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作为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历史与理论结合论述的著作,在学术界并不多见,尤其是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教育体制、学制、课程编制的历史变革出发,对学校教科书的转型、变动、递嬗的历史进程、理论阐述及现实启迪加以综合探讨,呈现近现代教育,尤其是教科书与社会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次创新性的尝试作者言。
|
內容簡介: |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论》一书主要研究自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一百七十余年教科书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线索、阶段特点,并从社会、教育以及理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加以反思与阐述,以为当前现实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提供历史资源与现实思考。
|
關於作者: |
作者:吴洪成
吴洪成,男,1963年生,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199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师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史学家陈学恂先生,硕博连读六年;毕业后在西南大学教育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博导,人文教育系主任等职;2004年调入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任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思想文化史。著有《中国教育史研究》(共三册)、《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小学教育史》《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血与火的民族抗争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史纲》《重庆教育史从巴国到清代研究书系》(共四本)、《晚清中国教师史》《河北书院史》《教育科研问题史》《杨贤江教育学》《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史研究》等著作。
|
目錄:
|
目录
第一编晚清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传统教科书的延续,改革派批判传统教科书的主张
一、鸦片战争时期传统教科书概述
二、开明地主阶级批判传统教科书的主张
第二节西方传教士的译书活动与教科书的更生
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与译书活动
二、教会学校的登陆与近代教科书的萌芽
第三节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教科书
一、太平天国对旧教科书内容的抨击
二、太平天国对传统教科书的改造
三、太平天国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中体西用的课程观与洋务学堂的西学教科书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
二、张之洞《劝学篇》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课程观
三、洋务学堂的西学教科书
第二节洋务派的译书机构与教科书
一、京师同文馆的译书活动与教科书
二、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与教科书
第三节近代教科书的诞生
一、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二、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的教科书编译活动
三、中华教育会、广学会的教科书编译活动
四、其他西方传教士编译的教科书
五、教会编译教科书活动评价
第三章维新运动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维新运动时期教科书的更新
一、维新思想的高涨与西学知识的传播
二、维新派办学活动中的教科书
第二节出版机构与新式学堂编译教科书
一、官书局
二、商务印书馆
三、南洋公学译书院
四、近代学堂编辑教科书
五、学堂编辑教科书活动评价
第三节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的活动
一、由西书到东书译书风向的转变
二、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的状况
三、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的历史影响
第四章清末新政与宪政时期的教科书上
第一节清末新学制对教科书的规定
一、《教育世界》关于编译教科书的舆论宣传
二、新学制有关编写教科书的条例
第二节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编译的教科书
一、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的成立
二、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的成果
三、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教科书编译活动的评价
第三节民营出版机构编辑教科书的活动
一、民营出版机构编辑教科书的历史背景
二、商务印书馆
三、其他出版机构
四、民营出版机构编辑教科书活动的评价
第四节学部对教科书的审定
一、教科书审定制的由来
二、学部审定教科书的实况
第五节清末代表性的几类教科书
一、国文教科书
二、历史教科书
三、英文教科书
四、音乐教科书
第五章清末新政与宪政时期的教科书下
第一节学部编译图书局与部编教科书一
一、学部编译图书局的成立
二、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辑的教科书
三、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辑教科书受到的批评
四、学部编译图书局对教科书编辑的整顿及其成效
第二节学部编译图书局与部编教科书二
一、清末宪政与学部编译图书局的教科书编审活动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设立与教科书编写
三、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辑的国民教育教科书
第二编民国时期的教科书
第六章民国早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新教育宗旨的颁布与教科书
一、新教育宗旨的制定对教科书的影响
二、修订清末教科书
三、审查教科书
第二节民营出版机构教科书的编辑活动
一、中华书局
二、商务印书馆
三、开明书店
第三节复古主义教育思潮与教科书的回归
第四节五四运动与教科书
一、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冲击下的教科书
二、国语运动与白话文教科书的诞生
第七章民国后期的教科书上
第一节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与教科书
一、三民主义教育方针对教科书的规范
二、出版机构编辑的教科书
第二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余波与教科书
第三节白话文教科书的推进
第四节教科书的管理体制
第五节教科书编写的特点
一、强烈的社会时代性
二、教科书内容体例的科学性与现代性
三、民营出版机构对教科书的突出贡献
四、文、理科教科书编写比例的失衡
第八章民国后期的教科书下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的教科书
一、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与教科书
二、抗日战争时期教科书的供给
三、战时教科书编写的特点
第二节国民政府复员时期的教科书
一、教育政策与教科书
二、教科书编写的新特点
第三编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
第九章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概述
第一节沦陷区奴化教育方针与教科书
一、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方针
二、沦陷区奴化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
第二节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
一、日伪政权对教科书的删改及编纂
二、华北伪政权、汪伪政权审定、篡改教科书
三、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教科书举例
第三节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的设计以殖民者的利益为中心
二、教科书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封建道德伦理性及日本文化色彩
第十章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
第一节蒙疆伪政权奴化教育方针及课程设置
一、蒙疆伪政权的建立
二、蒙疆沦陷区的奴化教育方针
三、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的学校课程设置
第二节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编审活动
一、蒙疆沦陷区原教科书的禁用与新教科书的编写
二、蒙疆伪政权对教科书的审定
三、蒙疆沦陷区教科书的发行
第三节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特点
一、教科书的设计以殖民者的需要为中心
二、教科书内容渗透宗主国殖民奴化思想
第十一章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
第一节华北伪政权的建立与奴化教育方针的制定
一、华北伪政权的建立
二、奴化教育方针的制定
第二节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学校课程设置
一、日语课程
二、封建复古课程
三、军事训练课程
四、农业职业课程
五、课外活动
第三节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审编活动
一、华北伪政权审定教科书
二、华北伪政权编写教科书
第四节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一、教科书的设计以日本侵略者的意图为取向
二、教科书充斥封建文化以加强奴化思想渗透
三、教科书内容编写以日本化为取向
第五节华北沦陷区学校师生反抗日伪奴化教育教科书的斗争
第十二章汪伪政权统辖奴化教育的教科书
第一节汪伪政权的奴化教育方针与学校课程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奴化教育方针与学校课程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奴化教育方针与学校课程
第二节汪伪政权统辖的奴化教育教科书编审状况
一、原有教科书的删改
二、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编审
第三节汪伪政权统辖奴化教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汪伪政权统辖奴化教育教科书的后果
一、奴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毒害学生的心灵
二、破坏我国教育事业,阻断文化进程
三、削弱民众的抗日意识,消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志
第四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科书
第十三章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
第一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科书
一、农村革命根据地教科书概述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特点
第二节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科书
一、陕甘宁边区的教科书
二、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科书
第三节解放区的教科书
一、普通教育的教科书
二、干部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科书
三、解放区教科书的特点
第十四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一、巩固新政权的时代呼唤
二、教育发展的自身诉求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发展概要
一、除旧布新,积极探索
二、以俄为师,充分借鉴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初期典型教科书的比较分析
一、教科书的编写意旨
二、教科书的编写内容
三、教科书的编写组织
四、教科书的封面设计及排版样式
五、教科书的编写意义及编写价值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及基本经验
一、教科书编写的主要特点
二、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经验
第十五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独立探索编写教科书
一、编写教科书的社会背景
二、教科书嬗变概述
第二节调整提高统编教科书
一、第三套全国通用的教科书
二、各地自编补充教科书和乡土教科书
第三节稳步调整编写教科书
一、教科书的编写设计
二、教科书的编写理念
三、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四、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第四节持续平缓重修教科书
第五节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教科书的编写特色及启示
一、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二、教科书的编写启示
第十六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编写教科书的新探索
第二节自编教科书的活动
一、暂用教科书阶段
二、试用教科书阶段
第三节编写教科书活动的整顿
一、《语文》教科书
二、《历史》教科书
三、外语教科书
四、数学教科书
五、《物理》《化学》和《农业基础知识》
六、艺术教科书
第四节开门办学编写教科书
一、批林批孔运动
二、开门办学
三、批林批孔时期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改革开放初期的教科书
一、教科书建设的背景分析
二、教科书的恢复和编写探索
三、新教科书的特色
第二节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的教科书
一、教科书的发展走向
二、教科书的创新八套半教科书的出现
三、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新突破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新时期的教科书
第一节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新时期的教科书
一、教育政策的嬗变对教科书的影响
二、教科书的调整和改革
三、教科书演变的主要特点
四、教科书内容、体例的调整
第二节21世纪教科书的演变及展望
一、教育变革对教科书的影响
二、21世纪教科书的新特征
三、未来教科书改革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论》一书主要研究自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一百七十余年教科书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线索、阶段特点,并从社会、教育以及理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加以反思与阐述,以为当前现实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提供历史资源与现实思考。本书内容包括:晚清、民国初期、民国后期、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新阶段各相关时期教科书的历史及问题分析,主要围绕学校教育制度、办学宗旨及课程的设置,对学校教科书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与建构。其中包括晚清近代新式教科书的产生与制度的建立,民国教科书的变革、发展与观念内容以及体例的更新,共产党领导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教科书的编写与实践,欧美教会办学对教科书事业的影响及作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对教科书的规划设计及歪曲,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各次教育制度、教学改革与实验而开展的教科书事业建设等丰富多彩的专题研究内容及成果。本书作为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历史与理论结合论述的著作,在学术界并不多见;而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教育体制、学制、课程编制的历史变革出发,对学校教科书的转型、变动及演化的历史进程、理论阐述及现实启迪加以综合探讨,呈现近现代教育,尤其是教科书与社会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属于第一次创新性的尝试。综上所述,该书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实际意义。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从民族灾难走向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民族复兴,曾有几代中华儿女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段曲折艰辛而又气象万千的社会历史,令人荡气回肠。学校教科书既是学校教育课程教学的资源与载体,同时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文明成就的鲜明反映。所以,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其目标、内容、体裁、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与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科书史是一部中国社会文明的记录。但与此同时,探讨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产生、演变、发展阶段过程并加以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又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程。这主要表现在资料零碎,搜求不易,梳理、评述难度系数极高,等等。
考求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历史,我们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教科书的编写、使用及效果评估受制于各种因素,大体而言,有四个维度。其一为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与发展水平。这对教科书的内容及技术实践操作、生产与生活的实际运用有直接关联。其二为社会文化和科技成绩。不同的社会阶段文化科技的内容及水平存在差异,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从传统上以道德和经学为中心的知识内容转变为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思想文化,是第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教科书体现了这种变动所带来的洗礼与更新。其三为教育的育人因素。教科书是用来教人的,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休戚相关。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主要的影响范围汇集在校内,尤其是课堂教学。教科书的育人是有目标与效果的规范和评估的,因此,目标导向和测评技术都有教育的特定要求及价值取向。其四为教育学的思想理念。教科书的教育性和教学原理、方法的规律性是统一的,而教育学流派由古代人文主义向近现代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流派发展,差异之大,可谓天壤之别。与此相应,教科书在观念和设计的要求、体裁的组织、编写的方式等方面,也都会因为教育流派取向的差异而有变化。上述不同的层面或维度在本书的编写中有所涉及并尝试加以解决,但要达到完美境界,还需一番努力。假若以后还有机会和时间,诚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视野中,教科书属于课程论范畴,其上位的制约概念及原理内容是由教育的办学方针、目标所规定的。而课程和教科书是融合的,很难截然分开,尤其是对于历史上的内容搜求、探寻、回归和阐发,更增添了两者之间独立探讨的困惑,甚至可以大胆地预测,这种设计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本书在建构体系及呈现文本内容的时候,重点在教科书,而其依托背景或支持资源是教育的方针、学校的学制及课程计划。我想这是合理的,只是应如何突显教科书的范畴、个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努力。此时,我又想起屈原在《离骚》中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语带悲凉壮怀与艰辛刻苦,但其斗志与活力是蓬勃的、进取的,愿以此共勉。
吴洪成
于京畿重镇保定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2017年8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