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专题史是对一个学科历史的总结,是学科入门的必备和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对一个时代艰深新锐问题的解答,是学术研究的高点。
专题史著作中,既包含通论某一学科全部或一时代(区域、国别)的变化过程,又囊括对一时代或一问题作特殊研究的,还有少部分是对某一专题的史料进行收集的。
原创与翻译并重,翻译的底本大多选择该学科的代表著作或欧美大学普及教本,兼顾权威性和流行性,其中日本学者的论著占据了相当比重。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他们在接纳西方学术思想和研究模式时,已作了某种消化与调适,从思维转换的角度看,更便于中国借鉴和利用,他们的著作因而被时人广泛引进。
《专题史丛书》的著作是民国学者对于那个时代诸问题之探究,往往有独到之处,无论其资料、观点短长得失如何,要之在中国现代学术史的构建与发展进程中,自有其开宗立论之地位。《专题史丛书》收录的范围包括现代各个学科,不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计有哲学、宗教、社会、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历史、西方史、自然科学、医学、工业、交通共19个学科门类。
与目前市场已有的一些专题史丛书相比,《专题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先生*部系统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著作,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其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共分为十章,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问题作了导论,内容虽专论中国为主,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
|
關於作者: |
钱穆(1895-1990),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