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韩国的东北亚政策以东北亚地区为关注对象,主要围绕韩国与美、日、中、俄四大国的关系展开。本书以冷战结束为时间分期,对韩国的东北亚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冷战后,韩国充分调动本国的经济、地缘政治优势,在巩固韩美同盟关系、加强韩美日三边协调体制的同时,发展与中、俄的友好合作关系,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突出其东北亚中心国家的地位。韩国是中国重要的邻国之一,是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研究韩国东北亚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将有助于判断韩国与东北亚各国关系的走向以及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马晶,女,1979年生,吉林省松原市人。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教师,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曾主持完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韩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对东北亚安全局势的影响研究,公开发表了论韩美全面战略同盟关系及未来走向、朴槿惠时代的韩国东北亚政策分析与中国的应对、冷战后韩国对美政策调整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韩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及其影响、韩俄政策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等多篇学术论文。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韩国东北亚政策的形成 第二章韩国对美政策与韩美关系 第三章韩国对日政策与韩日关系 第四章韩国对俄政策与韩俄关系 第五章韩国东北亚政策展望
|
內容試閱:
|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半部,是东北亚地区一个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历史上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清末,清朝于甲午战争中战败,韩国脱离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后成立大韩帝国,1910年被日本吞并,二战后光复获得独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南北分裂,北方国家称朝鲜,南方国家称韩国。在漫长的冷战时期,韩国一直处于美苏争霸和东西方对峙的夹缝之中,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外交和防务长期不能自主。但是,经济上的成功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高了韩国的国际地位。对于一个经济繁荣、民族自尊心增强的韩国来讲,仅仅在大国的夹缝中求得国家的安全与生存,显然不是其对外关系的根本目标。1988年卢泰愚总统推出北方外交,把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占据了外交上的主动地位。1990年9月韩国与苏联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1992年8月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韩国北方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韩美日不再是韩国外交唯一可以依赖的选择。至此,韩国与东北亚四强国(美、日、中、俄)均建立了外交关系,韩国逐渐摆脱冷战阴影,其外交政策真正走向东北亚。韩国的东北亚政策以东北亚地区为关注对象,主要围绕韩国与美、日、中、俄四大国的关系展开。东北亚政策在韩国的对外政策中居于重要地位,以下将对本书使用的术语东北亚加以界定。东北亚是指囊括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广泛地域。东北亚一词早在20世纪初论述远东国际关系的著述中就已使用,其地理范围大致包括旧称远东地区的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及日本诸岛。\[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年,第199页、第651页。将东北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关系区域范围来论述,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斯卡拉皮诺在《亚洲及其前途:列强争衡》一书中将东北亚作为国际关系区域的概念来使用。\[美\]斯卡拉皮诺:《亚洲及其前途:列强争衡》,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12页。此后数十年,东北亚国际关系这一称谓逐渐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一般来讲,东北亚包括如下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俄罗斯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部分,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从政治、军事安全层面来
第一节研究目的及意义韩国的东北亚政策以韩美同盟为基轴,以韩日合作为辅,维持国家安全,韩美同盟关系是韩国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韩国国情和对外战略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国家之一,韩国要发展,就需要在保持韩美同盟关系的前提下,适度平衡发展与美、日、中、俄四大国的关系,东北亚地区是韩国走向亚太和世界的第一站。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确保外部环境和平稳定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达到对其全面了解和足够重视的目的。冷战结束后,韩国的外交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北亚地区是韩国对外政策推进的主要方向。在东北亚新秩序的形成过程中,韩国的地位与实力正在上升,对韩国这一中国邻邦的对外政策进行研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对外战略的调整十分必要。本书的确立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东北亚地处欧亚大陆东北端,属于国际战略学中确认的国际战略基线、东区一端的热点,战略地位异常突出,历来是大国战略争夺的演兵之地。冷战虽早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依然在该地区发挥余热,该地区社会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对垒以及大国间利益纷争盘根错节,特别是朝核问题的出现,使得东北亚地区局势复杂多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热点地区。因此,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在中国的外部环境中,东北亚是最重要的周边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东北亚地缘政治的稳定与否,构成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的直接外部条件。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东北亚地区安定、和平与合作的环境,实现该地区的长久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需要与包括韩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合作。中国和韩国同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国家,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是中韩两国都面临的任务,因此中国和韩国都需要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冷战结束后新的世界环境。中国抓住了机遇,深化了改革,实现了经济的振兴,综合国力大为增强。韩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展开外交攻势,不断增强其外交力度以拓展本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加强韩美日三边协调体制,发展与中、俄的友好合作关系,韩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同时也增进了其国家利益。第三,韩国是中国在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邻国之一,是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冷战结束后,中韩结束了历史上形成的长期隔绝的不正常状态,于1992年正式建交,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韩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双边关系史上的奇迹。朴槿惠担任韩国总统后更加注重对华外交,中韩两国首脑频繁会晤,进一步增强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政治互信,双方通过发表《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和《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和充实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水平和内涵。研究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对于更好地扩大中韩双方的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学术界对韩国外交的研究〖1〗一、韩国学术界对韩国外交的研究韩国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大国政治的夹缝中,可以说其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大国政治的笼罩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二战结束,朝鲜半岛终于获得独立,但是美苏对抗又使朝鲜半岛沦为东西方冷战的受害者,朝韩两国至今仍然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并因朝核危机而成为当今世界的安全热点地区。基于这种独特的历史和地缘背景,韩国对国际政治的严酷性有深刻的体会,国际关系研究和国家战略研究成为关系其国家命运的举足轻重的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