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在《文化唯物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中,段吉方教授对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理论背景、发展历程、理论特征及其理论范式意义做出了深入的把握,呈现了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整体面貌与理论格局,在对雷蒙威廉斯、特里伊格尔顿、E.P.汤普逊、斯图亚特霍尔等当代西方文论大家的理论思想的阐释中,较为清晰地梳理出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特性与理论范式、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文化研究与文化治理等核心问题,并作出了集中的论述分析,研究视野开阔,立论基点准确,综合阐释分析能力较强,体现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素养。在研究方法上,这部著作也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创新性,坚持理论分析与基本问题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合理,理论分析的效果非常明显,核心问题研究与方法论探讨的问题意识也比较突出。
|
內容簡介: |
本成果围绕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系统阐释考德威尔、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托尼本尼特等人的文学批评理论观念,整体把握就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面貌与思想精神。本成果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上找到了准确定位与理论解析路径,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有效地把握当下文学经验与文化现实有一定意义。
|
關於作者: |
段吉方(1975 ),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文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出版专著3部,在《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论著研究会理事,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编委,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
目錄:
|
导 论 问题与方法: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缘起 第一章 文化与社会: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与发展第一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第二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二章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生成与理论创构第一节 雷蒙威廉斯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构第二节 大众文化转向与文化唯物主义的批评实践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与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第三章 审美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美学问题第一节 审美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及其理论表达方式第二节 雷蒙威廉斯的感觉结构理论与审美意识形态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评 第四章 葛兰西转向的问题形式及其理论意义第一节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理论影响第二节 葛兰西转向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更新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的历史维度 第五章 悲剧与现代性:现代悲剧研究的问题领域及其提问方式第一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感觉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第三节 神义论、反讽与马克思主义:特里伊格尔顿的悲剧研究 第六章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异质发展到理论对话第一节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异质发展到理论对话的路径与方式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第三节 超越文本形而上学:托尼本尼特对形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七章 理论面向现实: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性第一节 审美幻象研究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性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理论之后:英国文化研究的中国接受与反思第四节 语境与问题:文化唯物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参考文献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