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外国史学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编选的《史学史研究文选》丛书中的一种,丛书还包括《史学理论》《人物志》(上、下卷)、《中国近现代史学》和《中国古代史学》(上、下卷),共7卷,展示了五十多年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反映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历程。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历年来《史学史研究》刊发的有关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论文,展示了中国史学工作者对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成就。文章译介的外国史学理论,以及对外国史学史的研究,影响很大,对我国现在的外国史学研究仍有启发意义。
|
關於作者: |
总主编杨共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世界上古史、古代罗马史、中外古代交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
目錄:
|
目 录
李雅书
001 从当代西方史学的变化看史学史的研究
谭英华
005 关于促进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几点意见
张广智
020 继承传统 超越传统
郭 方
027 近百年来西方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发展过程
裔昭印
036 当代西方史学变革影响下的古典文明史研究
张 强
051 西方古典文献学的名与实
吴晓群
061 西方古典史学的建构性特征
李隆国
069 从走到坐:西方史家治史从古代向中古的转变
徐晓旭
086 古代中国和希腊族群祖先谱系研究方法述评
易 宁
106 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
杨共乐
117 希罗多德《历史 序言》的史学解析
徐松岩
123 希罗多德Historiae 诸问题刍议
郭小凌
134 关于波里比乌的史学贡献
[俄]克 弗 赫沃斯托娃
146 拜占庭文明独特的历史文明模式
刘林海
151 《但以理书》及其史学价值
侯树栋
160 沃尔特 乌尔曼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
[英]M. 阿莫诺 蔺志强
175 英国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学术系谱与模式转换
孙秉莹
19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史学的发展
张玉栋
203 科默V. 伍德沃德与美国南部史学
章永俊
213 欧文 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
陈怀宇
227 英国汉学家艾约瑟的唐宋思想变革说
顾 杭 庞冠群
237 德意志史学与历史哲学在19 世纪法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探析
王晓兴 易志刚
251 雅斯贝斯的世界历史纲要与文化研究的历史视野
孙立新
268 德国史学家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责任问题的争论
[德]海因茨 杜克哈特
284 当代德国史学界国际关系史研究新趋势
朱政惠
292 20 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
[俄]尤 亚 彼得罗夫
310 帝国论与俄罗斯帝国的形成及其特点
[俄]安 康 索科洛夫
322 当代俄罗斯史学界研究本国现代史的基本趋势
[俄]伊 弗 卡拉佩强茨
329 论俄罗斯当代史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黄立茀
337 当代俄罗斯史学的新领域
陈仁姮
345 近代俄国的历史观念与国族意识
王海利
370 阿道夫 埃尔曼的埃及学研究
朱振宏
382 古代突厥民族历史意识兴起原因探析
周 斌
390 日本汉文纪传体史书综论
孙卫国
402 朝鲜王朝所编之中国史书
张建华
418 近世俄国文献关于朝鲜的记载和初识
武尚清
432 《大越史记全书》的发展与完成
|
內容試閱:
|
序
今年是《史学史研究》创办五十五周年。五十五年来,《史学史研究》在培养青年史学研究人才,发表原创性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推动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史学史研究》创刊于1961 年。初名《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中国史学史资料》,不定期出刊,1964 年7 月停刊,共出九期。1979 年复刊,更名为《史学史资料》。1981 年再次更名为《史学史研究》,由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题写刊名,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史学史研究》首任主编为白寿彝先生(19812000),主要编辑人员有朱仲玉先生、瞿林东教授、吴怀祺教授、陈其泰教授和许殿才教授等;第二任主编为郑师渠教授(20012009),主要编辑人员有吴怀祺教授、许殿才教授、易宁教授和汪高鑫教授(2007 年起担任编辑部主任)等;第三任主编为杨共乐教授(2010 至今),副主编为李帆教授和易宁教授,编辑部主任为汪高鑫教授,主要编辑人员还有许殿才教授、向燕南教授和周文玖教授等。现主办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承办单位为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史学史研究》作为发表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和历史编纂学研究成果的专门刊物,是国内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主要理论阵地。刊物开辟的栏目非常丰富,主要有:专论、中外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人物志、方志学、史林偶拾、书刊春秋和读书会等。近年来,栏目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增加了历史理论专栏,更加重视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将中国史学发展史细化为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学和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三个栏目,不但使中国史学发展史的阶段性更为清晰,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揭示了中国史学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特点;在外国史学栏目中,重视引介西方学人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观点,重视对中西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比较研究;通过学术信息栏目,及时报道海内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学术会议与研究动态;等等。本刊不但一贯重视刊发国内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专家的学术成果,发挥学科研究的引领作用,而且重视提携后学,中青年学者论文刊用比例较高。
长期以来,本刊一直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指导史学研究。尽管政治气候经常变化,却能保持不受政治风浪的影响,不迎合时尚,不追赶潮流,不搞实用主义。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者不只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所以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积极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领学术发展方向。一贯讲究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重视学术求真,追求刊文的原创性,反对言之无物。提倡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对于作者来稿,要求既要有正确的、独到的理论观点,又要充分地占有史料,强调理论与资料的结合,也就是要言必有物。
本刊关注理论热点与学术前沿问题,及时反映理论动态。通过专论历史理论等栏目,发表了大量反映理论前沿动态的文章,起到了引领学术理论研究方向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本刊探讨的理论问题主要有:史学在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义、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认识的发展过程和史学的社会作用、历史的二重性、历史上统一规模和统一意识、历史教育、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唯物史观、历史规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人类精神的觉醒、历史观念、文化反思、史学的求真与致用、历史文化认同传统以及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等。这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其时代性非常鲜明,密切了史学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加深了人们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认识。
本刊在历任主编、主要编辑人员和史学所、历史学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海外也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在国内,本刊通过刊发大量高质量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文,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发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同时,本刊重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政治影响。本刊1999 年第3 期刊发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写给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教授的贺信,祝贺其主编的《中国通史》全部出版,这是教育界、史学界的一件大事,江总书记关于史学工作重要性的重要论述,是对史学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对促进史学研究的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海外,本刊发行到美、俄、英、法、德、意、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不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而且对当地学者了解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研究状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 年,本刊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对国外代理中国出版的九千多种期刊中排名前五十位,被该公司评选为2015 年度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机构欢迎期刊。
1992 年,本刊在全国首次中文核心期刊测定中入选为历史类中文核心期刊,此后每评选皆得入选,现为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源刊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SPCD)期刊源刊物、美国《历史文摘》(Historical Abstracts)和《美国:历史和生活》(America: History and Life)摘要与索引的来源期刊,并进入期刊方阵,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双效期刊。
在此刊物创办五十五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在认真研读《史学史研究》全部刊文的基础上,分类选辑,精心出版《〈史学史研究〉文选》,内容包括《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学》(上、下)、《中国近现代史学》、《外国史学》和《人物志》(上、下),共七卷,旨在展示五十五年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反映五十五年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历程。我们对我们的前辈和作者深怀敬意,我们对我们的刊物充满信心。我们将以更大的热忱把《史学史研究》办好,办出水平,办出影响。
杨共乐
2016 年9 月25 日
从当代西方史学的变化看史学史的研究
李雅书
我谈谈史学史在历史科学发展上的作用和它的研究对象问题。
19 世纪,西方学术界曾把历史看作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问,认为各民族集体、各国家都须了解自己的历史,历史学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到20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历史学开始被看作是一门过时的学问,似乎人们更需要了解的是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于是历史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出现了危机,好像现代人没有必要去研究历史了。对此种势态,历史学家感到愤怒,纷纷起来捍卫本学科的存在权力。但是在一个充满新的科学技术,数、理、化、生物工程高度发展,电子、原子和计算机发达的时代,要使人相信研究历史的必要性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
为了证实历史学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当代史学界出现了不同的做法和派别。
一、有的史家向自然科学靠拢,采纳自然科学的方法证明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他们别开生面地发展了所谓计量史学,用数字、图表和统计方法表示史学的一些方面。这种做法得到部分人的赞赏,但显然代替不了传统的史学。
二、另一些人则重新探讨历史学的本质、价值和目的,形成20 世纪新的历史哲学派别,其目的不外为历史学在学术界争得一席地位。
传统的、古典含义的历史哲学本来派别很多,但无非是解释历史发展的进程,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其主题内容是历史事实本身。从维柯(Vico)、康德到黑格尔,施本格勒(Spengler)到汤因比(Toynbee)都主张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有人认为历史的进程是反复循环的,有人认为是直线上升或前进的,有人认为是螺旋形上升的,也有人认为有一种尚待发现的结构和方式或规律。总之,这些人都不相信历史只是一堆偶然事件的堆积。他们甚至指出如果否认人类的历史有规律和有目标,则人类生存的价值和人类的尊严都可怀疑了。马克思主义大师也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认为有一个可预测的目标。显然多数人赞成历史有规律有目标的主张,并认为史学是科学,有存在的价值。
但即使在19 世纪也有怀疑论者,叔本华(Schopenhauer)和布克哈德(Burckhardt)可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历史有规律有目标的提法只能说是一种信仰,并不真实。过去的事实证明它是无规律的,因之历史学不成其为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到20 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不仅怀疑历史的规律性,而且否定历史学的作用和价值,甚至认为它是过时无用的学科。
过时论和怀疑论的挑战,迫使历史学家不能光靠信仰、学说和理论来证明历史学存在的价值。历史学必须能自我表明它有明确和不可轻视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新的历史哲学就是在这种挑战之下开展的对历史学重新认识、重新估价的历史哲学,是20 世纪才出现的。它可算为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其主题内容不是历史事实本身,而是史家描述和分析史料的方式方法和指导思想,考察史家如何达到解释和假定,主客观成分各多少,可靠性如何,有什么意义,等等,从这些方面入手探讨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本性、本质、价值、目的和作用。这与传统的古典历史哲学很不相同,它属于认识论和概念论范畴,是为了重新认识历史学这门学科的一切属性、特点、价值和作用,其目的是摸索历史学在各学科中应占何种地位。这一新的历史哲学十分抽象,至今尚在摸索徘徊,找不出明确的答案。
三、另一些西方史学家却看到需要对历史本身的历史有明确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证明历史学的价值,于是开展了对史学史的探索。这一脚踏实地、有许多具体工作可做的学科吸引了很多历史学家。20 世纪,西方史学史的研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开展起来,出现了大量有关史学史各个方面的著作。显然,正是西方历史学的危机促进了西方史学史的发展,问题是西方史学史如何才能完成这一保卫历史科学的使命。
史学史可以罗列过去史家的成就,按时代顺序排列,描述各史家的作品和观点,甚至能写成一本史学手册,有些史学史也确是这样作的。但只历数过去的成就,从当前需要看,很难给历史学增添其继续存在的理由,重要的是如何把过去同现在和未来密切联系起来。其实人类的历史本是在时间中运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连续不断不可分的,谁也不能抛掉过去孤立地认识现在和未来,更何况现在正不停地变成过去。如果说史学就是当代的历史科学,那么史学史就是当代历史科学的历史,也就是从萌芽状态的史学发展、充实,直到成为现代历史科学的这一过程的发展史。这就是说,如把史学史写成史学发展史,就把过去的史学同当代历史科学和未来史学的发展联系起来了。
我自己也觉得史学史不应该是罗列历史家和历史著作的材料。史学史应该是一个史学发展的历史。如果把史学史写成史学发展史,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也就不局限于过去的历史学著作和史学编纂。它应包括当代历史科学的各个分支,例如历史哲学、考古学、文献学、题铭学、古钱学、年代学、古文字学等等,每一史学分支的出现和形成,都成为史学史的对象。史学史对史学如能作这样的纵横全面的考察,必能发现历史学本身所具有的明确而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历史学肯定有存在的价值,它在不同的时代会起不同的作用。举例来说:古罗马帝国初期曾有四位在罗马治下的希腊历史家,写了世界史性质的历史著作。从史学史发展角度看,这是以前的时代所未有的。这一新的世界史写作之风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希腊人对罗马世界的看法,也起了促进更多希腊人和希腊化的近东人对整个罗马世界的承认的作用,有助于罗马世界一统局面的形成。另外,例如奥古斯都时代李维的巨著《罗马史》,对于罗马民族传统和历史观的形成和散播、帝国的团结以及此后二百年的稳定局面,都无疑起了促进作用。
再如我们中国的历史家在《春秋》《左传》里头,特别是《左传》里头,写了一些激动人心的人物。这些人物或者慷慨激昂为国捐躯,或者不畏强暴作出牺牲。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后来成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品质,对后来的人有很大教育意义。目前一些小青年不喜欢历史,一提历史就摇头,我觉得这是个问题。我们要用历史的手法,让年轻的人知道我们的传统,发扬优良的传统,历史学能够对当前社会起作用。
当然,要把史学史写成史学发展的历史,写出历史家及其作品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比罗列史家和作品要难得多,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当代世界的史学危机,发挥史学史的作用,引起人们对这学科的热情和尊重。
把史学史看作史学的发展史,有这样的认识,还可以使学者从汗牛充栋的过去史学著作中,能很好地挑选分离出有助于形成当代历史科学的材料,剔除无关的东西,大大精简不必要的篇幅,历史学的价值和作用及其与今天的联系也可以因之更突出出来。
(1985 年第2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