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內容簡介:
书中迈克尔J.怀特测量了21个具有代表性的大都市区中将近6000个人口普查街区(近乎于社区)。在由大量不同社区组成的大都市复杂拼图中,怀特发现了其中的主要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基于时间跨度的演变轨迹追踪,为我们呈现了大量信息,例如,虽然种族隔离程度已有所下降,但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隔离却延续下来;人口扩散怎样对社区构成产生持续影响;等等。怀特关于城市居住系统的评估同样阐明了塑造现代城市生活的社会力量,以及困扰其评估的棘手的政策问题。
關於作者:
迈克尔J. 怀特(Michael J. White),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王晓楠,女,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在读),主要从事社会风险、社会质量及教育管理方面研究。 近5年以第一或独立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多本教材,供学生使用。主持并完成上海市教委创新课题、上海市教育规划课题等各类课题10余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多项。获得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论文成果一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
目錄 :
表目录/1
图目录/1
第一章 社区与城市社会/1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区发展概况/22
第三章 社区社会维度/52
第四章 社区多样性与隔离/72
第五章 大都市的空间组织/108
第六章 动态大都市中的社区变化/167
第七章 演变中的大都市结构/208
第八章 社区、大都市演变和公共政策/233
附录A 1980年人口普查中小区域数据的质量/250
附录B 地理概念和数据来源/265
参考书目/279
人名索引/282
主题索引/287
后 记/326
表目录
表1-1 样本大都市区的基本特征/20
表2-1 1979年家户收入的中位数/27
表2-2 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职业的劳动者比例/28
表2-3 贫困家庭比例/30
表2-4 女性支撑家户中的贫困儿童比例/31
表2-5 平均家户规模/33
表2-6 老年人口比例(65岁以上)/34
表2-7 非传统家庭家户比例/36
表2-8 黑人比例/40
表2-9 西班牙裔比例/41
表2-10 社区种族和单一世系的中位数/43
表2-11 社区种族和单一世系的极大值/45
表2-12 高密度住房比例/49
表2-13 居住年限/50
表3-1 随机样本社区的模型概况/66
表3-2 21个统计区及总体的主要变量之间的关联/69
表4-1 社会经济地位和劳动力状况的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78
表4-2 职业两两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81
表4-3 生命周期和家户状况的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83
表4-4 种族、西班牙裔和国籍的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86
表4-5 族群隔离构成:21个统计区/89
表4-6 住房、住房密度和居住流动性的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91
表4-7 按种族划分的贫困状况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93
表4-8 按种族划分的家户类型的相异指数:21个统计区/97
表4-9 所选特征的熵值(H):21个统计区/100
表5-1 人口密度的辐射状分布/123
表5-2 白领工人的辐射状分布/124
表5-3 平均家户规模的辐射状分布/126
表5-4 黑人的辐射状分布/127
表5-5 所选特征辐射状eta2的均值/128
表5-6 人口密度的社会空间等高线统计结果(街区内每平方英里人口数量的对数)/152
表5-7 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空间等高线统计结果(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的街区对数)/155
表5-8 家户规模的社会空间等高线统计结果(街区内每个家户内的人口数)/155
表5-9 1980年黑人的社会空间等高线统计结果(街区内黑人比例的对数)/157
表5-10 按特征划分的空间组织的主要模型/158
表5-11 按统计区划分的空间组织的主要模型/161
表6-1 1940~1980年的种族分异情况/170
表6-2 种族隔离程度下降:是个伪事实吗?/173
表6-3 隔离程度变化汇总:1940~1980年/176
表6-4 空间组织的变化:1940、1970、1980年/183
表6-5 空间组织的变化:1940、1970、1980年8个大都市区/186
表6-6 印第安纳波利斯及其部分社区的信息/192
表6-7 社区特征的稳定性:1970~1980年/197
表6-8 1970~1980年按同心圆划分的社区演变/200
表6-9 按同心圆划分的社区更新/206
表7-1 大都市分异等级/218
附表A-1 替代率和配置率(按地区的类型和规模划分)/254
附表A-2 人口普查街区插补率的描述性统计/256
附表A-3 插补的空间集中度:21个统计区/258
附表A-4 替代和配置的回归分析(汇总,N=5993)/259
附表A-5 人口替代的回归结果(按统计区划分)/261
图目录
图2-1 1980年的家户收入/25
图2-2 1980年家户中的人口数/33
图2-3 1980年21个大都市区中社区内黑人的分布情况/39
图2-4 1980年21个大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48
图2-5 1980年21个大都市区的单户型住房分布情况/48
图3-1 4个统计区的主成分分布/58
图3-2 21个统计区中14个变量的因子分析/63
图3-3 大型统计区中39个变量的因子分析/64
图4-1 21个统计区中种族、西班牙裔和世系相异指数的均值/103
图4-2 21个统计区所选特征的平均熵值/105
图5-1 城市结构模型示意图/110
图5-2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1980年白领工人比例/114
图5-3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1980年白领工人比例/115
图5-4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1980年白领工人比例/116
图5-5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1980年平均家户规模/117
图5-6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1980年平均家户规模/118
图5-7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1980年平均家户规模/119
图5-8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1980年黑人人口比例/120
图5-9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1980年黑人人口比例/121
图5-10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1980年黑人人口比例/122
图5-11 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统计区家户收入的等高线图/132
图5-12 华盛顿州西雅图统计区劳动力分布的等高线图/133
图5-13 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统计区外籍群体分布的等高线图/134
图5-14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人口密度的等高线图/137
图5-15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人口密度的等高线图/138
图5-16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人口密度的等高线图/139
图5-17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专业技术人员的等高线图/140
图5-18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专业技术人员的等高线图/142
图5-19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专业技术人员的等高线图/143
图5-20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家户规模的等高线图/144
图5-21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家户规模的等高线图/145
图5-22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家户规模的等高线图/146
图5-23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统计区黑人人口比例的等高线图/147
图5-24 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统计区黑人人口比例的等高线图/149
图5-25 密歇根州弗林特统计区黑人人口比例的等高线图/150
图5-26 1980年样本统计区的人口密度梯度/153
图5-27 空间组织/163
图6-1 1940~1980年10个大都市区的居住隔离程度/179
图6-2 芝加哥的人口密度:1940~1980年/182
图6-3 按同心圆划分的社区人口变化:1970~1980年人口普查街区的数量及
人口平均增加和流失量/200
图7-120 世纪末大都市区的形态/220
附图B-1 地理层级/267
附图B-2 5995个人口普查街区的街区文件汇总/274
內容試閱 :
前言
《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是有着宏伟愿景的丛书中的一本,旨在将198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的结果转化为对美国人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权威性分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人口丛书代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复兴了独立普查分析的传统。始自1930年,之后,1950年、1960年,社会科学家团队与美国人口普查局共同针对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所揭示出来的重要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些普查项目做了三大里程碑式的系列研究,为我们目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设定了严格的高标准。
事实上,早期那些普查项目与本普查项目之间并不仅仅具有理论上的延续性关系。正如之前所做出的努力,这个新的人口普查项目得益于美国人口普查局与一批杰出的、跨学科的学者之间的密切合作。与1950年和1960年的研究项目一样,1980年的人口普查研究仍然由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和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发起。在再次推进普查分析合作项目的决策中,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和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不仅对20世纪80年代人口普查局的出版及宣传活动予以严格的预算限制,而且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近二十年美国人生活中众多领域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人口丛书由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研究国家委员会一个由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任命、由拉塞尔塞奇基金会与斯隆基金会提供经济资助,并得到美国人口普查局协助而成立的特殊委员会策划、委托和监管。该委员会主要由各个领域(包括人口学、经济学、教育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的社会科学家组成。委员会的任务是选择研究的主要议题、挑选高水平的专家进行研究,并提供必要的框架来促进研究人员内部及研究人员与美国人口普查局之间的合作。
本丛书所涉及的主题事实上涵盖了所有美国族群黑人、西班牙裔、外国世系群体的主要特征、空间维度移民、社区、住房、区域以及大都市区的发展与衰落和身份群体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家庭及家户、女性。作者被鼓励不但要使用198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还要使用以前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后续的国家人口普查数据。每个独立的研究项目被分配给一个特殊的顾问小组。小组中的成员:一名来自委员会,一名由美国人口普查局提名,一名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名,此外还有一位或两位其他相关专家。顾问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联络和审核工作,同时向国家委员会提出建议,并为每份报告的出版做准备。在最终获得国家委员会主席的批准后,每份报告将提交至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准备出版和发行。
由于项目规模大、范围广、组织复杂程度高,因而需要感谢的人和单位很多,委员会必须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首先,感谢赞助单位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和斯隆基金会。正是这些组织及个人的愿景和长期坚持才使这个研究项目得以持续多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积极、主动的合作也对项目在各个阶段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感谢美国人口普查局经济学家James R. Wetzel投入的精力和付出的努力,感谢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David L. Sills(也是委员会的成员),他在组织、行政和沟通方面的技巧保证了复杂项目能够得以顺利运作。
其次,委员会还想感谢那些为1980年人口普查报告提供额外资金赞助的组织,包括福特基金会及其副总裁Louis Winnick、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老年研究所、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诚挚地感谢他们对整体研究项目及几个特殊研究项目所给予的支持。
国家委员会及其资助机构的最终目标是呈现明确的、精准的、全面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口的图景。本书不仅主要具有描述性意义,而且通过历史视角并在对当今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已有问题的研究,增强了迎新未来挑战的意识。我们期望读者认同本书为实现这一目标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CHARLES F.WESTOFF
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研究国家委员会主席与执行董事
致谢
1980年人口普查可以反映出社区与居住分异模式的哪些信息?本书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居住系统不断演变,就如同一部采用复杂电影艺术拍摄的电影。美国一些统计系统持续沿用居住系统的部分元素,人口普查每隔十年就会将居住系统的情况记录一次并对结果予以重现。只有借助人口普查的详细信息,我们才能够系统地了解美国的社区概况。人口普查概览让我们能够直接了解美国居住系统的社会和经济组织架构。
本书对21个大都市区的社区进行了调查,这些社区是各种美国人居住社群的代表。由于我们关注的是居住系统的总体情况,因此我在本项研究中同时纳入了美国部分规模较小的大都市区和部分规模较大的大都市区。通过对选定社区进行细致研究,我希望能够了解美国整个居住系统的情况。为了调查居住分异及大都市区组织架构模式的变化,我将198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以往可比较的人口普查信息进行了对比;在某些案例中,甚至查找了早至1940年的人口普查信息。
在人口普查研究项目的初始阶段,作者们被要求对美国进行权威性描述。我们的基本问题(谁住在哪里?)的前提条件是居住分异模式可以反映社会情况。本书是以下两个愿望相互妥协(有时候并不容易)的产物:一个愿望是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可为所有人群理解的描述;另一个愿望是给出尽可能深入地研究大都市区居住分异的结构。我们有意识地同时调查了居住分异的各种特征,并超越常规居住分异研究的一般关注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引入了新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表明需要采用新的方式来看待美国城市以及了解如何根据居住社区对美国人口进行分类。
尽管居住分异这一主题贯穿于本书各章节,并将各章节联系在一起,但各章节仍可以分开阅读。第一章探讨了社区的定义以及社区在公共政策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大都市区。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居住分异问题,并对其起源和维度进行了基础性分析。第四章论述隔离这一人们长期关注的话题。第五章对空间组织进行了分析这一议题对谁住在哪里进行了更直接的探讨。第六章概述了过去几十年中大都市系统发生的变化,包括单个社区的演变。在第七章中,我们试图对前几章的信息进行汇总,并概述大都市区在20世纪晚期的情况。最后一章(第八章)讨论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对部分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将产生何种影响。
在出版本专著的过程中,许多人士和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帮助。拉塞尔塞奇基金会通过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研究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Research on the 1980 Census)为本书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大力支持。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David L. Sills以及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Priscilla Lewis为我们提供了全程帮助和指导。Donnelley营销信息公司为我们的项目提供了自有的小区域数据文件摘录以及阴影图阴影图。而Gary Hill和Carry Meyer的大力协作使得本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本专著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撰写的,学校的数位同事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帮助。在为期6个月的项目实施过程中,Ozer Babakol巧妙地对复杂的数据文件进行了处理。而Melissa zur Loye和Beverly Rockhill则负责一些计算工作。Andrew Foster负责设计大都市等高线图,而Carol Ryner、Kathy Reynolds、Mary Ann Prytherch和Hieu Ly则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使项目成员能够通过各种电子媒体进行交流。
此外,我还要感谢本项目顾问小组的成员John S. Adams、William Clark、Richard Forstall和Omer Galle,他们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了我许多建议。美国1980年人口普查研究国家委员会主席Charles Westoff阅读了本书的完整手稿,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此外,Peter Mueser、Julian Wolpert和Richard Nathan为本书的撰写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并给予鼓励。
最后,我还要感谢Jane耐心细致的工作。
迈克尔J.怀特
于城市研究所
序言(中文版)
城市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一陈述至少对1987年出版的《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一书而言是适用的。时光如梭,距本书采用数据(每十年开展一次的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收集工作结束已30年之久。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美国的城市中,更是遍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由于此序言是为《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的中文版而撰写,因而我们必须放眼未来,并将当前观察到的城市现象置于数十年间城市演变的背景中去解释。我们可以提几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城市模式和发展进程中的哪些内容即使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化后仍然成立与适用?21世纪面临的城市生活新问题有哪些?学者在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较新的数据形式的基础上,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城市社会图景中将发挥何种作用?
当年,《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一书出版时,美国的绝大多数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即很多北半球国家),情况亦是如此。而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低得多。在随后的几年里,世界本身已经演变为一个城市,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口现在主要居住在城市。事实上,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是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迅速提升。当然,基于城市所起的引领作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放眼世界,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通常伴随着城市内部(社区间的人口分类)居住的进一步分异。
的确,当代都市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以前大致相同。《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一书描述的许多现象和盛行于城市社会科学文献中的诸多主题仍然存在于当今的城市中,其中主要包括按社会特征确定的人口分类标准,如年龄和家庭结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族群-世系-语言背景。城市的发展、移民导致的人口增长,以及当地不断加剧的地理分化,促使一些城市中的社区数量增加,而另外一些城市则经历着社区数量减少的命运。国家政策仍然影响着城市模式,国家或地方在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方面的选址可以帮助形塑城市。住房政策在市中心和郊区社区人口的分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一个国家的族群构成(对新移民的接纳或抵制能力)在城市社区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可以肯定的是,使用本书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去探究当代世界的各大城市,很可能会揭示出一些与1980年发现于美国城市中的社会空间模式极其相似的模式。
现在,让我们展望一下未来,我们还需要知道些什么?拥有高收入经济体的城市将继续发展至成熟,且其在21世纪中的模式将在科技生产和消费发展及人口扩张趋动下被塑造。拥有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城市则可能更多地呈现与之前相同的城市生活面貌,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显著的差异。城市社会模式存在于以大量城市群为特征的世界,人口也往往聚集在规模较大的城市,此外,也涌现出一些特大城市。有关城市规划的决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在沿海城市中。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告诉我们更多有关21世纪什么人居住在何种社区中的信息。世界上的大城市正在不断地通过数字通信、贸易和人口流动进行交流。
将以上现象联系在一起,人们可能会问:21世纪城市研究的主要议题有哪些?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城市演变轨迹也许会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新的及正在不断扩张(最近主要发生在南半球)的城市将在何种程度上显示出与适用于北半球城市的相同的社会空间模式?他们会遵循相同的社会经济分类和年龄-家庭分异轨迹吗?下一代城市研究者将被期待去探索有关城市模式和发展一致性的问题,以探讨21世纪的新城市是否会复制过去的模式,或与过去有所分歧。
美国城市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对种族和族群的理解。种族-族群隔离是1980年城市社区分化的一个推动力量(在本书中)。尽管这种隔离的程度在许多美国城市中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美国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特征。自1980年以来,北半球的城市发生了诸多变化。新国际移民的浪潮塑造了更加多元的社会生活。族群隔离的模式(通过扩展、空间同化和整合)同样适用于这些新群体吗?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针对移民、住房和社会经济容量的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不仅发生在作为接收传统移民的大型城市地区,也发生在正在经历移民数量增长或承载来自其他地区人口压力的大量高收入城市。即使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我们也能发现他们正在处理源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城市移民问题。这些移民的产生主要缘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而有时则缘于附近不幸的政治冲突,这些原因均使得国际迁移变得尤为可能。
人们生于何处主要归结为命运,但世界各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将会最终导致一些城市群产生,追踪已经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中发生的人口转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最终处于低水平的演变进程)极为重要。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那些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高度重视的国家,其中主要是中国和东亚的一些其他国家。就这些社会中的不同年龄群体居住于不同社区(尽管其中一些社区曾经沿着家庭主义的维度发生分异)而言,政策担忧也随之出现。
社会经济分类无疑仍是城市图景的一个主要特征,但它将如何体现?不同的国家中同样的问题会呈现新的、不同的意义。在美国这样的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加剧导致社会经济居住隔离程度加深(目前已经在一些研究中提及)。其他社会中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许会促使原先较为均匀通常在农村的人口分布转变为分异程度更高的城市住房市场,从而产生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从贫民窟到封闭的精英社区。因此,空间分层可能仍然是城市图景的一个核心特征。与此同时,有关该分异方面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分异结果的担忧缘于在城市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知识库可能会促使政策制定者试图调整或重新定位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作用。对分异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进行区分仍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充满挑战的任务。
有关社区的学术研究自1987年以来并未驻足不前,完全相反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说,大量的数据和方法的创新使人口地理学与城市社会科学获益匪浅。数据现在被用于很多地方,以帮助理解某一特定城市的景观,研究者通常可以确定单个家户的x-y坐标。在符合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家户特征以描述性或推理性的方式与城市图景的其他特征相关联。这些其他特征主要包括:社区的社会经济特征、学校等机构、城市服务和环境条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令人激动,城市研究方面的洞见也许将远远超过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者们仍需继承与发扬《美国社区与居住分异》研究中所蕴含的研究精神。
迈克尔J.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