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書城自編碼: 30554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著;周京元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78979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9-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08/1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售價:NT$ 717.0
盛世:西汉 康乾
《 盛世:西汉 康乾 》

售價:NT$ 549.0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售價:NT$ 381.0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售價:NT$ 717.0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售價:NT$ 2789.0
财之道丛书·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
《 财之道丛书·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 》

售價:NT$ 717.0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售價:NT$ 23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06
《 美国边疆的开拓:刘易斯和克拉克探险 》
+

NT$ 238
《 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 》
+

NT$ 259
《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

NT$ 274
《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
+

NT$ 418
《 精英的黄昏:后精英政治时代的美国 》
+

NT$ 466
《 慈悲与玫瑰 》
編輯推薦:
★德国版《菊与刀》,二战后同盟国处理德国问题的指导书。
二战结束前,路德维希受邀对美国和军队高层讲解德国的民族性格,因而写成本书,并成为同盟国处理德国问题的指导原则,书中的一系列建议都在后来得到的实施和验证。
★德国为何被神化?为何被误解?读懂德国人的文化世界观,就读懂了欧洲史。
德国的工业得益于德国人的严谨、理性、条理分明、富有创意,因而被吹捧到了神乎其神的程度;德国也曾因为历史、纳粹和侵略而被世人认为是个野蛮残酷的民族。其实,真正的德国人同时具备铁血和音符的特色,这两种矛盾的特性汇合在德国人身上,才造就了德国的历史和欧洲的格局。
★罗斯福亲邀的德裔犹太学者路德维希代表作
路德维希曾采访过斯大林、墨索里尼、凯末尔等人,并曾猛烈抨击纳粹的侵略政策,因而遭到戈培尔的追杀,被迫逃亡国外。到达美国后,路德维希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对德政策顾问,并曾随艾森豪威尔、巴顿将军前往欧洲,见证欧洲的解放。
★全彩图文典藏
优美译文和独到见解之外,本书还增加了几十幅德国历史人物肖像、艺术图片,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德国文化,同时也能更加赏心悦目地拼读这本书。
內容簡介:
理性、精准、一丝不苟、条理分明这是多数世人对德国的印象。
这个民族孕育了无数谱写出动人旋律的音乐家、开创思想新局的哲学家,也是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艺术的起源地。但是,这个国家却也是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侵略邻国、意图灭绝犹太人的民族。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音乐总是唤起我心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渴望,一是战争,另一则是田园般的宁静。这句话正是德意志民族灵魂的写照浪漫与残暴并存。德意志民族的性格为何如此矛盾?为何德国人在高度理性的同时,却又在战时集体陷入泯灭人性的疯狂?
埃米尔?路德维希以其亲身且直接的体验,从德国历史起源和文化底蕴切入,剖析德国人(包含日耳曼人和普鲁士人)的独特民族性格,他们的傲慢与自负从何而来,以及他们对地位、组织、服从的病态着迷,彻底解析这个民族的灵魂为何如此冲突、如此矛盾。
这是一部从内部角度彻底了解德意志民族性格的时代之作。
關於作者: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20世纪德国杰出的传记作家。他是法学博士,但立志从事写作。大学毕业后担任《柏林日报》驻外记者,曾亲自采访过斯大林、墨索里尼、凯穆尔等人。20世纪30年代,由于抨击德国纳粹的军国主义政策、预言德国将发动战争,他受到戈培尔等人的关注,被迫逃亡瑞士,并于1940年迁居美国。赴美后,他受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之邀,担任美国对德政策顾问。1945年,他跟随巴顿、艾森豪威尔将军亲赴欧洲战场前线,报道欧洲的解放,并为盟军提供对德政策的指导。
20世纪20年代,路德维希写作了《拿破仑传》等,成为享誉全球的传记作家,此外还著有《俾斯麦传》《林肯传》《兴登堡传》《贝多芬传》等。他的写作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开创了传记文学写作的新流派。
目錄
译序 i
铁血与音符的德意志简史 iii
德意志帝国的源起与没落 iv
一个局外人和参与者 xi

自序 001
日耳曼人的秩序与浪漫  005
他对皮囊下的自己感到不自在 006
王位与祭坛 011
一个没有烈士的国度 034

普鲁士人的理智与疯狂 057
大帝与将军 064
音乐家、俾斯麦与希特勒 075
军人、犹太人与美国人 092

世界误解了德国 105
民主的暴君 115
战败的德国人 125
审判德国人 138
主宰世界的冲动 141
把德国一分为二 144

如何对待德国人 147
赢得尊重,而非同情 150
文明国家的报复 166
对孩子微笑 171

附录:宣言 179
內容試閱
译 序

铁血与音符的德意志简史

日耳曼人(Germani)是古罗马对罗马文明世界的东北边境之外,莱茵河东岸、多瑙河北岸那些部落的泛称。这些部落大约使用着相同的印欧语系语言;由于日耳曼人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所以日耳曼人是个外来的称呼。罗马军队在公元前1世纪征服高卢(今法国)时,即在莱茵河流域遭遇到日耳曼人,当时罗马人称他们为莱茵河此岸的日耳曼人(Germani cisrhenani)与莱茵河彼岸的日耳曼人(Germani transrhenani)。
由于日耳曼人是许多部落的泛称,所以条顿人([德]Teutonen,[英]Teutons)、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阿雷曼人、法兰克人等都是日耳曼人,在斯堪的纳维亚也有日耳曼人。在公元前2世纪时,条顿人大致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后来逐步和日耳曼其他部落融合。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倾颓,日耳曼各部落不停地在罗马帝国领土内迁徙,因而扩散在欧洲各地,这也使得后世学者在研究日耳曼历史和语言上更加困难。
德意志人([德]die Deutschen,[英]Germans)一词源自古高地德语,是公元5世纪到10世纪之间居住在现今德国中、南部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在拉丁文中的书写法是diutisc,意为人民的,指的是当时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而德意志人则是说日耳曼人语言的人。德意志民族意识兴起后,这个词就用来指德意志民族了。
如今,德意志人不一定是德国人,因为德意志人也可能是奥地利人或瑞士人。
而日耳曼则是指日耳曼人所居住的地区,现代英语的德国(Germany)一词即自此演变而来。日耳曼人有时会等同于现在的德国人,后世也常以条顿人泛指日耳曼人及其后裔。

德意志帝国的源起与没落

11世纪时,位于多瑙河附近的一个贵族被封为索伦伯爵,是为布尔夏德一世(Burkhard Ⅰ),这是霍亨索伦家族在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可考证的首领。后来的索伦伯爵腓特烈三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忠实家臣,他通过联姻,成为纽伦堡索伦伯爵腓特烈一世,并将家族名称改为霍亨索伦,意为高贵的索伦,时年1192年。自此开始,霍亨索伦家族从皇帝处获得不少领土,并且致力于通过联姻和购买的方式扩充领地。1415年,腓特烈六世购得布兰登堡选帝侯(Kurfrst von Brandenburg)的身份,称为选帝侯腓特烈一世。之后,选帝侯腓特烈二世建设柏林市,使该地成为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都。1618年,布兰登堡选帝侯经由继承得到普鲁士王国;后来的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16201688)身为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并因其军事和政治技巧卓越,而被称为大选侯。1701年,普鲁士公国升为王国,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改称腓特烈一世,至此,普鲁士王国(Knigreich Preuen)正式成立,首都为柏林。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即是腓特烈威廉之父、腓特烈大帝的祖父。
容克(Junker)一词源自中古高地德语,本意是尚未成为骑士的年轻贵族。在普鲁士的历史上,容克多指有土地的贵族阶级,特别是东普鲁士地区,他们控制了所有的土地和政府;到了1871年,俾斯麦统一各邦,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皇帝。成立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后,容克更是统治了德国政府和普鲁士军队。
威廉一世的继任者、其孙威廉二世在1897年12月最后一次拜访俾斯麦时,俾斯麦曾提出宛如预言的警告:腓特列大帝死亡20年后发生了耶拿战役,普鲁士败于拿破仑;我离开20年之后,如果事情再这样下去,德国就会崩溃。
1914年6月,塞尔维亚独立运动人士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德大公之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意志帝国身为奥匈帝国的同盟,也因此向塞尔维亚及其联盟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是爆发。
战事第三年,英国海军对德国的封锁成效明显,造成德国境内食品及原料不足,德国开始实施食物配给;19161917年的冬天严寒,马铃薯收成不好,人民不得不吃动物饲料和小萝卜,因此这个冬天也被称为萝卜冬天。整个战争时间,德国平民因营养不良所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0万。德军在战场上的挫败使得国内动乱加剧,结果德国水兵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918年11月9日,首都柏林也发生了革命,不同派系的政党在国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威廉二世不得已,只有宣布退位,放弃德意志帝国与普鲁士王国的王位,并带着皇族逃至荷兰。霍亨索伦家族对德国的统治就此结束。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年底成立的共和国是德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体制,采取议会民主制度,制定魏玛宪法,因此有时候亦称为魏玛共和国(Weimarer Republik),但政体的正式国名仍沿用德意志帝国。1919年,魏玛政府与战胜的协约国签订《凡尔赛和约》,接受割地赔款、削减军备与军队,并承认极具争议性的战争罪责条款。
根据和约,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的黄金,并且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给法国,并限军队人数在十万以下,协约国同时实行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
这些情况导致德国丧失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不过德国的工业体系依然完整,本土也未受到战火波及,要复兴德国的工商业并非难事。
令德国政府与人民最反感,并且引发强烈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的,是强迫德国单独承受发起战争的责任:基于德国及其盟国之侵略行为,协约国之政府及其国民因战争而受害。协约国之政府,确认德国必须就其及其盟国导致的一切损失与破坏负责。(《凡尔赛和约》第二三一条)德国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随即开始质疑和约。他们将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共产党人、犹太人视为叛国者,是魏玛政权的既得利益者;犹太人尤其被视为是后方罢工及战败的主谋。这种观点在德国迅速引起共鸣,并被纳粹党作为主流宣传。
魏玛时期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竞争激烈,政变、罢工、暴动不断。德国政府在1923年表示无法应付《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战争赔款,因而拖欠赔款;这又导致经济衰弱,不得不印制钞票,导致德国货币疯狂贬值和通货膨胀。这时候,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政变,并计划占领该市。政变失败后,希特勒被判监禁五年,但最后只坐了九个月的牢。他于是决定通过合法途径登上权力宝座。
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und)虽然身为保皇党,仍决定参加1925年的总统选举。在当选总统后,他加强总统的权力,使总统的权力不再仅仅是象征。总理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于1929年过世后,全球经济大恐慌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得希特勒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在1930年的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二大政党。1932年年底的国会大选让纳粹党得以晋升第一大党,因此兴登堡总统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3月24日,兴登堡在国会纵火案后受希特勒影响,签署了《授权法案》,让纳粹党在未拥有国会绝对多数席位的情况下,无须执政联盟中的其他党同意即可通过任何法案。此举实际上等于废除了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后,纳粹内阁通过一项法案,宣布将总统职权转授给总理,希特勒因而成为元首(Fhrer)兼帝国总理,并成为德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所有官兵必须向希特勒宣誓。从此,魏玛共和国结束,纳粹一党独裁专制开始。

一个局外人和参与者

有些人怀疑,所谓的德国民族性是否真的存在。怀疑派认为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才成立,又采取联邦制度,由22个邦、3个自由汉萨同盟城市(汉堡、吕贝克和不莱梅)
和1个直辖区(阿尔萨斯洛林)构成,而当中的22个邦则是由4个王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及符腾堡)、6个大公国、5个公国和7个亲王国所组成。这些邦国各自有长久的历史与传统,各邦国的统治家族或许彼此通商、通婚,但也常干戈相见,各自的人民也有着深层的邦国认同,要如何谈及这些邦国和自由市有共同的国家民族性呢?
但是,本书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认为,德国民族性绝对存在,而且世人也应该好好讨论并认清德国的民族性。他表示:民族性是真正的现实;它是一个国家各种特质的总和,使其国民容易受他人辨认即使其中的某些特征可能无法在部分或个别国民中找到。他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论是在火车上、旅馆里或船上,多数人都能在一大群人中由头型、行走和说话的方式,直觉地判断一个人是英国人、地中海人或是斯拉夫人。外貌与举止是性格的象征,当人民的自然倾向经由国家利用教育进行培育和强化时,国家内部就能发展出国民的基本特质。路德维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大声疾呼他对德国民族性的看法。他的观点当时在美国的公众演讲和广播时深受听众支持。美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曾邀请他作证,而当时的盟军占领区政府也邀请他讲述此议题。为何美国大众与政府对他的见解都如此洗耳恭听?
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年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省的布雷斯劳(Breslau,二战结束后划归给波兰)。此地是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1742年从奥匈帝国手中取得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布雷斯劳成为德国第六大城市,当时人口约有50万,而且包括大量的犹太家庭,路德维希家即是其中之一。
公元1世纪左右,犹太人便已定居在今日的德国地区,不过一直受到各种歧视;许多欧洲犹太人不但在政治与经济上没有自由,同时也不可任意迁移。到了18世纪中叶后,由于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开始出现犹太解放运动(Jdische Emanzipation),消除所有对犹太人的法律歧视,并授予犹太人与本国公民同等的权利。当时的普鲁士在对法战争失败后,决定团结普鲁士人民,并扩大社会与经济富强的基础,因此邀请犹太人入籍成为经济公民,也给予他们自由居住权。
德国在1871年解放犹太人,但规定境内的犹太人必须符合会说德语、改用德意志姓氏、有固定工作,以及拥有财产等条件,才能取得公民权。此外,德国政府又规定政府公务人员必须为基督教徒,如果拥有公民身份的犹太人仍保有犹太教信仰,还是无法担任国家公务员、法律人员与教育人员等职务。埃米尔路德维希的父亲赫尔曼科恩(Hermann Ludwig Cohn)便因此在1883年去除犹太姓氏,改以中间名为姓,科恩一家人从此改姓路德维希。
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专业是法学,于1902年受洗成为基督教徒,而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在1906年跑到瑞士开始了小说家生涯。路德维希曾担任《柏林日报》(Berliner Tageblatt)驻伦敦记者,后来被派到巴尔干半岛报道战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柏林日报》在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的驻外记者。他在1920年出版了创作的第一本传记《歌德传》,将原始资料、史实与当时刚兴起的精神分析法结合,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带有戏剧效果的情节,作品因而畅销。路德维希在写作之际仍担任采访记者,在欧洲各首都访问其政治领袖,斯大林、墨索里尼、土耳其的凯末尔,以及捷克开国元勋马萨里克等人都曾接受过他的采访。1932年出版的《与墨索里尼的对谈》(Mussolini Gesprche mit Emil Ludwig)一书,便是记录他在1932年3月23日至4月4日期间于罗马访问墨索里尼的谈话。
由于路德维希在其作品中公开讨论德国在一战爆发中的责任,严厉抨击右翼历史学家粉饰军国主义扩张野心的做法,明确主张用和平主义与民主共和的思想来教育青年一代的立场,他开始在国内遭受抨击。德国历史学会宣称路德维希代表德国社会精神状态的沉沦,纳粹倾向的历史学者奥图威斯特法尔(Otto Westphal)更攻击他是俾斯麦的敌人。外交官阻止路德维希在国外城市开设讲座,要求将他排除在诺贝尔奖候选名单之外;纳粹党籍的国会议员则抨击路德维希的作品辱没了德意志人,戈培尔甚至在他的日记中提到路德维希的作品特别危险。路德维希受到多方攻击后逐渐淡出德国,于1932年入籍瑞士,他在瑞士居所的邻居包括以《西线无战事》一书闻名的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933年5月10日深夜,在柏林歌剧广场上的焚书行动中,路德维希的作品也被冠以误解我们的历史,轻视我们历史中的伟大人物的罪名遭到焚烧。
路德维希1936年在造访美国巡回演讲时,曾警告听众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并主张抵制德国。他还提出他对欧洲的愿景:成为一个宪法的欧洲合众国。后续几年,他一再预测大战一触即发,直到1939年9月1日德国果真挥军进入波兰。路德维希推测德国会入侵瑞士,身为德国公敌的他唯恐遭遇不测,为了自身安全,他在1940年决定流亡海外,移居美国。
路德维希流亡美国时,不断通过演讲或发表文章,警告世人切勿重蹈《凡尔赛和约》的覆辙。他是德国应承担集体罪责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他描写德国人的独特民族性,告诉盟军在战后应该如何对待德国人,认为盟军应尽早了解德国民族性,因为德国也很可能像墨索里尼一样突然崩溃,让盟军措手不及。在这段时间中,他受罗斯福总统之邀,担任美国对德政策顾问,并为二战后美国初期推行的强硬改造德国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1945年1月,罗斯福和杜鲁门亲自邀请路德维希跟随巴顿、克莱顿和艾森豪威尔等三位将领前往欧洲战场,报道欧洲的解放。
路德维希在流亡美国期间可说是纳粹德国最强大的对手之一,他在演讲与写作中一再强调德国的民族性与德国军国主义的危险之处,并要美国注意德国的反犹太问题。他认为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必将战胜纳粹德国,为了后世的和平,盟军必须消除德国的军国主义根源,并教导德国人民主的真义。因此他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三本重要作品,皆与这个目的有关。在1941年的《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The Germans: Double History of a Nation)中表示有两个德国:一个是由歌德、席勒、巴赫等人构成的德国;另一个则是由腓特烈大帝、威廉二世和兴登堡等军人构成的德国。在本书《铁血与音符》(How to Treat the Germans)中,他则强调,由于这种双重的民族性,德国必定会不断发起战争;但过于僵硬地服从与信仰军国主义,也注定了德国的必败。盟军必须准备好德国随时会战败投降,并且要负起战胜国的责任,以强硬的手段与坚韧的意志教育德国人民,让他们学习歌德所代表的德国文化,不让德国再次发起大战。
在1945年的《德国的道德征服》(The Moral Conquest of Germany)中,他更进一步阐述德国已经战败,盟军必须切实履行战胜国的责任,好好进行对战败国的工作,教育德国在未来不再发动另外一场战争。
在21世纪的今日,阅读《铁血与音符》仍有其必要,因为本书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精神(Zeitgeist)。路德维希身为德国犹太人,他不仅是德国文化的参与者,也是德国社会的局外人。他可以深入了解德国文化,也可以冷眼旁观德国的社会变化。尤其是他以知名作家与采访记者的身份结识欧洲政坛领袖,并亲眼见证当时欧洲众多剧烈的政经变迁,他对于德国的观察更是难能可贵。即便文中字句可见情绪上的感触,本书仍是一部可以全面了解德国民族和时代精神的佳作。

周京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