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吕祖谦文献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0880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李洪波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1499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64/24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4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售價:NT$ 874.0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售價:NT$ 354.0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售價:NT$ 406.0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售價:NT$ 291.0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售價:NT$ 354.0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售價:NT$ 359.0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售價:NT$ 155.0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售價:NT$ 411.0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通过对吕祖谦文献学撰述的仔细梳理、文本细读,以《吕氏家塾读诗记》和《大事记》为中心,归纳义例,申明宗旨,对其文献学成就进行分析评价,归纳提炼其文献学思想,并揭明其在文献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特别注意考察吕祖谦文献之学与宋代学术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现吕祖谦文献学的丰富成果、突出成就,以及在宋代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關於作者:
李洪波,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副处长。1991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8月任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从事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等方面的研究。
目錄
前 言/001
第一章 吕祖谦的家世家学与其文献学研究/001
第一节 作为世家的吕氏家族/003
第二节 吕氏家族的家学传统及其对吕祖谦文献学的影响/006
第二章 吕祖谦经典诠释学研究以《吕氏家塾读诗记》为例/019
第一节 吕祖谦的经典诠释学著述及其特点/021
第二节 吕祖谦经典诠释学代表作《吕氏家塾读诗记》/041
第三节 《吕氏家塾读诗记》的体例特点/059
第四节 《吕氏家塾读诗记》的解《诗》特点/066
第五节 《吕氏家塾读诗记》的《诗经》学史意义/098
第三章 吕祖谦文献编纂学研究以《大事记》为例/111
第一节 吕祖谦文献编纂概述/114
第二节 《大事记》吕祖谦史部文献编纂的代表作/141
第三节 《大事记》的史学考辨成就/172
第四节 《大事记》史学考辨的方法、路径/195
第四章 吕祖谦与朱熹在文献学方面的研究互动/201
第一节 吕、朱《诗经》研究之互动/205
第二节 吕祖谦、朱熹文献编纂之合作/211
吕祖谦文献整理活动年表/219
参考文献/234
后 记/248
內容試閱
前言
吕祖谦,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45岁。吕祖谦文学术业,本于天资,习于家庭,稽诸中原文献之所传,博诸四方师友之所讲,融洽无所偏滞。是南宋乾道、淳熙间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与朱熹、张栻齐名,被时人尊为东南三贤。吕氏学问广博,撰述宏富,在四十五年的短暂一生中留下数百万字的著述,其用力之勤勉、学问之精深、成果之丰富,在当时可能只有朱熹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其泛观广接,兼收并蓄,讲学丽泽,对于当时、后世的学术影响都非常深远。
一 吕祖谦研究综述
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学术史研究中,吕祖谦处于被忽略的尴尬位置,相比于朱熹研究的繁荣深入、蔚成大国,吕祖谦研究显得比较冷清。尤其在大陆,20世纪90年代以前,吕祖谦研究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仅有少数论著、论文针对吕祖谦的学术进行专门研究。但近十几年来,吕祖谦的学术成就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不仅其著述得到全面的整理与出版,其在理学、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价值和意义也逐渐被发掘出来,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著与学位论文,关于吕祖谦的研究呈现出渐趋深入之势。
(一)吕祖谦著述整理及文献研究
吕祖谦一生撰述文字上千万言,然东莱中年而逝,许多撰述都是其弟祖俭、侄子乔年以及门生后学整理刊刻。南宋以来,传本既多,错讹分合亦自不少,更有许多撰述散失亡佚。对其著作撰述之整理,历代皆有经心者,是以《吕氏家塾读诗记》、《古文关键》、《东莱博议》等版刻不绝。而吕氏全集之整理,直至近年而始成。
2008年,黄灵庚、吴战垒先生主持整理的《吕祖谦全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共十六册。同年,黄灵庚先生主持点校的吕祖谦《十七史详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共八册,即《史记详节》、《西汉书详节》、《东汉书详节》、《三国志详节》、《晋书详节》、《南史详节》、《北史详节》、《隋书详节》、《唐书详节》、《五代史详节》,凡十种,是目前为止《十七史详节》整理的最佳版本。
《吕祖谦全集》、《十七史详节》对吕祖谦撰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点校,为吕祖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奠定了可靠的文献基础,黄、吴二位先生可谓功臣。
对吕祖谦著述的版本考辨、佚文辑录等工作,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比如冯春生《吕祖谦经学著述目录版本考述》(2002)、《吕祖谦丁部文献目录版本考述》(2006)对吕祖谦经部、集部撰述的版本目录考述,黄灵庚《吕祖谦佚文补遗》、《吕祖谦佚文考辨三则》(2008)等对吕氏佚文的辑录,李解民《〈春秋集解〉为吕祖谦撰考》(2005)、张宗友《吕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作者与流传之探索》(2009)、黄觉弘《今传〈春秋集解〉作者非吕祖谦考辨》(2010)等对《春秋集解》一书的辨正。
杜海军《吕祖谦与〈近思录〉的编纂》(2003)、程水龙《〈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2008)等对吕氏编纂之学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吕祖谦在《近思录》编纂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理学传播史上的意义。杜海军《吕祖谦文学研究》之《古文关键》、《皇朝文鉴》部分(2003)梳理了吕氏两部文学编纂之作的基本体例、内容及其对文学史的影响。杜海军《〈欧公本末〉的发现及其文献与学术价值》(2011)对吕氏《欧公本末》一书的文献学价值进行了考察。
孙建元《吕祖谦〈音注河上公道德经〉记略》(1996)、《吕祖谦音注三种研究》(1998)对吕祖谦的音注进行了考察,是目前对于吕氏音注研究的重要成果。
杨太辛《吕祖谦博洽文史的中原文献之学》(2006)则从总体上考察了吕祖谦文献之学的主要特点。
(二)吕祖谦生平、家世、交游研究
吕氏家族是两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家族群体之一,可称是衣冠世家。吕氏家族世代问学,著于当时。吕祖谦秉承家族之学,博诸师友之讲,成学术界一时之领袖人物。
因此,研究者在考察吕祖谦之学术时,对于吕祖谦之家学渊源、师友砥砺尤为重视。刘昭仁《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1986)、潘富恩和徐余庆《吕祖谦评传》(1992)、徐儒宗《婺学之宗吕祖谦传》(2005),爬梳剔抉,基本理清了吕祖谦的家世生平以及交游情况,并考察了对于吕祖谦学术的影响。杜海军《吕祖谦年谱》(2007)是今人重编吕祖谦年谱,资料翔实,考证细密,系年准确,吕氏生平行事、学术政治活动,得以全面呈现,是吕祖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除此之外,孔东《宋代东莱吕氏之族望及其贡献》(1988),陈开勇《宋代开封金华吕氏文化世家研究》(2010),姚红《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2010),罗莹《宋代东莱吕氏家族与研究》(2011)等从不同角度对吕祖谦家族学术及特点进行了考察,有助于我们从家族传统上理解吕氏之学。
(三)吕祖谦学术之研究
1.总体研究
潘富恩、徐余庆《吕祖谦思想初探》(1984)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吕祖谦学术思想的专著,是大陆吕祖谦研究的开山之作,分为生平与学术活动、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学思想、教育思想、历史观等六部分,全面论述吕氏之学,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此外,潘富恩和施昌东《论吕祖谦》(1982)、步近智《论吕祖谦与婺学的特征》(1983)等论文,代表了这一时期对吕祖谦学术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而在台湾及海外,吴春山《吕祖谦研究》(1978)、姚荣松《吕祖谦中国历代思想家》(1987)是较早对吕祖谦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田浩是较早考察吕祖谦与朱熹学术互动并推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学者,主要论著有《重寻历史上的吕祖谦》(1995)、《朱熹的思维世界》(1996)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吕祖谦学术思想的研究渐趋深入。潘富恩、徐余庆在《吕祖谦思想初探》的基础上扩充深化,撰就《吕祖谦评传》,从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史学观等方面深入分析吕祖谦的学术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代表着大陆学界吕祖谦研究的成就和水平。浙江省武义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吕祖谦与浙东明招文化》(2006),则对吕祖谦的家族家世、生平交际、门生传人、文化事功、思想成就以及对后世之影响做了全面的介绍与研究。论文方面,董平《吕祖谦思想论略》(1991)、潘富恩《论吕祖谦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1992)、潘富恩等《简论吕祖谦的治学之道》(1995)、黄灵庚《吕祖谦学术简论》、杨宗锡《吕祖谦学术思想研究》(2003)、黄灵庚《经、史并重的吕学特色》(2005)、陈国灿《吕祖谦的学术风格》(2005)等,注重从总体上考察吕祖谦的学术、思想特点。王远《吕祖谦之家学及其开创的婺学渊源小考》(1991)、汪俊《宋代吕氏家族学术特点述略》(2001)、肖永明和张长明《吕祖谦的思想学术渊源与治学特点》(2003)、刘玉敏《吕祖谦学术渊源考略》(2007)则从家族、流派等角度深入考察了吕祖谦学术思想的渊源及其特点,尤其杜海军《吕祖谦受学吕本中吗?与刘玉敏商榷兼论吕祖谦学术渊源于吕本中》(2008)、《论吕祖谦研究中的偏见》(2008)等论文,对许多似是而非的传统说法进行了辨析。
另外,杜海军《论吕祖谦对浙东学术的培植与影响》(2006)、周梦江和张洁《试论吕祖谦及其与永嘉学派的关系》(2006)、张晶《宋元时期婺学的流变》(2006)等论文,着重考察了吕祖谦学术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浙东学派的兴盛发展与吕祖谦的学术努力是分不开的。
2.吕祖谦经学研究
经学研究主要围绕吕祖谦的《诗经》学、《春秋左传》学、《易》学展开。学位论文方面,台湾有林建勋《吕东莱的春秋学》(1990)、郭丽娟《吕祖谦诗经学研究》(1994)、洪春音《朱熹与吕祖谦诗说异同考》(1994)等,大陆有杨延《〈吕氏家塾读诗记〉的宗毛倾向》(2006)、程颖颖《论〈吕氏家塾读诗记〉》(2007)、朱宏秋《东莱吕氏〈左传〉学发微》、吴冰妮《〈吕氏家塾读诗记〉研究》(2010)等,对吕祖谦经学中最重要的《春秋》学、《诗经》学、《左传》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其经学的主要内容、成就、特点,以及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偏重于学术史的考察,有的论文也涉及比较细致的文献学分析,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对吕祖谦经学的全面理解。这些学位论文后来多发表于学术期刊,从而形成一段时期吕祖谦经学研究的热点。
重要论文有赖炎光《吕祖谦的诗经学》(1973)、张卫中《吕祖谦左传研究论析》(1992)、张卫中《吕祖谦左传研究论析(续)》(1992)、杜海军《〈读诗记〉及其权属与影响》(2003)、杜海军《吕祖谦的〈诗〉学观》(2005)、李家树《南宋朱熹、吕祖谦淫诗说驳议述评》(2005)、杨新勋《论吕祖谦〈诗经〉学的主要思想》(2006)、姚永辉《论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中的诗史互释》(2006)、杨新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2008)、姚永辉《朱熹、吕祖谦关于〈诗经〉的四大论辩平议》(2008)、蔡方鹿和付春《吕祖谦的〈诗经〉学探析》(2008)、孙旭红《吕祖谦〈左传〉学中的王霸之辨》(2010)、李之鉴《吕祖谦易说浅论》(1997)、徐儒宗《吕氏〈古周易〉与朱子〈周易本义〉简论》(2007)、蔡方鹿《吕祖谦的易学思想》(2008)等。在这些论文中,有关《吕氏家塾读诗记》的研究占大多数,对吕祖谦《诗经》学思想、与朱熹的论辩、在学术史上的意义等进行全面考察,这也是目前吕祖谦经学研究比较深入的一个领域。
在总体研究上,蔡方鹿《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2008)是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总结了吕祖谦以理视经的经学思想和经非疏我,而我则疏经的解经原则,以及坚持先治一经,触类而长、先识得大纲,再做工夫、读书必务精熟等解经方法,认为吕祖谦经学与理学结合起来,在南宋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吕祖谦史学研究
吕祖谦极重史学,在南宋理学家中独树一帜。关于吕祖谦史学的研究,很早就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台湾地区对吕祖谦的史学研究开展较早,胡昌智《吕祖谦与其史学》(1974)、刘昭仁《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1986)、李宗翰《吕祖谦之历史思想》(1997)、高焜源《吕祖谦的史学批评》(2000),以学位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对吕祖谦的史学成就、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与研究。
大陆对吕祖谦史学的研究,早期有潘富恩等《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1984)、孙方明《吕祖谦史学思想初探》(1985)、李炳泉《吕祖谦的史学思想》(1989)、吴怀祺《吕祖谦的史学》(1992)、潘富恩《吕祖谦与浙东史学》(1992),对吕祖谦史学研究特点、主要的史学思想作了分析总结,蓄德致用、强调通变、求实考信、经史并重等特点成为学界对吕祖谦史学的比较一致的看法。董平《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2005)对于吕祖谦史学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认为以吕祖谦为代表的浙东学派,特别重视将天道的追寻贯彻于社会历史的全部领域,实现了历史学与哲学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开创了中国学术史上的历史哲学传统。
4.吕祖谦文学研究
对吕祖谦文学成就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古文关键》的文学评点之学、《宋文鉴》等文学文献编纂之学以及《东莱博议》等评论文字。
刘昭仁《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1986),以专章论述吕祖谦的文学成就。许爱莲《吕祖谦及其〈东莱博议〉》(1990)、林文腾《吕祖谦〈皇朝文鉴〉研究》(2001)分别以学位论文的形式从文学角度对吕祖谦编撰的两部重要典籍进行研究。杜海军《吕祖谦文学研究》(2003)全面论述吕祖谦文学创作、文学文献整理、《诗经》学、文学思想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大陆第一部专门研究吕祖谦文学成就的专著。
从《古文关键》、《宋文鉴》等入手考察吕祖谦的文学思想是文学领域研究的重心,先后有陈广胜《〈宋文鉴〉与吕祖谦的学术思想》(1996)、张秋娥《修辞接受与修辞表达从〈古文关键〉评点看吕祖谦的修辞思想》(2002)、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2003)、邱江宁《吕祖谦与〈古文关键〉》(2005)、杜海军《吕祖谦与〈唐宋八大家〉》(2006)、罗莹《〈古文关键〉经典的确立与文章学上的意义》(2009)、巩本栋《论〈宋文鉴〉》(2012)等论文,分析吕祖谦编选《宋文鉴》的基本体例、原则与理念,以及《古文关键》体现的吕氏文学观念及其学术史意义。
(四)基于学术史背景的吕祖谦研究
吕祖谦是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也是南宋浙东学派的领军人物,所以在南宋理学史、浙东学术史研究中,吕祖谦研究都居于重要地位。比如王凤贤等《浙东学派研究》(1993)、管敏义等《浙东学术史》(1993)、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1996)、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1997)、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2005)、郝桂敏《宋代〈诗经〉文献研究》(2006)、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2010)都有专门章节论述吕祖谦的学术思想及其地位、影响。
对浙东学术的研究是近代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有大量论文论及浙东学派、金华学派、婺学,将吕祖谦放到浙东学术的大背景下以及与其他学者的比较中加以考察,进一步凸显吕祖谦在南宋学术史中的价值与地位。比如高越天《述金华学派》(1973)、李甲孚《朱子、吕祖谦与近思录》(1975)、朱仲玉《试论金华学派的形成、学术特色及其历史贡献》(1989)、周梦江《南宋婺学与永嘉学派》(1990)、潘富恩与刘华《论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1994)、董建和与卢香霄《南宋浙东学派的家学源与流》(1994)、潘富恩《论朱子与东莱思想之异同》(2000)、徐德智《朱熹和吕祖谦的经史观》(2004)、潘富恩《论陆九渊与吕祖谦思想之异同》(2005)、朱晓鹏《论南宋浙学研究的现代意义及其方法》(2010),等等。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
从以上对吕祖谦研究的简单列述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研究情况已经大有改观,但相对于其突出的学术成就与深远的学术影响来说,后人对吕祖谦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尤其在文献学等领域还有待于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从孔子以来,历代学者之学术研究,固然不乏独出心裁的创造性著作,但多数学者的著述是通过文献整理的形式完成的。吕氏家族以文献传家,吕祖谦在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并体现出鲜明的文献学特点,其学术成就主要也是通过对文献的整理研究体现出来。因此,研究吕氏的文献整理之学,是全面考察其学术成就的重要途径。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首先,除了从经学、史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介入的有相关性的研究之外,还没有从整体上对吕祖谦的文献之学进行研究的论著。刘昭仁《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杜海军《吕祖谦文学研究》等论著对其文献学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也做了大量的梳理研究工作,但前者仅以之为论述基础,后者论述中心在集部文献,都未能从总体角度考察研究其文献之学。而吕祖谦的文献整理之学涉及领域虽多,但在学术上有着一以贯之的理念,从某一领域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梳理考察,有助于建立起对其文献学的纵深研究,但对于探讨其不同学术领域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从总体上考察其文献学思想、定位其文献学成就,此类研究则有困难。而吕氏之学的特点就是博杂融通,不从整体出发全面研究是无助于抉发其文献之学的真正内涵的。吕祖谦经史兼通、文史并重,单纯从经学、史学或文学角度的研究,会影响我们认识其文献学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融通特点,也不便于考察评价其总体成就。比如我们在考察其文学典籍注释时发现,吕祖谦非常重视对作品中涉及的史事的注释,这与一般的文学典籍的注释倾向有所不同。而其编纂的《欧公本末》一书,也是文史结合的一个例子。此书以欧文为经,考其历仕岁月,兼及时事、时贤之本末,文集而见史意,史著而见文心,可谓匠心独具之作。至于经史贯通方面,吕氏《左传》学、《诗经》学研究体现得都比较明显。吕氏文献之学的这些特点,需要通过总体全面的考察才能够进一步抉发、揭示。
另外,吕祖谦在文献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其文献学思想的价值意义,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杨太辛《吕祖谦博洽文史的中原文献之学》从总体上考察了吕祖谦文献之学的主要特点,蔡方鹿《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总结吕祖谦经学思想、解经原则、解经方法,都已经涉及对吕祖谦文献学思想及其特点的考察分析。我们需要做的,是基于对吕祖谦文献学的总体考察,结合具体代表性文本,并将其置于古代文献学史的背景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由于吕祖谦的特殊地位与影响,他与同时代学者如朱熹之间的交流是极为频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吕祖谦与朱熹在文献之学方面的交往互动,考察其文献学在当时的地位、影响及其价值。两人交往密切,学术成就极高,各自的学术方法、思想、观点在互相交往影响中又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点,考察这一互动影响的过程,本身就是有学术史意义的。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