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延绵1300余年的科举,是除皇帝世袭制外,对中国影响*长久与深远的制度。1905年清廷下诏停止科举,于近代社会转型至为关键,亦为中西学地位转换之枢纽。前人对科举停废影响的关注或聚焦于教育,或集中于乡村,对停科举于官制改革、城市百业繁兴的促进推动多有忽略,本书充实并丰富了这些方面的内容,表明以改科举和最终停罢科举为枢纽,戊戌与新政改革前后贯通,兴学堂、办报馆、印图书、开演讲、启民智,使法律和公共治安观念、平等与国民意识均通过报刊与教科书等形式进一步传播,继而内外官改制全面展开,法官、巡警等新的考试及职业资格任用制度逐步建立。指出新的社会规范及人才标准逐渐变化形成,以及学堂的兴办与扩展,虽存在种种问题,但毕竟有利于百业繁兴、开民智与近代文化事业发展的事实,说明改科举本应社会变动而起,其革废的过程与结果,反过来加速了近代社会的整体变动。
|
內容簡介: |
科举停废是近代社会*重要的变动之一,作者在充分挖掘史料特别是使用大量媒体史料的基础上,将科举停废与晚清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考察,细细探究,纠正了过去认识的一些偏差误解,使读者对科举停废与近代社会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研究证实制度变动并非孤立,
必须将立停科举的过程,与清末民初社会的整体变动联系考察,才能正本清源。
|
關於作者: |
关晓红,汉族,广东开平人,1957年出生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广东文史馆馆员。从事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研究。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颁发的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曾主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项目清史学政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子课题等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应邀到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等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研究领域为近代政治制度、近代教育与文化、晚清史等。
|
目錄:
|
绪论
一先行研究
二取径与做法
第一章老树新技:晚清科举改革的取向
第一节变常科与开特科
第二节纳洋学于科目
第三节甲午战后的书院变革
第四节议开经济特科
第五节妥议科举新章
第六节《辛丑条约》与癸卯乡试
第七节一波三折的经济特科考试
第八节老树难以接新枝
第二章立停科举与清末政情
第一节新政初督抚的变科举
第二节疆臣、枢机的分歧与合谋
第三节科举与学堂并存的两难抉择
第四节议修京师贡院与科举制的终结
第三章停罢科举的善后措施
第一节宽筹出路的科举善后
第二节举贡优拔生员的考试与任用
第三节学堂及社会对旧学士子的接纳
第四节请复科举与开考特科
第四章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
第一节举业生涯与社会变动
第二节科举由改至停的反响与调适
第三节科举停废后乡村士子命运的变化
第五章立停科举后的抡才与培才
第一节合并科举于学堂
第二节学堂的抡才措施
第三节任用资格考试的多种尝试
第四节新式学堂的培才及问题
第五节用人方针的变化
第六章停罢科举的连锁反应
第一节科举与官制改革
第二节铨选制改革
第三节新学分科催兴百业
第四节开民智与近代文化事业的兴起
余论
一立停科举之情非得已
二放不进学堂的科举考试
三科举改革的“围城”心态
四立停科举与近代社会
五文化道德之殇:后科举时代的难题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