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本文在系统梳理《证类本草》征引的宋代文献的基础上,将《证类本草》征引的文献与宋代方剂学、训诂学、道教、史学、文学相关著述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证类本草》的价值及其体现的宋代医药学的内在隐患。
|
內容簡介: |
本书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把握宋代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之前的本草学史的基础上,深入考察《证类本草》成书的历史背景、主要体例和重要传本,系统梳理《证类本草》征引的宋代文献,多角度、多层次地将其与宋代方剂学、训诂学、道教、史学、文学相关著作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证类本草》的本草学价值、文献辑佚价值及其体现的宋代本草学的特征及隐患,有助于深化宋代医药史、文化史的研究。
|
關於作者: |
董悦,男,1972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杭州。现任中共建德市委市长。199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历任:浙江医药科技公司萧山办事处副经理;共青团萧山市(区)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其间在共青团浙江省委宣传部挂职任部长助理);共青团杭州市萧山区委书记、党组书记、青联主席;共青团杭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其间赴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MPA班学习,获硕士学位);共青团杭州市委书记、党组书记、青联主席;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保留副厅级);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副厅级);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副厅级)。沈翔,男,汉族,1969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199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审计师、注册会计师职称。1990年9月1991年9月,任杭州市审计局外资运用审计处干部;1991年9月1997年2月,任杭州市审计局外资运用审计处科员;1997年2月1999年2月,任杭州市审计局商贸审计处副主任科员兼团支部书记;1999年2月2002年3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团工委副书记;2002年3月2004年4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团工委书记(2003年3月2003年7月 杭州市委党校第28期中青班学习);2004年4月2006年6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组织处处长、团工委书记;2006年6月2006年11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委员、组织处处长、团工委书记(2006年6月2006年11月 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挂职);2006年11月2011年12月,中共建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1年12月2014年1月,建德市委副书记。2014年1月至今任中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2015年1月拟任(提名)中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杭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人选。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管理与城市发展理论。董悦,男,1972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杭州。现任中共建德市委市长。199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历任:浙江医药科技公司萧山办事处副经理;共青团萧山市(区)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其间在共青团浙江省委宣传部挂职任部长助理);共青团杭州市萧山区委书记、党组书记、青联主席;共青团杭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其间赴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MPA班学习,获硕士学位);共青团杭州市委书记、党组书记、青联主席;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保留副厅级);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副厅级);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副厅级)。 沈翔,男,汉族,1969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199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审计师、注册会计师职称。1990年9月1991年9月,任杭州市审计局外资运用审计处干部;1991年9月1997年2月,任杭州市审计局外资运用审计处科员;1997年2月1999年2月,任杭州市审计局商贸审计处副主任科员兼团支部书记;1999年2月2002年3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团工委副书记;2002年3月2004年4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团工委书记(2003年3月2003年7月 杭州市委党校第28期中青班学习);2004年4月2006年6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组织处处长、团工委书记;2006年6月2006年11月,任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委员、组织处处长、团工委书记(2006年6月2006年11月 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挂职);2006年11月2011年12月,中共建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1年12月2014年1月,建德市委副书记。2014年1月至今任中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2015年1月拟任(提名)中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杭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人选。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管理与城市发展理论。
|
目錄:
|
前 言/001
综合报告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001
问卷分析报告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主评问卷分析报告/022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客评问卷分析报告/042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外籍人士评价报告/061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国际礼仪文明报告/087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公共文明认知状况分析报告/109
现场观测报告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130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上城区)/158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下城区)/171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江干区)/183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拱墅区)/195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西湖区)/207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滨江区)/219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萧山区)/232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余杭区)/244
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报告(富阳区)/256
附录
附录1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问卷/266
附录2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记录汇总表/275
附录3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记录表/277
附录4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现场观测)各区选点情况/281
后 记/290
|
內容試閱:
|
专家鉴定(一)
公共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显性指标,是公民在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的总和,是检视一个区域(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调查、研究、分析一个区域的公共文明状况,并由此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对于提升该区域综合文明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动、成为公民的价值准则和自觉行动、真正建构文明理性的社会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完成的《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引导价值。①报告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对该论题的分析较为客观全面。报告分为综合报告、问卷分析报告和现场观测报告三部分,对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益服务、网络文明、公共行为、国际礼仪等方面进行一贯到底的整体性分析与评测。整个报告内在有机统一,作为调查报告,这是难能可贵的。②报告具有鲜明的实证性特征,对杭州市的公共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覆盖9个城区,对3500多名杭州市民和500多名外籍人士进行了入户调查,并在公共场所设置了135个现场观测点,对125万余人次、39万余辆机动车、13万余辆非机动车、20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进行了累计7000多小时的现场观测,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专业人员通过专业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因而所取得的成果具有现实的可信性和权威性。③报告具有历史连贯性的特征,所得出的综合指数和分项指数与上一年的相关指数可以对应比较,并可依据数据预测下一年的相关指数变化趋势,大大增加了报告的科学性内涵,使其具有品牌效应。④报告注重上联下沉,把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及核心价值与广大市民的道德实践贯通一体,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G20会议所要求的国际礼仪等,从而使报告更具现实意义和生命力。
综上,该报告对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公共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启示意义。希望杭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进一步完善分析框架,并持续进行观测分析,使这一研究真正成为杭州市的品牌研究。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华兴
专家鉴定(二)
城市市民的公共文明素养,是一座城市本身整体发展水平的直观显现,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它的内在活力和发展潜质。市民公共文明素养的测度、培育和提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发展议题。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课题组基于翔实的调查监测数据,针对特定研究主题展开专项分析,形成了系列研究报告,对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素养的整体状况给予了全景式的呈现,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这项紧密贴合杭州实际并且能够持续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极为明确的行为引领和实践指向意义。
该项研究的整体框架设计和指标体系建构科学严谨,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量大面广,各种实证调查方法运用规范,研究报告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针对城市发展国际化的背景,本年度的调查分析适时增加了市民国际礼仪文明程度的内容,这就使该项研究更好地反映出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素养的整体状况。研究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公共文明建设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本人认为,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续的跟踪研究应当持续进行,酌情优化监测体系,条件允许的话还可考虑适当增加比较研究的分析内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公共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 李 一
专家鉴定(三)
杭州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自身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总体情况是好的,亮点纷呈:背街小巷整洁;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公交车上让座成风;公共场所禁烟成效明显;等等。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平衡,如小区之间、城郊接合部、村改居地方的新老市民之间等。开展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非常有必要,可为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为杭州市民了解自己、增强自信、提升自身文明素质提出针对性意见,还有利于城市间相互学习、交流、借鉴。调查的指标体系设置基本合理,建议适当增加一些关键性指标,如乘电梯、骑电动车的文明举止等。调查方法比较科学,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基本符合人们的实际感受。
2015年的指数调查和调查报告注重突出重点(公共文明),不面面俱到;以结果成效为准,化虚为实;多角度、多方位开展和展示,有总有分,有书面有现场。整体上具有可推广性,无论是宣传杭州创建文明城市成果,还是进一步改进创建方法,都是一种好路径。当然,报告在经验总结、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上还可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整个调查过程可适当延长,或可持续一年;可与新闻单位互动,增加交通守法情况、工地管理情况、电梯乘坐情况以及对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重点场所的调查。
浙江科技学院纪委书记、研究员 李泽泉
专家鉴定(四)
市民公共文明指数对于正在迈向国际化的杭州来说,不仅是对市民公共文明建设成就的测定,用以评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效,而且是发展的软实力。《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是在2014年报告的基础上,对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形成的报告。报告通过对杭州各类人群运用规范问卷调查,从不同视角对市民行为进行测量,综合形成市民的公共文明指数,为杭州进一步建设公共文明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指标设置规范。
研究规模较大,组织严密。动员专业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参与协作,对杭州市9个城区的3500多名市民及500多名外籍人士进行了入户调查访问,在各类公共场所设置现场观测点,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等进行了累计7000多小时的实地现场观测。同时辅以个案访谈、座谈会和专家咨询会等,最终形成了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该报告设置综合报告用以测量市民的公共文明指数,并提出了推进杭州公共文明建设的建议;问卷分析报告包括主评问卷分析报告、客评问卷分析报告、外籍人士评价报告、国际礼仪文明报告和公共文明认知状况分析报告;现场观测报告对9个城区分别进行了测量,相互参证与补充,大大提高了成果的可信度。如果能够对杭州市民的本土文明行为进行进一步发掘,想必能有更好的效果。
该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达到了预期目标,建议政府有关方面将其作为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教授 秦均平
前言
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是评价市民在公共场合中行为文明的量化指标,它是一座城市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养,并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城市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为打造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本奠定了基础。组织开展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目的在于更好地把握当前杭州市民公共行为的文明状况,评价市民文明素质的发展水平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为加速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杭州的实践、为实现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奠定社会文明的坚实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该调查自2014年开始,2015年的调查测评体系与2014年基本保持一致,新增对市民国际礼仪文明程度调查的内容。调查中,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和150多名在杭高校师生团结协作,运用市民公共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对杭州市9个城区的3500多名杭州市民(包括城区居民、城郊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杭州市区生活半年以上的500多名外籍人士(含港澳台人士)进行了入户调查访问,在全市市民出入频繁的各类公共场所(包括重点路口、大街、车站、地铁站、天桥、公园、社区、商场、文化场馆、影剧院等)设置了135个现场观测点,对125万余人次、39万余辆机动车、13万余辆非机动车、20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进行了累计7000多小时的现场观测。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辅以个案访谈、座谈会和专家咨询会等,最终形成了《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
整个调查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可比照性、可持续性和成果发布的权威性原则,从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网络文明、国际礼仪文明七个方面进行考察,量化分析杭州市民公共行为的文明状况,以发现杭州文明城市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城市文明发展措施。调查成果包括1个综合报告、5个问卷分析报告和1个现场观测报告,成果向社会公开发布。为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调查活动领导小组和课题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部署本次调查活动,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成果的审核与发布,以及调查活动经费的保障等;课题组具体负责调查方案的制订、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分析和论证,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等。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综合评价指数为84.06,比2014年的83.63上升0.43。这表明,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素养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自201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的良好水平并继续呈稳中上升的趋势,而且市民的文明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人眼中的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市民公共文明素养的提升,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更有其自身的演进规律,需要不断总结巩固,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激发市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享、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市民公共文明素养的提升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更为我们推进城市公共文明建设和打造美丽杭州提供了重要指引。进一步完善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精神,使调查成果更好地反映市民需求和时代特点,体现科学性、务实性特征,为推进杭州市公共文明建设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