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背景下,由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编辑,根据李素桢和田刚两位口述历史学者历经在日十余年的口述采访记录整理而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日本侵华老兵刻骨铭心的战争亲历,还有首次公之于众的照片、手记、调查问卷及认罪书等珍贵史料,对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救赎灵魂,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书中日本老兵们的回忆虽经过岁月的洗涤而日渐风化和模糊,但残酷的战争在他们灵魂深处刻上的每一笔印痕却因此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每个人的证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体现的是当事者本人的思想认知和角色立场,对战争和历史问题存在某些偏颇和不客观的认识,这在口述历史证言里是无法回避的。另外书中出现了大量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名和数字,由于口述者掌握当时历史情况的局限性,可能会有不准确之处,特此说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旅日华人口述历史学者对众多日本侵华战争时参战的老兵及遗属做的采访和记录材料整理而成。全书直观性强、细节丰富、确凿可信,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对比,深刻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戳穿日本右翼分子泯灭良知的言论,还原历史真相,警示未来。本书作为侵华老兵口述证言,与文献史料相印证,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田刚,硕士研究生,客座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旅日、旅澳华人口述历史青年学者。
李素桢,博士研究生,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旅日华人学者。长期致力于采访调查、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多次主持召开日中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一人。
|
目錄:
|
序言一 无法抹去的记忆
序言二 日本老兵口述侵华历史证言的采访、调查与研究
第一章 战争罪行
绘鸠毅
久保寺尚雄
金村真
山梨一夫
猪熊得郎
山下正男
小俁佐夫郎
第二章 慰安妇
小林宽澄
伊藤德治
猪熊得郎
桥口杰
金村真
依田安昌
今井弘
第三章 伪满开拓团
山野井公一
松本元吉
饭白荣助
高木孝义
樱井规顺
第四章 反战与改造
筒井重雄
小林宽澄
桥口杰
幅敬信
市川寿子
水野正昭
第五章 遗属反思
上田每美
青柳裕子
岩井忠正
成迫政则
附录
留下历史证言,面向未来友好
历史认识有感:加害于被害
后记寄语
后记感言
出版说明
|
內容試閱:
|
无法抹去的记忆
支建华
客观、全面、多视角地记述抗战历史,是史学工作者的神圣责任。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编辑这部《铁证日本侵华老兵口述历史证言》,用当年侵略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进而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代牢记历史、开创未来,为凝聚全民族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略尽绵薄。
本书是由吉林省赴日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素桢和吉林省旅澳青年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田刚采录、整理和编撰的口述史料选辑。
二位口述历史学者在日本十余年时间,对五百多位日本侵华老兵及遗属做了采访和记录,请当事人讲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并配有录音、录像、照片、笔记等,通过分析比对,深刻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才有可能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才能使世界达到真正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本书收录了二十多位日本侵华老兵的口述史料,这些老兵都已是耄耋之年,有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他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记忆亟待抢救和挖掘。在日本从事侵华老兵口述调查的李素桢和田刚及其工作团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因此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无论严寒酷暑,他们穿行于日本的城市和乡村,夜以继日地工作,还要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各种阻挠和威吓。历史的责任,人性的呼唤,促使本书的编著者及工作团队,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即使困难重重,疾病缠身,债台高筑,仍然知难而进。他们的工作是在与生命和时间赛跑,是在唤醒历史服务现实,这种坚忍意志、担当精神和民族情怀,让我们为之敬佩感动,真心地为他们点赞。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侵华老兵以个人的亲历、亲见、亲闻和自我感受见证历史,述说过去。回忆使这些日本侵华老兵陷入痛苦和忏悔之中。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涤,有些记忆难免模糊,但刻骨铭心的细节却突显出来,问题的实质清晰可见。我们可以从亲历者的回忆和具体事件的细节中看到普遍性的真实场景。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可以反映出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经李素桢、田刚两位口述史学者搜集整理的,这些照片、手记、认罪书等第一手资料在国内外都是第一次公之于众。它浸透着两位口述史学者治史的严谨风格;见证着加害者的战争罪恶与忏悔;传递着一般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历史信息。本书从亲历、亲见、亲闻的口述证言采集整理入手,来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与从理论、观念入手进行研究不同,它是直观的而非抽象的,是感性的而非概念的,是实证的而非虚拟的,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历史研究。
李素桢、田刚两位口述史学者说为未来记录过去,今天多记录一些,未来就会更清楚一点儿。他们在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和平而记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历史,注定将失去未来。历史是一段过去的存在,无法抹去、无法修饰,更无法改变;记忆是一段现存的视频,应该存储、应该重放,更应该用以服务现实,警示今人。本书以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记录整理了历史的原本音容,以真实的铁证来揭露日本殖民侵略的罪行。
将这段渐趋被风化的历史记忆抢救下来,使其传播开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为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使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从前辈先烈的捐躯与奉献中汲取力量,弘扬中华民族团结进取、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为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期待殷殷,是以为序。
2015年11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