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实现与应用

書城自編碼: 305721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仇保利 主编 胡志昂 范红 邵华 副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7611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0-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459/68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算法图解(第2版)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科学的奇幻之旅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編輯推薦:
本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指导,符合《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本书结合公安部*研究所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专业化服务项目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物联网工程及产品安全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物联网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物联网市场环境。第2、3章介绍我国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安全需求以及国内外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动态。第4章从研究角度介绍物联网安全模型,包括物联网单层安全模型、物联网整体安全模型、物联网专项安全模型和云安全模型等。第5章介绍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架构,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实施、检测与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第6~9章分别从物联网安全检测标准与指标,物理产品检测、物联网工程系统检测与检查,物联网风险评估等技术能力建设和实践进行了介绍。第10章根据已建成的检测平台,在智能感知类产品安全检测、接入传输类产品安全检测、业务应用类产品安全检测、系统安全检测检查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给出丰富的检测实例。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物联网安全课程的教材,同时可供从事物联网工程和产品研发及
內容簡介:
本书结合公安部*研究所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专业化服务项目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物联网工程及产品安全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物联网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物联网市场环境。第2、3章介绍我国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安全需求以及国内外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动态。第4章从研究角度介绍物联网安全模型,包括物联网单层安全模型、物联网整体安全模型、物联网专项安全模型和云安全模型等。第5章介绍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架构,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实施、检测与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第6~9章分别从物联网安全检测标准与指标、物联网产品检测、物联网工程系统检测与检查、物联网风险评估等技术能力建设和实践进行了介绍。第10章根据已建成的检测平台,在智能感知类产品安全检测、接入传输类产品安全检测、业务应用类产品安全检测、系统安全检测检查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给出检测实例。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物联网安全课程的教材,同时可供从事物联网工程和产品研发及产品安全检测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考。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仇保利,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
目錄
目录

第1章物联网概述1
1.1什么是物联网1
1.2物联网体系结构2
1.3物联网关键技术11
1.3.1信息感知与处理技术11
1.3.2通信技术18
1.3.3组网接入技术33
1.3.4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36
1.3.5安全技术37
1.4物联网市场环境41
1.4.1全球物联网市场41
1.4.2中国物联网市场46

第2章物联网安全现状50
2.1物联网安全特征与面临挑战53
2.1.1物联网特征53
2.1.2信息安全特征56
2.1.3物联网安全特征57
2.1.4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60
2.2物联网安全威胁63
2.2.1感知层安全威胁63
2.2.2传输接入层安全威胁64
2.2.3应用层安全威胁66
2.2.4隐私威胁69
2.2.5几种典型的安全威胁71
2.3物联网安全需求76
2.3.1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物联网安全需求77
2.3.2交通行业的物联网安全需求78
2.3.3电力行业的物联网安全需求81
2.3.4医疗行业的物联网安全需求82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实现与应用目录2.4物联网安全应对措施84
2.4.1国家政策84
2.4.2安全技术发展87
2.4.3安全检测90

第3章物联网安全检测发展现状96
3.1国外安全检测技术发展97
3.1.1SenSec物联网信息安全测试系统97
3.1.2BANAID系统100
3.1.3TAPSNS系统104
3.1.4ASF攻击测试框架105
3.1.5医用传感网通信协议的安全可用性测试平台114
3.1.6测试中心与测试产品服务116
3.2中国安全检测技术发展128
3.2.1物联网系统安全与可靠性测试系统128
3.2.2基于零打扰测试背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平台133
3.2.3无线Mesh网链路层攻击检测系统134
3.2.4嵌入式安全关键软件仿真测试平台138
3.2.5测试中心与测试产品及服务141
3.3物联网检测工具152

第4章物联网安全框架与模型162
4.1物联网单层安全模型167
4.1.1面向感知层安全模型167
4.1.2面向传输层安全模型169
4.1.3面向中间件的安全实现170
4.2物联网整体安全模型171
4.2.1基于P2DR2的物联网安全模型171
4.2.2基于等级划分的物联网安全模型173
4.2.3基于3层架构的安全模型175
4.3物联网专项安全模型176
4.3.1面向物联网的通用控制系统安全模型176
4.3.2物联网空间LBS隐私安全保护模型178
4.3.3基于PKI的物联网安全模型179
4.4云安全模型181
4.4.1CSA云安全控制模型182
4.4.2Jericho云立方体模型184
4.4.3云计算安全技术框架186
4.4.4企业提出的云安全架构188

第5章物联网安全保障框架194
5.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95
5.2物联网发展与安全保障政策197
5.3物联网标准198
5.4物联网安全技术保障198
5.5物联网安全检测与评估200
5.6政府、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与人才201
5.7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体系202
5.7.1产品安全检测服务平台203
5.7.2开放式场景检测支撑平台205
5.7.3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服务平台210
5.7.4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服务平台212
5.7.5集成化安全管理检查服务平台213
5.7.6标准库及指标库214
5.7.7物联网漏洞与补丁库214
5.7.8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管理中心215

第6章物联网安全检测标准与检测指标217
6.1国内外物联网安全标准情况217
6.1.1国外物联网安全标准进展218
6.1.2国内物联网安全标准进展231
6.2物联网安全检测标准与检测指标体系241
6.2.1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标准体系241
6.2.2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指标体系246
6.3物联网安全检测标准与指标平台249

第7章物联网产品检测254
7.1开放式场景检测支撑平台256
7.1.1智能感知检测环境258
7.1.2接入传输检测环境275
7.1.3业务应用检测环境285
7.2产品安全检测服务平台295
7.2.1智能感知类产品安全检测能力295
7.2.2接入传输类产品安全检测能力305
7.2.3业务应用类产品安全检测能力310
7.2.4产品安全检测知识库317
7.3专项安全检测服务平台321
7.3.1网络安全检测平台321
7.3.2非侵入式安全性检测平台324

第8章物联网工程系统检测与检查332
8.1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服务平台332
8.1.1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332
8.1.2服务平台架构334
8.1.3智能感知层系统检测335
8.1.4接入传输层系统检测338
8.1.5业务应用层系统检测340
8.1.6安全检测知识库342
8.1.7检测工具集344
8.1.8系统整体安全性345
8.1.9配套工程设计346
8.2物联网集成化安全管理检查服务平台346
8.2.1物联网集成化安全管理检查346
8.2.2服务平台架构366
8.2.3服务平台功能367
8.2.4配套工程设计372

第9章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373
9.1物联网风险评估过程375
9.1.1风险评估准备376
9.1.2保护对象分析376
9.1.3威胁分析377
9.1.4脆弱性分析380
9.1.5现有控制措施分析381
9.1.6风险分析382
9.1.7风险处置385
9.1.8审核批准386
9.2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服务平台框架387
9.2.1服务平台框架387
9.2.2风险评估知识库387
9.2.3风险评估工具集389

第10章物联网系统检测应用案例396
10.1智能感知类产品安全检测396
10.1.1可信网络摄像机396
10.1.2检测规则397
10.1.3检测环境400
10.1.4检测实施405
10.2接入传输类产品安全检测409
10.2.1单向隔离网闸410
10.2.2检测规则412
10.2.3检测环境414
10.2.4检测实施415
10.3业务应用类产品安全检测420
10.3.1云计算服务器420
10.3.2检测规则422
10.3.3检测环境426
10.3.4检测实施427
10.4系统安全检测检查430
10.4.1警用装备智能管理系统431
10.4.2检测规则432
10.4.3检测环境434
10.4.4检测实施434
10.5系统风险评估439
10.5.1物联网安全支撑系统PKI系统439
10.5.2检测规则440
10.5.3检测环境442
10.5.4检测实施442

参考文献455
內容試閱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规划丛书编审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任:
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别顾问:
姚期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
何德全(中国工程院院士)蔡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任:
封化民
副主任:
韩臻李建华王小云张焕国冯登国
委员:
(按姓氏拼音为序)
蔡晶晶曹珍富陈克非陈兴蜀杜瑞颖杜跃进
段海新范红高岭宫力谷大武何大可
侯整风胡爱群胡道元黄继武黄刘生荆继武
寇卫东来学嘉李晖刘建伟刘建亚马建峰
毛文波裴定一钱德沛秦玉海秦志光卿斯汉
仇保利石文昌汪烈军王怀民王劲松王军
王丽娜王美琴王清贤王新梅王育民吴晓平
谢冬青徐明许进杨波杨庚杨义先
俞能海张功萱张红旗张宏莉张敏情张玉清
郑东周福才
丛书策划:
张民

出版说明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社会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核心,而信息安全在信息社会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企业经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信息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我国目前信息安全人才极度匮乏,远远不能满足金融、商业、公安、军事和政府等部门的需求。要解决供需矛盾,必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为此,教育部继2001年批准在武汉大学开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之后,又批准了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而且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设立了信息安全方向的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
信息安全是计算机、通信、物理、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于这一新兴学科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各高校普遍缺乏经验,因此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了信息安全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一系列研讨活动,并成立了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由我国信息安全领域著名专家肖国镇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指导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委会本着研究先行的指导原则,认真研讨国内外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工作,而且这种研究工作将随着我国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不断深入。系列教材的作者都是既在本专业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又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学者、专家。
该系列教材是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的教材,其特点是:

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内容先进。

适应面广:能够满足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对信息安全领域课程的教材要求。

立体配套:除主教材外,还配有多媒体电子教案、习题与实验指导等。

版本更新及时,紧跟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在全力做好本版教材,满足学生用书的基础上,还经由专家的推荐和审定,遴选了一批国外信息安全领域优秀的教材加入到系列教材中,以进一步满足大家对外版书的需求。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已于2006年年初正式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2007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对我国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006年教育部给武汉大学下达了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教学科研项目。2007年起该项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在高教司和教指委的指导下,项目组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历时5年,制定出我国第一个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于2012年年底通过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授权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并且已经得到武汉大学等许多高校的实际使用。2013年,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经组织审查和研究决定,2014年以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实现与应用目录出版说明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出台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为一级学科的决定,将高校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提到新的高度。2016年6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六大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中网办发文\[2016\]4号)。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央网信办资助的网络空间安全教材建设课题组的指导下,启动了网络空间安全重点规划丛书的工作,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封化民校长担任编委会主任。本规划丛书基于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坚实的工作基础和成果、阵容强大的编审委员会和优秀的作者队伍,目前已经有多本图书获得教育部和中央网信办等机构评选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和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材奖等多个奖项。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规划丛书将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及后续版本)和相关教材建设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扩展,进一步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新颖性,及时反映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成果,并随着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发展不断完善,力争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建设、学术出版与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的Email地址是: zhangm@tup.tsinghua.edu.cn,联系人: 张民。

前言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规划丛书编审委员会物联网被看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变革。我国已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特别是在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一大批物联网产业园和物联网产业集聚基地已经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正在显现出资源集聚效应和规模增值效应。
可以说物联网已将经济社会活动、战略性基础设施资源和人们生活全面架构在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上,所有活动和设施理论上都透明化了。一旦遭受攻击,安全和隐私将面临巨大威胁,极有可能在现实世界造成电力中断、金融瘫痪、社会混乱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甚至将危及国家安全,因此,保障物联网安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国内日益发展的物联网市场,一方面急需出台物联网建设和产品研发的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急需一批专业化检测服务队伍对各地物联网工程及产品进行安全性检测,为物联网发展保驾护航。为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成功申请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信息安全专项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专业化服务项目。笔者对项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以整理总结,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对物联网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物联网市场环境进行梳理。
第2、3章分别介绍我国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安全需求以及国内外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第4章从研究的角度介绍物联网安全模型,包括物联网单层安全模型、物联网整体安全模型、物联网专项安全模型以及云安全模型等。
第5章介绍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架构,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实施、检测与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6~9章分别从物联网安全检测标准与指标、物联网产品检测、物联网工程系统检测与检查、物联网风险评估等技术能力建设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介绍。
第10章根据已建设的检测平台,在智能感知类产品安全检测、接入传输类产品安全检测、业务应用类产品安全检测、系统安全检测检查、风险评估等方面给出了实际检测示例。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实现与应用出版说明本书由仇保利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各章编写分工如下:
仇保利编写了第1章和第5章,胡志昂编写了第2章、第10章,范红编写了第7~9章,邵华编写了第3章、第4章、第6章。
本书的编写得到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物联网一体化安全检测专业化服务项目团队、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力支持,作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广泛收集了国内外的相关材料和数据,翻译了大量国外文献,凝聚了作者从事物联网安全保护的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思考的成果。由于时间仓促,错误和纰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7年6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