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編輯推薦: |
1)莫迪亚诺笔下的巴黎是神奇的,人们能在街的尽头遭逢奇遇,从蒙马特到西岱岛,到香榭丽舍,到圣日耳曼大道
2)莫迪亚诺运用回忆的艺术,唤起*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揭示德占时期的人间世象。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3)莫迪亚诺是现代小说*成就者之一。王小波
|
內容簡介: |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备受王小波推崇的法国作家
1933年4月24日,一对年轻夫妇在租借的巴黎公寓内死去。那个晚上,这对小夫妻应该去过舞厅,还认识了一些人。这是一桩谋杀案还是自杀案?30年后,一个偶然得知此事的年轻人重新开始调查这桩陈年疑案,并试图还原当晚的情形。他渐渐发现,案件中的很多当事人,他都碰到过。一场调查并没有得到期许的答案,反而开启了更多的调查。那些挥之不去的如幽灵鬼魅般的故人,那些被时间模糊的姓名和背影,还有迟迟未至的解释。这些都是巴黎的秘密。
他能否找到案件的真相?
|
關於作者: |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1978年的《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的《地平线》获得了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之世界奖,米兰昆德拉、略萨、博尔赫斯等人也曾获此奖。2014年。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迪亚诺是我们时代的普鲁斯特,他在用写作和遗忘进行着悲壮的斗争。
|
內容試閱:
|
《废墟的花朵》是一部侦探小说式样的作品,写一对生活和谐、平时规规矩矩的年轻夫妇,一天晚上餐后不尽兴,破例去蒙帕纳斯的酒吧消遣,遇到两个陌生女人,那两个女人又带他们去舞厅结识了两个陌生男人,然后这六个人一同回到他们的住处。第二天一早,邻居发现他们的屋内有呻吟声,推门一看,发现妻子倒在血泊之中,而丈夫已经身亡,手里拿着一把手枪,旁边有封揉皱的信,上面写着:我太太自杀了。我们醉了,我也自杀。用不着不久,妻子也因伤重去世,临死前只说了一句:带红色电梯的房子
警方没能找到那两个陌生女人,也找不到那两个男子,他们似乎失踪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随着妻子的死去,所有的线索都断了,最后只好停止侦查。
那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五十多年后,叙述者沿着自杀者事发晚上可能走过的路线,寻找着蛛丝马迹,试图弄清当年的这一悬案。其实那些区域都是他所熟悉的,二十多年前,他曾在那里读书和生活,留下了青春的脚印。现在,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回忆起自己的过去,逃学、逛街、交友,认识了一个叫做克洛德的旧书商,遇到了一个身世神秘的老大学生帕切科。那个帕切科,他后来发现是假冒的,真帕切科是没落贵族出身,在法国被德国纳粹占领时期曾经通敌,解放后遭到通缉,于是隐姓埋名,失踪了。他眼前的这个帕切科,其实叫隆巴尔,在救济所寄居时,可能杀死了真帕切科,盗用了其身份。这个隆巴尔是干什么的?他自称是航空公司的职员,五十多岁了,却住在大学生公寓里,说是旁听生。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似乎在扮演着什么,掩饰着什么,一下子失踪,一下子又突然冒出来。诡异的是,叙述者发现此人与当年的悬案有关,被害者一行曾去过一家餐厅,而招呼他们的侍应,正是隆巴尔,但他却矢口否认。接着,叙述者又发现,当年警方遍寻不着的带红色电梯的房子,好像就是他认识的那个书商在郊外的家。这时,叙述者的父亲也出现了,那个行为不端的父亲,当年曾交往过的一个女子,似乎就是那两个陌生女子中的一个。
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案子,久久没破,现在却一下子都与自己发生了某种联系。那桩悬案也许能从此真相大白?但叙述者并没有深挖下去,他的兴趣好像并不在破案,目的也不在于弄清谜团,而是借破案来回忆往事,追寻过去。他以此为由,带领读者在巴黎一条街一条街地走,一个区一个区地看。他要找的,是过去的巴黎,他青春年少时期的巴黎。那时,他喜欢和弟弟在卢浮宫广场阴暗的角落玩耍,常和朋友们看电影,泡咖啡馆,还曾受到一个带口音的丹麦女人呵护,并从一个可怕的猎装男人那里抢得了漂亮的金发女子,俨然又是一部青春咖啡馆。莫迪亚诺作品虽多,但可以看作是同一本大书,因为他所有的作品,不管题材如何,其实都是一个主题,那就是回忆和追寻,回忆往事与青春,寻找自己的身份和亲友的秘密,尤其是父亲的身世。父亲的形象常常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他的小说中,使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一定纪实性,因为小说中的父亲可以说就是他真实的父亲的翻版。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在《废墟的花朵》中,我想从1933年发生的一个真实社会事件出发:福塞圣雅克路一对年轻夫妇自杀。但我忍不住回到被占时期,想起我父亲。我本想写一个真实的报道,但它却一次次被我自己的故事所搅乱。父亲的影子他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而自己的青春更难以忘怀。
废墟中的花朵,指的是波德莱尔那样的恶之花,还是维昂笔下那朵在胸中无法根除、最后要了人命的睡莲?莫迪亚诺的小说,书名大多都有讲究,所以法国有学者曾研究他的书名艺术。但这朵废墟中的花究竟是什么意思,却是意见纷纭,争持不下。其实,这个书名跟书中的情节一样,也是无解的,它是开放性的,作者并没有给它确切的含义或定义,正如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最后都没有结果一样。对莫迪亚诺来说,寻找的本身比结果更重要。世界就像一团乱麻,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理清它的头绪,寻找彼此间的关系。我们看到这部小说中有无数的人名、地名、店名、地址、招牌名、电话号码,有的似乎毫无意义,纯粹是为了罗列而罗列;许多人物闪现了一下就消失了,没有任何交代,既没有历史,也不知其将来;许多事情开了头就没有了下文,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跟主题又有什么关系。作者笔下的巴黎是阴暗的,潮湿的,不是被大楼挡住了阳光,就是阴雨绵绵,以至于看起来像是西部海滨雾气弥漫的港口。游走于这个城市是一些身份模糊面目不清的幽灵般的人物,作者有时候都不敢肯定那些人物是真是假,他们已被时间所扭曲。于是他执着地寻找证据、细节、痕迹,以便让自己确信那些人真的存在过。巴黎这个缺乏阳光的城市在他看来如同废墟,如有亮点,也仅仅是那一抹关于青春的回忆,尤其是青涩的爱情。所以,二十岁的我要逃离巴黎,前往维也纳。将来,朋友们会面,那也绝对不会在巴黎,我在想,那段时期我认识的那些人现在都去哪了。我试图想象出我会在哪座城市遇到他们。我敢肯定他们已永远离开巴黎。我想起了罗马
译 者
2016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