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经典英语文库自*辑2013年8月上市至今,整套图书已出版六辑共90部作品。图书选本方面,皆来自世界经典名著,涉及政治、艺术、人文、诗歌、小说等各个领域,原文呈现名著原貌,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了不起的盖茨比》《哈姆雷特》等经典读本更是为广大读者所追捧。图书设计上,完全遵循国外名著图书的经典流行开本规范,掌中书的大小便携、易读;封面设计、正文版式、印刷材质等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将*经典、*纯粹的外国文学带给广大的中国读者,更新大家的英文图书阅读习惯。
*经典英语文库系列图书其规模之大,品质之精在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可以称得上是独1无2,无愧经典的传承,完美体现倡导原味阅读,共享世界经典的出版理念,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更多英文名著经典,以飨读者。
|
內容簡介: |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中庸》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本不是独立成书。宋代朱熹刊刻《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作为儒学启蒙教材。其中,《大学》又被朱熹视作为学纲目,属于四书中*易通晓的一本,故读四书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如此,形成完整的儒家教育。不过,《大学》与《中庸》的语言有别于《论语》的平白浅显和《孟子》的巧言雄辩,更趋思辨,乃儒家内功所在。
儒家积极入世,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庸》,都在强调修身,而修身的*极目的是为了治天下,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升华与解放,于是治天下这个目的也掺杂了很多功利的色彩,决定了修身的不纯粹,更没有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即,若入世者不愿修身,又当若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是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可惜反之却不成立。一国之治,不能寄希望于一人一身之修为,儒学理论,也无法将中国历史带离兴亡更替的循环往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