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編輯推薦: |
1.本书是一部体现个人生活感悟的散文随笔,主要是从读书心得、花花草草、人物景胜等三个方面表述了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有关爱情、友情、亲情以及个人修行的感悟,告诉读者如何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社会里保持自己的一份纯真和情致。
2.本书不仅是是一部散文随笔,更是一部让人了解古代诗词、传统文化以及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的优秀著作。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义乌市徐江小学教师、茗香悠远茶艺社指导老师童少兰的随笔散文,全书分为三辑:细雨诗流光、时见两三花、何似在人间。文风始终是洁净的,纯明的,雅致的,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辑细雨诗流光,写的大多数是读书心得,别具意味;第二辑时见两三花,写的大都是花草树木;第三辑何似在人间,写人物、名胜、景物或是动物乃至稻草人,读书弄香。本书文笔细腻优美、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本书不仅是是一部散文随笔,更是一部让人了解古代诗词、传统文化以及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的优秀著作。
|
關於作者: |
三三,本名童少兰,浙江义乌市徐江小学语文教师,茗香悠远茶艺社指导老师。对传统文化、文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在多家报刊发表过散文、短文。 ,写的大都是花草树木;第三辑何似在人间,写人物、名胜、景物或是动物乃至稻草人,读书弄香。本书文笔细腻优美、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本书不仅是是一部散文随笔,更是一部让人了解古代诗词、传统文化以及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的优秀著作。
|
目錄:
|
序一_001
序二_011
第一辑 细雨诗流光
细雨诗流光_002
《桃夭》,世俗里的喜乐年华_004
《汉广》,那些一水相隔的爱情_006
《摽有梅》,一位女子的际遇_009
《击鼓》,爱的悲歌_013
《静女》中的情致_016
《木瓜》,弱水三千,许你一瓢饮_021
《蒹葭》,守望一个梦_027
第二辑 时见两三花
三杯两盏淡酒_032
成趣天然一野藤_035
芳草萋萋寄闲情_039
种葫芦_043
次第花开_046
偶遇幸福_049
月季、蔷薇与玫瑰_051
一朵花在枝头风干_054
相看两不厌,唯有窗前花_057
且听樟吟_060
印象野樟_064
远去的枫杨_066
水杉、梧桐及其他_070
北京的树_074
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_077
一树合欢_080
一树花开玉人来_083
红花春色重,一笑作倾城_085
山行_088
世外杜鹃_091
樱花落_093
槿花一朝梦_096
约会春天_100
最爱石榴别样红_103
第三辑 何似在人间
初见姑娘_110
紫薯姑娘_114
也谈胡兰成与张爱玲_116
自由书_119
老房子_123
古调轻弹,水乡乌镇_125
雨过三峡_133
古堰画乡速写_136
舌尖上的麻辣_151
期待简单_154
窗_156
稻草人_159
后院的星空_167
母亲的猫_169
猫事_174
与一只猫相守_178
那只叫三三的猫_181
看戏_185
赴一场昆曲的前世今生_189
普洱往事_192
亲爱的迷迭香_197
啊,莫奈!_201
解读《松子令人嫌弃的一生》_207
关于几个词的浮想_211
一个人的洁净_216
一棵开花的树_219
一窗昏晓送流年_222
剪一缕书香住梦_225
跋_233
|
內容試閱:
|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已傻笑了一刻钟。书案前点燃一支楚布真香,香气从竹制的香炉里丝丝缕缕地溢出来,弥漫着整个书房,与我的呼吸、我的气息融合在了一起。一杯咖啡过后,我又一次傻笑了起来。才知道,人在傻笑的时候也这么幸福、这么知
足。现在,我要为那个叫童少兰的女子写序了。
那个女子, 那个女子, 姓童, 名少兰, 取个笔名叫做三三,沈从文笔下那个杨家碾坊的女儿 三三。少兰的聪慧、灵秀是远胜于沈从文笔下的三三的,我想少兰取这个笔名的用意是爱其至纯至善吧,那个像泥土一样芬芳的女孩,那溪水一般清澈的女子。
我喜欢跟文字在一起,靠文字取暖,与文字在一起的时候,我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简单,那么的美好。然而,我是一向不爱写序的,每次朋友嘱咐写序,我便觉得这些文字一些儿都不温暖了,何则?朋友的文字均字珠句玑的,我怕自己的序言与之格格不入,故写序这档子事,我是能推则推的。而这篇序言,好像是我自己讨来作的,不,应该说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我想借写序这个机会,重温一下与少兰的友谊。
实际上,我与少兰的友谊是离不开一个人的,一位女子义乌湖畔书榭的女主人,她与少兰是形影不离的朋友。那一次,她请少兰来表演香道,说实话,这是我平生头一回看到如此精妙的香道表演,洁白的香炉灰堆上出现了一朵漂亮的莲花,燃烧过后,仍然洁净如洗。以前看到过朋友表演香道,然粗陋得很。这一次,少兰的表演让我的心里开出一大朵一大朵莲花,于是,我就拜她为师,爱上了香道,尽管技艺低劣,但心爱得不得了,即便不去动手,看几眼香具也养心。平日里,写作累了,就伏到茶几前,做一朵莲花、梅花、祥云或填一个福字,真个舒心。
记得那晚,好生难忘,她们知我是个越剧迷,便早早邀了几位擅唱越剧的好友,齐齐来到湖畔书榭,茶汤备好便摆开了场子,亮开了嗓子,霎那间,莺莺燕燕,呢呢喃喃,房间里洋溢着江南的温婉气息。少兰天生一副好嗓子,唱什么都清脆的亮,尤其是越剧,唱得韵味十足,大有越剧小生王君安之风!行香道时文文静静的少兰,一旦开了嗓,便把一身的野气都逼出来了,唱着唱着,便手舞之、足蹈之,直待要跳上茶几上去,她唱《陆游与唐婉》:浪迹天涯三长载,暮春又入沈园来。输与杨柳双燕子,书剑飘零独自回,那份投入,那份陶醉,那份甜美,令她自醉,亦醉了我们,真是百听不厌。最难忘,去年的冬天,下着鹅毛大雪。我住在杭州的泊林漫谷,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喝着刚煮好的咖啡,心想:若是这个时候有好友一二,与我一同举杯,那该多好!正想着呢,她们就打电话说,要来我家了,她们的到来往往是不打招呼的,想来就来了,颇有古人兴起而动、兴尽而返之意。她们来了,带着好茶、带来了肉肉花,带来了义乌佛堂的牡丹,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居然开着一大朵牡丹花,颜色之美,胜过洛阳牡丹。想想都温暖,想想都幸福,这么冷的天,还有朋友从如此远的地方跑来看我,此是何等情意呵!我们坐在阳光房里,虽则说外面是雪花飞旋,但房内却温润如春。她们坐在那里,如同两位下凡的女子,我拿出上好的咖啡豆,卖命地磨着,并亲自为她们煮好,看着她们美美地喝着咖啡的样子,心里面暖暖的、满满的,人生有此美好时光,有此真心好友,夫复何求!每每想起那个冬天,那几个雪天,我们在一起,喝茶、喝咖啡、聊天,还在一起过了一个情人节!我们在一起,时光不知道什么时候飞过去的,一天如同一个时辰,转眼就走了。本来说好上午要回去的,往往坐到下午还不知疲倦;明明说好明天早回去的,明天傍晚时分还在聊着。我在想:大约是我们前生没有聊够,这世又补上。人道相见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晚餐有农家菜,有红酒,我们敞开来喝。少兰酒量好,喝得脸蛋儿红扑扑的,煞是好看。几次杯碰下来,她们就同桃花一样,娇艳欲滴。我母亲是个越剧迷,少兰一副好嗓子是不能错过的,于是,她就爽快地唱了一首何文秀的《桑园访妻》,真个好听!我母亲听得迷醉,说:好听好听,若是合上后场头(丝竹管弦等乐器),就越发好听了。唱过越剧,我们就上楼喝茶去了,她们带来八十年代的千两黑茶,少兰手艺娴熟地泡着茶,我就坐在一旁享着福,听着她们说着话儿,内心的满足感无以言表。人生何事得欢颜?与友敞怀一席谈!
泊林漫谷的白天与夜晚都是再宁静不过的,任何时候来朋友,聊天都是极好的。母亲做了我们老家宁海有名的小吃麦糊头给我们吃,她见我们仨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故饭后都会催促我们上楼去:你们快去楼上聊天,我来洗碗。我们仨如同三位小女孩,放下碗筷就嘻嘻哈哈上楼了,又是泡茶,又是聊天,太阳升上来又降下去,翌日的太阳升上来又降下去,我们的话儿总也说不够。按理说,我们仨应该是有些隔代的,尤其是我,上了年纪,但与她们在一起,似乎没有任何年龄差距,该说的时候,说;该笑的时候,笑;该疯的时候,疯;该雅的时候,雅;该俗的时候,俗。雅起来,就琴棋书画诗酒茶;俗起来,就油盐酱醋豆腐花。逢着菩萨,拜;遇着人儿,夸。总之,在一起,就是开心,就是尽兴,就是淋漓尽致,就是酣畅痛快。现在这个年头,实际上是很少能够遇着这样的朋友了,许多的时候,我是颇有些拘谨的,若是席间有陌生人,更是如此。如果只是泛泛之交,就干脆默着不语了;如果是普通朋友,就坐着随众人笑而笑,搭上一两句,便不再言语。真能毫无禁忌地谈笑,她们算是一对。
生命中,如能遇到如此一二知己,足矣!
我是喜欢她们俩的,喜欢,这种喜欢,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不管什么时候想起,都会傻傻地笑起来,笑着笑着,心里面就会暖起来,暖起来,满怀满怀的欢喜。即便长时间不联系,一旦想起,就会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这份暖就会涌上心头,让长长的一个人生变得明亮起来,生动起来,温润起来。看着她们送的礼物,感觉她们就在身边,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如在目前。这是两个在心里赶也赶不走的精妙女子。
这篇文字,与其说是在写序,不如说是在温习我们之间的友谊,对,就是温习友谊。这种重温,是多么美好,多么温馨!但写序有写序的规矩,总不能老在友谊的重温中永无休止。接下来,得说说少兰的文字了。初次读到少兰的文字是在前年了,就那么几篇散文,读得我很是欣喜。我是喜欢这样的文字的:洁净,无染,淡淡的,带有青草的味道,带有莲花的味道,还有橄榄的回甘。少兰的文字与她的人有些不同,她这个人静的时候,如同处子,譬如说她在行香道之时,宁静若水,清润如玉,有如净瓶里的一支荷,看上去就是一幅画;而动起来的时候,她又是豪放的,尤其是唱歌的时候,动静结合得相当好。而她的文风始终是洁净的,纯明的,雅致的,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少兰的这部书稿原名叫《六尘集》,后来觉得刻板,便作罢;又取名叫《人静日月长》,又觉得有些作意,便取了现在的名儿。全书分为三辑:细雨诗流光、时见两三花、何似在人间。
第一辑:细雨诗流光,写的大多数是读书心得,然似乎功夫用在了书外,别具意味,心底是着实有些羡慕少兰的,她操控文字的能力远在我之上。我在她那个年岁的时候,动用文字的功夫只是将它们一一排列,语句通顺即可。而少兰如同一位娴熟的国手,视文字如棋子,运用自如,殊非易事。她读《桃夭》自然比别人读得有意思,说:桃夭算一首喜庆的诗。一棵树,发芽,开花,长满葱笼的叶,走过最美好的岁月,收获丰硕甜美的果实桃的欢喜,是想隐也隐不住的人间风月。从《诗经》走来,比旁的花多出几重可吟可诵的古义,故她有一桩心愿:家有小女,便该衷心祝愿,这一辈子,恰似一篇徐徐展开的《桃夭》,迎来殷实,最后在宁和中相拥着归去。少兰读《摽有梅》,叙说一位女子的际遇;读《汉广》,描摹一水相隔之爱情;读《击鼓》,演绎爱的悲歌;读《蒹葭》,守望一个梦;读《静女》,讲述爱人间的情致;读《木瓜》,任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等等。少兰天生具有古典情怀,她在解读这些古诗的时候,那些意境全化作了她笔下的花朵。
第二辑:时见两三花,顾名思义,写的大都是花草树木,但凡有灵性的女子,均是爱花嗜草的,草木的清气与芳香在她的笔下都是灵动的。她写树、写藤、写花、写草。她写这些花草树木的时候,总是用欣赏的目光去打量她们,用美好的语言去描摹她们,《一树花开玉人来》中写道:玉兰花开了,一树一树的白,一树一树的红,一树一树的清浅,一树一树的妖娆
玉兰花开,原来是用了最盛大的生命力,来向她亲爱的春天告白;《一树合欢》里写道:那是人生经历血的挣扎得以重生的苍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所有浓重的情节,终于风轻云淡而去。尽管已精疲力竭,依旧要拂一拂衣袖间的碌碌风尘,继续走没走完的路,看前头不曾见的风景。且,还要看得赏心悦目,看出别样欢喜的心境来。合欢,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个世间虽则是苍凉的,然却总要含了笑过日子,笑给别人,也笑给自己,人生况味,不过如此!少兰写花草,其意不在花草,她在《怒放之郁金香》里写道:使命是这样,将手中心中的命一点一点地抠出来,血一滴一滴地挤出来,埋在前往的路上作肥料,
洒于荒凉的泥里作灌溉。绿舟成了,灵魂便得以澄澈而轻盈地归去了。少兰的文字颇有画面感,《樱花落》中写苏曼殊道:我仿佛可以看见,那着了一袭僧衫的曼殊,早早地踩着清晨的露珠,微弱的天光里,风撩拨着他的衣袂,飘飘然的身影辗转一树一树梦境般的芳华,纵使青丝落地,手捻佛珠,面对樱花,他仍忍不住心潮腾涌。多情如斯,因为懂得,所以流连。少兰写石榴,爱吃石榴,除了讽一讽世上男子爱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之外,更爱石榴本身的那种独有的气韵:那石榴的心,也像中国女子的心地一样,缝着柔美,绣着坚韧,密密织来,总有一点红,不管透过怎样的黑,也要发光、发亮。
第三辑:何似在人间,这一辑里的文字大多是写人物、名胜、景物或是动物乃至稻草人,读书弄香,好不丰富。中法建交50周年,莫奈的《睡莲》在上海展出,少兰专程前往,到了展厅,居然不顾淑女风范,要违规拍照,保安见状,大为不悦,凶凶地对她说:你爬上去拍好了!尽管保安有些凶,但她仍然偷偷地拍了所有的展出品。少兰是真爱莫奈,在《啊,莫奈》中写睡莲道:睡莲更是整个画面都被湖水、莲叶、莲花、水草、树影占据,若要给天空留有一席之地,那便只剩下水中似有似无的天空的倒影。莫奈莲花池中的水实在包含了太多太丰富的内容,或绿韵朦胧,或紫意氤氲,深幽如布满丛林,可以一直往底下探寻。没有黑色,莫奈拒绝运用黑色,所以即便最暗处,亦有数不尽的色彩在交融、在闪烁、在流动。莫奈的油画不是静态的,色彩与物体皆可四处流淌,充满光的幻变。少兰真是莫奈的隔代知音、跨国知己!莫奈若是泉下有知,定会欣慰的。在少兰的笔下,什么都可以与爱情挂起勾来,第二辑里的栀子花是她的挚爱,她说象征着贞洁爱情的栀子,此生,你将赠与谁?而在第三辑里,她的《窗》也有了新的诠释,门,意味着变动,与外界当然的连结。窗却可以静默着,巧妙地让外面的世界和人的内心处于相对平衡互不干扰的境地,最后,她说:只是,当两鬓斑白之际,将与谁凭窗而立,看云卷云舒?又将与谁携手黄昏,于窗外勾勒温暖风景?《关于几个词的浮想》里,少兰对诗意的阐释极为到位,她说:所有的时光,全可以诗意地度过,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怀有一颗极富诗意的心。少兰是诗意的,抒情的,她可以把日子过得相当有情致,一篆香,一盏茶,一支花或一尾草,或者是写一点书法,唱几曲越剧,无不在诗意人生当中。譬如同一片星空,别人看来凡常不过,而在她的眼里就不同了,《后院的星空》有文曰:我敢说这里的星空,是最原始的一处星空。天瓦蓝瓦蓝,极少有云,像一个人的眸子,看进去,探不到底,永远有更远更深的蓝,倾吐着幽静,捧出一群群星星,都闪亮,都光明,像用水洗过了似的,像用布特别擦过似的,像摆在眼前的宝石似的,诱惑着你,仿佛它们触手可及。
真的喜欢少兰如同洗过的文字,雅洁,简单,读起来却别有味道,《期待简单》里写道:才结束一场行走,又开始期待。每天触摸关于行走的文字,回味行走的气息因为陌生,一切分外随和,无有纠葛翻阅万水千山,原来只是,期待简单。真的喜欢这样的文字,简约,却又含有无尽意蕴。她的《看戏》写道:许多不能如愿的人,在另一部分人其实,不能如愿的人里面有时候也包括这另一部分人如梦幻般的演绎中,历经不属于自己的虚无人生,获得情感上的抚慰和暂时的满足,用以抵抗生活的平凡、琐碎、无奈甚至绝望。戏子,永远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水,演绎着别人的人生。
少兰也读舒国治的闲文、读钱锺书的《管锥编》、也读胡兰成与张爱玲、更爱看关于写纳兰性德的《我是人间惆怅客》。
在第三辑里面,我最爱少兰撰写的《剪一缕书香住梦》一文,写在湖畔书榭五周年之际。这篇文字是本书里最长的一篇,写得情景交融、意绪纷飞,颇具气象。她把湖畔书榭创立的目的、宗旨及蓝图都描绘出来了,当初,只是想得一安静场所,执一壶暖暖的茶,翻几页散漫的书,切入一个故事,徜徉笔墨山水花鸟鱼虫。哪怕淡淡素聊,茶香书香墨香在侧,亦能抛开世俗叨扰,让指尖和思想渐渐温热起来。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愿望终于实现了,湖畔书榭创立了,骨子里深藏着书卷味的一拨义乌文人,
终于盼到了专属于自己的乐土和净土。所以说,少兰的这篇《剪一缕书香住梦》可以作为湖畔书榭的建榭历史存档。少兰是我非常看好的女作家,我曾经对她说起过,她的文字前途无量,她是可以成为好作家的。我们在一起交流了用功的途径与方法。许多作家名气大得很,写着写着就没了底气,以至于江郎才尽,殊为可惜!我不希望少兰成这个样子。我相信她的才气,相信她的能力,实际上,她的阅读面是相当之广的,传统文化的底子也是不错的,但作为好朋友,我更希望她能接触到更多更深的层面,多接触儒、释、道三家的东西,并对先秦典籍、两汉文丛、魏晋典籍、文选、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小说都能够涉猎一番,兼顾国外优秀的经典,打好基础,最后能够好好地深研佛教典籍,做一个有底子、有底气、有底蕴的作家!
写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行文了,但似乎意犹未尽,我想对少兰说一句话:文字作伴好还乡!祝你在文字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待到丰收的季节,我来住梦,或者在你的田园里作一个稻草人,为你驱赶文字丛林里的鸟雀,如何?
细雨诗流光
窗外的院子新开了梨花,两树雪白的虬枝,颤颤地摇曳在春风里。它们一左一右,有一株褪去粉红的桃,一株已缀满绿叶的梅。这个春天天气总飘忽不定,冷热更迭异常剧烈,眼见得桃花未曾妖娆多久,便急急谢幕,不禁有些感慨。
想起去年开始断断续续翻阅《诗经》,翻到《桃夭》,虽早已熟知,因不晓得被多少人引用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但白纸黑字再入眼帘,依然对这美好的画面心生重逢的渴望。待到今春,《国风》读罢,桃花也雨打风吹,兀自飘零而去了,从涌出花骨朵到完全地换上绿装,前后似才得两个周末可细细观赏。
《国风》之后的《雅》《颂》,到底无趣些,多宗庙社稷之谈,多战乱离散之哀。于是,桃花虽尽了,依然捧了书,对着窗,一边触目院子里的花开花落,一边又重温起前面的诗来。
一些篇目便在如此的反复中越来越频繁地被拾起。它们像这院子里一茬茬的花儿,勾人回味,发人相思。许多意象和或真实或虚幻的往昔重叠,拼凑成新的画面。
就总想关于这些记下点什么。想了几日,找不到落笔的伊始。正巧朋友送了一本陈铭先生的《说诗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味》。开卷便写,赏析诗歌,顶顶重要的是以情感情。诗歌,
原是唱出来的。《礼记乐书》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情之所至,所以高歌低吟,有感而发,所以出口成诗。
如此,算找到一个切入的点:抛去咬文嚼字,抛去寻据考证,纵一情字,和着帘外春雨潺潺,天马行空地古今穿越,也好。
《桃夭》,世俗里的喜乐年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父亲最喜欢桃花,大约《诗经》里,他也最喜欢《桃夭》。
他常说桃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胡兰成在《前世今生》一文中,开篇即写桃花,只两句就使人觉着了桃花的美,的确与众不同。
他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还有一句写村中井头的唯一一株桃: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不晓得父亲之喜欢桃花,是否也因看出它无限粉艳里的一抹静穆。
小时的家中,老房子未曾拆去,用黄泥筑起的一圈围墙里,就有三株桃。品种不同,花期有先有后。开出的花倒差不多一个样子。五点花瓣,像淡的墨又兑了水滴在宣纸上浸润而成似的薄弱。人们常看到桃花一片灿然然的,总以为它厚实得很,其实远非如此。桃花的热烈,是每一朵花几乎同时开放的机缘巧合。
说到机缘巧合,就又有一件与桃花大约前世就曾结缘的佐证。
还是小时候,父亲给我看连环画,有《孔雀东南飞》《火烧赤壁》《红楼梦》《林冲夜奔》《贵妃醉酒》等等,偏生第一本给我看的,竟是《桃花缘》。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文惆怅无限,故事一波三折,然到底成就了一对才子佳人,最后的画面,崔护携手桃花深处的女子,一家其乐融融地端坐桃树下,尽享天伦之乐,何等叫人羡艳。
所以《桃夭》算一首喜庆的诗。一棵树,发芽,开花,长满葱茏的叶,走过最美好的岁月,收获丰硕甜美的果实。碌碌俗世,求的不就如此么?王安忆的《天香》中,那申世明仕途光明后,修的园子里,千棵万棵一大片主旋律,兄弟俩议来议去,最后终选定为桃。桃的欢喜,是想隐也隐不住的人间风月。从《诗经》走来,比旁的花多出几重可吟可诵的古义。难怪胡兰成觉得桃花看似喧闹,骨子里竟是简静的。恰似女子的端庄、温婉,是古典的淳朴的雅致,不至一味地超然物外。天香园里一园桃子成熟,四处飘溢着的果香,到底传递着人间烟火。《桃夭》,由叶、花、果比兴,来祝福婚姻,可谓写尽俗世圆满。于一位女子来说,不论古今中外,在最美丽的时候,和最美丽的爱情相逢,共同孕育出最美丽的爱情结晶,其一生就不枉被称作最美丽的人生。家有小女,便该衷心祈愿,这一辈子,恰似一篇徐徐展开的《桃夭》,走过繁盛,迎来殷实,最后在宁和中相拥着归去。
《汉广》,那些一水相隔的爱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读《汉广》一篇,读至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蓦然地,就想起兰江来了。
兰江蓝,好放船,在我还可以于江中游泳的年纪,兰溪电视台设过一档轻歌曼舞的栏目。每天拉开序幕的,便是这两句歌词。歌名叫什么,如今全然忘记了。画面倒还记得,一群婀娜的女子,甩着长的水袖,纤细的身姿,摆出各种造型,那服装,像汉时,又像宋时。整个舞台微波粼粼的一片碧蓝,看不清她们具体的表情,只有水袖轻轻扬起,轻轻落下,和兰江的水恰到好处地融在一起。
后来读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些字眼,都叫我忍不住想起嵌在兰江蓝,好放船中的身影。子建笔下的宓妃,也一次次地被我从洛水移植到了兰江的水面上。
《汉广》一诗中的樵夫亦然。汉水,源于陕西省西南宁羌县,东流,至湖北省汉阳,入长江。当然和兰江风马牛不相及。
兰江由衢、婺两水汇于兰荫山下而成流,自南向北经兰溪市区,入建德梅城,一路蜿蜒,直至抵达钱塘江。据说钱塘江水的主要来源,便是兰江。汉水边砍柴的樵夫,心心念着汉水另一边的女子,这女子,虽不会跑到兰江边来,但我能肯定,若那樵夫见过在兰江边游走的女子,定然也会心生爱慕,企望不已的。因水边长成的女子,总有一些生命的烙印,是共通的。
譬如水一般的柔婉,水一般的澄澈,水一般的温润,水一般的迷离,还有水一般的大气。
女子若如水,也难怪男人会朝思暮想了。
只可惜一水相隔,思之不得。徒留下一咏三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我初吟这反复的三句,只觉缓缓一条大河从眼前舒展开来,两岸渐近分离,江水汩汩,日夜充溢,碧流滔滔,平铺而愈加宽广,古木葱郁,徐徐退向两边,待一切平静,但见从江这头看向那头,树已如盆景点缀水天之间,上下一色,壮丽无比。
汉之广,是否如是?我未曾考证。但樵夫与那女子在愿望上的距离,大约如是吧。美则美,想归想,终究像水中花、镜中月,柴砍得再多、马喂得再饱,也一切徒然。
有人说诗中的樵夫,从希望,到失望,最后至无望,三重心境,一重更比一重忧伤。所以千百年来,总能引起人们前赴后继的共鸣。东坡醉酒,写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仓央嘉措踌躇,吟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席慕容的《盼望》,也只能不无遗憾地这样诉说: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
佛家总结众生六道轮回之七苦,其中有爱别离和求不得。求不得的事,求不得的人,求不得的情,才叫人如此辗转,深深陷入。
生命的某一刻,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要成为《汉广》中的樵夫。但相比连个念想的人儿都寻觅不得,能做一回单相思的樵夫,或者也不错。
金岳霖做了林徽因一辈子的樵夫,仿佛无有追悔之词。爱别离,求不得,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不后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