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nen,1826)19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城市周围农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对市场的依赖变大。在这一背景下,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围绕一座城市,有六个同心的环状农业圈层。依据农产品的运输成本,由于第一圈层最接近城市,则主要生产不易运输和不易保存的农产品;第二圈层主要生产林业产品,以便解决城市居民的木材和薪柴问题;第三圈层为谷物和饲料作物的轮作栽培区,且谷物种植面积不能低于50%;第四圈层为谷物、牧草和休耕轮作区,且谷物种植面积不能低于40%;第五圈层是距离城市最远的谷物生产区,实行三圃轮作制(即将耕地分为面积大体相等的休闲地、春播地、秋冬播地三个耕作区;作物也在各区轮作,春播作物或大麦或燕麦或豆类,秋冬播作物或小麦或黑麦;耕地和作物分别依次逐年轮换,三年一个循环);第六圈层主要发展养殖业。和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1914)在19091914年间,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工业区位应当选在生产成本最小的地方,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较多,起决定作用的是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费用。到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1954)1954年,阿瑟刘易斯提出了拐点理论,用以解释在经历快速工业化的农业经济体中工资是如何保持低位的。其中的劳动力从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被称为路易斯拐点。阿瑟刘易斯认为,工业化启动之初,劳动力从生产率低下的农村向城市工业部门的重新分配有助于推动快速增长。但这种发展的成果超出比例地流向企业所有者,因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深潭确保了薪资保持低位。随着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就会枯竭,这时就会出现拐点。、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0、1955)在19501955年间,佩鲁提出了增长极(growth pole)的概念。他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lbort Hirchman,1958)1958年,赫希曼在他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其为非均衡增长论的理论之一。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学说。、美国经济地理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edmann,1966)1966年,弗里德曼提出了中心-边缘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在整个空间经济结构中,城市是核心地区,处于支配地位,而小城镇和乡村等边缘地区则不断地输出各种资源,逐渐走向衰退或相对停滞状态。但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日趋成熟时,上述过程就会出现逆转,即由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向边缘地带扩散,从而逐步达到平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把城乡经济关系看成是以城市为中心、先城市后乡村的一种联系与互动;强调以先发展城市,后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本质上看,这是城市工业导向的城乡产业发展思想。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威廉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1964)1964年,舒尔茨在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乐观地指出,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已不容置疑。但是,政府必须向农业投资,这不仅要注意投向,还要对农民给予指导和鼓励。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迈克尔李普顿(Michael Lipton,1977)1977年,李普顿在他出版的《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A Study of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城市偏向理论。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偏袒城市的政策,结果是有利于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不利于农村居民。鉴此,他提出三大重要论点:一是从公平角度来看,农村地区拥有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因而应实行由城市到农村的再分配;二是从效率角度来看,农村拥有绝大部分能推动经济增长的低成本生产要素,因而应将农村作为重要的投资场所;三是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城乡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削弱甚至摒弃各种畸形的偏向城市战略,以实现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等则坚持了不同观点,强调乡村产业的重要作用。美国学者朗迪勒里(Rondinelli,1983)提出了次级城市发展战略次级城市发展战略即认为城市的规模等级是决定发展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次级城市体系,以支持经济活动和行政功能在城乡间进行必不可少的传播,同时强调城乡联系作为平衡发展的推动力。,而加拿大学者麦吉(McGee,1991)提出了Desakota区域Desakota区域即由原中心城市的工业向外扩散和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区域,也就是同时发生城市性行为和农村性行为的区域。,斯卡利特爱泼斯坦(Tscarlett Epstein)与戴维杰泽夫(David Jezeph)则提出了城乡合作模型城乡合作模型于2001年提出,它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背景入手,提出的一个三维城乡合作模型,包括乡村增长区(Ruralgrowtharesa)、乡村增长中心(Ruralgrowcenters)、城市中心(Urbancenters),通过城乡之间的合作可以解决乡村与城市共同的贫困问题。等,以平衡城乡产业发展,进而实现田园城市式的城乡相融1898年,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其代表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898年出版,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明确倡导用乡城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并不是为了消灭城乡差别,只是消极地避开了城市和乡村的弊端。和城乡一体化1961年,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他主张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同时把城市和乡村两者的要素统一到这一多中心的统一体中来,通过以现有的城市为主体促进区域整体内部的发展,从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同样的生活质量。。