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内容结构清晰,主题鲜明,在体例上采用分章编写的形式,完全与教材同步,便于学生迅速把握各章的重点、难点,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各章内容统一划分为“经典导读”“疑难问题解析”“教学案例解析”“实践探索”“强化训练”等模块,着眼于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融会贯通的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關於作者: |
王艳,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就业指导》等课程,发表了《试论职业教育人才观的变化》、《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创新能力教育》等各级论文10多篇,参加编写了《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团队合作教程》、《形势与政策》等教材11本。
|
目錄:
|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001 一、经典导读001 二、疑难问题解析003 三、教学案例解析008 案例一 苏格拉底的两道考题008 案例二 左手向习近平敬礼 所有将军中他独一无二009 案例三 青春的选择、闪亮的人生——八位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创业之路 012 案例四 《同学,我大四了》016 案例五 青年榜样习近平018 四、实践探索019 课内实践019 课外实践020 五、强化训练020 【单项选择】020 【多项选择】021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022 一、经典导读022 二、疑难问题解析023 三、教学案例解析025 案例一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025 案例二 奥运赛场上涌动的梦想026 案例三 信念的力量027 案例四 无法砍去的胜利标志——V028 案例五 断翅也要飞029 四、实践探索031 课内实践031 课外实践032 五、强化训练032 【单项选择】032 【多项选择】033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034 一、经典导读034 二、疑难问题解析036 三、教学案例解析039 案例一 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039 案例二 民族复兴的脊梁——许振超043 案例三 抵制日本车,莫要成了可怕的“爱国贼”045 案例四 一个人绝不可以与国家违约——致《中国青年报》社领导的一封信 047 案例五 皮革大王田家炳80%财产捐给慈善事业048 四、实践探索050 课内实践050 课外实践051 五、强化训练052 【单项选择】052 【多项选择】052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054 一、经典导读054 二、疑难问题解析056 三、教学案例解析059 案例一 故事:“我哪去了?”059 案例二 丛飞与178个孩子的生死绝唱060 案例三 走进2011感动中国人物刘伟063 案例四 乔丹的眼泪065 案例五 去掉自己身上的气味066 案例六 萧伯纳的教训067 四、实践探索068 课内实践068 课外实践068 五、强化训练069 【单项选择】069 【多项选择】070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072 一、经典导读072 二、疑难问题解析073 三、教学案例解析078 案例一 佛山“小悦悦事件”078 案例二 信用的力量078 案例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的故事079 案例四 一次献血挣“两万道德币”,道德币能否今存明取085 案例五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087 四、实践探索089 课内实践089 课外实践090 五、强化训练091 【单项选择】091 【多项选择】091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德093 一、经典导读093 二、疑难问题解析094 三、教学案例解析098 案例一 一缕阳光——黄久生098 案例二 靠创新改变命运的农村残疾青年——吕伟涛099 案例三 大国工匠——李万君101 案例四 “孝”感天地——陈春林103 案例五 “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把儿子的债还了”——杜长胜105 四、实践探索107 课内实践107 课外实践109 五、强化训练113 【单项选择】113 【多项选择】114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15 一、经典导读115 二、疑难问题解析116 三、教学案例解析121 案例一 直躬父窃羊案121 案例二 孙膑刖足案、司马迁宫刑案、缇萦上书救父122 案例三 在法治信仰中实现梦想123 案例四 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124 案例五 三个大学生编造网络谣言126 四、实践探索126 课内实践126 课外实践127 五、强化训练128 【单项选择】128 【多项选择】128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130 一、经典导读130 二、疑难问题解析131 三、教学案例解析134 案例一 网络犯罪134 案例二 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宪法中135 案例三 大学生缺少法律意识,背债百万元136 案例四 情与法的抉择138 案例五 女大学生当“枪手”考试作弊受刑罚140 四、实践探索142 课内实践142 课外实践143 五、强化训练146 【单项选择】146 【多项选择】147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148 一、经典导读148 二、疑难问题解析149 三、教学案例解析156 案例一 妻子落水丈夫不予救助是否担责?156 案例二 时髦的微信群旅游,且行且警惕157 案例三 真假王娜娜159 案例四 不能因他人的违法行为而不尽自身义务160 案例五 村民破坏选举 获刑两年十个月161 四、实践探索162 课内实践1162 课内实践2163 课外实践164 五、强化训练164 【单项选择】164 【多项选择】165 附录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66 参考文献176
|
內容試閱: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做出具体规范。为适应教育部的新要求,本书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力求所选取的案例能够较好地体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又能够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深化对我国道德传统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探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本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配套用书,旨在帮助和指导大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自我修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本书编写分工情况如下:绪论由王艳编写;第一章由孙玲玲编写;第二章由王佳莹编写;第三章由王蓓蓓编写;第四章由刘洋编写;第五章由姚翠萍编写;第六章由郑宝编写;第七章由矫捷编写;第八章由李庆峰编写,此外,杨亮、陈继荣参加了本书部分资料的收集和编写工作。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17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