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內容簡介: |
全面展示了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创新成果
|
關於作者: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于1996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1958年建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1978年建所合并成立,是一所涵盖畜牧、兽医、兽药、草业4大学科研究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2002年,研究所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等三部委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2007年,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进入百强行列。2011年,在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中,研究所排名全国第44名、中国农业科学院第11名、甘肃省第1名、全国专业第4名、全国行业第4名。研究所主要从事草食动物育种繁殖、兽用药物、中兽医、草地草坪等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设有畜牧研究室、兽药研究室、中兽医(兽医)研究室、草业饲料研究室4个研究部门。根据畜、药、病、草四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按照专业、人才、科研任务、基础平台条件等内容,先后创建了牦牛资源与育种,细毛羊资源与育种,兽药创新与安全评价,兽用天然药物,兽用化学药物,寒生、旱生灌草新品种选育,奶牛疾病,中兽医与临床8个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现有依托研究所建成的各类科技平台19个。编辑出版《中兽医医药杂志》和《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个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设有5个管理部门和1个服务部门。研究所所部在兰州市区,占地面积95亩,野外试验基地占地面积5476亩。拥有2栋总面积达170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和6000平方米的科技培训中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60台(件);科技期刊1.7万余册,图书4.8万余册(馆藏最早西文期刊出版于1838年,中文图书出版于明崇祯年间);中草药标本2215份,中兽医针具967件;牧草标本2300份,牧草种子标本150份;动物毛、皮标本380份。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93人,离休职工9人,退休职工171人。在职职工中,正高级17人,副高级49人;博士后4人,博士33人,硕士60人;博导6人,硕导38人。有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兽药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6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555人才4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5人。1人分别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第八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1人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3人荣获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3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建所以来,研究所承担科研课题1200项,获奖232项,其中国家奖12项,省部级奖130项,获得授权专利258项;发表论文5650篇,编写著作185部;培育牛羊猪新品种5个,牧草新品种8个;创制国家一类新兽药5个,获新兽药、饲料添加剂证书68个;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32项。研究所是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病理学分会、西北中兽医学分会、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挂靠单位。研究所与德、美、英、荷、澳、加等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研究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甘肃省绿化模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
內容試閱:
|
序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于1997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1958年成立)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1978年成立)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从事草业、畜牧、中兽医、兽药研究的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单位。本研究所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围绕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目标,瞄准国际畜牧科技前沿,发挥解决畜牧产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核心作用,引领我国现代畜牧科技的发展。建所50多年来,特别是近15年来,在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坚强领导下,研究所始终以服务我国现代畜牧业科技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为己任,真抓实干,奋发作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以大通牦牛、甘肃高山美利奴羊国家新品种和国家一类新兽药喹烯酮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技术的集成转化创新与科技兴农亮点纷呈;承担国家科研任务能力加强,科研立项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的跨越;科研基础平台建设旧貌换新颜,支撑与服务科研的能力显著提升;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开放、竞争、流动的科学用人机制、定岗定酬、绩效激励的分配机制和以科研能力与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逐步完善; 2014年研究所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后,研究所的科技事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现代科研院所建设不断深化,把研究所建成具有较强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畜牧兽医研究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目标任重而道远。紧紧围绕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两大使命和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战略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团结拼搏、和谐向上的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发展提速,研究所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新面貌。
研究所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02年,研究所被科技部、财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三部委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研究所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中稳步上升,九五期间排名第106位、十五期间排名第69位、十一五期间跃居第44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36个研究所中排名第11位,在甘肃省排名第1,全国行业排名第4。研究所是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病理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中兽医学分会、中国牦牛育种协作组挂靠单位。研究所先后被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科体系建设国际国内领先
构建了畜牧学、兽药学、中兽医学和草业学科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整体水平较高的先进学科体系。畜牧学科领域成为西部地区牛羊新品种遗传育种和繁育基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兽药领域引领我国新兽药创制和安全兽药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兽医学科成为世界中兽医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一流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草业学科重点突出西部旱生超旱生牧草新品种培育和资源利用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兽医临床领域突出奶牛疾病控制研究和应用,成为我国功能完善的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基地。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89人。在职职工中,正高级21人,副高级61人;博士后4人,博士34人,硕士61人;博导6人,硕导38人;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兽药审评专家委员会专家6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555人才4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1人分别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第八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1人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3人荣获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3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
科研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业部动物毛皮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奶牛产业研发中心疾病控制研究室等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60公顷的张掖试验基地与大洼山试验基地逐渐成为面向全国开放共享的综合实验基地。研究所编辑出版《中兽医医药杂志》和《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个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新的提升
科研立项稳中有进。建所以来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 300 多项。十一五以来,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40多项,十二五期间,研究所科研立项经费达到253亿元,留所经费达到16亿元。先后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对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科技团队和人才、提升研究所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建所以来各级政府获奖261项,其中国家奖12项,省部级奖146项,获得专利509项,获新兽药证书72个,发表论文 5 890 余篇,其中SCI论文182篇。编写著作206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产权成果产出丰硕,在此期间研究所共获得各级政府类科技成果奖70项,新兽药24项,牧草新品种5个,大家畜新品种2个,专利503项(发明专利81项),获软件著作权12项。十一五期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助知识产权的大通牦牛国家新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出国家一类新兽药喹烯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二五期间,成功培育出高山美利奴羊国家新品种,成为研究重要的标志性成果。
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研究所按照顶天立地的科研主导思想,以服务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为抓手,面向农牧民生产技术需求,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所先后与兽药企业、畜产品生产加工、农牧民养殖专业户等200多家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和共建合作关系。转让兽药新药、牛羊和牧草新品种等成果28项,直接经济效益400多亿元。面向基层开展农牧民技术培训 10 000 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战略目标,研究所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日本、德国、荷兰、西班牙、肯尼亚、泰国、沙特、伊拉克、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先后邀请30多位国际专家来所学术报告,完成了6项948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分别于2005、2006、2007、2008、2009、2011年,先后承办了六期发展中国家中兽医药学技术国际培训班,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南非等10多个国家80多人参加了培训。2010年举办了首届国际中兽医大会,2014年举办了世界牦牛大会。研究所的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人员走出去,技术和创新引进来双向交流的良好发展势头。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研究所科技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科技创新成为新常态。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和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总抓手,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努力把研究所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深入。研究所自十五以来,虽然涌现了一些创新成果,但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与世界先进水平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流原创性的成果依然缺乏。认真梳理21世纪以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目的就是要寻找差距、凝聚共识、明确目标,把研究所全面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深入。
杨志强201512
一、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
第一章获奖成果简介获奖时间、名称和等级: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陆仲璘
陆仲璘,男,汉族(1940),研究员。1986年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任副所长、《中国草食动物》杂志主编。曾担任中国牛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牦牛品种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直致力于高寒草地畜牧业、牦牛的遗传、育种及其生产性能的研究。为了重视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牦牛栖息地,与同行共同努力,在FAD的直接支持下,分别于1994年、1997年、1998年促成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国际牦牛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兰州、西宁、拉萨召开,并在第一届国际会议之后,在中国成立了国际牦牛研究信息中心,出版国际牦牛研究通讯英文刊物,开展多项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有力地推动了牦牛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发表论文40多篇,主笔编写了《牦牛科学研究论文集》和《牦牛育种及高原肉牛业》等著作。主持完成的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获得200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主要完成人:陆仲璘阎萍王敏强韩凯李孔亮杨博辉马振朝马有学柏家林殷满财贾永红李吉业芦志刚乔存来
任务来源:部委计划
起止时间:1982年1月至2006年2月
内容简介:
本成果属于农业领域动物育种理论和遗传资源利用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成果。大通牦牛是利用我国独有的本土动物遗传资源培育的第一个国家级牦牛新品种。历经三代畜牧科技人员25年的科研攻关,建立了青藏高原特定自然环境和生产系统条件下高寒牧区牦牛培育的方法和理论,在牦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果主要内容:1建立了新品种牦牛系统培育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出野牦牛遗传资源用于现代育种培育新品种的机理,确定了主选性状,制定了育种指标和品种标准。2建立了牦牛育种繁育体系。以野牦牛为父本、当地家牦牛为母本,应用低代牛横交等育种方法,首次培育出了含12野牦牛基因的国家级牦牛新品种,理想型成年母牛已达2 200 头,特一级公牛150头(国家牛新品种审定条件要求母牛达1 000 头,公牛40头)。3新品种牦牛具有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征,产肉量比家牦牛提高20%,产毛、绒量提高19%,繁殖率提高15%~20%。4在国内外率先研究和成功利用牦牛野外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进行牦牛繁育。5建立了牦牛种质资源数据库体系和牦牛遗传资源共享平台,以文字版、光盘版和Internet网络形式与全社会共享。
大通牦牛新品种的育成及繁育体系和培育技术的创建,填补了世界上牦牛没有培育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创立了利用同种野生近祖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提供了家畜育种的成功范例,提升了牦牛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科学养畜水平,已成为牦牛产区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本成果已在牦牛产区大面积应用,近3年销售种牛9 654 头,冻精27万粒(支),每年改良家牦牛约30万头,覆盖率达我国牦牛产区的75%,对促进高寒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尤其是藏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项目实际推广已获经济效益43 400 万元,预计到2011年可获效益50 26177 万元。具有显著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
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
2新兽药喹烯酮的研制与产业化
获奖时间、名称和等级: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赵荣材
赵荣材,男,汉族(1939),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6年8月调至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从事兽药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所长、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兽医医药杂志》主编、甘肃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兽药研究,是我国近代兽药研究的带头人之一。主编及参与编写的著作有《中国兽药典》、《兽药规范》、《兽医手册》、《大家畜疾病防治手册》等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培养硕士生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名。现担任动物药品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专家会员、农业部动物检疫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兽药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主持完成的新兽药喹烯酮的研制与产业化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中国万牧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农发北京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赵荣材李剑勇王玉春薛飞群徐忠赞李金善严相林张继瑜梁剑平苗小楼巩继鹏柳军玺吴培龙周旭正杜小丽
任务来源:国家计划
起止时间:1987年3月至2006年2月
内容简介:
本成果属畜牧兽医科学技术领域,适用于提高畜、禽、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主要内容包括喹烯酮原料药和预混剂的研制、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喹烯酮原料药和预混剂2003年已分别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是历时20多年经三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兽用化学药物饲料添加产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的兽用化学药物。喹烯酮的化学结构明确,合成收率高达85%,稳定性好;促生长效果明显,对猪、鸡、鱼的最佳促生长剂量分别为50毫克千克、75毫克千克、75毫克千克,增重率分别提高15%、18%和30%,可以使畜禽的腹泻发病率降低50%~70%;无急性、亚急性、蓄积性、亚慢性、慢性毒性,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原形药及其代谢物无环境毒性作用;动物体内吸收少,80%以上通过肠道排出体外。2004年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国家四部委联合认定喹烯酮原药及预混剂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喹烯酮可完全替代国内广泛使用的毒性较大、残留量较高的动物促生长产品喹乙醇,填补了国内外对高效、无毒、无残留兽用化学药物需求的空白,产品的应用有利于安全性动物源食品生产,增强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了我国兽药自主研发的水平,已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中广泛推广使用的兽药新产品。
截至2008年12月底已累计生产喹烯酮1 929 吨,在包括我国香港、台湾在内的33个省市区的猪、鸡、鸭和水产动物上推广应用,部分产品已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已取得经济效益2 829 04685 万元。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