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8.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家庭训语》的内容均为家庭中直接面对子孙的训诫之语,对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子女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而且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直白的口语化,条分缕析、纲目清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家庭训语》重点强调了读书是青少年的要务。尤其是《家庭谈话》,从入学学规功课自修,到敬师爱群爱学堂等,都做了较为详细的专题论述。这对今天家长教育孩子从理解学习到主动学习,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
內容簡介: |
《家庭训语》包括《负暄闲语》《家庭直讲》和《家庭谈话》三部家训。这三部家训,有的已注明成书年代为晚清,有的虽无明显标志,但通过文内涉及的某些内容,亦可以看出大体
为晚清时代的著作。其中,《负暄闲语》是李鸿章幕僚周馥的家训著作
这三部家训所涉及的问题,大至国家大事,小到家庭琐事,方方面面,无所不及。。同时,较早地提出了要根据国情、合理地学习外国的看法。
|
關於作者: |
夏家善,男,山东省滕州市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南开大学研究员。长期研治中国文学,熟悉古代文化典籍,特别属意于古代家训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南开话剧运动史料》《世界寓言精品大观》《旧苑撷英》《留学生的足迹》等,并在《南开学报》《天津师
大学报》《曹禺研究集刊》《天津教育》《文谈》等多种报刊、集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夏家善,男,山东省滕州市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南开大学研究员。长期研治中国文学,熟悉古代文化典籍,特别属意于古代家训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南开话剧运动史料》《世界寓言精品大观》《旧苑撷英》《留学生的足迹》等,并在《南开学报》《天津师
大学报》《曹禺研究集刊》《天津教育》《文谈》等多种报刊、集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內容試閱:
|
序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沽如烟海,品类繁多。其中,各种形式的家训家诫家规家礼,在普及传统文化、规范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整齐家风以至维持整个社会的谐调稳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部分文化遗产很值得重视。
三代而下,教详于家。清代学者钱大昕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具有重视家教的传统。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人们十分熟悉的诸葛亮的《诫子书》,即产生于汉魏之际;而最早系统编撰成书的家训著作,当推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作者撰写该书的直接目的在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而其更深远的意义则是为了轨物范世遗泽后昆。这类著作以家族和家庭中长辈对晚辈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谕的形式,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输传授给子孙后代,使其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利用血亲伦常关系和长辈对晚辈的绝对影响力约束力,达到助人君,明教化的目的。各种家训中有关立志、勉学、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训诫,无非是要求养亲事君忠孝为本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以维持世族的社会地位。这种家教的传统之所以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影响到近现代,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正如梁启超所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家族宗法制度的客观存在和历久不衰,就为家教传统的延续和家训一类著作的蓄衍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土壤。被视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一书问世后,曾辗转流布,反复梓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存其影响示范之下,各种形式的家训、家教、家规、家约、治家格言之类著作层出不穷,无代无之。如若将这类著作加以汇集,恐怕有数百千家之多,显然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文化的视角来审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其内容丰富而芜杂,但总的来说,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受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历代家训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透过其或典雅精微或通俗易懂的言辞,其着力宣传之要旨大抵不外乎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立人达人爱人谅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絜矩之道。也就是说,儒家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模式和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历代家训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儒者宣而明之欲使其家至而户说的基本内容。当然,受释道思想文化的影响,古代家训中也夹杂着若干儒家文化以外的其他思想成分或因素,如道家之无为,佛家之心性修养等等,这也完全是事实。家训作为在历史上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现象,它也不可能不带有其所经历的各个时代的烙印,但从实质和总体上来看,它还是以儒家的忠孝仁义为本,吸纳融汇某些佛道思想,不过是作为达到忠孝仁义的手段而已。
显然,就思想内容而言,历代家训并非如前人所夸誉的那样,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但它也绝不是一堆粪土,不是一堆完全有害无益的封建糟粕。对于家训这种既包含着糟粕,又包含着许多人生智慧和真、善、美的启示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像对待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一样,采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分析和批判继承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作为完整的结构,都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层面,每一层面又可以分解为若干要素;换言之,文化要素构成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构成文化系统。对它们是可以加以分析分解的,也可以根据新时代的需要进行重组或新的综合。我们对待历代家训也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区别良莠,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改造继承吸收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