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媒介素养教程

書城自編碼: 30228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南长森 屈雅利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392232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0/26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編輯推薦:
该书介绍了媒介素养的起源、构成要素、发展现状、功能指涉,论述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表现形态、类型、功能等。在广阔的背景上讨论了互联网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媒介与文化之关系、媒介与政治之关系、媒介素养与媒介融合之关系、媒介素养与传播效果之关系、媒介素养与媒介生态之关系、媒介素养与传播规范之关系。指出了媒介教育发展趋势、媒介素养教育重塑的创新途径,认为全民媒介素养教育是改造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社会文明的关键之举。
內容簡介:
该书了媒介素养的起源、构成要素、发展现状、功能指涉,论述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表现形态、类型、功能等,了互联网与社会发展、媒介与文化、媒介与政治系、媒介素养与媒介融合、媒介素养与传播效果、媒介素养与媒介生态、媒介素养与传播规范的关系,指出了媒介教育发展趋势、媒介素养教育重塑的创新途径。
關於作者:
南长森,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
屈雅利,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发表各类学术文章数十篇。名家推荐媒体推荐:
目錄
上编
绪论3
第一节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状3
第二节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状8
第三节 媒介素养教育案例举隅12
第一章 媒介素养的研究意义17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17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19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媒生态的变化21
第二章 媒介素养的界定24
第一节 大众: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群体24
第二节 素养:现代大众的内涵27
第三节 现代媒介素养的意义28
第四节 媒介素养的知识积累36
第五节 媒介素养的知识扩容40
第三章 媒介素养的现状43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43
第二节 中国大众的文化科学素养45
第三节 中国城市大众的传媒素养47
第四节 中国农村大众的传媒素养50
中编
第四章 书籍59
第一节 书籍的媒介特征及其历史演变59
第二节 当代书籍出版的变化63
第三节 传统阅读的特殊价值66
第五章 报纸68
第一节 中国报纸的发展历史68
第二节 当代报业:多元繁荣的格局74
第三节 报纸的内容构成与传播特征78
第六章 杂志84
第一节 杂志的产生与发展84
第二节 杂志的传播特征及社会功能86
第三节 杂志发展趋势及家庭利用89
第七章 广播电视92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历史与现状92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95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生活97
第八章 电 影101
第一节 电影的媒介特征及历史演变101
第二节 好莱坞的电影运作模式105
第三节 解读电影文本105
第九章 互联网107
第一节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107
第二节 网民群体特征及其网络传播特点111
第三节 网络素养115
下编
第十章 媒介素养与文化129
第一节 文化与媒介文化129
第二节 媒介文化传播与消费135
第三节 媒体奇观与景观社会137
第十一章 媒介素养与政治143
第一节 政治、民主与媒介143
第二节 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149
第三节 新媒介与当代政治变革159
第十二章 媒介素养与经济162
第一节 媒介作为商品162
第二节 媒介商业化的表征及批判170
第三节 媒介运营与管理172
第十三章 媒介素养与媒介效果176
第一节 媒介效果的广义认识176
第二节 媒介传播效果186
第三节 媒介效果研究方法194
第十四章 媒介素养与新闻传播规范198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规范198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政策规范204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道德规范205
第四节 新闻传播失范现象分析209
第五节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规范211
第十五章 媒介素养与媒介融合219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内涵、影响与挑战219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下青少年研究范式的转换222
第三节 数字素养与媒介素养224
第十六章 媒介素养与媒介生态227
第一节 媒介素养与媒介生态观227
第二节 媒介运作市场化中的识辨能力232
第三节 数字鸿沟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差异241
第十七章 媒介素养与传媒教育243
第一节 传媒概念辨析243
第二节 传媒教育学的学科逻辑推演248
第三节 传媒素养教育的学科体系研究指向251
第十八章 媒介素养教育的重塑254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重塑的主体和对象254
第二节 大众媒介素养教育重塑的途径261
第三节 重塑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景264
参考文献268
后记273
內容試閱
绪论
第一节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从20世纪30年代初,由英国的利维斯和汤普森提出至今,媒介素养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力支持者和倡导者。由于各个国家在媒介制度以及教育体制上存在不同,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已有80多年的历史,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有的国家已将其内容纳入正规的国家教育体系。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大、中、小学的正规课程体系。
一、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特征
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采取的是保护主义立场,认为大众媒介只能提供低水平满足,从而造成当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断裂。
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强调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能力。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强调大众文化并非是工业文明的负面产品,而是创造文化共同体的机制之一,人们应该提升对媒介的免疫力和分辨力。
20世纪80年代,媒介素养的重点是对媒介文本的批判解读。重点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培养公众的批判解读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素养开始参与社区行动。公众参与媒介社区行动,即由对媒介的批判性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进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
二、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一)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1.历史渊源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上,英国是开展的历史较为悠久、理论贡献最多的国家。1933年,当英国文学批评家E.R(Eank
Raymond 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生(Denys Thompson)在他们合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Culture and Environment: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一书中,首次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课程的建议,此举标志着英国乃至世界关于媒介素养研究的开始。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英国早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阶段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利维斯和汤普生等人的观点在当时成为一种主流观念,其核心是文化保护。从功能上说,就是鼓励孩子学会辨别、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品位,以帮助他们抵御媒介传播带来的文化生活、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从基本基调看,好与坏的价值批判仍然是媒介教育的核心,重点还是文化优劣的辨别。由此看出,媒介素养教育最早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按照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的说法,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时期,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著作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利维斯观点不同的是,他们认为文化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它更趋向于一种生活方式。
直到20世纪7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发生转型,提出了银屏理论(screen theory),倡导这种理论的是英国电影与电视教育协会。也正是这一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逐步开始形成。
2.现状
如今,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灌输到全国大、中、小学。截至1997年,英国已有近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了进阶式的媒介研究课程。此外,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毕业生都已参加过媒介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现在,英国许多学院,如伦敦大学、南安普敦大学等,专门对从事媒介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大、中、小学老师进行专职培训。
绪论目前,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上受到了符号学、意识形态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其理论突破在于更加重视媒介的外在表现形式,关注媒介形式对于媒介内容表现的重要作用。
(二)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
 1.历史渊源
澳大利亚是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之一,也被公认为是当代西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最好的国家。该国不仅开展媒介教育的历史最早,更重要的是该国非常重视这一领域,拥有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在20世纪末,澳大利亚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普通通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商业媒体日益繁荣,其媒介产品大量地涌入澳大利亚的电视、图书、杂志等媒体,使澳大利亚不得不面对来自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因而,澳大利亚也开始实行媒介教育。另一动因是澳大利亚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促进本土文化。利用政府的参与将本国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影视导演、表演家的作品以某种可取的模式带入课堂,从而发展壮大自己的本土文化。其中,维多利亚州在媒介研究课程开发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电影研究就被纳入该州的初中课程;20世纪70年代初,该课程被扩展为媒介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媒介研究已成为高中课程的一部分,而且还是重要课程。
2.现状
(1)多元文化政策和教育改革。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外来移民数量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兴起和20世纪60年代后新一代移民的成长,使得澳大利亚转向多元文化。随之,澳大利亚的教育也开始转向多元文化教育。
(2)新社会运动和跨文化交际。新社会运动主要包括:环境保护运动、反战和平运动、女性主义运动、同性恋运动等。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新社会运动的出现,又增添了跨文化交际内涵,也被学者称之为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它将跨文化传播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国民对跨文化信息的思辨与传播能力,从而使那些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理解和尊重相同及差异,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对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其中,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包含着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等影响信息传播的认知要素,也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要素。
(3)政府对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推进。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上,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来对高校的师资进行培养,极大促进了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
1.历史渊源
加拿大是继英国和澳大利亚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大规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世界上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先驱,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由兴起到衰落再到大规模推广的曲折发展过程。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要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是由加拿大最早的传播组织加拿大屏幕教育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Screen Education)发起的,其主要措施包括在部分学校开设影视教育选修课等。20世纪8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在加拿大全面推进,当时有50家大专院校提供90多个媒介素养教育项目。到90年代初期,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协会。迄今为止,经过20年的发展,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
20世纪60年代末,受大众传播媒介强效果论的影响,加拿大中小学开始开设屏幕教育课程,目的是鼓励学生抵制大众传播带来的腐朽文化。由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倡导教育回归基础的理念以及财政预算的消减,使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一度沉寂。但是在一些小规模的团体和传播学家地坚持下,到80年代,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又迎来了它的春天,此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而且还付诸实践,各社会团体加入到媒介素养教育中来,省级、国家级媒介素养协会相继成立。到21世纪,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继续蓬勃发展,许多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比较早的省份,如安大略省、魁北克省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并在本地区的学校课堂中贯彻实施,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虽然联邦制的国家体制使加拿大的各省各地区存在政策、体系上的差异,但整体上对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抵御外国媒介入侵的防御阶段、寻求保护本国文化主权的探索阶段、超越保护主义的快速成长阶段。如今,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典范。
 2.现状
以安大略省为代表,该省经过近20年来的媒介教育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媒介教育经验,使其成为加拿大乃至世界媒介教育领域内的排头兵。安大略省在媒介教育课程内容上所依据的八项核心概念,在加拿大的媒介教育改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八项核心概念为:
(1)所有的媒介都是建构出来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解析媒介背后经过刻意选择的信息,让受众了解其背后所隐藏的媒体真实面貌的原因。
(2)媒介建构了所谓的真实。人们往往通过媒体来观察和感受世界,而不是自己去感知感悟。特别是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更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探求真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媒介误导人们对社会的态度与看法。
(3)受众能够诠释媒介信息意义。面对媒介信息时,人们会根据个人的兴趣、需求、心情、种族、家庭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对媒介信息产生不同的解释。
(4)媒介暗含有商业因素。无论是新闻、体育还是娱乐节目,其背后的商业利润都是广告。学习媒介教育就是为了让受众知道节目、内容背后是如何进行运作的。
(5)媒介包含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所有的媒介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包含有意识形态,倡导某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
(6)媒介信息包含社会、政治因素。媒介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例如美国新媒体对总统选举中的选民产生的影响。除此以外,媒介还能左右观众的喜好,引导流行时尚。
(7)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每种媒介都有其特别的表述方式,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媒介所使用的符号与形式的特征,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理解和运用所接触的媒介信息。
(8)每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美学形式。媒介教育是让学生们了解并欣赏媒介所带来的不同的美学形式。譬如,欣赏影片拍摄手法,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气氛等等。
(四)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美国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形式与日俱增。美国作为世界上传播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也面临着媒介负面效果的影响。相比之下,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滞后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但却属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后起之秀。其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表达能力,使其免受媒体负面信息的影响。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大致经过了萌芽、兴起、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约翰考金(John Culkin)和托尼霍奇金森(Tony Hodgkinson)撰写了媒介教育的相关文章,并组织了夏季培训班,培养了美国第一批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
第二,兴起阶段。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探讨如何把媒体活动和问题融入学校课程中,帮助教育工作者将电视引入课堂。1978年,美国教育部和国会图书馆召开题为电视、书籍和教室的会议,呼吁各方支持课程改革。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并对各州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资助和扶持。
第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近一半的高中开设媒介素养课。20世纪90年代,美国已有超过30个州开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州教育体系中。
第二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对于我国传播学研究来说,学者们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一般来说,1997~2002年被认为是我国媒介素养学术研究的萌芽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媒介伴随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开始慢慢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使得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当然,素质教育也包括在媒介素养的教育之内。在这一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才逐步被一些学科领域所接纳。
一、我国内地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开展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国内多半是放在新闻传播院系或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的,这也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关。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作为辅助课程也有所发展。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有媒介素养教育教程。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有3813条,各说各话,没有统一标准。当今的社会环境,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于外在的媒介工具。特别是新媒介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现实环境提供了工具,而且为人们创造了虚拟环境。因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事情。
政府教育纲要应列入媒介素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经济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媒介素养教育对社会良性运行、民众公共生活有重要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其政府教育纲要。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还处在试验和摸索阶段。现在的中小学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没有国家统一的课程规划,大部分开课属于学校自己的课程范围。如果要进行大规模地扩展,就必须建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效认知和高度重视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网络式发展模式,媒介素养教育才能真正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只有获得必要的身份,我国的媒介素养课程才能够真正发展和完善。同时,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教育界,媒介教育系统已经在发达国家形成,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媒介教育,并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首先,国民教育体系应将终身教育纳入其内。在此之前,中国教育界曾有过对素质教育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教育界的一场变革正在来临。它不单纯是单向输出的方式,也不是暂时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甚至是终身受教。
其次,小学、中学、大学应有一定的规范大纲和指标体系,这对学科内部人员提出了要求。课程和教材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因而,需要一大批学者不断地推陈出新,规范媒介素养教育的大纲以及指标体系,从而培养出一批思辨型、创造型、实践互动型的人才。
最后,政府应率先指导教育部门规划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体系、设置教学规划。
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
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比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回归以后才开始真正兴起。有学者认为,这与香港媒体环境劣质化有关。1997年以前,香港忽视公民教育,普通市民崇尚物质生活而轻视文化事务。1997之后,一方面香港媒介的自我审查危害到媒介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市场驱动新闻业大行其道,总体上导致了香港的媒介环境快速劣质化,引起公众不满。与此同时,香港民众在经历了政治过渡期后,公民意识明显得到提升,再加上西方媒介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在香港才得以发展。目前,在香港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机构和组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二是有关的政府机构,如香港广播管理局;三是以香港电台为代表的公共媒介。
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媒介素养在香港称为传媒教育。1997年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加速发展。香港的传媒教育由社会不同的组织自行发起,这些组织包括了大学、中学、小学、青年机构、宗教团体、社会志愿组织、传媒机构、政府教育部门等,它们形成了非正式的传媒教育网络。通常,传媒教育人士关注两大问题:一是要了解传媒教育能做什么,如何采取适合的形式进行;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有关工作。
香港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香港的传媒教育是一个自发的社会运动,并非始于自上而下的颁发的课程大纲和系列教材,民间组织是其主要的推动力量。媒介素养教育之所以能够在香港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和社会人士。香港多个青年机构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香港明爱机构、香港青年协会、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香港家庭福利会等也不时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其次,媒介教育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第三,香港媒介素养教育通常采用融入式课程教学,鼓励家长参与,使用演示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等等。
(二)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在台湾被称为媒体素养教育、媒体教育或媒体识读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无论在学术理论的建立,本地的教育经验、民间力量的整合,以及对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促进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成就。
在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起就是为了避免社会大众,特别是儿童受电视的负面影响。因而,大专院校均有与传媒教育相关的选修课,内容包括大众传媒批判、电视与暴力、大众文化、媒体研究等。早在1991年,台湾世新大学给大一新生开设媒体传媒与社会的公共必修课,还增设了媒体识读课程。
开设媒体素养概论的大学有:政治大学、慈济大学、世新大学、台北教育大学、逢甲大学、中山大学、东海大学、南华大学、东华大学、静宜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
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媒介素养的层次性。老师通常都是以简单的形式引入媒介素养概念,然后再通过对具体的媒介产品消费分析来进行探索、延伸,最后指出媒体的作用、监督与改造。
2实现教育实例本地化。随着市场的开放及媒体数量的大增,媒体开始过度追求经济利润,导致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为避免社会大众,特别是儿童受电视负面影响,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学中几乎每所大学都采用台湾地区的媒介实例。
3实施教学过程探究化。在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老师为鼓励学生对媒体世界保持好奇心,将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收集,然后对现实问题进行一一讨论、探究,从而体现了集中研究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三)澳门的媒介素养教育
2001年,澳门政府施政报告中强调政府推动各教育机构发展信息传播科技以辅助教学应视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始。
其中,所谓的信息传播科技是指:第一,科技是一组存在社会里的物理性物体;第二,科技是来自及致使社会情景形成的社会活动;第三,科技还暗指与社会活动有关的各种关系,其特质是由互联网构成的信息快速发展形成对社会认知的本质联系。信息传播科技素养的特点:第一,接触(Access);第二,批判(Use and Think Critically);第三,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ies)。
 第三节媒介素养教育案例举隅
如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我们每天除了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接触外,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也成为人们当下了解外界、寻找所需信息的窗口,甚至大部分人在媒介使用上已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媒介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信息接触习惯,甚至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习惯。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无时无刻不被众多媒介信息所包围,接受着海量信息,使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吸收和消化经典信息。同时,青少年可能很容易被媒体快餐文化和网络虚拟空间的一些不良信息引入歧途。譬如,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可能会造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规则混同,过分依赖媒介,以及与其他人缺乏感情交流等问题。因此,媒介素养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和议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涉因素
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为代表。关于媒介素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核心观念有:一方面把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把媒介素养视为利用媒介获取并传播信息的能力。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Center of Media)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媒介素养定义: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和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se
thoughtfully)。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是我们正确使用媒介、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我们建立正确获取媒介信息的价值体系。
(一)文本
文本(Text)是指文学作品书写或印刷思维形式,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泛指一切具有释意可能的符号链,不管其是否由语言组成。因此,一段舞蹈、一个表情、一种仪式、一座建筑、一个广告、一首诗歌或一篇小说,都可以视为文本。例如贾平凹、莫言、陈忠实、路遥、王蒙、格非等作家的小说就是典型的文本,甚至可以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这些文本,基本上是虚构文本。
新闻大家范敬宜、南振中、梁衡、张季鸾、史量才、徐宝璜、邵飘萍等的新闻作品也是文本,只是事实的文本。这些文本,以事实为基本,强调实在性。
(二)故事
故事就是叙事,即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故事有行动中的人物、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具体明确的场景等等,由这诸种因素组成一个个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故事分为真实故事、虚构故事等。例如《亮剑》《雪豹》《苍狼》《利箭纵横》等这些都是战争剧,强调艺术的虚构性。《超级女声》《爸爸去哪儿》等这些都是实在故事,强调舞台空间的真实性。另外,还有《汉武大帝》《大秦帝国》《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古典剧也是强调艺术的感染性。
这些因素诸如文本、故事等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因素。
二、媒介素养案例
媒介素养案例分析,我们举新闻文本为例来进行分析。
案例一:
夜无电话声,晨无堵门人
3月3日、4日,我夜宿辽宁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秘书办公室。从就寝到次日早晨,未有一个社员来投案、告状或要钱要粮。
据当过秘书的公社干部赵富权说,前几年情况大不一样,经常刚刚睡下,电话铃又响了,不是下达播种指标,就是追生产进度,冬天只好把电话搬到枕头边。
一年前,两家子公社是全县最穷的公社之一,一年到头,生产队干部和社员来公社要农贷和救济款的推不开门,往往天不亮就有人来堵公社书记的被窝。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情景了。去年他们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全社人均收入由历年的六七十元增加到165元。社员生活好转了,他们不再向国家伸手,由于穷困造成的民事纠纷和家庭纠纷也越来越少了。
4日深夜,我步出敞开的公社大门,遥望沐浴在银白色月光下的村庄,显得分外安谧,不禁遐想联翩,成诗一首:
 劫后灾痕何处寻?
月光如水找新村。
只因仓廪渐丰实,
夜半不闻犬吠声。
当年在评新闻优秀奖时,评委认为该报道中化用了鲁迅、杜甫的诗歌,险些落选,最后经过争论,还是评了一等奖。这些都是因为事实信息和虚构信息的区别所致。
案例二:
揭秘陕西师范大学女厕所站式小便器
2010年9月6日,女用站式小便器在陕西师范大学公厕中正式启用。女性站姿小便,在高校迎来一场艰难实践。
昨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3个站式小便器,成了新建女厕所的新鲜事物。在该校雁塔校区,同样有3个站式小便器投入使用。
一个女用小便器,花费2000元,但它的意义不仅如此,更是女性如厕方式的一场革新。
这项革新的推广者是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屈雅君。4月份,屈雅君给校长第一次表达了希望校园里建女性站式小便器的想法。校方随后决定在两个校区的新建女厕中各放置3个站式小便器。昨日下午,6个小便器开始启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玮、省妇联主席刘丽鸽和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对这种节能节水的新尝试给予肯定。
案例三:
杨丽娟首谈刘德华事件:事后将刘德华的书籍图片都烧了
杨丽娟与刘德华合影案例四:
因锋菲复合一事,张柏芝再次成为微博话题人物,张柏芝艳照门高清原图无马赛克再次被扒出。照片中,张柏芝三点全裸,大露黑木耳,张开双腿任陈冠希拍,画面不堪入目。
这些信息,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受众需要在媒介环境下,本着分析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目的,通过媒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