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以日常鲁迅为写作切入点:本书选取烟酒、居住、纪念逝者、友谊、疾病、推荐新人等角度,往往为一般论者所忽略、或一带而过,但对于还原鲁迅的思想、作品和时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事物构成了鲁迅的日常,更是每一个普通人必须面对的日常。从鲁迅对此类事物的态度和做法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一个人间鲁迅,一方面也能体会到鲁迅的博大和深沉之处。
★散文化的鲁迅研读:作者借数十年研究鲁迅的功力、兴趣、情怀和资料积累,以散文笔法撰写本书,突破一般意义上关于鲁迅研究的严谨论述和学术范式,更为亲切、生动。行文轻松自然,所论及的鲁迅相关事物,均做到充分的提示性和比对性,是一部雅俗共赏的鲁迅研究著述。
★在轻松的行文中突出鲁迅的当下意义:本书在书写中,既保持了学者的克制,也展现了热爱者的赤诚,重点表现在作者时时不忘将鲁迅的行为、谈论和思想与当下现实进行比较,从而曲折地对现实进行批判,并指出相对于鲁迅的研究,鲁迅的普及工作更为有效;相对于莎士比亚对英国的影响,鲁迅对中国的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并且理应持续下去。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阎晶明近十年来关于鲁迅话题的学术随笔集。重要特点为以散文笔法对鲁迅精神、思想、创作及生平进行精微描述与评述,力求生动形象,不求论述总结;力求角度新颖,而非人云亦云;力求材料丰富且取自原著,不做宏篇大论。本书对普及鲁迅作品、精神及其经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鲁迅的学术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启发性、提示性。本书多数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十月》《上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重要文学杂志,多以散文发表。其中少部分文章收入多种年度散文、随笔选本。
|
關於作者: |
阎晶明:评论家,曾任《文艺报》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鲁迅的文化视野》《独白与对话》等,主编有《鲁迅演讲集》《新批评文丛》等。
|
目錄:
|
须仰视才见鲁迅阅读心史(代序)
暗夜里的思想者
起然烟卷觉新凉鲁迅的吸烟史
故人云散尽,余亦等轻尘鲁迅如何记念故亡者
何处可以安然居住鲁迅的城市居住史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鲁迅与酒
一段情谊引发的歧义纷呈鲁迅与藤野严九郎
配图:仙台医专大门图片稍居下,或略偏左。
一次闪访引发的舆论风暴鲁迅与萧伯纳
或可以斥人,或值得师法鲁迅笔下的鸟兽昆虫
病还不肯离开我鲁迅的疾病史
改变命运的序言鲁迅为二萧小说作序
历史尘埃里折射梦想纹路北冈正子论鲁迅
孤独者的命运吟唱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鲁迅的青年观
鲁迅为什么不写故宫
立誓不做编辑者
鲁迅自序里的自谦
柔性的鲁迅
这也是鲁迅精神
姿态即精神
文体兴衰之叹
编选鲁迅箴言的起因
演讲不是激昂煽情
|
內容試閱:
|
代序:须仰视才见
鲁迅阅读心史
阎晶明
须仰视才见,是鲁迅小说《一件小事》里的一句话,是小说中的我感受到人力车夫愈走愈高大的背影后的感慨。在一定程度上,鲁迅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人力车夫,他以甘愿蜡炬成灰的品格和默默付出的毅力,为民族性格的铸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撼动
对我而言,谈论鲁迅属于奢谈,从不敢对自己写下的相关文章有半点自我欣赏。和一些人天然的不以为然不同,我敬重那些致力于鲁迅研究的专家。一个民族伟大的经典作家,需要人们敬仰,更需要有人不懈地以专业的精神和专业的水准去阐释和挖掘,使经典作家的思想、精神及艺术光彩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始终熠熠生辉。这种专业的研究其实就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并不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好处,反而让人产生一种飞蛾投火的悲壮感,但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精神是必须要有的。至今还记得,已经是30多年前的某个冬日,我坐在一间简陋的学生宿舍里,从一本学术刊物上读到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 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综论》,完全被震到了!鲁迅还可以这样研究,研究者还可以如此全情投入地去抒写对鲁迅的认知而全然不见论文的固定格式。我曾经反复阅读那篇文章,以至于到后来此文扩充发表、成书出版后,仍然觉得我读过的文章最为精要和华彩。可见鲁迅研究界在那时已经拥有很多了不起的才俊。保持对鲁迅的阅读,蓄积鲁迅研究的愿望,也成了我个人长期坚持的信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鲁迅的议论从来没有停歇过。这种议论很多时候是无谓的纷争,也或者是刻意的对鲁迅的拉低。有过与鲁迅断裂说,有过将鲁迅作品从语文教材里大幅减少说,有过关于鲁迅的各种传闻八卦说,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鲁迅研究者艰难地前行着,吃鲁迅饭也成了这些从业者背负的因袭的重担。鲁迅研究者的身份感受到质疑。
在鲁迅身上赋予太多文学之外的因素,招致不少人刻意的议论,并将之说成是让鲁迅走下神坛。然而另一种情形也并不让人乐观,即很多人把鲁迅看作只是个作家,凡若不读文学,即有理由不问鲁迅。鲁迅作为民族精神之魂,远未深入人心。我还记得,大约十年前参加一个图书项目评审,有人对出版鲁迅辞典的项目提出质疑,理由是鲁迅不过是一个作家,为一个作家编辑辞典有何必要。我却认为,外国人可以为一本经典书籍编辑辞典,可以为一个作家如莎士比亚编辑辞典,我们为什么不能为鲁迅编辑辞典。这册厚重的《鲁迅大辞典》后来也成了我书桌上从未移开的工具书。文化界的认识尚且如此,鲁迅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就更值得探讨了。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同时代作家郁达夫在缅怀文章《怀鲁迅》里,就有这样评价鲁迅且论及国人应当如何对待鲁迅的名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家叶圣陶的悼念文章《鲁迅先生的精神》表达了同样的认知: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荣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而这个,就是中华民族解放终于能够成功的凭证。今天,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可,鲁迅作品是当代中国人阅读中持续不减的重点。鲁迅的创作、翻译、学术成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其价值和份量正被人们深刻认知,鲁迅的精神和思想,他对提升民族性格的自觉努力,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这是令人欣慰的。
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
2016年,正逢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纪念座谈会上,我又一次听到很多鲁迅研究专家们,对鲁迅及鲁迅研究的当代境遇提出诸多忧虑。而我则以为,这正考验和体现着鲁迅研究者的价值和作用。在我看来,鲁迅研究既有学术责任,也有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在当前情势下,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更加重大,应当让社会公众充分认识鲁迅对全民族的意义。鲁迅形象在全社会到底有多高?到底是看涨还是看跌?大家的意见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否定鲁迅的声音更容易传播。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迅研究界的学者也有责任,这个责任要求我们不能把学术只当成学问,应该向社会传递鲁迅精神,视其为一种文化滋养,在某些历史时刻,鲁迅精神是火炬,是灯塔,全民族应为之骄傲,这样的意识需要通过鲁迅研究树立起来。莎士比亚研究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和结论,但是当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几乎成为一句谚语的时候,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讨论就设定了一个前提。鲁迅之于中国文化比起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文化,价值、意义、重要性或许更高更大,但人们对其认识却难得有一个基本确认的前提。
同时我认为,把鲁迅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放在当代文学格局中阅读和研究很重要。鲁迅思想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在于他对民族性格的根性剖析具有长久的当代性。把鲁迅的文学成就结合到当代文学中去,才能看出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伟大性。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追求,最后就体现在鲁迅的经典性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都是朝鲁迅这个目标去的,包括鲁迅自己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的表述并不是忽略同时代作家,而是说鲁迅集中体现、最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深度和创作高度。鲁迅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鲁迅思想和创作高度的延展,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高度,那就是他的余波。这才是一个经典作家的地位。
面对一个经典作家,永远有很多阐释空间。鲁迅研究界具有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学术担当,将鲁迅的思想、精神,创作、人生,以活的形态表达出来,让鲁迅形象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