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內容簡介: |
该书收录了40多位学者关于青铜器与山东的研究成果,既有对传统热点的深度研读,也有基于新的发掘材料而阐发的新观点。对于研究商周考古的人来说,此书亦是一场学术盛宴。该书对于推动山东古国商周考古的深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
關於作者: |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山东省考古学界的中心研究机构,承担了山东省内的许多重大考古项目,一直致力于山东古国文化的研究。
|
目錄:
|
夷夏东西的新认识 孙庆伟 1
商代青铜器镂孔圈足之管见 李 琴 25
商末周初青铜器的比较与时代特征 岳连建 33
西周时期侯、伯性质与大东地区政治格局的考古学观察 徐良高 42
宝鸡贾家崖遗址两周陶器分期研究 种建荣 张天宇 陈 钢 雷兴山 55
论春秋时期平盖铜鼎的起源与承传 李 宏 82
浅谈青铜鈚 徐倩倩 94
济南刘家庄遗址商代青铜器墓葬浅析兼谈商代晚期在济南地区的经略 郭俊峰 房 振 108
山东莱芜嬴城遗址出土商代晚期青铜器 李翠霞 120
鲁北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及其历史背景 方 辉 124
胶东地区中原化进程的考古学观察(之一)以归城铜器群为核心 唐锦琼 王晓妮 130
馆藏铭文青铜器与己国相关问题初探 闫 勇 仲 雨
临淄齐故城出土商周青铜器与相关问题探索 魏成敏 贾 健 147
新泰周家庄东周墓地的几个问题初识 王 青 156
洹子孟姜壶与陈喜壶的相关问题 陈小三 168
鲁国青铜器与周初鲁都城 朱凤瀚 177
小议鲁侯尊的定名 周 亚
器所见早期鲁国史 赵燕姣 191
浅析鲁故城西周遗存 韩 辉 张海萍 200
郜国都城考 郅同林 宫衍军 郭 立 214
从考古材料看淳于地望 魏 国 马天成 222
莒文化新发现及相关认识与思考 刘延常 张文存 张子晓 229
沂水纪王崮施工出土的青铜汤鼎和取暖器 任相宏 260
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出土青铜器及有关问题试析 郝导华 吕 凯 268
山东安丘东古庙青铜器考略 刘冠军 281
莒国出土异地商周金文通释绎论 孙敬明 285
莒文化青铜器浅议 马俊才 302
论山东莒县出土青铜器特点 刘维勋 309
司马南叔匜小议 张天恩 316
莒国东夷之雄 苏兆庆 朱晓伟 320
从前掌大墓地出土青铜器看方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梁中合 327
前掌大商周墓地结构与族属辨析 李 楠 339
从出土青铜器看滕国、薛国分封 丁燕杰 燕生东 349
薛河流域的商周文化遗址 刘锡柱 张莺燕 李光雨 363
浅谈滕州商周方国与出土青铜器 张东峰 聂瑞安 372
枣庄徐楼出土铸镶红铜青铜器探论兼及红铜铸镶纹饰青铜器的时代与产地问题苏荣誉 王丽华 391
论枣庄徐楼春秋墓的几个问题 井中伟 420
峄城徐楼2009M1、M2铜器群的年代和意义 路国权 435
青铜器与江苏古国 张 勄 443
关于邳州九女墩三号墓出土的汤鼎 林 夏 林留根 465
安徽江淮地区周代青铜盉研究 叶舒然 469
试说辽东青铜考古文化圈 华玉冰 张依依 480
后记 493
|
內容試閱:
|
《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序
李伯谦
摆在我案头的这部厚厚的书稿是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这次讨论会是2015年12月9日在莒县召开的,我有幸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人员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主要策划者又是这部书稿的整理者刘延常先生嘱我写序,责任在身,也就只好俯首听命了。在我国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级行政区划中,古国数量最多的,我说的是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古国,恐怕非山东省莫属了。据不完全统计,见于文献的两周古国约60个,加上夏商时期的,保守估计,总数可能会达80多个。
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古国是由古族发展来的,见于商周铜器上的族氏铭文或曰族徽,即古族的标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族氏繁衍分化、族际战争、族氏联合等原因,有的淘汰了,有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后来的国家。如果同意我的说法,那么国家就可以被看成社会在某个发展阶段上的细胞,它是有自己的发展历史的。研究这些国家,就是研究社会,就是研究社会发展的历史。因为这些古国是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而三代恰恰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无论这些青铜器属于哪个门类、什么形制、什么花纹、有没有铸造或刻上去的文字,它都是古代遗留下来、属于某个特定的国家的,研究山东出土或与山东有关的青铜器,自然是研究山东古国的一条途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这也正是当初我们醖酿以青铜器与山东古国为题召开研讨会的目的。
令人高兴的是,研讨会得到了大家热烈的响应,据会议秘书处统计,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山西等省市文博单位和北大、山大、吉大、辽大、安大、山东师大等高校和社科院考古所、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博、上博的100多位代表,60多位发言或提交了论文。
从论文的内容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围绕古国展开讨论的,涉及莒、费、郯、邾、小邾、郜、薛、莱、纪、杞、己、铸、逄、缯、邳、蓼、徐、齐、鲁、滕、吴、越等20多个古国,虽然较见于文献者还少很多,但这都是有铜器可以为证的,从而说明会议开得很成功,在青铜器与古国的研究上有了明显的进展。
由于会议是在莒县召开,研究莒国历史文化的论文就比较多,苏兆庆、刘云涛、刘延常、郝导华、郎剑峰、马俊才诸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了研究。苏兆庆是莒县博物馆老馆长,长期从事当地文物博物馆业务工作,对莒国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他和刘延常从纵向梳理了莒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使大家对莒文化自身的发展及其与齐、鲁文化的关系有了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马俊才则从青铜器切入,细致勾画了莒国青铜器发展演变的轨迹、分期和特点。纪王崮大墓是近几年来的重大发现,又是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多位先生围绕该墓的国别、葬俗、葬制、随葬器物及其反映的与周邻国家的关系做了研究。青铜器的新发现是会上关注的焦点,刘延常大会主题发言中梳理了山东地区夏代、商周至汉代新出土青铜器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许多新资料。商代青铜器出土地点的梳理,使大家对山东境内从早到晚商代铜器出土地的分布有了鸟瞰式的了解,为探讨商时古国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其中济南市的索氏铜器和刘家庄商代墓地的发现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进入西周,除了当地原有的古国,新分封来的齐、鲁、滕等国的铜器有了新的发现,周代铜器成为本次会议的重点。朱凤瀚教授公布了在香港所见的3件鲁国早期铜器,掀起了曲阜鲁国故城是伯禽始封抑或炀公徙鲁的再讨论;张光明、魏成敏围绕齐国早期铜器分别发言,他们提到的高青狄城的发掘、临淄河崖头铜器墓及齐故城大城东北部东古城出土的西周车马器,为临淄齐故城营建时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方辉教授则以《鲁北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及其历史背景》为题集中讨论了其分布区域与所属考古学文化的对应关系及其反映的历史问题。传世青铜器对古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博物馆是收藏传世铜器的重镇,周亚将其进行了系统整理,涉及鲁、邿、纪、杞、铸、滕、邾、莒、己、小邾等37个国家,弥足珍贵;孙敬明系统梳理了莱、莒、邾、鲁、齐等国的铭文,在考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国与国关系。此外,从不同角度展开对山东古国的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梁中合《从前掌大墓地出土青铜器看方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孙庆伟《夷夏东西的新认识》、唐锦琼等《胶东地区不同区域的文化是互通的,南京博物院张勄关于江苏省青铜器的研究、辽宁大学华玉冰关于辽东半岛春秋战国青铜文化的研究、徐良高提交的《西周时期侯、伯性质与大东地区政治格局的考古学观察》、谢尧亭关于倗伯墓地和M2158出土鲁侯鼎的介绍等,对于山东古国有关问题的研究均有很多启发。
青铜器与山东古国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此次会议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会议总结阶段,两个小组召集人王占奎、雷兴山在自己的汇报中,刘绪教授在大会总结中,除对会议讨论做了很好的概括,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我完全同意。他们提出的忠恳的意见在会议文集中有所反映,这里不再重复。我在这里也想提出两点供朋友们参考: 一是牢记研究青铜器与山东古国是研究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牢记研究必须从具体问题出发。你们己经
成立了山东青铜文化研究会,希望能制订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按部就班扎实推进。再过若干年,再开这样的研讨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是为序。
中原化进程的考古学观察(之一)》、丁燕杰和燕生东《从出土青铜器看滕国、薛国分封》、路国权《峄城徐楼2009M1、M2铜器群的年代和意义》等论文,以及王青对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的介绍、井中伟对枣庄徐楼嵌红铜铜器的研究、钱益汇对徐国及山东古国铜器的分析、苏荣誉对徐楼铜器铸镶技术和产地的分析、李忠明对新泰周家庄铜器工艺技术的分析等研究,都对研究视角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有重要启发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