215
英语缩写表217
参考文献219
|
內容試閱:
|
形式句法在国外已称雄60载,而且已相当普及。经过不断发展,其理论框架与技术手段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但依然是当代句法研究的主流。在我国,传统语法始终是教学语法,绝大多数从事英语、汉语教学的教师或研究者对形式句法缺乏深入了解。那些看不懂句法读英文原著者,对传统语法、认知语法、形式句法这些不同语言学流派对语言所做的描述有无所适从之感。本书正是为了减少这种疑惑而著。形式句法试图为一切语言描写提供一个模式,对语言的描述显示出诸多优势。然而,有些学派学者认为没有一个适合各种语言的规律。本书则持相反观点,系统展示形式句法对英语、汉语句法的描述与分析。本书有如下特点。①简洁性。本书简要介绍了传统句法、认知语法对语言的描述,旨在搭建一座平台,帮助读者在理解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理解形式句法。②可读性。形式句法对语言的描述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语法不同。本书较为详细地解释了形式句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便于读者理解。③对比性。本书将英语与汉语形式句法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必要时还从传统语法的角度对某些语言现象加以说明。④真实性。本书所选的例句皆出自英语或汉语词典,例子真实、有趣,解释语言更具说服力。⑤概括性。本书每章后的小结提纲挈领,读者可以自如地掌握全章内容。⑥前沿性。本书对形式句法的历史演进过程不做过多介绍,更多的是借鉴了Chomsky(1995)最简方案的思想与方法,吸收了英语、汉语在形式句法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借此为句法学爱好者、语言研究者提供新视野,提升语言类型学的素养与科研水平。传统语法与形式句法并不对立,形式句法是在传统语法、格语法研究等的基础上,对语言普遍特征进行更为准确、更为概括的描述,它解释了很多传统语法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是几十载形式句法语言学家们集体努力的结晶,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自动句法分析方面,Chomsky根据形式句法的原理,提出了短语结构语法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PSG,用来描述自然语言。短语结构语法分为两大类:上下文无关语法和上下文有关语法。其中,上下文无关语法的描述能力强,足以描述自然语言中的大部分结构, 同时又是可递归的,可以构造有效的句法分析器来进行句子的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刘挺,2009:100-112)。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本书了解形式句法、了解句法学的发展动态进而喜欢形式句法、喜欢句法学,在继承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且尚无定论的课题进行研究,为英语和汉语句法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刘小梅2017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