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震慑·抑制·净化:中国反腐新常态研究

書城自編碼: 30791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袁峰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12889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8-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26/1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售價:NT$ 386.0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售價:NT$ 447.0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售價:NT$ 717.0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售價:NT$ 279.0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售價:NT$ 839.0
父亲身份:探寻血缘之谜
《 父亲身份:探寻血缘之谜 》

售價:NT$ 493.0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售價:NT$ 559.0
“李晓鹏说中华史”系列(全二册)
《 “李晓鹏说中华史”系列(全二册) 》

售價:NT$ 818.0

編輯推薦:
反腐一直是社会的热点。本书关注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格局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分析新常态、评估新效果、展望新气象,探索总结腐败治理的中国方案。本书所呈现的知识信息及思考分析对于从事中国反腐败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士、致力于研究中国腐败治理的理论工作者以及关注中国正在向清廉国家迈进的广大读者,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內容簡介: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鲜明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理念、思路、举措,这些理念、思路及举措围绕着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治理目标,通过惩戒减少腐败存量产生震慑效应从而不敢腐;通过预防遏制腐败增量产生抑制效应从而不能腐;通过重构修复政治生态产生净化效应从而不想腐。惩戒震慑、预防抑制、重构净化已经构成了当前中国的反腐新常态,对于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重大成效。本书关注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格局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分析新常态、评估新效果、展望新气象,探索总结腐败治理的中国方案。本书所呈现的知识信息及思考分析对于从事中国反腐败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士、致力于研究中国腐败治理的理论工作者以及关注中国正在向清廉国家迈进的广大读者,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關於作者:
袁峰,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上海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秘书长,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华东师大兼职教授。2012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反腐败模式研究,2014年主持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健全反腐败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研究,2015年主持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反腐倡廉重要论述研究。出版的个人专著有:《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入选首届上海市博士论文出版文库);《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比较政府与政治: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年;《网络反腐的政治学:模式与应用》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6月;《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解读》学林出版社,2014年6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14-2015);《当前中国的腐败治理机制:健全反腐败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5年9月。
目錄
前言

惩戒震慑篇
第一章纪法从严
第一节刑法修正
第二节纪严于法

第二章国际追逃追赃
第一节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
第二节中国的反腐国际合作
第三节天网行为

第三章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第一节带着问题去巡视
第二节选择针对性的巡视方式方法
第三节明确巡视重点
第四节重视巡视成果运用

第四章重点领域治理
第一节工程项目腐败治理
第二节土地领域腐败治理
第三节涉农扶贫领域腐败治理

第五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第一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第二节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预防抑制篇
第六章健全制度预防
第一节完善民主集中制
第二节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三节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第四节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

第七章完善阳光示权
第一节透明度与权力监督
第二节权力运行中的信息公开
第三节让权力在强烈的阳光下运行

第八章克服监督功能障碍
第一节监管公职人员个人有关事项
第二节单位内部监督
第三节强化外部监督

重构净化篇
第九章重构政治生态中的关键少数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关键少数
第二节内在约束与关键少数
第三节党内监督与关键少数

第十章多措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一节政治生态监测
第二节以作风建设净化政治生态
第三节端正选人用人风气
第四节构建净化政治生态的体制机制

第十一章单位政治生态治理
第一节有关公共部门治理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当前公职人员单位从政环境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第三节构建净化公职人员从政环境的单位机制

评估分析篇
第十二章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将民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反腐成效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实施更加注重治本的反腐败战略
第三节充分发挥公民在促进更好的腐败治理中的作用
內容試閱
序言

美国学者熊玠主编的《习近平时代》一书中指出:如果在一个世界人口最多、封建专制传统最长、官僚主义积弊最深的东方大国里,实现政治清明、官员清廉、治理有效、民众欢迎的政治新常态,那将毫无疑问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有人认为,新加坡是一个一党长期执政的国家,多年来清廉指数一直处于亚洲第一名,世界前十名,中国也是一党长期执政的体制,为什么中国的清廉指数却落后于新加坡?第一,新加坡成为清廉国家,恰恰说明腐败与否与政党体制并无必然联系,一党长期执政并不是导致腐败的决定性因素或必然性因素。第二,中国的反腐败形势比新加坡严峻复杂,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里,中国公职人员及公务员的人数规模远非新加坡可比,惩戒及预防腐败的工作量巨大。此外,与新加坡的历史与国情不同,中国古代封建主义历史很长,封建主义残余仍在一些党组织内部不可程度的存在,且体制内还有官僚主义积弊,因此,中国的腐败具有历史特点。这些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因素会不断对中国政治生态产生污染作用,为滋生腐败提供基础。因此,重构政治生态是有中国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在这些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政治清明,将会为人类社会走向廉洁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决定,将于2017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回顾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绩,无论是减少腐败存量、抑制腐败增量,还是重构政治生态,都呈现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形态,即反腐新常态。这一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效防治与坚决惩治的结合。
要使公职人员能够严以用权,保证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就需要构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腐败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良作风长期存在、纠正四风面临反弹压力,其症结在于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法规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如果制度空洞乏力,起不到预防腐败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当前要加强党纪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国家机关内部各种形式的纪律监督,同时要拓展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国际治理腐败的规律之一就是愈透明、愈清廉,反之,则是愈不透明,就愈不清廉。当前要通过公开权力清单、公开庭审、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官员个人有关事项等措施,提高透明度,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即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当前,要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能没有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当腐败存量巨大、而腐败增量仍在扩大的情形下,专业反腐败机构就要采取让腐败分子产生畏惧之心的果断措施,才能扭转腐败持续加剧的趋势。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只有持续强化不敢腐的氛围,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有贪必反,有腐必惩,除恶务尽,才能使有问题的干部及时早收手、收敛,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二、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的结合。
纪法分离,建立严于国家法律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新修订的党内法规出台表明,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在一系列党内法规中,特别强调要求全体党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干部监督上,相当一部分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当前要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而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领导干部坚守政治立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要求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在干部工作中,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建党的重点是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只有在思想上辨别是非,才能在行为上明确界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是促使严格的党的规章制度能够成为党员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在对全体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党内规范与党外监督的结合。
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政治生活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400多万个基层组织、8000多万党员的大事情。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关于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指出: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民主集中制。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如果领导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讲民主集中制,最终会导致错误决策,甚至腐败的决策。二是要严格执行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使全体党员经常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得到培养、锻炼与提升。三是要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它是保持党内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也是衡量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党内监督是党内规范的重要内容。以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目的都是形成科学管用的防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本要靠强化自我监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缺失,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仅是党内的事情,也需要党外力量的参与,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参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在鼓励公众监督方面,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指出:支持和保证群众监督。重视和加强舆论监督,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在支持民主监督方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党史上第一次把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写进党内法规,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政协章程明确规定,民主监督是通过建议和批评的形式进行监督。《意见》提出了5类监督形式,即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其他形式监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