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官赐福·陆
》
售價:NT$
305.0

《
红豆生南国,王维最相思(超人气古人王维国风美书出炉!历史知识+诗词雅赏+颜值新高,一个都不少!)
》
售價:NT$
305.0

《
货币的反噬
》
售價:NT$
454.0

《
怪谈游戏设计师·泗水公寓
》
售價:NT$
269.0

《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
》
售價:NT$
254.0

《
智慧的觉醒
》
售價:NT$
356.0

《
资本神庙与炼金游戏
》
售價:NT$
398.0

《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
售價:NT$
653.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常用传感器及应用、信号的描述与分析基础、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测试信号的调理与记录、数字信号处理基础、虚拟测试系统、发动机参数的测量、底盘性能参数的测量、汽车振动的测量、噪声的测量、电磁兼容(EMC)检测。
|
目錄:
|
前言
第1 章 绪论1
1. 1 测试技术概况1
1. 2 测量的基础知识5
本章知识点10
本章习题10
第2 章 常用传感器及应用11
2. 1 传感器概述11
2. 2 电阻式传感器18
2. 3 电容式传感器24
2. 4 电感式传感器31
2. 5 压电式传感器37
2. 6 磁电式传感器42
2. 7 霍尔式传感器44
2. 8 光电式传感器46
本章知识点51
本章习题51
第3 章 信号的描述53
3. 1 概述53
3. 2 周期信号及其频谱57
3. 3 非周期信号及其频谱62
3. 4 典型信号的频谱71
3. 5 随机信号74
3. 6 MATLAB 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76
本章知识点80
本章习题80
第4 章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82
4. 1 测试系统及其主要性质82
4. 2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83
4. 3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83
4. 4 不失真测试条件87
4. 5 典型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88
4. 6 测试系统动态特性参数的确定96
4. 7 MATLAB 在系统特性分析中的应用98
本章知识点100
本章习题101
第5 章 信号的调理102
5. 1 信号放大102
5. 2 电桥104
5. 3 调制和解调111
5. 4 滤波器118
5. 5 模-数转换原理128
5. 6 MATLAB 在信号调理中的应用130
本章知识点137
本章习题138
第6 章 信号分析基础140
6. 1 信号的相关分析140
6. 2 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146
6. 3 相干函数分析及其应用148
6. 4 倒频谱分析及其应用149
本章知识点154
本章习题154
第7 章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155
7. 1 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155
7. 2 快速傅里叶变换原理161
7. 3 快速傅里叶反变换175
本章知识点176
本章习题177
第8 章 汽车常见物理量的测量178
8. 1 振动的检测178
8. 2 噪声的测量185
8. 3 空气流量测量194
8. 4 位置测量200
8. 5 扭矩测量204
8. 6 汽车角速度测量206
8. 7 汽车转速测量208
8. 8 汽车车速测量209
8. 9 车辆周围识别用传感器211
8. 10 EMC 检测215
本章知识点219
本章习题219
附录221
附录A 传感器应用实例221
附录B 车用排气消声系统模态测试226
参考文献231
|
內容試閱:
|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各高校相继开设了汽车工程测试 方面的课程。为此, 编者根据近20 年的本科教学实践, 在充分研讨与总结了教学改革经验及教材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与车辆工程相关的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全书围绕信号展开, 讲述了信号的描述信号的时域、频域描述、信号的拾取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信号的传递信号的调理 和信号的分析信号分析基础、数字信号处理。
以上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测试系统, 并讲述了测试系统组成、测试系统特性对信号的影响、测试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汽车中常见量的测试等内容。
本书穿插有典型教学案例, 以强化工程实际应用,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这些案例重点介绍如何根据具体测试任务制定测试方案、恰当选择器件和部件、合理设计测试系统各模块、构建满足特定功能和技术指标的测试系统、正确处理测试数据等, 力求体现先进性、实用性, 注意反映当今测试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同时, 本书配有大量的视频资源, 可通过扫二维码进行观看。
本书力求做到:1 重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讲解重要测试公式的物理意义, 力争做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以期达到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2 强实践。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 引用大量工程实例, 以求加深知识的掌握。在信号分析相应章节最后一节用MATLAB 设计简单程序, 变抽象为具体。
3 突出重点。在每章最后罗列出本章的知识点、重点、难点, 并尽可能用一句话概括本章核心知识点。
本书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樊继东、贺焕利编写。在编写过程中, 得到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张谭、郭一鸣等老师的大力支持, 谨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