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学习技能中,听力一直都是外语学习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专业语言考试中,听力题也成为公认的丢分题。听力为什么难?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A 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发音不准确;
B 对地方口音不熟悉;
C 对讲话人说话的节奏、语调、说话习惯不熟悉;
D 对讲话人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缺乏了解;
E 词汇量太少,语法知识匮乏;
F 缺乏听力技巧;
G 大脑反应速度过慢;
H 容易紧张,信心不够;
I 有注意力不集中、进入状态慢等不良的听力习惯;
J 训练方法不得当,缺乏耐心和毅力;
K 不会合理利用时间,不积极寻找练习机会。
为了帮助外语学习者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编写了《每天听一点德文:德语新闻听力从入门到精通》一书。
▲本书特点
A 所选67篇文章均为近10个月以来国际社会上的重要新闻、报道和资讯。德语原文多选自德国电视一台、德国电台和德国文化电台的报道,内容翔实可靠,语料丰富,是学习者训练听力、了解时事的不二之选。
B 由社会民生、政治风云、聚焦国际、文娱体育、灾难战争、气候环境、教育科技、财经资讯共8章构成,选题涉及面较为广泛。每章各收录了不同主题的文章,融时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多种德语考试必选的听力题源,也是德语学习者的最佳听力素材。
C 板块设置清晰,便于深度学习。中德双语双栏设计,方便学习者随时查阅中文译文,每页下方附有单词注释和短语解释,方便学习者掌握新闻核心词汇。难点解析对每篇文章中学习者可能会遇到的阅读难点和知识难点进行详细解答,力求帮助学习者实现词汇、语法、听力、阅读的多重突破。
D 在新闻素材选择方面,编者除了对文章内容、难易程度、篇幅长短进行把握以外,还专门对音频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所选原声音频力求覆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语调和语速的讲话者,以便于学习者接触多种类型的口音。
▲学习板块设置特色
A 每篇文章设置导读。作为整篇文章的铺垫,导读可以将学习者更容易地带入到文章内容中,以精练的语言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共鸣。与内容相关的配图也辅助学习者对文章内容提前进行联想,让学习者先想后听。
B 每篇新闻都附有音频资料,分别有常速、慢速两个版本。常速音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直接收听,慢速音频可以通过封底音频地址下载收听。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进行选择。
C 听力练习是测试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磨炼听力技巧的训练场。学习者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这个部分的设置也是为了告诉学习者每篇新闻的重点是什么。
D 听力原文和参考译文的设计方便学习者边听边读、先听后读和对照译文。
E 文章下方的单词短语注释方便学习者查找、掌握新闻的核心词汇。名词的单复数、动词原形都有标注,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和记忆单词。
F 难点解析让学习者轻松掌握长句、难句的语法结构。除了讲解动词的配价及德语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和固定表达以外,还对一些带有文化、历史、时代痕迹的词汇和表达进行了说明,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原文的同时,扩充人文、时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G 名师点拨课堂讲解并传授听力技巧和策略,以便学习者了解应把握哪些重点,怎样听才能更有效果。最后,为了便于学习者自查还给出了听力练习题答案。
▲听力技巧及训练策略
A 应试策略:首先,要读题。在读题过程中尽可能地联想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和词汇。最重要的是,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这样听会更有针对性。其次,带着问题有选择地去听。不要被不重要的信息干扰,这就是为什么要先读题并画出重点词的原因。最后,在听的过程中要边听边做简单记录。如果漏掉信息,千万别紧张,要沉着地听完全文,因为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也很重要。
B 日常训练策略:第一遍,泛听,放松心态,先把握整体的意思即可。第二遍,精听,弄清楚重要段落所表达的意思,包括一些新闻的细节,可以尝试用几个重点词或一两句话概括每段的核心内容。第三遍,可以对照原文进行精听,跟读、模仿单词的发音和句子的语音语调,分析专业词汇、固定表达的用法。最后一个步骤,学习者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整篇文章的内容。除此之外,平时要多掌握一些听力背景知识,比如新闻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专有名词,包括一些地名、国家名、德语俚语、习语以及惯用语等。总之,要养成多听的习惯。多看新闻类的节目,坚持每天至少听2个小时,学习者可以一边听一边动嘴跟读、模仿,动手记录关键词。
锻炼听力是个长期的过程,突击训练效果不佳。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其中的技巧。锻炼听力要多管齐下,发音的训练和词汇量的积累也要同时进行。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长期积累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