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从心理学专业水平上教会父母与孩子融洽相处之道,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尊重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学会判断对孩子的培养是否正确教你如何经营好家庭以及家庭教育
|
內容簡介: |
本书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告诉读者什么是科学的育儿之道,以及如何处理好母女关系。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行为和心理发展规律。而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当然有他们的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规律,尊重规律是个大原则,也是我们的父母*容易犯错误的地方,你会发现,从0岁到20岁用一样观念养育的父母,通常是辛苦而失败的。做到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成长变化。
|
關於作者: |
孙述宣,心理学硕士,主攻儿童行为发展与教育专业,早年供职于金融业,有较丰富的经济、金融和趋势研究的工作经历,在企业管理、经济及趋势研判和教育方面都有充分实践性的探索和独特看法。近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及父母素质提升课堂、特殊儿童教育等领域,主持开发多类课程,解决了目前家庭教育及应试化教育背景下的少儿教育问题,获得广泛性认可。
|
目錄:
|
第一份礼物
苦与难,是生命最好的导师1
第二份礼物
母亲,是你所有人际关系的源头39
第三份礼物
孩子,你亦是我的良师51
第四份礼物
把自理还给你61
第五份礼物
一个逗逼的爸爸73
第六份礼物
爱情是个动词83
第七份礼物
尽量给你未PS的社交和世界99
第八份礼物
给你看世界的格局113
第九份礼物
老师(学校)不会永远都对125
第十份礼物
从你的生活里逐渐撤退137
第十一份礼物
信任你,哪怕我是唯一151
第十二份礼物
你拥有美丽的权力和能力161
孙述宣:其实,当妈妈根本用不着那么辛苦173
后记183
|
內容試閱:
|
2006 年 6 月 18 日,我的女儿降生。当年已经31 岁的我在历经波折后拥有了她。我为她取名贝壳儿,意为期待她未来如腹藏珍珠的贝壳一样,有其内涵。出生后两个多月,向来不喜哭闹的她用不吃奶来抗拒我对她的忽视,也由此将我引上了重视心理健康和个性化教育之途。今天若在此方面有略微认知和建树,完全是她的功劳她是我生命当中的导师之一,我确信!到 2017 年,女儿将进入 12 岁,这是一个我所在地区的人们都会给孩子圆锁的年龄。于是我把这十几年我们一起走过来的些许经历和感悟写下来送给她,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日礼物,来庆贺和迎接她更加美好的豆蔻年华。我亦同时把这些感悟和分享给你我的朋友。无论你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愿我的分享能带给你正能量的启发,愿每个家庭更幸福,愿每个人更快乐!孙述宣注解修改:在北方地区,民俗认为:小孩子出生以后在未成年期间魂魄不全,所以要用面做的生肖锁锁命(也称面圈);当孩子长到十二岁魂魄齐全的时候,要举行开锁仪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本地会把小孩子的12 岁生日称为圆锁(又称开锁迷魂锁圆羊)。那是大人们对孩子即将步入少年时代的一个祝福,是一种普遍的风俗习惯。从心理学来讲,开锁仪式,与其说是要给那些即将成人的孩子打开智慧的锁链,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幼年的蒙昧中解脱出来,踏进少年的里程,向着聪明才智的方向发展,向着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不如说是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已经脱离童年,产生加入到大人行列中的信念,自立起来,摆脱依赖心理。彭索兰格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