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內容簡介: |
《新世界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集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新材料的解读、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运用和新视角的发掘上下功夫,每辑设置不同的研究主题,设有专题研究、史料及论著选译、学术动态、读史札记、名家访谈、圆桌会议等栏目,全面展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世界史研究做出贡献。本书是*辑,以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为主题展开讨论。
|
關於作者: |
孟广林,男,1955年生,江苏滨海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与欧美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世界史》刊物执行编委。中学毕业作为知青赴黔北农村劳动。1978年考上贵州大学历史学系,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在历史学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任助教。1985年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比较史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史学家庞卓恒先生。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之后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任讲师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92年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的博士生,师从于著名史学家马克垚先生,1995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至今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欧封建政治史、思想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
|
目錄:
|
专题研究
什么是世界史?或者说,世界史应该是什么?【〔美〕唐纳德沃斯特】
试谈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刘家和】
谈如何编写世界史【马克垚】
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钱乘旦】
世界历史学的意义【张顺洪】
世界史研究的视域与路向【孟广林】
什么是世界史?欧美与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诹议【徐 浩】
研究型世界史的要素和展望【朱孝远】
世界全球史的民族化与全球化:无中心整体研究全球人共有共创共享的全球史【张伟伟】
变动世界中的世界史编撰【董欣洁】
简论世界史学科内的次级学科划分【张 箭】
发展中的世界史概念【宋云伟】
独立的古典学?抑或世界史体系中的希腊罗马史?【吴晓群】
晚期古代研究中的长时段视角与泛文化史模式【侯树栋】
深度史学的实践及其困境【王献华】
山东的世界史学双璧刘祚昌和王春良先生【陈海宏】
威廉麦克尼尔:他超越了所处的时代【施 诚】
世界史研究中史料运用的程度问题【刘景华】
圭恰迪尼的《格言集》与马基雅维利【周施廷】
英国历史档案与手稿判读【杜宣莹】
鸦片、大英帝国与近代资本主义【金永丽】
欧洲一体化运动中宪政模式的历史考察【许海云 胡 晔】
文献和论著选译
世界无边界:环境史的国际化【〔美〕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侯 深 译】
思想史还是社会文化史?法国的轨迹【〔法〕罗歇夏蒂耶(Roger Chartier) 王文婧 译】
学术动态
对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回顾、思考与展望
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学术研讨会侧记【王大庆】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教师的集体新作:五卷本《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何黎萍】
《新世界史》征稿启事
|
內容試閱:
|
编者的话
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虽说历史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问,但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编纂不过就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在中国,世界史更是历史学中的一个十分年轻的分支学科。这个学科诞生之后,世界史研究不论在国外还是中国都经历了很多发展和变化。在当今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并逐步融入世界的时代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世界史被提升为与中国史和考古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之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除了研究基础的相对薄弱和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之外,一些具有根本性的历史和理论问题也亟待世界史学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梳理和研讨。例如,在世界范围内,世界史这门学科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在中国,世界史研究是如何从无到有的,又经历过哪些变化?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呈现出哪些自身的特点?世界史与中国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国外近年来世界史研究的新趋势,我们又该如何做出回应?中国世界史研究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基于这些问题,2014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组织召开了主题为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回应,在回顾中外世界史学科所走过的发展道路的同时,对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并对这个学科的未来做出规划和展望。2015年11月,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教师集体编写的五卷本《西方历史文献选读》陆续出版之际,我们又组织召开了以世界史资料建设和教材编写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对上述问题再次进行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探讨。
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新世界史》(第一辑)就是围绕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这一主题,在上述两次会议学者的主题发言和提交的学术论文的基础上,精选与该主题相关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编辑而成。
《新世界史》集刊计划每年出版12辑,编辑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的全体在职教师组成,每辑分设执行主编,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研究文献和论著选译学术动态等。我们期待本集刊能够成为反映中国世界史专业的新研究、新成果和新趋势的一个平台和窗口。欢迎海内外的世界史专业同仁关注和赐稿,同时也希望得到广大世界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批评和指正。
本集刊的创办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编辑和出版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经费的资助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辑编者
2016年12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