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之上,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剖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认为,与过去城镇化发展目标、推进路径和实施内容一刀切有所不同,当前我国在不同区域、不同省市之间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已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趋势,从过去实践来看,这种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生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禀赋,不同省市的地理地缘、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等决定了应该走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内生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阶段,发达地区在先行先试方面拥有完全的优势,其积累的相关经验可以提供给后发省市借鉴。
但是,本研究认为,过去我国发达地区固然有发展经验可供欠发达地区借鉴,但欠发达地区并不是一定要复制发达地区走过的路。对于新型城镇化问题,其新型就是体现在对城镇化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上。因此,对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种补充存在,更是一种学术意义上的独立存在。
基于上述讨论,研究试图在现阶段给出一条具有典型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城镇化发展理论和新型城镇化推进范式,并继而提供学术和政策上的边际贡献。
|
關於作者: |
男,汉族,1974年出生于贵州。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助理,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工信部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基地主任,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基地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高级人才发展中心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