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如果没有哲学史史料的整理发现,那么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将停留于对既有材料反复颠倒咀嚼而无法推陈出新的囧境中。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国从古至近代的哲学史料,还能教你掌握发掘、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史料的方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了以每个时代主要思潮为经,以人物或著作为纬的写法。本书首先确立了中华民族古史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他的古史观及文化观,超越了信古派与疑古派的观点。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治学方法,朴学的主要成就与近代学者对朴学的进一步发展。本书强调了地下考古的各种文字与新材料和经学为代表的上古文献的重要性。作者善于从各学科史料中发现哲学史的新材料。本书反映了萧先生对于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的认识,开辟了宽阔的研究路径,表达了他广博的胸襟与通观儒、释、道,涵化印、中、西的学术追求。
|
關於作者: |
萧萐父(1924-2008),祖籍四川井研,出生于成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1年入华西大学,后任四川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1956年到中央党校高级理论班深造,1957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同年秋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此后一直在该系任教,曾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他是国际知名学者,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首任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团成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著名的船山学和明清早期启蒙学专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三集》《船山哲学引论》《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合著有《明清启蒙学术流变》《王夫之评传》等,主编《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等。与李锦全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获原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
目錄:
|
目录
恩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新版序
弁言
第一讲引论
一、明确本课要旨
二、珍视优良传统
三、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
第二讲古史祛疑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从考古新发现看我国文明史的开端
三、我国奴隶制形成的历史特点及其在古文献中
的反映
第三讲朴学简介
一、朴学源流
二、关于语言学
三、关于目录学
四、关于版本学
五、关于校勘学
六、关于辨伪学
七、关于辑佚学
八、关于工具书
第四讲原始文字与古史文献举要
一、地下考古的文字资料
二、关于传世的古史文献
三、一些关于古史的旁证材料
第五讲周秦之际哲学史料(上)
一、《周易》与早期阴阳家言
二、《论语》与先秦儒家言
三、《墨子》与先秦墨家言
四、《老子》与先秦道家言
第六讲周秦之际哲学史料(下)
五、《管子》与先秦法家言
六、《邓析子》与先秦名家言
七、《孙子》与先秦兵家言
八、关于先秦诸子的通考名著
第七讲秦汉哲学史料
一、时代特点及思想动向
二、秦汉之际的三种思潮
三、秦汉之际的自然科学思潮
四、王充及汉末社会批判思潮
五、原始道教史料
第八讲魏晋南北朝哲学史料
一、时代特点和思想阵线
二、玄学思潮
三、反玄学思潮
四、佛教兴盛与反佛思潮
五、道教与科学文献
六、美学与文艺批评
第九讲隋唐五代哲学史料
一、时代特点和思想气度
二、总集性史料举要
三、唐初无神论思潮
四、儒学正宗与史学巨擘
五、道教理论著作
六、佛教哲学论著
七、晚唐五代批判思潮
第十讲宋元明哲学史料
一、时代特点
二、哲学特点
三、史料举要
第十一讲明清之际哲学史料
一、总集性著作
二、明末清初道学余波的史料
三、清初反道学思潮的史料
四、18世纪汉学家著作中的哲学史料
五、17、18世纪自然科学家的著作
六、耶稣会士来华译著
第十二讲近现代哲学史料
上篇19世纪中国哲学史料
一、综合性资料
二、个案性资料
下篇20世纪中国哲学史料
一、综合性资料
二、专题性资料
三、科学主义思潮
四、人文主义思潮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
六、现代佛学思潮
附录
萧萐父先生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课
《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的意义
|
內容試閱:
|
弁言
这是一本可供文科研究生试用的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为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历届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一课。由于常有文科其他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来选修或旁听,为照顾听课的对象,在讲授中不免适当扩充内容,以介绍哲学史料为中心而往往涉及其他文史知识;更由于中国古代学术尚未分化,哲学史料往往羼杂于其他非哲学的学术资料之中,需经鉴别、筛选和考订,才能清理出来,因而本课不可能单是介绍现成史料,而必须考索源流,辨析真伪,故其内容近于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史源学之综合。
本课经多次讲授,初拟讲纲,后写成讲义,再打印发给学员,最后修订成为此书。本书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而成,仍保留讲义形式,从古到今,分十二讲,自为经纬,纲举目张。如用作教材,大体适应一学期每周4学时的授课,并注意到将一些论述仅标出一定体例,便于讲授者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本书内容如有某些特点,除上述在清理、评介史料中注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外,主要还表现在论述中熔铸了较丰富的文史考古知识,并特别注意评介五四以来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使研究生继踵前修,尽快地进入学术前沿;同时,特别强调义必征实,言必有据,提倡严谨笃实的学风。
本书其所以题名《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因中国哲学文化史料之繁富,可谓浩瀚无涯;其源流考辨也异说纷纭,难以穷举。这本小书只能是一斑窥豹,略举其要而已。一些问题虽有所引发,而浚求博证则只能寄希望于来者。
本书第十二讲近现代哲学史料由李维武教授执笔,谨志心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