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睡虎地秦墓竹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66833075.jpg)
《
睡虎地秦墓竹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售價:NT$
2030.0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32662241.jpg)
《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
》
售價:NT$
9588.0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122450791.jpg)
《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
》
售價:NT$
648.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0214483.jpg)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
》
售價:NT$
6120.0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0829014.jpg)
《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
》
售價:NT$
500.0
![中国年画史](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1220068.jpg)
《
中国年画史
》
售價:NT$
857.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0214230.jpg)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
》
售價:NT$
2040.0
![几何变换(全4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6714739.jpg)
《
几何变换(全4册)
》
售價:NT$
1724.0
|
編輯推薦: |
1.权威作者。彼得辛格,当代*影响力、*关心现实的哲学家之一。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
2.普林斯顿大学系列讲座精华,集大成之作。本书2001年初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开设相关讲座课程,经过听众多次反馈、学者讨论,16年三次补充修订,堪称当代哲学界探讨全球化的集大成之作。
3.紧贴现实,深入浅出,前瞻性强。以大分章、小专题形式,介绍了自 911以来16年中全球化的重大议题及背后的道德博弈,包括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恐怖主义的传播,WTO贸易受阻及影响、区域政治与博弈、国际法的实施与修订、联合国的改革、国际救援与慈善捐助。还有对进来全球事件的精准预测,包括《巴黎协定》、英国脱欧、ISIS恐怖主义,以及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其他重要问题。
4.内含作者著名TED演讲《做高效的利他主义者》(2013)相关内容。作者主张一种高效慈善,即捐助必须经过功利主义的严密计算,受到比尔盖茨等慈善家认可。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出发,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进程、国际法与人道主义干涉、对外援助与慈善等几个全球化的核心议题。作者辛格对于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试图超越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他站在伦理学家的高度,对全球化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作者以近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系列专题讲演为基础,认真总结了听众意见,与众多学者进行讨论,并对全书进行多次的补充与修改。本书篇幅虽然不算长,却是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伦理学、政治学著作。
|
關於作者: |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澳大利亚、美国哲学家,1946年生于墨尔本,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毕业于剑桥大学哲学系,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是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和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其代表著作《动物解放》自1975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发行,英文版再版多达26次。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第二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大气
第三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经济
第四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法律
第五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共同体
第六章 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注 释
人名对照表
|
內容試閱:
|
2000 年年初,就在前一年 12 月于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遭到抗议扰乱之后,我开始筹划一本书,也就是后来的《一个世界》(One World)。我的目的是要从伦理学角度考察一下世界在哪些方面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共同体,在哪些方面还没有。但没等我写多少,小布什就成了美国总统,而他组建的那届政府,却公然敌视众多的全球性机构和制度,从联合国到国际刑事法院,再到《京都议定书》一项为阻止或减缓气候变化而首次通过的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协定,以此来尝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一而足。
随后, 2001 年 9 月 11 日,在最后润色这部书稿的时候,我跟普林斯顿大学那些瞠目结舌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一起见证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燃起熊熊大火,然后轰然倒塌。在对文明冲突不绝于耳的讨论声中,同一个世界的理念突然发出了刺耳的不和谐之音。尽管如此,那天的恐怖主义袭击和美国继之而来的回应,仍然证实了世界渐趋一体化的观点。因为这场事件表明:一个国家无论如何强大,都有可能遭受来自全球任何一隅的致命袭击。一届先前还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意见满不在乎的美国政府,如今却发现,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行动中,自己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虽然它后来又将全球性机构与制度踢到一边,未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批准,就错误地发动了最终损失惨重的伊拉克战争。因此,我仍保留了原来的标题,既是为了描述这个星球上联系日益紧密的生活,也是为了指出我们伦理思考的基本单元应当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