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专题史是对一个学科历史的总结,是学科入门的必备和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对一个时代艰深新锐问题的解答,是学术研究的高点。
专题史著作中,既包含通论某一学科全部或一时代(区域、国别)的变化过程,又囊括对一时代或一问题作特殊研究的,还有少部分是对某一专题的史料进行收集的。
原创与翻译并重,翻译的底本大多选择该学科的代表著作或欧美大学普及教本,兼顾权威性和流行性,其中日本学者的论著占据了相当比重。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他们在接纳西方学术思想和研究模式时,已作了某种消化与调适,从思维转换的角度看,更便于中国借鉴和利用,他们的著作因而被时人广泛引进。
《专题史丛书》的著作是民国学者对于那个时代诸问题之探究,往往有独到之处,无论其资料、观点短长得失如何,要之在中国现代学术史的构建与发展进程中,自有其开宗立论之地位。《专题史丛书》收录的范围包括现代各个学科,不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计有哲学、宗教、社会、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历史、西方史、自然科学、医学、工业、交通共19个学科门类。
与目前市场已有的一些专题史丛书相比,《专题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叙述世界各国教育的历史,并批评古今各国的教育理论与事实,使读者明了教育的缘起与变化,并预测教育未来的新趋势。内容包括古代的中国教育、印度犹太亚拉伯波斯埃及的教育、希腊的教育、罗马的教育、中世西洋宗教的教育、中世西洋世俗的教育、中世的中国教育、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宗教改革时代的教育、第十七八世纪的西洋教育、近代的中国教育和结论等。曾作为当时高级中学师范科的选科教材。
|
關於作者: |
姜琦(1885-1951),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并获明治大学政治科硕士。先后任教于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央大学、安徽大学文学院、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福建厦门大学、浙江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校。台湾光复后,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简任参议兼台湾编译馆编纂。著有《中国国民道德概论》、《教育学新论》、《现代西洋教育史》等著作20余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