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当代中国新纪录片的发展,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表现的深度来看,它们都为这个急剧变迁的时代,保留了异常直观而丰富的记忆。然而,相较于作者的勇猛精进和作品的迅速积累,相关的研究却大大滞后了。这种滞后的表现之一,是有关的探索大多建立在访谈和影片评论的基础上,而缺乏田野调查的功夫,这与纪录片如此深刻地切入生活的田野经验形成鲜明对比。缺少*手资料的支撑,不仅会危及纪录影像研究的发展,也使中国的纪录影像难以得到有力的理论后援,看不清自己的过去以及未来的前途,失去前行的力量。
《三里洞:上海支边矿工的影像史》一书或许会成为一个转折点。本书作者林鑫具有自我反省的睿智和勇气,他在纪录片拍摄完成后,与妻子又完成了四十多万字的影像资料整理和编撰工作。除了吴文光早年编写的《流浪北京》而外,这是中国当代纪录片基于田野观察的又一个重要文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代影像的作者已经不再满足单一的影像语言,而在寻求文字和影像的结合。只有在多重语言融会贯通的过程中,纪录片才有可能成长为一种有积累、有生命力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场梦幻般的视觉享受。这本书为我们展现:1955年,300多位来自上
|
內容簡介: |
该书以影像口述的形式,纪录了陕西铜川煤矿矿工的生命史,为1950年代至今的西部开发做了深刻的历史见证。《三里洞》是中国当代纪录片的经典,而本书是关于《三里洞》的文献,是一个比影片更为深入的文本。作者关于三里洞的回忆文字以及对拍摄实践的思考,为电影人和研究者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
|
關於作者: |
:中国著名纪录片作者。本名朱林鑫,1960年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祖籍江苏太仓。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西安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出版有诗集《噢!父亲黑色的记忆》(中国文联出版社)、《江苏画刊》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林鑫》(江苏美术出版社)等。2003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主要作品有《陈炉》(2004)、《三里洞》(2006)、《同学》(2009)、《瓦斯》(2010)《传道人》(2013)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