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淋巴瘤诊疗学》是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专业参考书。由众多著名的国内淋巴瘤领域的临床专家,参考新美国NCCN、欧洲ESMC指南推荐的诊疗方案,详细阐述淋巴瘤和血液肿瘤专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淋巴瘤诊断与治疗的主要原则与新进展;并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淋巴瘤WHO2016新分类及其临床诊疗指导意义。
《淋巴瘤诊疗学》内容新颖、涵盖面广,重点清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淋巴瘤从实验室诊断、病理诊断、影像诊断以及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阐述。适用于淋巴瘤专科和血液肿瘤专科的中青年医师,是指导淋巴瘤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重要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姜文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内科主任,淋巴瘤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卫生部肿瘤学临床诊疗规范专家组审核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副主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Lancet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编委。
从事临床诊疗工作三十多年,对恶性淋巴瘤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学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项目,主持多项国内外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参与肿瘤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临床研究等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 姜文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内科主任,淋巴瘤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卫生部肿瘤学临床诊疗规范专家组审核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副主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Lancet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编委。
从事临床诊疗工作三十多年,对恶性淋巴瘤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学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项目,主持多项国内外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参与肿瘤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临床研究等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
多次担任全国肿瘤内科大会和全国淋巴瘤大会主席,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布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岭南名医、中大名医、羊城好医生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首席专家等荣誉称号。
主编《临床肿瘤内科学》、《肿瘤生物治疗学》和《肿瘤内科处方用药手册》等专著。
王华庆,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天津市人民医院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所长。中美淋巴血液诊治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开发部部长,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新药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协作委员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天津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血液学会常委。
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擅长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内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主持抗肿瘤新药的I、Ⅱ、Ⅲ期临床试验。对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放化疗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994年当选天津市卫生系统首批跨世纪人才。从医32年,基础理论扎实,临床技能娴熟,科研思维前沿,作为完成人主持《人参皂苷RG3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免疫重建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主持《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危险因素预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郝希山院士主持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荣获中华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医院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每年牵头承担新药3-6项,协作承担新药5-10项,其中包括抗癌新药的I期临床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Ⅱ、Ⅲ期临床试验。主编《恶性肿瘤化疗方案规范》、《肿瘤临床指南》、《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学》等专著,参与编写《简明肿瘤学》、《腹部肿瘤学》、《恶性肿瘤麻醉学》等近10部专著。发表SCI、中华系列论文和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60余篇。指导硕博研究生39名。2006年和2009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和天津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高子芬,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血液病理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会员;欧洲血液病理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组成员;《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耳鼻喉头颈部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人。
从事病理教学、科研及病理诊断工作40年。擅长血液病理学和解剖病理学的诊断及研究,是全国血液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目前其实验室成为全国淋巴瘤疑难病例会诊中心,接收来自全国的400多家医院的3000多例会诊。
开展了多项淋巴瘤研究课题:《霍奇金淋巴瘤与EBV》、《中国北方人TNK细胞淋巴瘤》、《中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起源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表型与预后》、《浆细胞骨髓瘤临床病理研究》及《粘膜相关淋巴瘤染色体易位与临床的关系》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与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课题,进行粘膜相关淋巴瘤的研究;与北京市多家医院合作承担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211重点学科基金的研究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Nebraska大学医学中心和荷兰UniversityofGroningen联合进行淋巴瘤研究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发表文章近200篇,著书12部,参编书籍23部。该实验室成为血液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接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病理医师进修学习。
|
目錄:
|
第1章 概论
第1节 中国恶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学
第2节 淋巴瘤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第3节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第4节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分期
第5节 常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技术
第6节 PET-CT在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第7节 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第8节 淋巴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第9节 淋巴瘤的近期研究热点和展望
第2章 淋巴瘤病理诊断
第1节 淋巴瘤的病理学
第2节 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
第3节 淋巴瘤各亚型的病理特点
第4节 流式细胞学检测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第5节 淋巴瘤病理研究新进展
第3章 淋巴瘤影像学诊断
第1节 中枢淋巴瘤
第2节 头颈部淋巴瘤
第3节 胸部淋巴瘤
第4节 腹部淋巴瘤
第5节 骨软组织和皮肤淋巴瘤
第4章 霍奇金淋巴瘤
第1节 流行病学
第2节 病理学检查
第3节 临床表现与分期
第4节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第5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6节 治疗
第7节 预后因素
第5章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临床表现
第3节 病理组织学特点
第4节 免疫表型特点
第5节 细胞遗传学特点
第6节 临床分期
第7节 预后因素
第8节 治疗
第9节 研究前景
第6章 成熟日细胞湔巴瘤
第1节 慢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附:Richter综合征
第2节 毛细胞白血病
第3节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第4节 重链病
第5节 浆细胞肿瘤
第6节 结外淋巴瘤
第7节 滤泡淋巴瘤
第8节 套细胞淋巴瘤
第9节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第10节 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第11节 成人伯基特淋巴瘤
附:伯基特样淋巴瘤
第7章 成熟T和NK细胞渝巴瘤
第1节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第2节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第3节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第4节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第5节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第6节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第7节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第8节 单克隆抗体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8章 结外湔巴瘤
第1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附: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第2节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
第3节 原发性消化系统淋巴瘤
附:日本《胃恶性淋巴瘤诊疗指南》
第4节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第5节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第6节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第7节 原发性骨和软组织淋巴瘤
第9章 特殊类型淋巴瘤
第1节 儿童淋巴瘤
第2节 老年淋巴瘤
第3节 妊娠合并淋巴瘤
第4节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
第10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第1节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2节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3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第11章 淋巴瘤并发症
第1节 淋巴瘤相关副瘤综合征
第2节 肿瘤溶解综合征
第3节 淋巴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
第4节 淋巴瘤化疗相关肺毒性
第5节 化疗及靶向治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激活
第6节 噬血细胞综合征
第7节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第8节 脊髓压迫症
第12章 淋巴系统相关疾病
第1节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第2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
第3节 木村病(Kimura病)
第4节 Castleman病
第13章 淋巴瘤化学治疗的护理
第1节 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程序和要点
第2节 化疗药物分类
第3节 化疗药物给药途径
第4节 化疗的评估及护理
第5节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附录
1 常用淋巴瘤化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2 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
3 儿童常用化疗方案
4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方案
5 化疗方案的剂量调整
6 淋巴瘤国内外常用参考书、网站
7 中国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8 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
9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治疗实践指南
10 中国肿瘤患者VTE防治共识
1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专家共识
12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13 2008版和2016版WHO成熟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对比一览表
14 2016版WHO淋巴肿瘤分类修订说明之解读
附件
缩略词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2015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资料显示,淋巴瘤居男性肿瘤新发病率第八位;居女性肿瘤新发病率第十位。而我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表明,淋巴瘤目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第八位(710万),病死率第十位(410万),淋巴瘤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
淋巴瘤是一组生物学特点迥异的疾病的总称,这些疾病的定义和识别,建立于对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特点综合认识的基础之上。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6年修订了第四版淋巴瘤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但有助于人们诊断、鉴别已知疾病,而且还有助于人们发现、定义新的病种或深化对已知疾病的认识。2008年分类出版以来的七年间,国际淋巴瘤病理研究领域又取得新的进展,随着淋巴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淋巴瘤的分类变得越来越复杂与细致。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广泛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我们对淋巴瘤这一疾病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也使得新的淋巴瘤治疗药物不断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单克隆抗体等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淋巴瘤的常规治疗。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已从单纯的放疗和化疗进入生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新阶段,世界各地的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快速推动着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编者认为,此书有如下几点值得推崇:首先,本书以2008年第四版WHO淋巴瘤新分类为基础,并且参考2016年新分类和国际淋巴瘤病理新进展,就成熟B细胞淋巴瘤以及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病理相关的主要知识更新在第一时间作了重要的介绍;将淋巴瘤的病理分型和诊断与治疗紧密结合,系统、详细地总结了淋巴瘤各亚型的病理特点、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诊治策略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其次,全书的编写重点醒目,层次分明,可读性强。每一章节开端都附有简短的章节要点,提纲挈领地概括出该章节的精华所在;同时在正文也对需要强调的内容进行了标记,以利于读者在阅读时一目了然,重点明确。本书的结构编排可谓独具匠心,方便查询。再者,本书将淋巴瘤病理特点和影像学诊断单独成章,方便临床医生对各淋巴瘤亚型诊疗判断的系统性比较和在临床工作中对不同亚型淋巴瘤患者诊治时的对应快速查阅。最后,值得特别称道的亮点:本书编者汇聚了全国100余位奋斗于国内一线的淋巴瘤专家教授和专科医生,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他们不仅阐释了自己擅长的淋巴瘤类型的治疗策略,讨论了国际公认诊疗标准和最新动态,还总结了多年临床工作中自身的独特见解与丰富经验,因此是一本充分体现循证医学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书籍。由于上述理由,我们相信该书不仅可供广大肿瘤临床工作者参考学习,也可作为专科淋巴瘤医生工作中临床查阅和系统学习的书籍,同时对于病理、影像、肿瘤科等多学科的医生均有很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精准医疗的新时代,将来淋巴瘤的研究重点是基于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设计相应靶向治疗和综合治疗方案,实现更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淋巴瘤精确个体化治疗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方向。每一位患者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情况。我们在淋巴瘤诊疗实践也应当争取实行3R原则,即对于每一个淋巴瘤患者做到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疾病(亚型)给予以最合适的治疗。我们希望淋巴瘤领域的医学工作者和本书的读者们可以将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独立思维相结合,日积月累,追求卓越,不负患者希望所系、性命相托的期盼,不断提高我国的淋巴瘤研究和诊治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