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本书立足中华国学研究,引证大量史料和文本作依据,对历史人物及事件作条分缕析的梳理,论证严密,是难得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力作。全书作者均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因而研究视觉独特,观点创新,阐述精辟,叙述严谨。
|
內容簡介: |
本书立足国学研究,引证大量史料和文本作依据,对历史人物及事件作条分缕析的梳理,论证严密,是难得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力作。本书选收十二位在国学领域具有多项研究成果和深厚功力的资深教授和研究员撰写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如《王莽其人与汉代方术》(张荣明)、《论王安石变法与元祐更化》(朱子彦)、《清代乡居进士教育活动探析》 (王志明)、《论简牍帛书的文献学意义》(王廷洽)、《清代乾嘉诗坛性灵说新探》(陈居渊)、《生死视野下:国学四维度理论简论》(刘永)、《诸子学说的魅力和价值》(周瀚光)、《中国传统建筑解构与建筑的基本特征》(居阅时)等。全书作者均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因而研究视觉独特,观点创新,阐述精辟,叙述严谨。
|
關於作者: |
曾任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人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为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已出版《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等。
|
目錄:
|
卷首语
王莽其人与汉代方术 张荣明
论王安石变法与元祐更化 朱子彦
清代乡居进士教育活动探析 王志明
三教一贯心性论 陈 兵
论道教的道德神学 李远国
玄教与元代的知识精英兼论道教兴旺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 刘仲宇
关于宗教与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婆罗门教及其文化进入中国为例 严耀中
论简牍帛书的文献学意义 王廷洽
清代乾嘉诗坛性灵说新探 陈居渊
生死视野下的国学四维度理论简论 刘 永
诸子学说的魅力和价值 周瀚光
中国传统建筑解构与建筑的基本特征 居阅时
作单名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卷首语
中华大地山川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即为藏龙卧虎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斗奇,诞生了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九大哲学思想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这些思想家从各个视角对于天地宇宙、世界人生、历史发展进行多姿多彩的深刻思考,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批宝贵的精神遗产。
两汉时代在中国思想史上发生了三大事件:一是西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二是东汉明帝派遣使者向西域访求佛法,印度佛教经典开始传入汉土;三是东汉末年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在四川创立。至此,所谓三教九流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与形态。
佛教理论本是从印度传来,逮至隋唐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高僧大德已经纷纷开宗立派,各自创立了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等教派,借题发挥,探骊得珠,总体上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而以六祖慧能《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更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至此,佛教在中国已不是一种纯粹的外来文化,而是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成为其中不可或缺、水乳交融的组成部分。
宋代理学有四个重要学派,俗称濂、洛、关、闽。分别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朱熹。他们吸收佛道两教思想,借助太极、理、气、性、命、道、器等一系列哲学概念,构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理学体系。明代以王阳明的心学独领风骚,他倡导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影响深远。清代颜元、李塨学派倾向于经世实学,关注的是如何富天下、强天下与安天下。
近代新儒家大师马一浮表达过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孔子子孙是濂、洛、关、闽,不是衍圣公。马一浮认为孔子真正的后代应该是发扬光大儒家学说的周、程、张、朱四大家,不是身居曲阜、守护冢庙的直系子孙衍圣公。显然,马一浮看重并强调的是学术命脉,而非嫡传血脉。
马一浮此言虽然横空劈下,惊世骇俗,但却有一定的思想渊源。东汉郑玄曾西去入关,向扶风茂陵的经学名家马融问学质疑,学毕辞归,马融叹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北宋杨时,先后问学于程颢、程颐,学毕归去,程颢目送而叹曰:吾道南矣。这两个例子表明儒学大家极力关注的是:得学术慧命真传之人在天地间的游动趋向,而不是一己子孙家族的迁徙兴衰。
简言之,唯有学术慧命的托命之人,才是学术薪火忠诚不懈的守护者与世代相续的传播者。此即古人所谓读书种子,亦即道教所谓食元气者,天不能杀,地不能亡。
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注如何接续及继承以往圣人不绝如缕的学术慧命,聚焦如何为千秋万代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可见哲人的胸襟何等宏大开阔。
王阳明则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关怀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哀乐,感同身受,痌瘝在抱,如有一人疾苦尚未舒解,便是自己未能尽责。可见哲人所发的宏愿何等细微激切。
天下为公,道统相传。圣贤哲人并不汲汲为一己家族谋私利,而以苍生庶民为念,以天下万世为念。由此,中华传统文化之生机,日新又日新,慧命永续,生生不息。
所谓国学,名称古已有之,涵义与今不同。近代西学东渐,民国以来的学界人士逐渐把国学定义为一国固有的思想学术文化。准此,本书取名为《中华国学研究》,实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举凡哲学、历史、文学、宗教、艺术、科技、方术等等皆可囊括在内,成为研究对象。
纵目长城内外,20世纪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仰韶彩陶,红山玉龙,三星堆铜器,良渚玉琮,殷墟甲骨,数千年前中华文明发源的遗址文物,遍布大地,如满天星斗,辉煌灿烂,可以与文献记载上邈远的三皇五帝夏商周遥相呼应。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老子》、《经法》、《战国纵横家书》。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既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太一生水》,又有儒家学派的《五行》、《性自命出》。其中不少内容横空出世,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轰动及惊叹。凡此种种,皆可遥接二千多年前人类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学术文化之命脉。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人类几大文明的交汇之点,如同阳光照耀下的钻石,七彩生辉,必然璀璨夺目,赢得后人歆羡追忆不已。这样一块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精神遗产的国土,地不藏宝,1995年考古学家在和田地区一处古墓中发现一块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上面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是否可以让人乐观地看作中国在新世纪强盛腾飞的一种征兆呢?然而如想接受中华先祖这个吉祥的祈祷祝愿,新世纪的炎黄子孙任重道远,尚需继续坚毅奋斗。
中国目前正在推行一带一路,前进道路上会遇到许多挑战,我们或许可以从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某些智慧,应对挑战,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谋求福祉。这正是研究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同时也是学术需要不断创新的一种原动力。
王莽其人与汉代方术张荣眀
王莽(前45-23),字巨君。为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虽出身贵族,但其父王曼早亡,家道沦落。王莽自青少年时代折节读书,为人恭俭谦让,广交天下俊才,终于赢得朝野内外广泛赞誉。王莽三十岁被封新都侯,四十五岁出任大司马并主持朝政,已经位及人臣。由于羽翼渐丰,大权在握,公元8年王莽宣布建立新王朝,国号新,次年改年号为始建国。王莽登上帝位之后,努力推广新政,如大改官制,实行王田制,禁止买卖奴婢,并且多次更改币制。但或许是缺乏整体大局观,或许是朝令夕改,举措失当,总之这些新政措施引发社会动乱,加上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最终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王莽能取代汉朝而独揽天下,他必有过人之处。汉代桓谭认为:王莽有三种超越常人的才能,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辩)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即智慧足以为自己文过饰非,辩才能够使劝谏者理屈辞穷,权威则使群臣感到恐惧。但王莽为何最终以致亡败呢?原因在于他不知大体,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从王莽掌控朝政之后,便以圣贤自居,认为群臣才智皆不如他,刚愎自用,凡国家大事政治决策,都不愿与熟悉政情的朝廷大臣商量,只想独断,故不可能取得有效的政绩。二是王莽羡慕远古圣人治理天下的制度,轻视西汉王朝的法令,故汉代各种朝政制度随意更改,希望事事效古,美化古代圣人制度,但不知事过境迁,生搬硬套,只能导致理想高妙而不切实际,最终引发社会大乱动荡。三是面对外祸内患,应对失策。例如北伐匈奴,东征揭竿而起的赤眉起义,不知选择能征惯战的将帅,只是任用一些无智无勇的亲信近属去掌军出战,使得军队士气涣散,以失败告终。
对于王莽取代汉朝而自立新朝之举,历史上有两种不同评价:班固认为王莽是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窃位南面,处非所据,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毒流诸夏,乱延蛮貉,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一言蔽之,把王莽定义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王莽倘能效仿殷周汤武,逆取顺守,亦未尝不可:昔汤武之兴亦逆取而顺守之耳。向莽深惟殷周取守之术,崇道德,务仁义,履信实,去华伪,施惠天下十有八年,恩足以感百姓,义足以结英雄,人怀其德,豪杰并用,如此宗庙社稷宜未灭也。光武虽复贤才,大业讵可冀哉?假如王莽在统治天下的十八年中能够以恩普惠百姓,以义结识天下英雄豪杰,就不会趋于灭亡。因此结论是:非取之过,而守之非道也。
学界对王莽多有研究,已有不少学术成果。本文采取独特的方术视角来探讨王莽其人,一则剖析王莽如何痴迷方术,方术尤其是符命图谶在帮助王莽夺取汉家天下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显示其人极为独特的人格心态;二则阐述王莽政治目光的局限,他没有看清方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成功取代汉王朝后没有迅速采取措施,禁止符命图谶的流行及垄断对天文星象的解释权。以致当大局发生危机时,他的心腹近亲亦会利用符命图谶乃至星象变化来谋反,众叛亲离,进一步促使新朝垮台。
一、王莽对方术的痴迷
王莽对于方术之痴迷,在历史上极为罕见。终其一生,他对于符命图谶、厌胜术、致仙术、天文星占术等方术都深信不疑,以至于在政治决策、军事征伐、舆论宣传、镇压内乱谋反、处理社会危机等各个方面,无不一一仰仗方术。以下分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符命图谶
西汉末年,由于社会危机及政治需要,谶纬大肆泛滥。所谓谶,即是预言,如《四库全书总目》:谶者,预决吉凶。《说文》言部:谶,验,有征验之书。谶起源甚早,司马迁在《史记》中叙及秦谬公梦见天帝发布预言,遂断言秦谶于是出矣。所谓纬,其特点就是把儒家经书六经神秘化、宗教化,并奉孔子为教主。由于纬书中亦有不少预言性质的谶语,所以历史上统称之为谶纬。谶纬中有时往往附有图,故又称之为图谶。所谓符命,亦是预言。倘如说谶纬预言人间吉凶、天下兴亡、国家兴衰,那么符命就是偏重于预言某位帝王符合上天之命应运而生。
元始五年(公元5年)是西汉史上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年底,未满二十岁的汉平帝患病夭折,已经大权在握的安汉公王莽于次年三月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天下望风献媚之徒自然不乏其人。史载:
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
京师地区的郡长谢嚣上奏折,通报陕西武功县县长孟通疏浚水井挖得一块白石头,上面写有朱红色的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这种假托天意的逢迎献媚,显然深得王莽欢心。故史家评论:符命之起,自此始矣。王莽就凭借这块丹书白石,开始以摄皇帝自居,加快了取代汉朝的步伐。
此后,臣下纷纷献符命,涉及齐郡新井、巴郡石牛、扶风雍石,王莽来者不拒,一一乐于接受。王莽为此还上奏太后,总结从全国各地上报的关于他本人将从摄皇帝转为真皇帝的符命图谶。一是上天派遣特使托梦给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说摄皇帝当为真。二是作为符命瑞祥的巴郡石牛、扶风雍石运到长安未央宫,王莽与诸大臣前去观看时,天风起,尘冥,风止,得铜符帛图于右前,文曰: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说明上天又临空降下新的铜符帛图,再次强调王莽登基称帝是一种无可怀疑的天命。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铜符帛图共有十四个字,其中八个字是天告帝符,献者封侯,这无异号召天下谄媚之徒可以争相伪造符命,因为献者封侯。这种争献符命图谶风气一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置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为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
无行文人哀章游学长安,见摄皇帝王莽嗜好符命,有机可乘,当即大胆制造一只铜柜,又假托天命书写了两道封书题签:一张取名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张称作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大意是说摄皇帝王莽将为真皇帝,皇太后亦将顺从这个天命。哀章狡诈之处在于:天书上还写明辅佐王莽共有十一人,其中包括王舜、刘歆等大臣,他们是为王莽夺取汉家政权的亲信,必须放进去,这样哀章在售其奸的过程中可以减少阻力。其次,哀章还杜撰了两个名字:王兴、王盛,表示王莽家族将会兴盛发达,刻意取媚于王莽。这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哀章的名字也塞进这十一人的辅命大臣名单之列。
(二)厌胜术
1.针对西汉王朝的厌胜术
王莽认为:汉朝是火德,新朝是土德。火是赤色,土是黄色。王莽登上帝位,建立新朝之后,就对天下宣称:赤德气尽、黄德当兴、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刘邦创立汉朝,由于刘字由卯、金、刀三字组成,因此王莽下令禁止人们佩带一种取名为刚卯的装饰物。其次,禁止刀形金属货币流行,改铸造小钱流通。王莽在地皇元年(公元20年)下了一道命令:宝黄厮赤,其令郎从官皆衣绛。黄色是土德的象征,红色则是火德。王莽要人们珍视黄色,鄙视红色,让那些官职卑下之人皆穿大红衣服。
地皇二年,王莽梦见汉高祖刘邦在谴责他,即派遣虎贲武士入高庙,拔剑四面提击,斧坏户牖,桃汤赭鞭鞭洒屋壁。武士进入高祖刘邦庙拔出宝剑四处挥舞,用斧头劈坏窗户。由于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避邪驱祟的作用,故不仅要用土红色的鞭子抽打墙壁,而且还用桃木煮汤挥洒墙壁。
地皇四年,军师外破,大臣内畔(叛),王莽忧闷得吃不下饭,只能喝喝酒吃鲍鱼,阅读军书疲乏了,就靠着案几打个盹儿。此时此际,王莽还不忘对西汉王朝施行厌胜术。史书记载:
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亶为厌胜。遣使坏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复思也。又以墨洿色其周垣。号将至曰岁宿,申水为助将军,右庚刻木校尉,前丙耀金都尉,又曰执大斧,伐枯木;流大水,灭发火。如此属不可胜记。
性格急躁的王莽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动辄就用厌胜术,所指对象有西汉王朝与各地谋反者。首先是叫人折毁汉帝陵墓前的屏网,说让老百姓不要再去怀念汉朝了。其次,用墨汁去涂黑陵墓四周的围墙(须知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复次,把一些将军的命名与五行中的金(右庚)、水(申水)联系起来,水能克火(火为汉德),金能生水,故又说流大水,灭发火。
武士入庙为什么要拔剑四面提击呢?《周礼》记载:周代方相氏驱鬼: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遇国君丧事,方相氏在送葬的灵柩前开路,到了墓地,方相氏又跳入圹中,提戈朝四个角落挥舞,驱除隐伏在圹中的鬼魂。古人认为,肉眼是难以察见游荡的鬼魂,这里以戈击四隅与拔剑四面提击确有同工异曲之妙。
2.针对谋反者的厌胜术
居摄元年(公元6年),王莽自称摄皇帝,立汉宣帝玄孙刘婴为皇太子。当时安众侯刘崇认为王莽专制朝政,必危刘氏,于是举兵谋反,但不久就遭到失败。刘崇的族父刘嘉等人恐怕受到株连,主动上奏要求依照古代对于叛逆之国施行严惩,即豬其宫室以为污池,纳垢浊焉,名曰凶虚。意即掘毁叛逆者的宫室成为池沼,让它藏垢纳污,称之为凶人所居之所。这种厌胜术大有让对手永世不得翻身之含义。王莽很高兴地采用了刘嘉等人的建议,污池刘崇室宅。后谋反者,皆污池云。
地皇四年,卫将军王涉串联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等人谋反,刘歆观察天文人事,东方必成,因此一起商量劫持王莽,东降南阳天子。此处所说的东方及南阳天子,皆指驻扎在南阳的更始帝刘玄。因有人告发,董忠被杀,刘歆、王涉皆自杀。莽欲以厌凶,使虎贲以斩马剑挫忠,盛以竹器,传曰反虏出。下书赦大司马官属吏士为忠所诖误,谋反未发觉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药、尺白刃丛(僰)〔棘〕并一坎而埋之。
尽管迅速平定这场起于肘腋的内乱,但是王莽或许还是感到很晦气,于是他要厌胜凶祸(厌凶),方法十分残忍,即命令武士用斩马剑剁碎董忠,用竹器盛着,让人传观。逮捕董忠家族,用浓醋、毒药、刀子及荆棘合在一起埋葬他们。
商鞅变法失败,身遭酷刑,充其量是五马分尸而已,王莽对于谋反者的处置似乎更上一层楼。故后来桓谭对此抨击说:
王翁刑杀人,又复加毒害焉,至生烧人,以醯(醋)五毒灌死者肌肉。及埋之,复荐覆以荆棘。人既死,与土木等,虽重加创毒,亦何损益?
意即人死后没有知觉,再用毒醋来灌死者肌肉,又有什么益处?殊不知这就是厌胜术,不仅要消灭谋反者的肉体,而且还要使他们的灵魂永世不得翻身。看来勇于反对谶讳流行的桓谭对于厌胜术还是了解得不够深入。
3.针对饥荒的厌胜术与挽回天意的厌胜术
王莽对于厌胜术是相当痴迷的,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领域,只要一遇到困难,他都祭出厌胜术这个法宝,企图克服困难,一劳永逸。
地皇三年,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天下一片灾荒,稻谷的售价甚贵。莽以天下谷贵,欲厌之,为大仓,置卫交戟,名曰政始掖门。王莽并没有积极地思考符合实际的救灾应对之策,只是采取一种战胜饥荒的厌胜仪式:派卫士专门为京城最大的粮仓站岗,并且手持长戟相互交叉,美其名曰政治从掖门开始。因粮仓即在掖门旁边。
地皇四年,各地纷纷起兵攻莽,大局破烂已不可收拾。根据《周礼》记载:周邦之大灾,歌哭而请。当时有个名叫崔发的人对王莽说:《周礼》及《春秋左氏》,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故《易》称先号啕而后笑。宜呼嗟告天以求救。莽自知败,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曰: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因搏心大哭,气尽,伏而叩头。王莽认为大哭一场可以驱除晦气及霉运,不仅自己大哭,京城庶民如果痛哭助哀,可以提供飧粥。其中有人悲痛至极,以及能朗诵王莽告天策文,还能赏以官职。
值得注意的是,王莽虔诚地认为苍天确有力量主宰一切: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意即苍天既然赋予王莽登基称帝的天命,为何不用神力消灭各地叛军?如果真是王莽本人作恶多端,那就天下雷霆劈死他一人罢了,何必弄得叛军纷起一片乱象呢?这是王莽仰天呼吁、哀怨交并的祷告之辞,伴着号啕大哭,他希望由此能感动上苍,挽回天意。
(三)致仙术
1.建楼台、建华盖
成仙不死,是古代帝王梦寐以求的愿望。汉武帝曾说:吾诚得如黄帝(成仙),吾视妻子如脱屣耳。按照方士所言,成仙途径有多种:一是建楼台以迎仙人。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是岁,莽始兴神仙事,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台成万金;又种五粱禾于殿中,先以宝玉渍种,计粟斛成一金。齐人公孙卿声称仙人好楼居,汉武帝信以为真,乃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仙神人之属。如今王莽造八风台,自然亦是为了招迎神仙降临,接引他王莽一起上天成仙。
二是建华盖亦可登天成仙,因为传说上古时代黄帝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登天的:
或言黄帝时建华盖以登仙,莽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载以秘机四轮车,驾六马,力士三百人黄衣帻,车上人击鼓,挽者皆呼登仙。
每逢王莽外出,这个装饰华丽、高达八丈一尺的九重大华盖,就放于六匹马拉动的四轮车上在前面开道,并且还有三百位力士挽车呼喊登仙,可谓场面宏大,声势煊赫。这是王莽心目中企图登天的仪式,描绘得极其形象。
2.房中术
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容成公相传是黄帝时代的人,据说他运用房中术可以谷(养)神不死。地皇二年,廷臣以黄帝依仗房中术而成仙的传说来献媚王莽:
郎阳成脩献符命,言继立民母,又曰:黄帝以百二十女致神仙。莽于是遣中散大夫、谒者各四十五人分行天下,博采乡里所高有淑女者上名。
西汉的传说,仅仅是黄帝以百二十女致神仙。至隋唐之际,大医家孙思邈竟说: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其知道者,御女苦不多耳。究其实,这是一种采阴补阳的房中术,故他又说:但能十二女不复施泻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能自固者,年万岁矣。
正是在西汉传说的影响下,王莽派遣两批朝廷官吏各四十五人周游天下,采选各地所推崇的淑女。此时是地皇三年,天下大势是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所谓江湖海泽麻沸,盗贼未尽破殄。史学家吕思勉指出:莽非溺于色者,其信方士为淫乐,盖亦非以纵淫,而信其可以致神仙也。意思是说王莽并非好色之徒,他听信方士之言,派人去各地采选淑女进宫,是想通过房中术最终达到成仙的目的。
即地皇四年,当新朝面临崩溃的最后一年,王莽仍日与方士涿郡昭尹等于后宫考验方术,纵淫乐焉。大军压境、朝不保夕之际,何以王莽仍在后宫与方士探讨验证房中术呢?这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据笔者研究,至迟在汉末,已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房中御女不仅可以成仙,而且可以消灾移祸,具有厌胜术的作用。后来晋代葛洪对此作了总结:闻房中之事,能尽其道者,可单行致神仙,并可以移灾解罪,转祸为福。
(四)天文星占术
王莽深信天人感应,尤其崇拜北斗七星。天凤四年(公元17年),内忧外患已经开始不断涌现,严重威胁到王莽政权的稳固。外患表现为北方匈奴不断侵犯边境,内忧是荆州饥民揭竿而起,聚于绿林山。这一年八月,王莽亲自去南郊祭天,并用铜掺进五色矿石铸造北斗七星形状的威斗,企图厌胜农民起义军:
是岁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既成,令司命负之,莽出在前,入在御旁。
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北辰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在天空星群中占有至高无上的中枢地位。《史记天官书》说:
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所谓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的定义,可以令人对北斗七星的神秘威力产生无穷的想象。其次,《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北斗所击,不可与敌。
援此而论,谁掌握了北斗七星的仿制物,似乎就可称霸天下,横扫一切对手。理解了这层玄机,后人也就明白:王莽外出,官吏要扛着威斗为其开道;王莽归宫,威斗即要放置在他的身旁。可谓须臾不可离的法宝。
地皇元年,王莽好大喜功,下令建造九庙,工程浩大,耗费钱财数百万,同时,搜刮天下谷帛至边关,兴师动众,准备再次出击讨伐匈奴。关东地区却因灾害引起大饥荒,数十万饥民涌入关中,号称赤眉军起义造反。至地皇四年(公元23年),天下大局已不可收拾,各路起义军拥戴刘玄为汉帝,改年号为更始,开始围攻长安。这一年十月,更始军攻入长安,未央宫成了一片火海,王莽逃至前殿,史载:
时莽绀袀服,带玺韨,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桉栻于前,日时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莽时不食,少气困矣。
当大难临头、生死存亡之际,王莽仍然是坚定的天命主义者,他坚信天命在身,奉天承运,汉兵无法加害于他。王莽身穿整套天青色的衣服(颜色效法天色),佩带代表帝王权威的御玺,手持先祖虞舜帝的匕首,擅长星占的天文郎在前面操动式盘,不停地向他报告北斗七星的运转状况,王莽则不断地调动坐席,随着斗柄所指的方向坐着。
王莽希望能通过这套神秘的仪式天人感应,接通上苍天命,产生奇迹,如神光惊雷下降,山崩地裂,摧毁敌军,大批倒下。当然,天人感应的奇迹并没有出现,穷途末路的王莽最后还是被人杀死。
(五)网罗天下奇技方术之士
王莽本人是方术迷,他深信方术的功效神通是无所不能的。元始五年(公元5年),大权在握的王莽已开始向天下招募异能之士:
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缪,壹异说云。
除了传统的《诗》、《书》、《礼》、《周官》、《尔雅》经典之外,凡是能通晓天文、图谶、兵法等异能之士,皆可来到京都长安毛遂自荐,朝廷官吏一一登记在案,并对这些人才加以甄别选用。总之,凡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皆有录用之可能。这种不拘一格向全国招募人才的声势浩大之举,可以让民间草野怀才不遇的读书之士亦有扬眉吐气之机会,在历史上也并不多见。王莽一生,共举行多次网罗天下异能之士的全国规模的招募活动,元始五年是第一次。
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登上帝位之后,接连平定内部刘崇、翟义等人起兵反莽复汉,巩固了政权。此时,内忧方解,外患又起,北方匈奴时常兴师南犯,侵扰边境。始建国二年,王莽派遣大军三十万,屯守边境,准备军事反攻,解决隐患。天凤六年(公元19年),王莽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筹集充足的粮草兵马,大规模征召壮丁兵士,准备攻打匈奴。此时痴迷方术的王莽也不忘向全国招募奇术异能之士,以便在征战中发挥特殊作用:
又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万数: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莽知其不可用,苟欲获其名,皆拜为理军,赐以车马,待发。
将待以不次之位,就是说可以不拘一格躐等提升官职。在这种高官厚禄利诱之下,天下突然冒出一万多个自称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会集京城,或者声称可使三军渡江不必使用船舟,只要马儿连着马儿就可运送百万大军这是水上特殊人才;或者可使三军人马不用粮食,只要服一点秘方药物,就可不感饥饿,这似乎是道家气功辟谷法的集团扩大化这是陆上特殊人才;或者自称能腾空飞行,一日千里,可以窥探匈奴的各种情况这是空中的特殊人才。王莽当时对自称能腾空飞行,一日千里的异能之士进行面试,结果仅仅飞了数百步便掉了下来,未能成功。但王莽未加责备,仍然赐予官职与车马,以便保全异能之士的名声,增加征伐匈奴的威慑力。
实际上,据文献记载,王莽本人似乎亦是个奇术异能之士。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穿天子衣冠,已自称摄皇帝。东郡太守翟义指责王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发兵讨伐。王莽派遣王邑等八位将军击败翟义。监军陈崇上书称颂王莽是一位配天之主,虑则移气,言则动物,施则成化。思考即能改变命运,说话就能影响万物,行动就能形成理想的社会风气。又说王莽圣思始发,而反虏仍破;诏文始书,反虏大败;制书始下,反虏毕斩。这几句谀辞已把王莽描绘成一位凭思想即可以摧毁敌人的奇术异能神通之士。
其次,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登基伊始,声称:予前在摄时,建郊宫,定祧庙,立社稷,神祇报况,或光自上复于下,流为乌,或黄气熏烝,昭燿章明,以著黄、虞之烈焉。由于他在摄政时所做的一系列政绩,导致上苍报应,有神光从天而降,转瞬化为黑鸟飞去,又有黄气升腾,光彩鲜明,来显示他作为黄帝、舜帝后裔的余辉。总之,王莽自称是一个瑞光笼罩、黄气簇拥的奇异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