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关于《论语》古今观点认知比较的书。在宋代大儒朱熹的权威集注和明代狂士李贽旷荡评点的基础上,作者以孔子“闻一知十、下学上达、告往知来”的学问方法论,从现代人的视角、思维、立场和价观出发,探求、发掘《论语》经典中的原景、原语、原义,再现孔子对宇宙、生命、伦理、苦乐、德刑、治乱、人神、兴亡等人类生存方面诸多重大难题的深邃思考,探寻古今士人当持之气象、精神、做派、取舍方面的终极人文特质。神思、神妙、神奇,真言、真情、真见。全书洋溢着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与自信,传导出对当代世界乱象给民人生活带来苦痛的批判剖析与人文关怀,要将“注评”写成为中华民族的立志篇,中华文化的正气歌,中华哲学的道德颂。借鉴、隐喻,大开大阖,险远雄奇。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展示出别样风韵。使一书可比阅三读,跨越千年,良多趣味。
|
關於作者: |
夏新,文化学者,讲座教授,孔学研究专家。曾任北京大学《北大青年研究》特约编委、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受张岱年先生十年教诲。在北大、人大、浙大、武大、中大等校有文化报告、讲座。提出“中国古代文化道德属性”命题、“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先进性”论,及“五千年中华文明三种文化形态和两次思想飞跃”观点。被北大学者评价为“国内首次”。并提出“中华文明再传五千年”重大课题。
|
目錄:
|
学而篇 第一为政篇 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 第四公治长篇 第五雍也篇 第六述而篇 第七泰伯篇 第八子罕篇 第九乡党篇 第十先进篇 第十一颜渊篇 第十二子路篇 第十三宪问篇 第十四卫灵公篇 第十五季氏篇 第十六阳货篇 第十七微子篇 第十八子张篇 第十九
|
內容試閱:
|
《论语品评》历史大趋势,文明大揭秘!为何四大文明唯我不绝?为何曾经出现汉唐盛世?为何落后挨打又能振兴崛起?奥秘在此!缘由在此!根基在此!此书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颂,是中华文明的正气歌,是中国人民的志气篇!读此书,增一分文化自信,长一分爱国豪情!或使贪夫廉,使懦夫而有志!它是中华经典荡气回肠的时代新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