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內容簡介: |
设施蔬菜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本书首先对常见的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及育苗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图文并茂,简明直观;同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包括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在设施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主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强。
|
關於作者: |
马跃,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广东石油学院学习,2008年3月至今一直在天津市武清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种植业栽培、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设施蔬菜栽培概况
第一节设施蔬菜栽培历史与发展
中国蔬菜的栽培起始于距今7 000多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考古证明,公元前5 000年至公元前3 000年以前,已有了种植蔬菜的石制农具。因此,我国园艺比印度、埃及、巴比伦王国以及古罗马帝国都早。中国和世界各地一直进行着园艺品种的地区和国际交流,有记载的较早和规模最大的当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张骞出使西域,他由丝绸之路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百合等,极大丰富了那些地区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同时,带回了葡萄、无花果、苹果、石榴、黄瓜、西瓜、芹菜等,丰富了我国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近代,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我国蔬菜的品种极大丰富,世界上绝大多数品种的蔬菜在我国都有种植。
在自然生产的条件下,蔬菜的产量受品种、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的制约。自然条件恶劣,蔬菜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严重的影响。利用设施栽培,既可以抵御自然界不利气象因素如暴雨、高低温等的影响,还可以在设施内人为调节影响园艺植物生长的因素,创造园艺植物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得蔬菜稳产、高产、优质成为可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在2 000多年前的秦朝就能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多种蔬菜,在唐代出现了利用天然温泉的热源进行瓜类栽培的记载,随后又创造了很多保护地类型。明清时期采用简易的土温室进行花卉和蔬菜的促成栽培。但是设施栽培作为一种高效的种植业,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才真正被重视和发展起来。
设施蔬菜逐渐使我国北方地区告别了冬天主要吃大白菜和萝卜的历史,也使我国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品种更加丰富。2013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5016万hm2,产量达到26亿t,居世界第一。
第二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意义和现状
一、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意义
设施蔬菜在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设施蔬菜栽培摆脱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初步实现了菜篮子的周年均衡供应,而且通过设施装备与生产工艺的结合,设施蔬菜产业逐渐从单纯的均衡供给向安全、适口、鲜活、多样、持续的功能转变,改变了农产品消费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二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实行集约化栽培,产量大幅度提高。设施农业通过先进技术、装备、工艺的综合运用,实现了能源的减量化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节能、节地、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显著,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三是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单位面积上设施蔬菜的收入是露地栽培的几倍甚至10倍以上,对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有利于拓展城镇属地农民的就业渠道。五是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减灾防灾能力。
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当前,各级政府把米袋子菜篮子作为改善民生和稳定物价的关键措施来抓,并已经纳入政府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地方政府加大组织引导力度,科学制定并实施设施蔬菜发展规划,积极加快设施蔬菜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指出,在大中城市郊区和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优势产区,支持建设一批设施化、集约化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加强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业部、财政部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出台《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对于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虽然目前全国设施蔬菜瓜类产品丰富了淡季蔬菜市场供应,抑制了淡季菜价上涨。但是大城市的蔬菜自给率仍不足30%,尤其是北方大城市的蔬菜自给率更低。大城市对新鲜蔬菜的需求还远未完全满足,需要进一步发展设施蔬菜,增加淡季蔬菜供应量,丰富市民日常餐桌上的蔬菜品种。
三、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蔬菜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短、商品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而受到高度重视,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但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各种问题,有时是天灾人祸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有时是丰产不丰收,农民的收益与理论计算差距较大。
(1)产业内部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蔬菜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种植品种仍以常规品种为主,产品质量不高,拳头产品、名牌产品较少。种植分布上,以各家各户分散种植为主,集中连片少、种植大户少(旺季多、淡季少,直销多、加工少等)。
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不稳定,生产布局不合理,标准化生产基地不多,生产基地分散,大部分基地的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依然较差。
(2)农民对发展蔬菜产业认识不高受传统粗放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思想保守,对种植蔬菜认识不足,依然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加之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特别是发展设施蔬菜前期投入大而让很多农民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3)设施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设施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我国涌现一些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虽然对推动和发展我国的蔬菜产业起到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规模还偏小,辐射范围不广,吸纳蔬菜产品进行加工量还很低,生产的大部分蔬菜直接流向市场,缺乏加工转化增值环节,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收入不稳定。
(4)销售、信息、服务等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建立了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环节,但是,蔬菜销售点多呈零星状分布,缺乏规模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农民生产、销售信息不灵通,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而及时调整蔬菜种植生产。同时由于交易地点多而散,管理服务工作很难跟进,欺行霸市现象时有发生。
(5)设施蔬菜质量卫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滞后,易造成蔬菜生产环境质量降低,加之农民的无公害生产意识低,在生产过程中任意使用农业投入品,使得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等指数严重超标,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不能适应市场安全、优质的消费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蔬菜产品的外销和出口。
虽然设施蔬菜生产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宏观信息分析、提高栽培技术可缓解。我国设施蔬菜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需要在种植信息分析、栽培水平提高、设施建设投入加大、销售链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努力,才能不断提高效益和收入水平。
第二章设施蔬菜栽培的类型第二章设施蔬菜栽培的类型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一直沿用风障、阳畦、土温室等简易设施。50年代以后,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出现塑料大棚。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新鲜蔬菜需求的不断增长,蔬菜设施类型不断发展,塑料大棚又由竹木结构向竹木水泥结构、钢筋水泥、组装式钢管大棚的方向发展。温室类型由简易日光温室向新型节能日光温室、现代化温室发展。温室环境条件控制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控制发展。目前,园艺生产上常用的设施主要有地膜覆盖、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今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蔬菜栽培设施还会不断改进,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会不断提高。
第一节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是利用薄膜覆盖于地表或近地表的一种简易栽培方式,所用的薄膜主要是聚乙烯地膜,厚度为0005~0015mm。地膜覆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既简单又有效的增产措施,在目前蔬菜生产中广泛采用。
一、常用地膜的种类与性能
(一)透明膜
透明膜的透光性好,一般可使土壤增温2~4℃。常见的透明膜有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厚度0014mm,每公顷用量120~150kg、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地膜厚度0006~0008mm每公顷用量60~75kg、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厚度0005~0009mm)。蔬菜生产中应根据蔬菜的类型及畦宽选用不同厚度、幅宽的薄膜。生产中最常用的类型。
(二)黑色地膜
黑色地膜透光率在10%以下,可使土壤增温2℃,灭草率80%~100%,保湿效果好。是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炭黑制成,厚度为001~003mm,每公顷用量105~108kg。生产中最常用的类型。
(三)杀草膜
杀草膜是在普通地膜成分中加入除草剂成分制成的地膜,其杀草效果比黑白双重膜更佳。如用于茄科作物,杀草膜能杀死马铃薯、茄子及番茄地里的杂草。生产上常用类型。
此外,还有环保膜、特殊膜等,如绿色膜、黑白双重膜、光降解膜、生物降解膜、银色反光膜等有特殊作用的膜。
二、地膜覆盖形式
(一)地表覆盖
1平畦覆盖
即将地膜平铺于栽培畦的表面,多用于育苗。此法比较简单,容易浇水,早期有增温作用,但浇水后易使地膜表面带泥,影响透光,因此后期又有降温作用。
2高垄覆盖
高垄覆盖是将畦面做成瓦垄状,垄宽45~60cm,垄高10~15cm,垄距依照栽培作物种类确定,一般为50~70cm,然后将地膜覆盖于垄面上,四周用土压严,每垄单行种植(图2-1)。
图2-1高垄覆盖
3小高畦覆盖
栽培前在田间作小高畦,畦高10~15cm,畦宽应作物种类和定植密度不同而异,一般宽100~200cm,平整畦面,然后覆盖地膜。要求地膜能够盖严整个畦面,并且地膜四周用湿润细土压严。在保护地栽培中,利用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时,为了降低设施内环境湿度,常常在高畦中间顺畦做一条宽25~30cm、深15cm左右的小沟,秧苗定植于小沟两侧,在寒冷季节栽培浇水时,就从这条小沟浇灌。这种浇灌形式,地表不见明水,降低了环境湿度,病害轻,产量高。因此,这条小沟被称为丰产沟(图2-2)。此外,生产实践中对小高畦做了改进,在原有基础上做成了如图2-3的样式,这样可以使定植期更加提前,而且缓苗快。
图2-2小高畦覆盖
图2-3改良高畦覆盖
(二)近地面覆盖
1沟畦覆盖
这种方法既保苗,又护根,还可以起到早熟、增产的作用。常用于早春栽培甘蓝、花椰菜、菜豆、甜椒、番茄、黄瓜等蔬菜。其具体做法是,将栽培畦做成沟状,将栽培作物播种或定植于沟内,然后在沟上覆盖地膜,幼苗在地膜下生长,待苗接触地膜时,去掉地膜或在地膜上打洞,将苗引出(图2-4)。
图2-4沟畦覆盖
2拱架覆盖
首先做高畦,然后在畦内种植蔬菜,在畦的两边用细竹片等做成拱架,将地膜覆盖于拱架上,四周用土封严(图2-5)。
图2-5拱架覆盖
(三)地膜双层覆盖
所谓地膜双层覆盖就是将地膜地表覆盖和地膜近地面覆盖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覆盖方式。此方式与前两者相比,保温、增温作用明显提高。该地膜覆盖法抗风能力差,在露地很少使用,主要结合塑料大中棚、温室进行多层覆盖或临时防寒时使用(图2-6)。
图2-6地膜双覆盖
地膜栽培在蔬菜生产中应用广泛,一般可使蔬菜增产30%~70%。但目前地膜覆盖栽培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多年地膜栽培,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贫瘠土地因后期补肥不便,造成缺肥,刮大风时地膜被吹破、刮跑等。
三、地膜覆盖效应
(一)增温保墒作用
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春季低温期可以使1~10cm的土层温度提高3~6℃,最高可达10℃以上。高温季节,如没有遮阴,膜下温度高达50~60℃,但在遮阴情况下,膜下只比露地高1~5℃,土壤湿度大时,只比露地土温高05~10℃。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季节、天气、畦面高度、地膜覆盖方式等。
地膜覆盖后,阻碍了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降低了土壤水分的散失,维持了土壤含水量的稳定性,具有保墒的作用。调查表明,盖膜比不盖膜土壤耕层含水量提高4%~6%。而在多雨地区,可以阻止雨水向土中渗透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具有防涝的作用。同时,可以防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减少土壤流失。
(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覆盖地膜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一是减少了雨水冲淋和不合理灌溉所造成的土壤中肥料流失;二是由于膜下土壤温湿度适宜,微生物活动旺盛,可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提高速效性氮、磷、钾的含量。
(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地膜覆盖能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和良好的通气性,能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据测定,盖膜后土壤孔隙度增加4%~10%,容重减少,根系的呼吸强度有明显增加。
(四)降湿防病作用
不论露地覆盖地膜还是设施内覆盖地膜,都能起到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的作用,由于地膜覆盖可以降低空气湿度,故可以抑制或减轻高湿病害的发生。
此外,覆盖地膜还具有杀草作用,若采用黑色地膜或杀草膜,除草的效果更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