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內容簡介: |
大苹果机(Macintosh)是一种革命性的产品。它的出现永远改变了计算机这种工具的样貌。革命的背后当然不会只有一个推手, 而参与革命的人群也不会永远是固定的几个人。革命的结果固然光辉灿烂,革命的发端与过程中, 可不一定都是正经八百地迎着朝阳奔跑。本书作者安迪.赫兹菲尔德以参与者的身分,记录了大苹果机开发功臣们遇到的趣事、 难题、争执,与分裂,同时也引领读者一同经历充满奇想的麦金塔开发过程。 本书全部彩色印制,透过丰富的插图与记录着历史的照片,更可见识到一项划时代产品的孕育与成形。
|
關於作者: |
Andy Hertzfeld,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与程式员,是麦金塔电脑开发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现服务于Google,参与Google+的开发工作。1975年,毕业于布朗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随后进入柏克莱加州大学研究所就读。1978年,他买下他的第一台Apple II电脑,并开始在上面开发程式。1979年,进入苹果电脑,担任系统软件工程师。1981年2月,因为他个人的意愿,在Apple II部门的同意后,史蒂夫·乔布斯将他调往已成立两年的麦金塔电脑开发小组。他成为Mac OS的主要软件架构师。
薛命灯,超过10年的Java开发架构经验,曾经就职于惠普、平安、巴克莱银行等公司,目前在远景能源负责格林威治平台的开发架构工作,著名技术社区InfoQ的翻译编辑。
|
目錄:
|
第一部分
3我会是你最好的朋友 1979.08
5那就试试看吧 1979.11
7唐老舅 1980.02
11有没有胡子才是重点 1980.09
12大地 1980.10
14黑色星期三 1981.02
第二部分
20现实扭曲力场 1981 .02
22Texaco 大楼 1981.01
25更像是保时捷 1981.03
28矩形点阵 1981.04
30早期的演示程序 1981.04
33单车 1981.04
36给Adam 的留言 1981.04
38 主板美学 1981.07
41菠萝比萨 1981.05
43圆角矩形无处不在 1981.05
45Apple II 鼠标 1981.06
48诊断端口 1981.07
50闭嘴 1981.07
53驴子 1981.08
54桌面小程序 1981.10
58我需要一台电脑 1981.12
60匈牙利语 1982.01
62计算器设计器 1982.02
64负2000 行代码 1982.02
65Macintosh 先生 1982.02
67 签名派对 1982.02
70还有一件事 1982.03
73Rosing 的淘气鬼们 1982.03
75呱呱呱 1982. 03
77软件术士 1982.03
79我们的音乐会 1982.09
第三部分
86后来发现可以使用循环 1982.04
87为变化而生
97我还记得区域这档子事 1982.04
99你不能开除Bruce 1982.05
102爱丽丝 1982.06
106笨蛋 1982.06
108Macintosh 内幕 1982.06
112创意思考 1982.07
114资源管理器倒计时 1982.08
116你们要倒大霉了 1982.08
118五款不同的Macintosh
121开机提示音 1982.09
123星期一前把音效弄好 1982.09
126小王国 1982.10
129百万次浮点运算 1983.01
131实至名归 1983.01
135自视甚高 1983.02
141乔布斯图标 1983.02
143跳跃的百事可乐 1983.03
146瑞典营区 1983.08
147为改变而生(第二部分)
152快躲进柜子里 1983.08
155拯救生命 1983.08
156从苹果偷来的 1983.08
159世界级城市 1983.08
160海盗旗 1983.08
162先搞砸再收拾 1983.09
165MacPaint 的演化史 1983.06
第四部分
170沃兹大学 1983.09
171神秘的人年 1983.10
1731984 1983.09
177让猴子活下来 1983.10
179解谜游戏 1983.09
181我们不是黑客 1983.09
184有个富翁邻居叫Xerox 1983.11
186价格战 1983.10
188乐在其中的每周90 小时 1983.10
191MacPaint 图库 1983.10
197致敬Steve Capps 1983.12
200给Mick 一台Macintosh 1984.01
202能上市才是真行家 1984.01
205换盘综合症 1984.01
207从袋子里出来感觉真棒 1984.01
211变革的时代 1984.01
第五部分
218飞行安全吗 1984.04
221停薪留职 1984.03
225被宠坏 1984.04
228Thunderscan 1984.06
233Switcher 1984.10
241残障人士 1985
242你真的要那么做吗 1985.02
243MacBasic 1985.06
247我们的忏悔
251一切都再好不过了 1984.09
255告别一个时代 1985.05
260Macintosh 之父
265结语:Macintosh 精神
267致谢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1 IX
推荐序1
Macintosh 精神
2010 年我曾经读过旧版的《苹果往事:开发麦金托什的非凡岁月》,时隔七年,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我所在的团队重启了这本书,这对我个人意义非凡。打开重
新设计的书封,那些或者欢快,或者悲伤的文字,把我重新拉回了上个世纪80 年代的辉煌岁月我们知道,苹果公司现在的所有电脑产品的命名都和Mac 相关,比如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iMac、Mac Pro,等等,但是第一代苹果电脑却和Mac 没什么关系。开天辟地的是Apple I,居功至伟的是Apple II,这两个伟大的产品基本上是沃兹单枪匹马做出来的,也是苹果公司上市的基石。这本书描述的就是Apple II 之后的故事,作者是Andy Hertzfeld,1979 年加入苹果公司,1981年加入了Macintosh 团队,是Macintosh 系统软件的核心设计师之一。我们把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79 年,那时苹果公司有四款产品正在研发,AppleII、Apple III、Lisa 和这本书的主角Macintosh。其实Apple II 一直充满活力,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都是苹果公司的支柱产品,Apple III 和乔布斯主导的Lisa 就比较惨了,命运多舛,公司策略摇摆不定,一会万般宠爱,一会无人问津,这种境遇很难做出好的产品,结果Apple III 只生产了9 万台,Lisa 更可怜,1983 年推出,1986 年彻底终止,余货被埋在犹他州的垃圾堆里。这时候Mac 的原型正在孕育,这是个微不足道的项目,项目代号叫做安妮,项目的负责人是Jef Raskin。Jef Raskin 是苹果公司的第31 位员工,同样是一位技术牛人。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们似乎都脱不开人文与技术的情怀,Jef 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但是在大学里教过音乐和视觉艺术,在厌倦教书之后,就租了一只热气球,飞到校长家上空大声喊道,我辞职啦。1979 年,Jef 说服了当时苹果公司的管理者Mike Markkula,成立了一个小规X 硅谷革命:成就苹果公司的疯狂往事模的项目组用来研发廉价的、同时具备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的电脑,这个项目就是Macintosh。1979 年到1980 年,Jef 都在撰写Book of Macintosh ,描述这款产品的诱人愿景。他在书中写到,计算机的用户应该是普通人,不仅仅是黑客,除了神秘的命令行,还得有图形界面。如果个人电脑能够真正面向个人,那么任何一个家庭都应该拥有一台。Macintosh 项目初期并不受公司重视,动不动就要被解散,终于有一天,这个项目被乔布斯盯上了。在Lisa 项目折戟沉沙之后,乔布斯迫切需要一款产品来证明自己,这款产品就是Macintosh。从此,一段荡气回肠的技术革命拉开了序幕,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本书的作者Andy Hertzfeld 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系统工程师,而且笔触细腻幽默,他用细节和写实的笔法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ndy 是怎么加入Macintosh 的项目呢?有一天乔布斯走进Andy 的办公室,劈头就问:你行吗? Macintosh 团队只要真正的能人,我不确定你是不是能行。
Andy 直视乔布斯的眼睛:我能行。几个小时后乔布斯跑回他的办公室告诉Andy,你已经正式成为Macintosh 团队的一员了。Andy 很开心地说,我交接下工作就可以去新团队报道了。结果乔布斯直接拔掉了Andy 电脑的电源线,抱起主机和显示器说,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这就带你去新工位。
关于乔布斯的现实扭曲立场,书中也有非常有趣、细致的描写。比如:这是乔布斯的决定。他坚持要我们在1982 年年初上市,而且不接
受任何异议。如果有什么词可以形容这种情况,那一定是来自《星球迷航》的现实扭曲力场。乔布斯就具备了这种能力。
现实扭曲力场。只要乔布斯在场,现实是可以被改变的。他几乎可以说服任何人,让他们接受他的想法。等他离开,这种力场就会逐渐消失,但要给出一个合理的时间表真的很困难。而且,在与乔布斯共事时,你还需要了解其他的一些事情。如果他跟你说一件事情很糟或很棒,到了第二天,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你对他所说的话要有选择性地听。另外,他处理新想法的方式真的很奇怪。如果你告诉他一个新想法,他一般会告诉你说,这个想法很愚蠢。不过,如果他真的很喜欢这个想法,那么一周之后,他会跑过来跟你提出这个想法,就好像是他想出来的一样。
最初团队成员还尝试着破解这种力场,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我们只能把它当成是自然界的一种神奇力量。开发Macintosh 的过程复杂而曲折,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教训、有背叛,但是Macintosh 精神一直贯穿其中。Andy 在书的最后写道:Macintosh 则不同,它背后的驱动力主要还是来自艺术价值,它无视外部竞争,目的是要开发出一款非凡卓越的产品。我们希望Macintosh成为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杰作,在每个想象得到的环节上都追求巅峰的艺术水准。对我们来说,并不存在微不足道的细节(见《主板美学》一文),还不错就是不够好。要得到乔布斯的首肯,必须达到卓越。
读完全书你会发现,Macintosh 团队的迫切感、野心、追求卓越的热忱、艺术家的气质和幽默感同时都被注入到了这款产品中,这种精神穿透了三十多年的时光迷雾,依然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这本书值得所有热爱科技产品的互联网人阅读。
池建强
极客邦科技总裁,公众号MacTalk出品人
推荐序2
往事并不如烟
老版的《苹果往事:开发麦金托什的非凡岁月》我读过两遍,2010 年春节前看了一遍,假期又看了一遍,非常喜欢。后来遗憾的是这本书很快就绝版了,想推荐给读者时,却发现无书可买。很高兴这次电子工业出版社与极客邦科技合作重启了这本书,中译名更忠于原书的英文名字《硅谷革命:成就苹果公司的疯狂往事》。这次重启修订了旧版的翻译错误,校对了技术细节,让全书的阅读节奏更适合中国读者,图文更加精美。于是我又读了一遍,前前后后,算是读了三回。对于这段苹果公司并不鲜为人知的历史来说,这本书从一个亲历者的视角给Mac 的诞生加了一大段注解。这也是苹果拥趸者最喜欢看的内容。
彼时的乔布斯,恰似刚受封齐天大圣,自信无所不能,被排挤到Lisa 项目之外意味着他将来没有权利说这是他设计的产品,所以乔布斯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找个项目来证明自己。他对于自己参与设计的项目无疑是寄予厚望的,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否则这个从概念项目起步的团队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对于这个团队的多数人,他们要研发的这个产品,不为名不为利(实际上也只有少数几个人得到了名利),更多的是创造性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什么是激情,或许这就是。对于1984 年苹果公司推出的Macintosh,现在来看,或许是那个寓意深刻的广告更为令人津津乐道。当时的Macintosh 只能算是杰出的电子艺术品,是否是成功的产品很难定论。毕竟从市场表现来看,没有给苹果公司带来像Apple II 那样的辉煌。这个产品的推出从某种程度上也间接促成了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公司。是苹果公司发展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如果没有当初,或许也不会成就后来的乔布斯。现在的Mac,其实无法让人等同于1984 年的Macintosh我相信只是有些精神会延续下来或许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Andy Hertzfeld 感伤:我理想中的Macintosh 团队模式显然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我们以前常常取笑的大型组织,官僚主义盛行,勾心斗角严重。曲终人散,这个团队的大多数人都将不再服务于苹果公司。这也是那些非凡团队成员的普遍命运。
阅读这样一本书,对我们更有价值的是从中学习那些经验和教训,关于人,关于事。让人欣喜,让人心酸。
冯大辉
无码科技 CEO,公众号小道消息出品人
推荐序3
Macintosh 传奇
我是这本书上一版的忠实粉丝,翻来覆去读过许多遍,至今依然把它摆在书架最趁手的位置。感谢极客邦科技重新推出它,这样的好书应该让更多的人读到。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亲身参与Macintosh 这样划时代产品的诞生。我们只能从各种传记和电影中了解那些非凡的传奇。科技记者和纪录片导演用精湛的技艺设计了这些文艺作品,他们控制节奏、布置情绪、精巧地塑造戏剧性,让故事扣人心弦。可当我们合上书,生活继续,这些作品带来的感动和信念在我们上空盘旋一会儿,找不到落脚点,便消散开了。
这本书却大不一样,书的作者是亲身参与Macintosh 项目的一位工程师,他像编写程序逻辑一般,用第一现场的视角,克制而冷静地记录Macintosh 的故事。所以这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或回忆录,刚读起来的时候甚至会觉得有点生涩,要读上一会儿才能找到节奏。
然而接着读下去你会发现,当文字没有了说教和迎合的企图心,叙述去掉了繁重的修辞和结构时,故事本身的光彩便闪耀出来。在一篇篇短小又白描的文章中,我们穿透了笼罩在乔布斯和苹果之上的英雄光环,用工程师的第一视角望向Macintosh,我们可以在书里看到伙伴之间的插科打诨,看到团队的野心和挣扎,以及众多的技术细节工程师写起技术来可是毫不含糊,内容硬朗而细致,甚至有些啰嗦。
但正是这样的啰嗦,让书中的情节和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产生了神奇的关联。你会在恍惚中产生真切的代入感,想起自己在工作中遇到过的类似问题,想起自己曾像他们一样无助和沮丧。而他们对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又会让你眼前一亮这些工程师坚定的信念和幽默感,还有那股子认真劲儿,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工程师的成就感,这些成就感并不来自于发明了Mac或改变了世界这样的宏大叙事,而是解决把程序塞进600 字节的可用空间里或藏一个图标到ROM 中这样具体的技术问题。
这似乎是在提醒我们,有时候太过于要求宏大的意义,甚至都忘了驱动我们在工程的世界里越走越远的,本来就是解决小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而当我们在书里借由Macintosh 重温这样的成就感时,或许可以给那些枯燥的日常工作找回一些久违的激情。
这些工作可能永远无法同创造Macintosh 相媲美,可是当我们赋予它同样的意义和情绪,并在其中追寻自己的荣耀和成就感时,我们便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在我看来,这就是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邱岳
无码科技合伙人, 公众号二爷鉴书出品人
译者序
有一天,InfoQ 郭蕾发了一本书给我,问我对这本书感不感兴趣,想不想翻译。我一看,封面图片里有一群工程师模样的人,其中一人还抱着一台老式的Mac 电脑,很明显这是一本有关苹果公司的书。作为一名理性的非资深苹果用户,看到与苹果公司相关的书难免想去一探究竟。有关苹果公司的书也不在少数,包括我自己数年前买过的那本《乔布斯传》,那么郭蕾介绍的这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之前没有看到过?
我迫不及待地点进去看这本书的资料。这本书讲的是苹果公司早期开发Mac电脑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79 年至1985 年之间。20 年后,作者Andy Hertzfeld把这些故事搬到了他的网站上,并在2004 年集结成书出版。2009 年,繁体版在台湾上市。2010 年,第一个简体中文版在大陆上市。这本书距今有些时日了,所以不知道它也实属正常,但它一定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因为年代有点久远,它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曾经不止一次地风靡世界。
欣然接受翻译事宜之后,我立马翻看原书。每读完一个故事,都禁不住感叹一番。有些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引得你会心一笑;有些故事让人思绪万千,就好像作者在故事里暗藏玄机;有些故事好像就在你身边发生过一样,让你不禁拍案叫绝。三十多年前发生的故事,在今天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大概这就是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全书的故事涉及到众多人物,大部分都是当初Mac 团队的重要成员。他们一个个性格鲜明,各怀绝技,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颗改变世界的心。他们经历了重重困难,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贡献给了Mac 电脑项目,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恐怕也只有这种纯粹的激情才能够让梦想变成现实。
你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技术与商业,看到团队与管理,看到极客与梦想,看到成长与突破,看到人性与情感,最后汇聚成一种精神、一种热情、一颗纯粹的希望改变世界的心。这是三十多年前发生在硅谷的一场技术革命,时过境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支撑这一切的力量却一直没有改变过。在现如今创新变得举步维艰的年代,更需要这种精神。这次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InfoQ 中国以全新的面貌把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再次呈现给读者,也是希望读者能够在感受当年疯狂岁月的同时,能够有所斩获。
这是第二次推出简体中文版,对旧版进行了深度修订,修正了旧版存在的错误,并在行文风格上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让它更符合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次的重启版凝聚了多方的努力,汇集了来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极客邦(InfoQ 中国运营主体)的各方的力量,包括发起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图书策划张春雨、InfoQ 中国总裁郭蕾,以及参与图书制作的极客邦的钟韵和周君凤、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刘佳禾,等等,他们在这本书上倾注了专注的极客精神,读者才能再次看到这部图文并茂、内容深刻的作品。
这可能不是一本能让你读上五年甚至十年的书,但当你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再回过头来读这本书,你仍然不会觉得它过时,或许,你还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薛命灯
InfoQ 高级社区编辑
2017 年9 月 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