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是的,这首先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然而正如初版书名中的那个不只所公开暗示的那样,建筑只是主线罢了,丰富的副本可能才是作者的用心所在。这一用心在此次再版的书名中更是昭然若揭:建筑本身,已经由主语变为了副词。当然,这建筑的主线仍是明显的。远古之洞、埃及之塔、中东之殿、希腊之柱、罗马之拱、印度之窟、中国之庙各自特色何在?为何欧洲建材喜石,中东、北非好砖,华夏则独钟情于木?本书绘声绘色之间为你娓娓道来。多学科的材料作者信手拈来,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仍能不失趣味性。此为本书物的层面。然而建筑并非风化或进化而成的自然现象,它是文化,它与人类密不可分。每种建筑的背后都有着人类的故事。作者于此用力颇多,因此,无论是遥望金字塔默想永生的埃及法老,还是驻跸悬苑意气风发的亚历山大,是窣堵波旁放下屠刀的阿育王,还是阿房宫畔梦想万世一系的秦始皇,都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一个个粉墨登场细述生平,令人悠然神往,亦能从别样角度再度领略主线风景。此为本书人的层面。然而终于没有令本书停留在坊间不少同样花团锦簇的二维读物水准的,是其物人之后的道。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人类各大文明中的精美建筑艺术为切入点,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一遍人类的故事:巨石阵中的迷离往事、金字塔畔的绚丽传奇、导致了语言变乱的巴比伦通天塔事件、引发了宗教改革的梵蒂冈圣彼得教堂风波于是乎,一部人类文明史,稍不留神就写成了一本建筑故事书。
|
關於作者: |
尉陈,山东人。曾在大学任教七年,讲授环境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历史等课程,2007年获吉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成果奖。现为自由作家,著有《墙垣边的人类》《该隐离我有多远》等。
|
目錄:
|
第一章 史前时代
艺术的起源及其合法性问题 1
第二章 古代埃及
尼罗河畔的飞扬与落寞 9
第三章 古代西亚
千年鹿鼎记 31
第四章 古代印度
几度轮回的佛陀故里 53
第五章 古代华夏
红尘浪里的天朝上国 75
第六章 古代希腊
日光之下最美的童年 109
第七章 古代罗马
狼裔帝国的兴废 131
第八章 中世纪
废墟上的十字光芒 149
第九章 伊斯兰
新月如钩 167
第十章 宗教改革
开创新局的复古运动 179
跋 195
|
內容試閱:
|
尉陈的这本《墙垣边的人类》是其首部文字结集《巴别,巴别:不只中外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的修订再版。在当今这个文化濒临复兴的年代,一位青年学者的非娱乐性著作不仅能出版发行,更能在几年之后再版更新,可见必有其独到之处。阅读书稿时,我觉得自己似乎乘坐一架小型飞机穿越了千年,沿着作为大多数人类之故乡的地球北纬30线环行了一周。这飞行的高度既不能太低,以致乘客被各种细节弄花了眼,也不能太高至少要让人能看清那形形色色的建筑。如何找准这个适宜的距离感,并保持这旅程始终在历史天空的平流层当中,便是作为驾驶员的作者功力之所在了。是的,这首先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然而正如初版书名中的那个不只所公开暗示的那样,建筑只是主线罢了,丰富的副本可能才是作者的用心所在。这一用心在此次再版的书名中更是昭然若揭:建筑本身,已经由主语变为了副词。当然,这建筑的主线仍是明显的。远古之洞、埃及之塔、中东之殿、希腊之柱、罗马之拱、印度之窟、中国之庙各自特色何在?为何欧洲建材喜石,中东、北非好砖,华夏则独钟情于木?本书绘声绘色之间为你娓娓道来。多学科的材料作者信手拈来,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仍能不失趣味性。此为本书物的层面。然而建筑并非风化或进化而成的自然现象,它是文化,它与人类密不可分。每种建筑的背后都有着人类的故事。作者于此用力颇多,因此,无论是遥望金字塔默想永生的埃及法老,还是驻跸悬苑意气风发的亚历山大,是窣堵波旁放下屠刀的阿育王,还是阿房宫畔梦想万世一系的秦始皇,都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一个个粉墨登场细述生平,令人悠然神往,亦能从别样角度再度领略主线风景。此为本书人的层面。然而终于没有令本书停留在坊间不少同样花团锦簇的二维读物水准的,是其物人之后的道。作者开宗明义便讨论了作为建筑所身处的更大门类即广义的艺术其真正起源这个深刻的问题。曾与作者交流,他坦承这是困扰他多年的一个严肃命题。而在作者几年前心灵经历了巨大变化之后,这命题才真正开始有了获解的可能。由此出发,作者最终在本书中尝试给出的真正主线,才是再版与初版最大不同之所在。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了英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和神学家GK. 切斯特顿之艺术发生论作为其本人艺术观至少是建筑艺术观的基石之一。他有意识地拒绝将人物化和将人神化这两种堕落趋势,而尽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透过建筑谈文化,透过文化谈人,并最终谈及那指向终极的万事由来。无论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作者的初衷或读者的期望,它都堪称一次值得注意并给予赞赏的尝试。是为序。2012年11月29日,阳光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