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0249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干福熹 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833704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4/41847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73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清代贡院史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編輯推薦:
《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学研究》一书,基于多年来作者和团队有说服力的、资深的研究,独创性地采用无损分析的手段,首次探究了宝玉石的分类、成分及结构,以及中国古代玉器的材质和溯源;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各个时期古代玉器综合研究的结果;并介绍了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中外交流与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学研究》一书,在国内首次研究和报道了玉器的质地和溯源,其出版凸显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价值和文明传承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学研究》一书,史料珍贵,历史性强。由来自中科院从事科技考古工作的资深院士、学者和全国著名、资深的研究玉器的考古研究所、省(市)博物馆、知名遗址等机构的文物考古专家,联合共同撰写,荟萃中国各个时期古代玉器综合研究的结果。书中配有若干幅精美的古代玉器文物图片,取材于国内外各大著名博物馆等,且多来自*手原始出土资料,非常珍贵;著作经由精美装帧制作,适宜读者珍藏、传承。
《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学研究》一书作者来自文物考古界与自然科学界,本书作为其对出土古玉器等古代文物的合作和无损分析研究成果,也实现和促进了人文科学
內容簡介:
本书基于干福熹院士及其带领的科技考古团队多年来独创性的、科学的无损分析研究,首次探究了玉石的分类、成分及结构,以及中国古代玉器的材质和溯源,从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数据;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各个时期古代玉器综合研究的结果;并介绍了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中外交流与文化发展。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综论篇(古代玉文化、古代玉石、玉石与冰川等),古玉石篇(软玉类玉石、蛇纹石类玉石、绿松石和青金石、独山玉和翡翠、各类宝石研究和识别)和古玉器篇(中国古代玉器起源和中外玉石交往、河南省早期出土玉器、浙江省良渚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红山文化和红山玉器、古蜀国文化和玉器的介绍和研究)。书后附录给出与本书研究有关的作者已发表论文汇总及国内外软玉样品研究数据等,提供客观、基础的文化交流平台,供爱好者和相关人士参考。
本书适合于国内外从事文物考古和科技考古的人士、中国古代玉器的收藏和爱好者、玉石学专业人员以及热爱我国光辉灿烂悠久玉文化的广大读者阅读、参考和收藏。
關於作者: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光学和材料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现任国际玻璃协会考古专业委员会(TC-17)委员。我国光学和激光材料、非晶态物理以及光电子技术特别是光存储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起源与发展。21世纪以来专门致力于中国古代玻璃和古代玉器的无损分析的科技考古研究。2001年荣获国际玻璃界的大奖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终身成就奖)。
目錄
第 1 篇 综 论
第 1 章 古代玉文化 003
1.1 中国的古代玉文化 003
1.2 国外的古代玉文化 007
第 2 章 古代玉石 012
2.1 中国的古代玉石 012
2.2 新西兰的古代玉石 014
2.3 加拿大的古代玉石 016
第 3 章 玉石和冰川 019
3.1 中国昆仑山的玉石和冰川 019
3.2 中国最北的冰川、最南的玉石和冰川 020
3.3 加拿大的玉石和冰川 022
3.4 新西兰的玉石和冰川 023
第 4 章 无损分析方法在古代玉石和玉器研究中的应用 025
4.1 X 射线能谱分析 025
4.2 光学能谱分析 030
4.3 微量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 033
第 2 篇 古玉石
第 5 章 软玉类玉石 039
5.1 软玉的名称、结构和矿物相 039
5.2 国内外软玉矿床的地理分布及地质环境 041
5.3 软玉型玉石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 048
5.4 软玉型玉石样品的微量元素成分 048
5.5 新的物理分析方法的探索和应用 050
第 6 章 蛇纹石类玉石 060
6.1 蛇纹石的晶体结构、矿物相和成矿机理 060
6.2 国内蛇纹石玉矿床的地理分布及地质环境 063
6.3 国外蛇纹石玉矿床的地理分布 067
6.4 无损分析和蛇纹石玉石的材质、溯源识别 068
第 7 章 绿松石和青金石 091
7.1 绿松石 091
7.2 青金石 100
第 8 章 独山玉和翡翠 107
8.1 独山玉 107
8.2 翡翠 116
第 9 章 天然单氧化物宝石和多氧化物绿柱石类宝石的无损分析 124
9.1 天然氧化物类宝石的无损分析方法和宝石样品的选用 124
9.2 绿柱石类宝石无损分析的实验结果 127
9.3 氧化铝类宝石无损分析的实验结果 135
9.4 天然氧化物类宝石的识别和鉴定分析 138
第 3 篇 古玉器
第 10 章 中国古代玉器的起源和玉石之路 149
10.1 中国最早的出土玉器 149
10.2 中国西南方和南方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古代玉器 151
10.3 玉石之路 154
第 11 章 良渚文化及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 158
11.1 概述 158
11.2 材料和品质 158
11.3 种类和组合 160
11.4 神像和信仰 163
第 12 章 浙江良渚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质地和溯源科学研究 172
12.1 概述 172
12.2 出土遗址和试验用玉器标本简介 173
12.3 测试方法 178
12.4 实验结果 179
12.5 讨论与结论 191
第 13 章 河南出土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玉器的科学研究 203
13.1 样品来源 203
13.2 测试方法 204
13.3 实验结果 204
13.4 讨论与结论 225
第 14 章 西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玉器 238
14.1 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器 238
14.2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 244
14.3 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玉器 255
14.4 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时期的玉器 259
第 15 章 古蜀国文化遗址出土玉器 263
15.1 古蜀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中期的玉器 264
15.2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器 266
15.3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 271
附 录 281
附录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已发表的古代玉石和玉器文章目录 281
附录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发表的与古代玉石和玉器有关的研究生论文 284
附录3 国内外软玉样品及其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 284
后 记
闯入中国古代玉器领域的科学研究 292
內容試閱
玉器与漆器、丝织品、瓷器一起并称为古代中国的四大土特产。除瓷器出现于有历史记载时期外,其余三种均出现在史前时期,故又称为史前三大发明。这三大发明中,玉器产生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初期开始,古人已从石料中选择出优良的材料制作礼器和装饰物,从而使中国进入所特有的玉文化时期。古人认为玉,石之美,有五德;给予君子比德于玉等称誉。至商周,玉石文化已经比较发达。在整个古代世界,玉器始终作为国家或者氏族的重器,贯穿了整个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无论在使用玉的历史,还是在玉器的材质、雕琢工艺、玉器功能、玉器造型与纹饰等方面,中国古玉器相比其他地区都是独特和突出的,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
人们对中国古代玉器的鉴赏已十分普遍,至今仍是文物领域和古玩市场的热点。但是,文物考古界还是以传统的眼学鉴定为主,所以,对玉器的形制、纹饰、铭文、功能以及历史和文化内涵方面注意得较多。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传承,在确定古玉器的时代特征、历史风貌以及文物的经济价值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确定古玉器的材质及溯源等方面仍不具说服力。从20世纪初开始,如章鸿钊在著作《石雅》中,从地质学观点讨论了中国古玉的产地等,也仍然没有用自然科学测试方法去研究。随着20
世纪80
年代自然科学工作者的逐渐介入,测定玉器的宏观物理性质如硬度、光学常数及颜色等的方法出现,进行了判断玉器质地的一系列尝试和应用,不过这只是提供了一些间接信息。而对个别玉器残片切片观察的主要方法是,用钻石笔在玉器的残破处刮取微量粉末,然后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获取矿物相和结构信息。严格地说,此类分析方法仍属于破坏分析,是有损的。中国古代玉器属于国家的珍贵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唯一性和不可再造性决定了对其科技考古只能采取无损分析的方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对完整的古代玉器质地和溯源尚不能提供分析研究数据,客观上影响了古玉器的整体研究水平,这与中国光辉灿烂悠久的玉文化也是极不相称的。
应用高科技来研究中国古玉器是科技考古的重要手段。古玉器无损分析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玉器材质的化学成分、矿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微量元素、指纹元素的数据测定,来界定其玉料质地和来源。
近10年来,我们对主要的宝石和玉石品种,进行了较为仔细的研究。宝石主要指大多透明的单一化合物单晶体;玉石主要指大多不透明的单一化合物多晶体。如对软玉型和蛇纹石型的国内外玉石样品,以及独山玉、绿松石、青金石和硬玉(翡翠)类、绿柱石类等进行了有损和无损分析,判明了它们的化学主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矿物相和包裹物的矿物结构等,初步建立起一系列的数据库。我们和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等省的文物考古单位建立了较长期的合作研究机制,着重分析研究了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和更早的崧泽与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石。对河南省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和夏商周遗址以及长江下游凌家滩、薛家岗的一批(总共近千件)出土玉器,采用并改进了无损分析综合研究体系,包括X射线荧光法、质子激发X射线发光法、X射线衍射法、质谱分析方法和拉曼光谱法等。这10年中,我们在国内外期刊上已发表了60余篇文章,详见本书附录1。对这批中国早期古玉器的综合科学研究,得出一些研究结果:中国不同地区的玉器的玉材是因社会环境而异;石器和玉器的取材不同与文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从随葬品所用玉材的质地和品种,能看出阶级分化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从制造工艺(工具用材和加工过程)可看到当时的技术进步;从玉器玉料的来源,能判断玉器溯源的可能性等。
至今,我们还处在初探中国古代玉器的科技考古阶段,仍需深入研究。原有无损分析的方法仍需进一步发展,综合测试系统平台还要进一步完善,古代玉器使用各种玉石的数据库还有待建立。还要发展无损的玉石、玉材的微量元素和指纹元素的新的测试方法,要加强对整件古代玉器的全分析工作。
本书创作基础有关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技考古工作,受到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多次资助,也受到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鼓励。这本书的完成代表了中国文物考古界与自然科学界的合作成果,也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和融合。
本书列入科技考古和科学史系列,英文版将由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和双世出版公司(World Century Publishing
Corporation)联合出版,中文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无损检测物理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完整文物研究中的应用(编号:11374314)的资助。
作 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