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本书分上下两册,分别收入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潮剧旦角表演动作的老照片。中国戏曲向来是艺以人传。这样的传承方式,有其脆弱之处。书中收入的照片记载了鼎盛时期的潮剧旦角这一行当的完整程序,这套书也因为这些潮剧艺人的表演而带有他们的形态、风格。它不是没有感情色彩的教材或辞典,更是一份研究资料,可以从中研究本剧种表演的特点及演变、演员的表演风格等,照片传递的信息很丰富。本书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上下册。上册为20世纪60年代整理的旦行表演基本功,示范者为当时旦行表演名家,有着浓郁的传统色彩,他们都是男旦,除了其中一位,已几乎不见任何相关记载。资料非常珍贵。有表演动作图片约200幅,并配详尽动作说明。下册为20世纪80年代整理的生旦行表演基本功,示范者为当代名家,卢吟词是老艺人,做旦行基本功的示范,其动作之雅之规范在潮剧界内有口皆碑;范泽华、陈丽华、陈郁英、陈丽璇是严师手上出来的*代女演员,多次与外剧种有面对面的学习交流机会,兼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她们在继承的同时,也发展了这种艺术,她们都是当下主要的潮剧艺术传承老师。这批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表演教材,是她们正当盛年时的作品,带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目前传统文化多有不传统的诟病,这套教材留下30多年前的严谨和规范,如果用以匡正现实,是很有价值的。有表演动作图片200余张,并配有详尽动作说明。潮剧界自20世纪60年代初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行当的表演艺术整理以来,还不曾有书籍或图像等形式传之于世。这个项目可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另外,其更值得称道的价值在于保留了潮剧表演的传统和规范,正是眼下本剧种正在消失的。
|
關於作者: |
梁卫群,20世纪70年代出生,韩江边生、韩江边长。喜欢用文字记录和表现脚下土地的文化。已出版个人专著《知蝉声几度》《女童伶往事一个人的潮剧戏班史》《潮剧的味道》等。
|
目錄:
|
上册
一、旦角基本功站式1.跷脚2.半套脚站3.前套脚站4.后套脚站(1)后套脚站(2)5.盘腿站6.坐莲(蹲盘腿站)7.月眉腿步法1.常步2.俏步3.碎步4.趱趱步5.膝步6.臀步(1)(2)7.蹑步8.上下楼步9.过桥步10.瘸步11.孩子步坐式1.叉腿坐2.盘腿坐3.虚坐手式1.姜芽手2.佛手3.荷叶手4.凤眼手手法1.开手2.指手(1)指手(2)指手(3)3.分手4.合手5.离手6.眉手(1)眉手(2)7.听手8.拇手9.小指手10.会手11.内心手(1) 内心手(2)12.外心手13.揖手14.云手(1) 云手(2)15.招手16.按手17.摊手18.推手19.羞手表情1.忍痛2.撇嘴哭3.恨4.暗示5.痴情6.媚笑7.怒(1)怒(2)怒(3)8.拍手笑9.羞媚(咬指)二、旦角科介整装科1.整领2.整袖(1)整袖(2)3.整辫4.整鬓5.对镜6.紧鞋(1)紧鞋(2)紧鞋(3)7.穿鞋缝衣科1.咬线2.拔针3.插针4.拉线放风筝1.放线2.拉筝3.收筝惊科1.惊逃2.惊跳3.挨打祭泼科1.祭2.泼卷放帘科1.卷帘2.托帘3.放帘醒科
三、旦角道具运用带功1.内翻带2.撑带3.垂飘带4.旋带(1)旋带(2)(3)5.荡带6.打带伞功(一)合伞1.托伞2.背伞3.转伞4.藏伞5.挑伞6.贴伞7.举伞8.点伞9.负伞10.抚伞11.抱伞12.拖伞(二)风雨走伞1.开伞(1)开伞(2)2.望(1)望(2)望(3)望(4)3.跌(1)跌(2)4.指手5.旋伞6.避(1)避(2)避(3)7.挡(1)挡(2)8.上山9.举绸功1.搭绸2.垂旋绸3.横旋绸4.绞绸(1)绞绸(2)5.抛绸6.拖绸7.盘绸8.卷绸(1)卷绸(2)9.劈绸(1)劈绸(2)10.收绸帕功1.搭肩帕2.旋帕3.搭臂帕4.托腮帕5.抱肩帕6.揉帕7.垂胸帕8.云帕9.举帕10.噙帕11.外垂帕12.甩帕13.冲帕14.绞帕15.背帕16.背拉帕17.斜拉帕18.张帕19.扑帕20.抛帕21.飞帕盘功1.托盘(1)托盘(2)托盘(3)2.敬茶(1)敬茶(2)3.倾盘4.抛杯5.咬杯(1)咬杯(2)6.转盘(1)转盘(2)转盘(3)转盘(4)换手转盘(5)翻身姿式一转盘(5)翻身姿式二转盘(6)7.抛盘
附录卢吟词旦角基本功步法1.碎步......
|
內容試閱:
|
《潮汕文库》序○ 吴南生
我常常回忆着30年前,同样是四厢花影怒于潮的初春季节,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老舍、曹禺、阳翰笙先生等一行十几人,专程来访潮汕。潮汕的山山水水和那古老独特的文化艺术,深深打动了客人们的心。在这里,老舍先生写下了满怀深情的诗: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这时,我奉命来汕头迎候他们。当老舍先生等将回归北京的时候,一再握别叮咛:要珍重潮汕的文化遗产,要好好发掘和整理呀!可是,时隔不久,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铺天卷地而来,一切都无从说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使国家的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走向兴旺发达的大道。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已成为举国上下共同重视的课题。随着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潮汕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有史以来从未有的繁荣发达。和全国一样,如何继承和发扬潮汕的优秀文化遗产,使之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也引起海内外各方面的重视。1990年11月,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汕头大学召开。1991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又议定着手筹建国际潮人文化基金会。与此同时,汕头大学成立了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也成立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这两个专门机构密切配合,组织协调有关的研究工作。最近,他们商定了学术研究规划,决定出版《潮汕文库》,准备在今后若干年内陆续整理出版一批丛书,包括《潮汕历史文献丛编》《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等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出若干细目和专题。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远见的工作。潮汕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化特别是两宋以后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它是浩瀚的中华文化中一支富有特色的细流。自唐、宋开始,潮州的陶瓷就远销海外。随着岁月的迁移,潮州与海外交往也愈来愈加密切。潮人对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末清初之后,大量的潮人移居东南亚。近几十年来,又散布到世界各地。数以千万的海外潮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又不断地把海外的先进文化引进桑梓故园。中外文化在潮汕融聚化合,经过历代潮汕人民的创造、探求和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潮汕文化。海外潮人对传播和丰富中华文化是做出了贡献的。认真研究潮汕的历史和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对推动潮汕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文化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时,大家议定,研究潮汕历史文化,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了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使研究工作取得踏实丰硕的成果,首先应该做好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出版工作。现在准备出版的《潮汕文库》,就是按这一要求迈出的第一步。潮汕的历史文物、文献或记载、记述,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少,但得以完整保存的也不算多,这给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现存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物、文献,有待我们去整理、研究;埋藏在地下的还可能陆续出土;地方上熟悉掌故的老人们的口碑也相当丰富;散布在民间和海外的文物、资料和古籍也有一定的数量。只要各方重视,抓紧发掘、采集,一定会有可观的收获。有一个很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事例:1956年初,梅兰芳先生和欧阳予倩先生率领艺术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友人赠送了两份明代戏曲刻本的摄影本,不知是哪一个剧种的。当梅先生等全团经香港回到广州时,刚好潮剧团正在这里演出《荔镜记》。梅先生等观看演出后,一查对才知道两份刻本都是潮剧的古本。这两份刻本,一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附刻《颜臣》),现藏于日本天理大学;后又发现,同一刊本的又一印本现藏于英国牛津大学。二是万历刻本《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此件无刊刻年份,可能是万历初年刊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在这之后又八年,即1964年,再发现有万历九年(1581)潮剧刻本,卷一首题潮州东月李氏编集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更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是:1958年在揭阳县明代墓葬中出土发现的嘉靖年间戏曲手抄本《蔡伯皆》(即《琵琶记》),戏文中夹杂潮州方言,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1975年12月又在潮安县的明初墓葬中出土了宣德年间手写本《刘希必金钗记》,文中先后写明书写时间是宣德六年六月十九日和宣德七年六月,即公元1431年、1432年。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戏文写本,现藏于潮州市博物馆。这些都是稀世之宝。上面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潮汕文化有丰富的遗产,也说明了还有一定数量的宝贵文物、文献,或者埋藏在地下,或者散藏在海内外,有待我们去发现。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正在等待我们和后人去做。显然,《潮汕文库》的出版,对于唤起海内外人士重视发掘、搜集潮汕文物、文献的热情,对于系统地积累潮汕历史文化资料,顺利地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都将起着积极的作用。我想,这也是编辑出版《潮汕文库》的目的。主办这项工作的同志们要我为《潮汕文库》写篇序言。我在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面前,只是一个渴望学习的小学生,说不出什么。但往事历历如在眼前,老舍先生和历代众多的名贤学者们的期望,今天终于能够开始实现,我从心底感到高兴,因而乐于借这个机会,祝愿《潮汕文库》早日问世,祝愿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工作顺利进展,尽快取得丰硕的成果。1992年2月15日于广州
序○ 林淳钧
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广东潮剧院建制恢复。剧院建制恢复,面临着青年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为了尽快培养青年演员,潮剧院办起学馆,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招考学员,教师则由剧院老艺人和知名演员担任,教材也由学馆的教师及约请的有专长的知名演员编写,包括《旦行基本功步法手法》(卢吟词编写)、《潮剧青衣水袖功》(范泽华编写)、《潮剧旦行拂尘》(范泽华编写)、《潮剧生行折扇功》(陈丽华编写)、《潮剧旦行折扇功》(陈丽璇编写)、《潮剧旦行伞功》(陈郁英编写)。我国戏曲的表演有别于话剧,就是有程式。程式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元素,因此戏曲演员都要接受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一代一代传承积累下来的,但同一剧种、同一行当,由于师承不同,基本功也就同中有异,比如潮剧旦行的手法,卢吟词和杨树青先生传授的就同中有异。由范泽华、陈丽璇等人编写的基本功教材有别于汕头戏曲学校的教材,它既是从前辈艺人传承下来的,也是个人舞台实践的经验心得,其中也有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动作,其特点是个性化,反映着个人的表演风格。剧院学馆办了两年,因为剧院机构变动,学馆停办,这批由演员个人编写的基本功也未曾整理汇编。36年过去了,去年,青年潮剧学者梁卫群经过一番努力,把这批基本功资料加以搜集、校对,汇编成册,使这份珍贵的潮剧资料得以保存下来,为潮剧做了一件好事。在本书付梓之际,谨以此记。是为序。
2015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