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内容出自专业史家: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致信道贺;☆主持《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著作:《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白寿彝教授秉承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家,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重视,此点高度吻合党政机关学习历史的需要。
内容全面细致:本系列图书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内容丰赡、资料翔实;体裁新颖而具有民族风格;代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水平。
普及历史学读本:该系列图书很好地将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不仅适合历史专业工作者阅读、研究,而且适合一般读者学习、
|
內容簡介: |
本书论述了公元906年至公元1279年的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时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之后,这应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分裂时期。在这个分裂的时期里闪烁着中国四大发明之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种的耀眼辉煌,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出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巨大发展
|
關於作者: |
该系列为白寿彝之子白至德根据白寿彝史学论著整理编著而得。白寿彝,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目錄:
|
目录
前 言壹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001
第一讲 历史时期划分的新与旧
1.按照过去习惯上的历史分期007
2.以历史发展总的进程为依据007
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总体现008
4.分期不同与史学思想的大同009
第二讲 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1.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010
2.史学思想和历史文献学017
第三讲 历史学大家及其传世之作
1.欧阳修的史学成就026
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033
3.郑樵和《通志》041
4.朱熹的历史哲学和史学 048
5.马端临和《文献通考》 054
第四讲 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
1.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杂乱 060
2.五代中历史最长后梁062
3.朱温死在亲子友珪的手里066
4.李存勖建立后唐的14年068
5.石敬瑭羞耻的后晋11年 071
6.刘知远所建后汉只有4年 074
7.太祖郭威在后周进行改革 077
8.五代时的杰出政治家柴荣 081
9.五代十国以及契丹的猖狂 084
第五讲 北宋皇朝的兴亡
1.赵匡胤灭后周兴北宋086
2.赵匡义图统一却败辽091
3.中衰期及儒佛道之合092
4.由中衰到北宋的灭亡093
第六讲 北宋的农民起义
1.王小波提出均贫富098
2.李顺建立了国号大蜀099
3.方腊摩尼教起义100
4.梁山泊起义及其传说102
第七讲 辽夏金与北宋之政权
1.以契丹族为主的辽政权 104
2.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105
3.金为女真族的强力政权 106
4.辽夏金北宋的存亡之战 106
第八讲 南宋与金的南北分立
1.宋高宗建南宋,任凭金军掠夺108
2.宋将韩世忠、岳飞等奋起抗金108
3.抗金胜利,宋高宗仍退让求和109
4.宋孝宗动摇抗金,宋金再议和110
5.强大蒙古灭金,宋金对立结束110
第九讲 宋金对立中的农民起义
1.钟相的等贵贱,均贫富111
2.红袄起义军被蒙古军镇压112
第十讲 蒙古的兴起与夏金宋的灭亡
1.成吉思汗与蒙古的兴起 113
2.夏金献女求和以至灭亡114
3.忽必烈汗与南宋的灭亡115
第十一讲 生产力的发展及经济的南移
1.农业副业的不断进步118
2.手工业多方面的发展119
3.商业比以前更为兴盛120
4.科学技术的成就显著120
第十二讲 封建关系的发展以及边区封建化
1.品官豪强地主重要地位 123
2.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封建化124
3.蒙古地区封建化大体完成125
4.西夏地区封建化十分显著125
5.高昌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125
6.吐蕃地区逐步社会封建化126
7.由南诏而大理的封建政权126
第十三讲 周边的民族及其政权
1.奚族丰富了我国文化遗产127
2.鞑靼最早见于732年131
3.河西回鹘高昌回鹘之变迁134
4.唐蕃民族关系史上的佳话141
5.唃厮啰(青唐羌)的百年142
6.白族与大理政权及其兴衰147
7.岭南壮族五代时期的曲直149
第十四讲 商业与货币的兴畅
1.五代十国的商业与货币152
2.宋代商业的拓展与兴盛154
3.宋代的铜钱铁钱与纸币157
4.辽代商业与货币的流畅160
5.西夏商业发达货币精致162
6.金代再现一派繁荣景象163
第十五讲 文化的异常跟进
1.非凡的五代诗词书画165
2.宋代文化的高度繁荣167
3.新儒学的形成与发展174
4.相得益彰的辽汉文化178
5.西夏文化艺术之奇葩184
6.金代文化艺术之先声188
第十六讲 宋水文学的突显
1.南宋曾出现的水则碑191
2.最早的长江洪水题刻192
3.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192
4.宋海洋潮汐学的发展193
第十七讲 军制的时期传承
1.五代十国军制多仿唐194
2.北宋南宋的军事制度196
3.宋代禁、厢军 198
4.南宋正式建立大军199
5.辽皇牢固地掌握军权 202
6.西夏的兵役制和军队 206
7.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度 207
第十八讲 奇特的社会风俗
1.五代、宋风俗的非常影响 211
2.辽代的婚姻姓氏吃住丧乐219
3.西夏的穿扮饮居婚丧节庆221
4.金代的饮食服饰家庭婚葬223
第十九讲 并存的多种宗教
1.五代宋的佛道伊斯兰等教226
2.辽代的萨满教及佛教道教235
3.西夏笃信佛教并传道占卜238
4.金代的萨满教与道教三派239
第二十讲 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1.三大发明和应用传播241
2.中外交通的繁盛时期243
|
內容試閱:
|
前言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是一套科学普及中国史学知识的丛书,共11册。本书为丛书的第6册,即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册。
本册论述的是公元906年至公元1279年的中国历史,这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这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是不算很高的。传统的史学观点认为,在魏晋南北朝之后,这应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分裂时期。在这个分裂的时期里,残酷的战争与苦难的人民,给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沉的创伤。然而,积贫积弱的宋朝,也曾闪烁着中国四大发明之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种的耀眼辉煌,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出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巨大发展;《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马背上的契丹、女真人,是在北京修建都城的创业者。在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描述中,我们站在民族平等的立场,以全新的眼光和角度,再现了这个时期的历史。白寿彝先生曾经指出: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时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的历史。
我们应在书中,就这段历史的研究,结合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史学,给读者展现出一部比较客观的五代辽宋夏金历史。
在《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的系列丛书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一册中,同样也只能讲20个专题,所以也只能讲述白寿彝先生在这个历史时代所涉及的一些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当然还要兼顾广大读者感兴趣的一些史学问题,这也就不可能对中国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相关史学研究做出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在这册书中,我们力争突出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靠近大众,尽力让广大的读者了解白寿彝的史学观点之精髓,史学研究之深广,并有助于使广大的读者在学习中国史学时有所帮助,也为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要,提供一些参考,方便阅读,从中不断获得更多的史学知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感悟历史的真谛,努力做到彰往知来。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因为是普及史学科学的读物,所以我们对于材料的来源都没有注明,甚至对于部分优秀的篇幅(白寿彝先生生前亲自审阅过的稿件),还加以应用。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书中采用楷体字的,这是白寿彝讲史学的文字部分;一般宋体字的,是编者插入的辅助文字部分,这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白寿彝先生所讲的史学内容,并使全书内容顺畅一致,方便读者的阅读,就此也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该感谢我的父亲白寿彝赋予我的力量与勇气,以及他的挚友、同仁、学子和弟子们的热情、广泛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我的小孙女白知灵对我这册的写作,帮助依然。
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这个崭新的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用力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历史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白至德
2010年7月3日 林萃书屋
第一讲 历史时期划分的新与旧
在这册书里,我们应该交代一下历史时期划分的问题了。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划分,及其前、后的历史时期的划分,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史学,在历史时期划分上,存在着过去与现在,旧与新的不同划分。
编撰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历史,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疆域问题,一个是历史时期的划分问题,再一个是多民族的统一问题。
其中的一个,就是历史时期的划分问题。
历史分期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远古时代是否可以分期,要靠考古学上的材料去解决。自有文字记载以后,中原地区已进入上古时代,即奴隶制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是上古时代向中古时代的过渡,即奴隶制在中原地区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可以说是封建制在全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志。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分期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关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跟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我们应当放开视野,努力在全国的范围内考察这个问题,不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记载很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也很大。我们也应该重视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近代史距离我们的时代近,跟今天现实关系密切,我们更应该重视近代史的分期。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不平衡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各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个民族内部的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应当从不平衡的状态上掌握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性。
我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封建等级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成长起来。皇帝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也是最高的地主。皇帝的下面,是具有世袭特权的皇族、外戚、功臣等不同身份的世家地主,在地主阶级中占有支配地位。此外,还有豪族地主和高资地主,他们在财产和社会影响上有相当的实力,但在身份上不属于较高的等级,甚至是等级很低的。世家地主的剥削对象是具有国家户籍的农民,是由封建国家恩赐的。这种农民在当时农民阶级中占最大的数字,他们有私人经济,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比奴隶的境遇要好一些,但仍然是受剥削的。他们之间也是有等级的。他们在国家规定作为世家地主的农户后,并不改变他们在国家户籍上的身份。他们向世家地主交纳的地租也就是国家的赋税,二者是统一的。像上述的生产关系,在秦统治时期已经树立,而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不断加以发展。
奴隶制在秦汉时期没有消灭,在官私手工业中仍旧存在。家内供役使的奴隶,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些都只是奴隶制的残余,在社会生产中是越来越没有地位的。在政治制度上,秦始皇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但对推行的具体情况,历史记载缺乏。西汉和东汉,都同时施行郡县制和封国制。朝廷的下面有郡和封国,郡和封国的下面有县,县的下面还有地方上的基层行政机构。这是政治制度上的等级制,每一等级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公元3世纪以后,郡县制逐渐排挤了封国制,而郡县制本身也不断地有些变化。但总的说来,朝廷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上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东汉因长安遭到战争的破坏而东迁洛阳。泾渭、伊洛平原和黄河下游地区是当时最富饶的地区。秦汉的统治范围,大大超越了前代,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围绕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相当部分登上历史舞台,而匈奴、羌族特别活跃,有时还给中原王朝以武力的威胁。但当时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还处在前封建社会阶段。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是经过有关部落和民族的融合而在秦汉时期形成的。汉族的名称,也是跟这一个伟大朝代的名称相一致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在这时期,发生了民族间的长期斗争,发生了民族的大规模流动和移居。本来在两汉时期就已开始内迁的匈奴人和羌氐人,现在他们深入内地,并且又有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内迁。结果是无论在北方和南方,民族杂居的地区都扩大了。因而汉族充实了自己,少数民族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久而久之,内迁的少数民族跟汉人很难区别。这就在新的民族关系的局面出现后,有了民族重新组合的出现,而促进了原来地区封建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前一历史时期的世家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了,代替它的地位的是新兴的门阀地主。门阀地主与世家地主一样,也是有政治身份、世袭特权的地主。但门阀地主是依靠家族的传统地位形成的,这跟世家地主的形成是由于皇家所规定的政治身份是不同的。在土地所有权上,门阀比世家具有更多的家族私有性质;在劳动力方面,门阀地主掌握的,主要是荫附的农民。荫附的农民是脱离了国家户籍的农民,他们缴纳的地租不再具有国家赋税的性质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户籍农民要低些,但对于国家赋税,其中包括繁重的劳役,是可以摆脱的。这种生产关系上的相对变化,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的。这是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又一标志。
三国时期的魏、西晋和北朝的后魏,都建都洛阳,隋唐都建都长安,而以洛阳为东都。魏晋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在劳动力的增强和生产技术的传播上,都为东南方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刺激和推动。南京得以长期地占有显著的政治地位,这跟东南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在向黄河流域的富饶地区看齐,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
五代以后到元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在这时期,先有五代十国,继有辽、西夏、金跟北宋、南宋的分立,后有元的统一。广大的边区,从东北的部分地区到西北,再到西南,基本上都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汉族与各民族间又经历了一次新的组合。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东南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地区,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又一重要标志。
前一历史时期的门阀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又瓦解了。在北宋和南宋统治下,代替它的是品官地主。品官地主也有政治身份和特权,但所拥有的世袭特权是很有限度的,他们的土地大量是由购买和侵占得来的。他们占有土地,可以无限地扩大,不会受到法令的限制。他们应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赋税,而他们则向农民征收地租。赋税和地租的区别,是更清楚了。品官地主以外,有豪富的地主,有兼营商业的地主。农民阶级中,也有占有少量土地的,而佃农是大量的,他们在品官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也在其他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他们比起前一历史时期的荫附农民,社会地位较高,人身自由较多。他们也有国家的户籍,除向地主缴纳地租外,还担负对封建国家的身丁钱,有时也有一些劳役。但他们一般不会被封建国家指定为某某地主的农户,这是跟西汉和东汉的户籍农民的一个很大区别。无论地主或农民,封建身份性的印记趋向淡化,财产性的土地剥削关系趋向显著,这是两宋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元统一全国后,南宋地主阶级的势力基本上保存下来了。他们所在的地区是当时封建经济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元代有一大批蒙古贵族地主的出现,还规定了形形色色担负封建义务的民户,又扩大了奴隶的数量。但这基本上是北方的情况。在北方出现的这种生产关系,是这一时期局部地区的倒退现象。广大边区的封建化,是元代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气象。
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都在今河南开封市建都。北宋的都城和金的陪都,也在开封。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的大都,即今北京。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方重镇,元建为都城后,明清相继建都,今天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的发展,是汉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宋都开封,元都北京,虽离东南富饶地区较远,但也都是要利用沟通南北的运河,以便于南粮北运并聚敛东南的财富。
明朝及清朝大部分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自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史上的近代,是由封建时代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时代。
邓广铭同志指出,宋史研究,尤其是辽金史研究的现状,多年来受传统观点影响较深,契丹建立的辽朝是在宋朝之前,顺序本应是辽宋夏金,然而总是排为宋辽夏金,而且辽夏金史在中国通史中所占的比重过少。现在我们把顺序摆正,对辽夏金史也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不仅符合历史,也有利于民族团结。他还强调了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王静如同志指出,写书与写论文的体例不同。在史料中,辽夏金有他们本民族的史料,但大量的还是汉文史料。他指出,国与族要分开,辽夏金国境内的居民仍然是以汉人为多数。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