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的作品犹如他本人一样饱含热情和想象力。他和妻子泽尔达彼此间相爱相杀。他一生都在追求女人,追寻爱情。就如他毕生的好友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说到的,是女人毁掉了菲茨杰拉德,他带着爱与才情一起坠入了深渊。
本书作者斯科特唐纳森带领读者对菲茨杰拉德经典传世之作进行了幕后解读。通过对菲茨杰拉德生活和创作上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分析。菲茨杰拉德作为一个有强烈时代责任感的作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以其独有的敏锐力主动担负起在荒凉中开拓繁荣的使命。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带有对童年时期动荡不安的生活的愤懑与厌恶,带着改变命运,力争上游的理想与抱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和追逐爱情当中,但他的聪明和敏感也给他带来了困惑,促使他慢慢消沉,终日与酒精为伴。他的作品突出了20世纪初期美国梦与美国社会的关系,多以梦想、成功、财富、青春为主题。有时他笔下的主人公正是他自己,一个褪去色彩与光鲜的灵魂。
內容簡介:
菲茨杰拉德,美国作家,曾为好莱坞创作电影剧本,为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反映了美国爵士时代城市青年的厌战情绪、精神幻灭和放荡的生活。在本书中,斯科特唐纳森带领读者对菲茨杰拉德经典传世之作进行了幕后解读。通过对菲茨杰拉德生活和创作上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个经典主题始终贯穿菲茨杰拉德的作品爱情和阶级。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后一个大亨》使他的文学地位达到*。对于热爱菲茨杰拉德作品的读者来说,本书是对作家的一部举足轻重的研究作品,对作品进行探究以及对他生活的书写,让读者见证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作家的人生。
關於作者:
斯科特唐纳森是美国最著名的文学传记作家之一。他曾出版过多位作家的传记,包括《美国的诗:温菲尔德汤利司各特》(Poet in America: Winfield Townley Scott)、《意志力:海明威传》(By Force of Will:The Life and Art Ernest Heming Way)、《约翰契弗传》(John Cheever: A Biography)、《阿齐博尔德麦克利什:一个美国人的人生》(Archibald MacLeish: An American Life)。他曾凭借《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Hemingway vs. Fitzgerald)获得了1993年度的大使图书奖(Ambassador Book Award for Biography)传记类奖项。
目錄 :
前言/001
第一章 无亲无故之人/001
第二章 普林斯顿1917/024
第三章 我爱你,小姐/057
第四章 甜心达令/082
第五章 天赋和玻璃/106
第六章 闪光物/134
第七章 两性间的战争/155
第八章 恣意妄为/166
第九章 崩溃/193
第十章 酗酒狂魔/210
第十一章 最糟糕的事/235
第十二章 仅仅做一位作者/263
索引/288
內容試閱 :
除了爱伦坡以外,美国文学史上再无人能如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般,为他著书立传皆属多余。不用说,菲茨杰拉德创作了我们文学史上一部优美细腻的短篇小说,而且撰写出一部更具幻想力和强烈情感力量的长篇小说。他写下了十几部小说,无论以什么标准评判这些作品,将它们冠以巧妙精湛之称,都是当之无愧的。忘掉他的创作遗产吧,大多数人仍然倾向于将他和那些关于他混乱坎坷之人生的传奇故事联系在一起,同时把他简单地归到一类人或者另一类人中。他的声望被如此低估,以至于他被称为爵士时代的记录者不自觉的艺术家,或者流传最为广泛的刻板印象枯竭作家,即作家的悲剧经历对于后世普通人具有警醒作用。对于布道者来说,他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隐秘的,都传递出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坐在出租车顶上是不对的,在广场酒店的喷泉里自娱自乐也是不对的,酗酒和滥用美妙的、绝佳的、被荒废的天赋更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
当然,警世含义常常是晦涩不明的。菲茨杰拉德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却又让人捉摸不定,他迎娶了美丽动人、任性妄为且反复无常的泽尔达,无论这场婚姻意味着美好未来还是糟糕前途,终究还是这对苦命鸳鸯的故事调动着人们的注意力,而非那些说教。他们俩被视作另类(比起泽尔达,也许菲茨杰拉德更另类),他们选择饮鸩止渴的生活,这其中之悲哀显而易见。但不知怎的,他们的故事被一遍遍复述,菲茨杰拉德夫妇逐渐成为广泛性奢华魅力的代表,然而,很可悲,这层光环逐渐褪去。1980年,在国家肖像艺术馆的菲茨杰拉德展览开幕庆祝会上,大批民众云集,以纪念消逝的过去。乐队演奏了阿尔顿格伦米勒[1]和班尼古德曼[2]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众多曲目,即菲茨杰拉德逝世后的10年间。有些女士甚至穿着爵士时代的华丽短裙,但很大程度上说,这些服饰和音乐一样落伍。为了重现殖民时代的优雅风范,一位小伙子戴着木髓头盔跳舞。菲茨杰拉德和他的时代吻合得丝丝入扣,许多细节对于他来说十分重要,而来参加庆祝大会纪念菲茨杰拉德的这些人,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些细节。泽尔达和斯科特在集体意识中,他俩已经被牢牢地固化为美丽无瑕的青年形象,这种错误形象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一直以来人们很难抛开这种固有形象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作品上,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他的地位,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
本书非但不会忽略菲茨杰拉德本人的故事,而且还试图厘清他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之间的联系。这项努力充满风险。传记写作的一个陷阱就是假设小说作品中的事件和现实有因果关系。正如唐纳德琼金斯曾经友善地指出,作家所写的内容并非关于其亲身经历,而是寄托于他的经历之上。虽然如此,当菲茨杰拉德讲述、再次讲述穷小子追逐富家千金的故事,并进一步阐述不断再现的主题因为我经历过时,现实和想象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我在他的人生和作品之间来回穿梭,小心翼翼地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式。亨利詹姆斯本人既是小说作者,又是传记作者,他明白很难全面展现真相,他说:我们只能使用聚集在一起的素材。
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和5年的深入研究,我意识到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和生活的焦点是对于取悦他人的过度冲动。他很想让周围人都开心,但往往很难做到。他在普林斯顿的同学们觉得他爱打听,又轻浮。泽尔达的父亲觉得他不牢靠。海明威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时他最亲近的朋友,最终对他表示不屑。但菲茨杰拉德在取悦女人方面远远更加成功。读过他小说的读者也会有如此想法,他能够将自身置于男女双性角色之中,这样的作家屈指可数。我创造的所有人物都是菲茨杰拉德,他声称,甚至我的女性角色都是女性化的菲茨杰拉德。18岁的菲茨杰拉德为妹妹安娜贝尔写下一份说明,这份说明极有说服力地佐证了他这番话。在这份出色的文稿中,他教授妹妹如何通过更加细腻的方式吸引男孩子:如何打扮、如何跳舞、如何谈论以及如何恭维。这种双性特征在他的小说作品和故事叙述中也处处可见,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年轻女学生都会迷上他的小说。
菲茨杰拉德具备这种敏感之心,他在追求爱情的游戏中便游刃有余。他在青年时就因为会调情而很有名气。我想到一个形容词,非常适合你,晚会开始不久,他就跟舞伴这么说,然后一直故意不说这个赞美之词,以滋长她的期待。他外表俊朗,和女孩子们在一起时放松自在。他倾听她们的话语,能这么做的男孩子少之又少;而且他宣称特别在意她们对他的看法。即使已婚,他仍然追求女人,无法自控。他需要得到她们的肯定,也就是说要她们爱他、崇拜他。泽尔达塞尔菲茨杰拉德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但她不是也不可能是他唯一的女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传记将重点关注菲茨杰拉德和其他人的关系,以减少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这对人物的神话色彩。比如他热衷于取悦旁人,这显然来自他的母亲以及他深重的社会不安全感。莫莉麦奎伦菲茨杰拉德对她唯一的儿子充满期望,她有一个习惯,即让儿子穿戴整齐,在人前背诵或者演唱。但是,无论是他生活富裕却衣着邋遢的母亲,还是出身高贵却一无所成的父亲,都没能赋予他对于某地方或者某阶级的归属感。在他的童年伙伴安然地适应各自的社会阶层时,父母却总是带着他从一间租住的公寓或者联排住宅搬到另一间,在社会阶层之边缘徘徊。据他母亲记录,婴儿时期的他所说的第一个字是上,这就是她期待他所行进的方向。他发现向上的一条通道,就是吸引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年轻女孩。
当芝加哥北部森林湖的吉妮芙拉金他那个时代最富有、最美丽的上流社会女孩为了嫁给同阶层的青年而蔑视他时,菲茨杰拉德遭受极大打击。他被拒绝、被击垮了,这段经历为他的虚构创作提供了许多基本素材。他的故事和小说中基于吉妮芙拉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比基于泽尔达的还多,泽尔达在他失意的时候遇到了他。菲茨杰拉德通过变化剧情境况,在两性战争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上变换花样无数。
异乎寻常之处在于,菲茨杰拉德对于这一主题的处理不断升级作品中也好,生活中也好从青春期的求爱游戏,到年轻时期的激烈斗争,再到成熟之后一触即发的战争。也许,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在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埃墨里布莱恩不应该因为被罗莎琳德抛弃而过分忧伤。但是在他1925年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为黛西而死;在《夜色温柔》中,迪克戴弗被妮可和她的家人抛弃,他的生命力也被剥夺。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对于两性之间斗争的处理,似乎总是以男人被打败而告终。菲茨杰拉德反复地描述男主人公的沉沦,他在想象以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如果泽尔达没有患上精神分裂症的话),依我看来,他这样做也是痛斥自己的软弱。特别是《夜色温柔》,这部小说讲述了魅力衰退的后果。戴弗不得不讨好身边的人(特别是女人们),他荒废了人生中重要的工作,摒弃了自己作为人的有用之处。而真实的菲茨杰拉德就像他创造出的男主角一样,开始因为致命的愉悦而鄙视自己,这是典型的酒精作用之下产生的自我厌恶。饮酒就像内在痼疾,贯穿菲茨杰拉德和他许多男主角的一生。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菲茨杰拉德发起了同妻子的内部战争。最终,他逐渐意识到他自己和泽尔达就像被困在一场致命的斗争中,而只有一个人能从中完好无损地存活下来。在一系列未能实现的计划中,他列出离婚和争取女儿斯科蒂的抚养权的基本法律依据。他甚至还在纸上写下和泽尔达对峙时应采取的策略。在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菲茨杰拉德档案中,隐藏着一份让人寒意顿生的文档,文档是他草拟的全面攻击泽尔达的秘密计划,虽然这样做有可能激发再一次精神崩溃。本书涉及泽尔达和斯科蒂的章节主要依赖于普林斯顿收藏且以前从未使用过的菲茨杰拉德档案,其中包括她从其就医的各个机构写给他的伤感信件。
在做访问学者的半年中,我读完了普林斯顿收藏的回忆录、信件和笔记。那里存放着,比如说,劳拉格斯里菲茨杰拉德的书记员,1935年在北卡罗来纳阿什维尔所作的日记,其中信息量很大。这本日记揭示,当时这位作家正跌入谷底:沉溺于酗酒不能自拔,正鲁莽妄为地进行一场恋爱,无法条理清晰地写作,对自己缺乏信心,徘徊在自杀边缘。同时,在普林斯顿的收藏中,另外一半是信件,不但有菲茨杰拉德留存的来自泽尔达的信件,还有如玛丽赫西、比阿特丽斯丹斯以及迪安斯图尔特等女人的来信,另外还有一部分被忽略但却令人陶醉的信件,它们来自他的小说和1936年的《崩溃》的读者。
本书的写作基础还包括对许多人的访谈以及和他们的通信,其中主要有斯科蒂菲茨杰拉德史密斯,她一直非常慷慨、乐意帮忙、坦诚直率,和她合作令人愉快;希拉格雷厄姆要照顾一个过气的好莱坞醉汉,可她并没有把自己看作受害者,却把自己当作第二任妻子,她十分珍爱和享受与这个有活力、有智慧的男人在一起的生活,他(清醒的时候)总体来说,还是很讨人喜爱的;巴德舒尔贝格跟我讲了很多关于后期菲茨杰拉德对于海明威情感的事情;诺里斯和贝蒂杰克森,他们和菲茨杰拉德在圣保罗一起长大;玛格丽特埃格洛夫,荣格派心理学家,是菲茨杰拉德亲密的朋友,她对于他母亲的伟大梦想的解说对本书的论点有极其关键的作用。此外,我从以下传记作家那里获取了很多信息和领悟,他们是亚瑟麦兹纳、亨利丹派珀、安德鲁特恩布尔、南希米尔福德,还有马修J.布鲁科利。麦兹纳和派珀慷慨地允许我查阅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积攒的资料。
本书首版就包含许多新的内容,它对菲茨杰拉德解读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后续版本中并未变化。本书所呈现出的他的形象,在其他书中仅止于暗示;他努力争得其他人的赞赏和肯定,尤其是女人们,因而,她们也毁掉了他的自我形象以及他与其他人的关系。本书在结尾颂扬了他短暂悲哀的一生,抛开他关于饮酒方面薄弱的自制力,将其归因于某种症候群,最终让他以仅仅是一位作家的得体形象出现。
本书对菲茨杰拉德的生活以及作品的研究并非了解他的唯一途径。正如他自己所警示:永远也不可能有一部传记,能够完整有效地描述一位重要小说作家,因为如果他写得好,身上便集合了太多人物。然而,这本传记确实收集了归类在一起的材料,我查阅证据,从抓住这位伟大作家的真实生活以及虚构世界之核心的角度来探究他。
斯科特唐纳森
2001年3月
[1]阿尔顿格伦米勒(Alton Glenn Miller,1904年3月1日1944年12月15日失踪)是一位美国摇摆年代的爵士大乐团乐手、作曲人和乐队领袖。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