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迁的一个时期,从文化上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向现代转型*为迅速的时期,因此具有跨越性的意义。中国电影历史研究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整体研究中的一部分,而从社会大众文化的现代表征来说,中国电影在这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和发展状态更具有代表性。《中国电影艺术史19301939》,是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章,配图60幅,全面系统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內容簡介: |
高小健著丁亚平主编的《中国电影艺术史1930-1939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是理论研究者秦喜清多年的研究成果。该书追踪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梳理和论述了30年代电影的发展历程。论著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索书写电影史的新的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30年代电影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主要电影人物、电影政策、电影文化成就,勾画了一部生动而清晰的30年代电影历史。该书注重历史的叙述与理论的评述相结合,反映了电影史学发展的*意识,*观念。该书客观严谨,具有较高的历史出发点和学术立意。 《中国电影艺术史19301939》,是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章,配图60幅,分别从电影进入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引发产业变革、电影文化运动的兴起、电影艺术观念的转变、电影剧作家的艺术表现、电影艺术的新创造、各个文化阵营的电影理论对峙、本土电影的生存与策略、重划后30年代电影版图等方面,全面系统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關於作者: |
高小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电影史和戏曲电影,出版著作有《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现实文化》《中国戏曲电影史》《戏曲电影艺术论》,参与撰写《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史》等著作。撰写发表中国电影、戏曲电影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大量影视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